70年前,我們的國歌、國旗、國徽、紀年、國號是怎麼產生的?與統一...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國慶感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前的今天,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同志在開國大典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國,震撼了全世界。自此往後,一個舊的時代已為歷史車輪所碾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

說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們不能不提到70年前開國大典前夕那場意義非凡的會議。1949年9月21日到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包括中共、各民主黨派、各社會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等共662人,毛澤東致開幕詞。會議通過的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全國人民的意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組織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 在這次會議上,還作出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國旗、國歌、紀年四個重要決議。

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70年前那段歷史,重溫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各社會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等風雨同舟、團結合作的光輝歷程,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更好地推進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向前發展。

1949年6月11日,中共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在中南海舉行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預備會議,商定參加新政協籌備會的單位為23個,共134人,並協商確定籌備會常務委員會人選。

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中南海勤政殿成立,由中國共產黨和贊成「五一口號」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等23個單位組成,即

(1)中國共產黨;(2)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3)中國民主同盟;(4)民主建國會;(5)無黨派民主人士;(6)中國民主促進會;(7)中國農工民主黨;(8)中國人民救國會;(9)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10)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11)中國致公黨;(12)中國人民解放軍;(13)中華全國總工會;(14)解放區農民團體;(15)產業界民主人士;(16)文化界民主人士:(17)民主教授;(18)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總會;(19)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21)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22)國內少數民族;(23)海外華僑民主人士。

1949年6月15日,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會議上講話

同日,新政協籌備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來自上述23個單位的134位代表與會,周恩來擔任臨時主席並致開幕詞。會上,毛澤東發表講話,指出:「這個籌備會的任務,就是完成各項必要的準備工作,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以便領導全國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肅清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餘力量,統一全中國,有系統有步驟地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和國防的建設工作。」毛澤東以詩人的情懷,滿懷信心地說:「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人民的命運一經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汙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符其實的人民民主共和國。」

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聽取了周恩來的報告,修改並通過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通過了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名單,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李濟深、張瀾、沈鈞儒、譚平山等21人為常務委員。當晚,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推舉毛澤東為常委會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任。會議設立6個小組,在常委會領導下工作。

第一小組,主要擬定參加新政協會議的單位名單及代表人數, 組長李維漢;

第二小組,起草新政協會議組織條例, 組長譚平山,副組長周新民;

第三小組,起草共同綱領, 組長周恩來,副組長許德珩;

第四小組,擬訂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方案, 組長董必武,副組長黃炎培;

第五小組,起草宣言, 組長郭沫若,副組長陳紹先;

第六小組,擬訂國旗、國徽和國歌方案, 組長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

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常委會主任毛澤東

1949年7月5日,新政治協商籌備會常務委員在中南海合影

新中國的國歌、國徽、國旗、國都和紀年等方案,由新政協籌委會第六小組負責草擬。著名教育家、民進領導人馬敘倫任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副組長。在經籌委會批准的前提下,第六小組提出《關於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方案)》,面向全國人民公開徵集國旗、國徽、國歌方案,並聘請專家組成評選委員會。截至8月20日,第六小組共收到國旗方案1920件,圖案2992幅;國徽方案112件,圖案900副;國歌方案632件,歌詞、歌譜694首;意見書24封。

經過充分討論、認真評選,評選委員會在國都問題上達成一致,都建議定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在紀年上,也多傾向於公元紀年。但在國歌、國徽、國旗上,仍存在分歧。為慎重起見,9月17日。新政協籌委會第二次會議決定將國旗、國徽、國歌工作移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主席團領導。

國徽審查組馬敘倫、陳嘉庚、莊明理等討論國徽方案

9月22日,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成立大會國歌、國旗、國徽、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委任馬敘倫召集55名委員集中討論。

