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文物漢代四層綠釉紅陶樓正式亮相德州市博物館

2020-12-19 瀟湘晨報

德州市博物館在假期期間,推出了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10月2日上午,出土42年的漢代國家一級文物陶樓也首次與市民見面。

上午9點半,在德州市博物館的二展廳漢代文物展區,於1978年在德州寧津出土的漢代四層綠釉紅陶樓正式與市民見面。很多市民慕名而來,都想在第一時間近距離欣賞下這件珍寶。

75歲的石德玉在看到陶樓後非常激動,他說自己是第一次看到器型這麼大的陶樓,造型很獨特,他為德州能出土這樣的文物感到自豪。

為了讓市民能夠更深入得了解陶樓,博物館還專門獻上了生動的現場講解,曹村小學的教師侯園園專程帶了自己班的30位學生,來見證陶樓的亮相。侯園園說,一次偶然的機會,自己看到了博物館有陶樓的展覽,為了增加孩子們的知識,讓孩子們見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她帶著孩子來到博物館,看到陶樓後自己被中國古代人民的建造技藝震撼到了。

四層綠釉紅陶樓在1978年,出土於寧津縣大柳鎮龐家寺村漢墓,高144.5釐米,長64釐米,寬36釐米。為仿木建築的陶質明器。該陶樓整體高大,造型逼真,結構嚴謹,製作精巧,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它的出現,對於研究漢代建築和文化,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陶樓出土後一直處在修復中,也曾被借出到日本展出,今年國慶節,是它在出土42年後首次在國內亮相。

德州市博物館副館長呂宏偉介紹說:「現在漢代的地面建築基本上已經沒有了,要想了解漢代人到底住在什麼樣的建築裡面,有什麼樣的工藝,我們只能通過在地下埋藏的這些文物了解,所以陶樓不管是藝術價值還是它的學術價值都非常高,它是國家一級文物。從10月2日開始,市民都可以在二展廳內觀賞到陶樓,每天博物館的志願者都會在展廳內提供免費講解,市民也可以用手機掃描展柜上的二維碼,享受自助語音講解服務。」

德州臺 孟曉倩 侯振 田偉龍 通訊員 宮凱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家一級文物漢代陶樓亮相德州市博物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通訊員 宮凱10月2日上午,國家一級文物漢代四層綠釉紅陶樓正式亮相市博物館第二展廳陶樓展區,此陶樓出土於寧津縣,是目前市博物館最大體量文物,系出土42年來國內第一次展出,吸引了百餘名市民前來參觀。
  • 漢代陶樓今日亮相德州市博物館 百餘市民到場...
    10月2日,出土42年的漢代國家一級文物四層綠釉紅陶樓亮相德州市博物館,首次與市民見面,吸引了百餘名市民到場觀賞。此陶樓出土於寧津縣,是目前市博物館最大體量文物,系出土40年來國內第一次展出。
  • 這裡有北齊的佛像雕刻、北魏的石蟾蜍、漢代的陶樓……
    洛陽龍門博物館,是河南省首家非國有博物館。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總投資逾3億元,館藏文物6萬餘件,一級文物百餘件,主要功能是龍門石窟環境和文物的保護、研究、展示、文化交流、旅遊服務等。漢代陶樓該館以絲綢之路為主線,以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中國佛教藝術,特別是龍門石刻藝術為主,同時大力宣揚河洛文明。館藏文物主要為龍門石窟及周邊自東漢至唐宋的重要佛教文化遺存。
  • 漢代燒烤吃什麼,怎麼吃?上海博物館新展再現漢代烹飪工具和食材
    8月6日,「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將集中展示倪漢克先生近年來向上海博物館捐贈的青銅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等珍貴文物54件。展覽將於次日正式對外開放,並持續至10月18日。
  • 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聯盟首秀將在德州市博物館展出
    博物館聯盟成員介紹:濟南市博物館濟南市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12月,為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利用於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國寶級文物3件(套),一級文物67件(套),三級以上珍貴文物2000餘件。2008年起,市博物館即對外免費開放,基本陳列《古城輝煌——濟南歷史暨館藏文物展》等常年對外展出,是宣傳古城濟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重要窗口。
  • 來瞧瞧焦作博物館鎮館之寶、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長什麼樣?!
    連閣式陶倉樓由院落、倉體、主樓、附樓及連接主附樓的空中閣道組成,正是漢代「復道行空,不霽何虹」,「跨城池作飛閣」高超建築技術的真實寫照。連閣式陶倉樓分為附樓在主樓左側和右側兩種,這裡咱們要說的就是附樓在主樓右側、焦作博物館鎮館之寶、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七層連閣式彩繪陶倉樓。
  • 德州市博物館首節考古公開課開講啦
    11月5日,在德州市德城區一處在建基建工地內,多名小學生紛紛談論新「網紅」——東漢古墓。古墓考古現場記者在古墓發掘現場發現,考古隊在墓室旁設置了「科普」展板,介紹了東漢古墓的基本情況。現場社教活動主要有三項,主要是圖片展覽、現場直播與專家互動。通過現場放置展牌,展示內容包括考古學文化知識、考古挖掘工作情況等。
  • 德州市博物館獲評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通訊員 宮凱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其中德州市博物館被評為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
  • 這所大學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藏有6000年前青島...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署名除外) 青島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城市,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便能加以印證。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也是全國高校博物館中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 又一亞洲聯盟落戶濟南,兩家博物館榮升國家一級!
    03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聯盟首秀將在德州市博物館展出為貫徹落實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的倡導