國歌

關於國歌,徵稿雖多,但一時卻難以選定。馬敘倫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暫代。 但有人提議修改歌詞。周恩來插話:「法國用馬賽曲作國歌,『把敵人的血澆灌我們的田』是舊歌詞,也沒有改。我們要嘛就用舊歌詞,這樣才能激勵感情,修改了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感情。」 毛澤東接著說:「我國人民經過艱苦鬥爭,全國快解放了,但是,中國還受帝國主義包圍,還不能忘記帝國主義對我們的壓迫,我們要爭取中國的完全獨立解放,還要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所以,還是保持原有歌詞為好。」 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被確定了下來。

國旗

討論較多的是國旗方案。在第六小組討論的時候,就有四種主要意見:

一,鐮刀錘頭交叉並加五角星,但有模仿蘇聯之感;

二,麥穗齒輪並加五角星,圖案複雜,不適合作國旗圖案;

三,兩色或三色橫條組成旗面,左上或中央置放鐮刀錘頭或麥穗齒輪或五角星。橫條象徵長江、黃河和珠江,鐮刀錘頭象徵工農等各階級聯合,但圖案也較複雜,且有美國、蘇聯國旗混雜之感;

四,旗面三分之二為紅色,三分之一為白、藍、黃各色,加以紅色或黃色的五角星。

幾種方案,都各有利弊,評選委員會和專家反覆商議,從中選擇了32幅,交審查委員會決定。

部分應徵國旗作品圖案

在9月23日審查委員會討論時,大家比較傾向於復字32號五星紅旗方案,這是一位名叫曾聯松的普通職工設計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小星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四個階級。可是,大家認為四個階級的提法不妥,爭論較為激烈。在25日的討論中,毛澤東建議說:「過去我們腦子裡老想在國旗上標出中國的特徵,因此畫一條橫槓代表黃河,其實許多國家的國旗也不一定有什麼該國的特徵,蘇聯的斧頭鐮刀,也不一定代表蘇聯特徵,哪一國都可以有同樣的斧頭鐮刀;英美等國的國旗也沒有什麼該國的特徵。代表國家特徵可以在國徽上表現出來。」 他拿著放大了的五星紅旗圖案說:「大家都說這個方案好,中國革命勝利就是在共產黨領導下以工、農為基礎,團結了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共同奮鬥取得的,這是中國革命的歷史事實。今後還要共同努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看這個圖案反映了中國革命的實際,表現了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團結,將來也要團結,我看這個圖案是較好的國旗圖案。」

一直關心國旗方案的華僑代表陳嘉庚接著說:「我從東北回來,我很關心國旗問題,我完全同意毛主席講的復字32號國旗方案。」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也表示贊同:「我覺得32號圖案很好,多星代表人民大團結,紅代表革命,表示革命人民大團結。」其他人也相繼發言,五星紅旗的方案最終得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的大團結

國徽

關於國徽,鑑於大家對當時所涉及的國徽圖案均不滿意,毛澤東建議:國徽是否可以慢一點決定,原小組繼續設計,等將來交給政府決定。

紀年

關於紀年,大多數人贊同公元紀年。但有人說:我們採用公元紀年,老百姓也可能同時採用其他紀年。毛澤東說:「老百姓要用其他紀年我們也沒辦法,我們不能制定法律去處罰他們。過去用中華民國,老百姓用甲子年,他們還是用了。但是,我們政府要有個決定:採用哪個年號。」

黃炎培接著說:「有人說採用公元紀年是以耶穌誕生之年為紀元,是基督教國家的年號,據我們調查了解,其實許多非信仰基督教的國家也採用公元紀年,現在公元紀年已成為國際習慣通用的年號。少數國家採用本國紀元,但在行文寫到本國紀年時,常常還要加注公元多少年,很麻煩。

毛澤東風趣地接話:「就是耶穌也不壞嘛,耶穌和今天某些國家借推行基督教進行帝國主義侵略不一樣!」 於是,公元紀年得以確立。

國號

國號的討論最為激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曾使用「中華民主共和國」。1948年初,幾次在中共黨內文件中又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自從1948年8月1日電復香港民主人士直至籌備會召開,政協有關文件中用的是「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在籌備會上,黃炎培、張志讓主張用「中華人民民主國」,張奚若提出「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人民這個概念已經把民主的意思表達出來了,不必再重複寫上『民主』二字。我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好。」最後,基本達成一致,同意後者。

(來源:統戰新語)

相關焦點

  • 「科普」70年前,我們的國歌、國旗、國徽、紀年、國號是怎麼產生的...
    說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們不能不提到70年前開國大典前夕那場意義非凡的會議。1949年9月21日到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包括中共、各民主黨派、各社會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等共662人,毛澤東致開幕詞。
  • 第四章 國旗、國徽、首都
    1949年7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負責擬定國旗圖案(包括國徽圖案、國歌詞曲)的第六小組,以籌備會名義公開徵求國旗圖案。當時提出的徵集圖案的要求是:(1)中國特徵(如地理、歷史、民族、文化等);(2)政權特徵(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3)形式為長方形,長寬為三與二之比,以莊嚴簡潔為主;(4)色彩以紅色為主,可用其他配色。
  • 東北烈士紀念館「國旗·國徽·國歌展」進校園活動啟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家國情懷,5日起,東北烈士紀念館推出「國旗·國徽·國歌展」全景數字專題展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們在校園內就能接受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展覽通過300餘張圖片和影像資料全面系統展示了國旗、國徽、國歌誕生的過程,及使用國旗、國徽、國歌的相關法律法規。在場師生通過大屏幕認真觀看了「國旗·國徽·國歌展」全景數字展廳,並親手操作VR等互動展示設備,近距離走進了展覽。活動現場,陳列著一面特大的五星紅旗,這是該校校外輔導員、北京天安門國旗班首任班長董立敢同志贈送給雷鋒小學校的,師生們在國旗下莊重合影。
  • 大清朝的國旗、國歌和國徽都是什麼?是由誰定的?
    國旗、國徽和國歌都是國家的標誌,而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而國徽在硬幣上就可以看見,這是每個中華子民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大清朝曾經也有過國旗、國徽和國歌,大家知道是什麼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大清朝在建國時是沒有這些的,直到清朝末年的時候才出現的,是由晚清的實際掌權人慈禧太后所定的。
  • 國旗國徽最新標準版發布,國歌新版MV亮相!新修改的國旗法國徽法自...
    國旗國徽最新標準版發布,國歌新版MV亮相!新修改的國旗法、國徽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國旗和國徽圖案的標準版本,可以到中國政府網(www.gov.cn)下載。國旗圖案標準版本↓↓↓
  • 法國的國旗、國歌、國徽、國鳥及國花
    一,法國的國旗。 法國國旗是一面從左至右藍、白、紅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 1946年憲法確認其為國旗。三色帶的寬度比為37:30:33。
  • 澳門擬出臺行政法規規定如何使用國旗、國徽、區旗、區徽及奏唱國歌
    原標題:澳門擬出臺行政法規規定如何使用國旗、國徽、區旗、區徽及奏唱國歌   新華社澳門2月1日電(記者王晨曦)澳門特區行政會1日完成討論《關於使用國旗、國徽、區旗、區徽及奏唱國歌的具體規定》行政法規草案,以配合之前獲得通過並生效的修改國歌法法案。
  • 緬甸啟用新國旗新國徽
    10月21日,仰光市政廳前升起緬甸新國旗。    新華社/法新     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21日頒布法令,正式啟用《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確定的新國旗、新國徽,國歌保持不變。    據緬甸國家電臺報導,為了國家各項工作順利過渡,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依據《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頒布了有關國旗、國徽和國歌的新法令。當天,緬甸新首都內比都和原首都仰光舉行了新國旗升旗儀式。     2008年,緬甸全民公決通過了《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依據新憲法,緬甸國名將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首都為內比都,實行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 陳幼南:香港金融界的第一面國旗70年前在這裡升起
    (新中國70年)陳幼南:香港金融界的第一面國旗70年前在這裡升起  中新社香港10月2日電 題:陳幼南:香港金融界的第一面國旗70年前在這裡升起  中新社記者 劉辰瑤  10月1日,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到港島群樓的時候,南洋商業銀行再次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今天,是這面國旗飄揚的第70個年頭。
  • 看到國徽這樣,無數人心碎……
    我們從小就知道,國徽是神聖、莊嚴的,當新聞聯播裡放出這張被暴徒汙損的國徽照時,無數人心都碎了。我們怎能容忍有人這樣對待我們的國徽!>於是在1949年9月27日召開的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國旗、國都、國歌、紀年4個決議案(沒有國徽)同時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開國大典
  • 清朝時期的國旗還有國徽是什麼樣的,很多人都沒見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老貓講歷史的百家號,縱觀天下歷史,我們應該銘記歷史,不管是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我們都應該去認識,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講歷史上的故事。國旗,國歌還有國徽都是一個國家應該有的標誌,打個比方,當五星紅旗飄揚在奧運賽場上的時候,這時候很多人都會知道,中國獲勝了,就是因為國旗的存在,國家的影響力又巨大了。而紅旗飄飄,國歌響起的時候,這時候中國的每一個中國人都非常的驕傲自信,其實一首國歌,還有國旗和國徽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從這裡就能看出來。
  • 幾度滄桑 國歌的誕生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國歌同國旗、國徽一樣,是國家的象徵。賦予國歌與國旗、國徽同樣的憲法地位,有利於維護國歌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和國家榮譽感。為了解國歌的誕生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為更準確地唱出國歌,我們特刊登有關國歌由來的專題文章。
  • 今天|9月20日,69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公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的徵程上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1950年9月20日國徽圖案公布
  • 幾度滄桑話國歌:毛澤東讚歌詞中「安不忘危」
    國歌同國旗、國徽一樣,是國家的象徵。賦予國歌與國旗、國徽同樣的憲法地位,有利於維護國歌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和國家榮譽感。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中華民族生死存亡關頭,凝聚著中華兒女「不做亡國奴」的怒吼  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1935年,當時中華民族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
  • 國慶節、國歌的由來-光明日報-光明網
    「談到國慶節和國歌的由來,民進主要創始人馬敘倫先生的歷史性貢獻應被銘記,是他最早提出將10月1日定為國慶日的建議,也是他提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9月26日,民進中央副主席劉新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段歷史,生動地反映了在國家大計上民主黨派人士精誠建言,中國共產黨廣納眾議的民主作風。」
  • 伊拉克徵集新國旗新國歌
    早報訊伊拉克已經開始徵集新國旗和新國歌,以使這個國家進一步擺脫薩達姆政權的陰影。  徵集活動截止日期為2005年1月15日。由伊拉克文化部長、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將把優秀作品提交2005年1月選出的議會審批。審批通過的作品將獲得400萬第納爾(3000美元)獎金。
  • 新修改國旗法、國徽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原標題:新修改國旗法、國徽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國旗法、國徽法進行了修改。新修改的這兩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香港中小學七一國慶等重要日子須升國旗區旗奏唱國歌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國歌條例》已於6月12日正式刊憲生效。國旗、國歌及國徽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和標誌,任何一位公民都必須予以尊重。培養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學習宗旨。讓學生認識自己國家歷史、文化、經濟、科技、政治體制和法律等各方面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國家觀念,更是學校教育應有之責。
  • 中國各個時期的國徽、圖案及其代表的涵義
    上兩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我國各個時期的國旗、國歌的樣式、內容與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代表的涵義,現在再向大家梳理一下同樣作為國家象徵之一的國徽,在我國各個時期的產生背景及其背後的涵義。國徽最早是源於歐洲中古時代的傳統紋章,國徽是代表國家的徽章、紋章,為國家象徵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徵,雖然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在久遠的古代,就有象徵著部落的紋章圖案,但卻從來沒有西方那種圖騰象徵的國徽。與國旗、國歌一樣,中國國徽的出現是近代清政府與西方國家頻繁交流後模仿西方國家的做法,用龍的形象創造了近代中國的國旗,把龍印在錢幣上起到國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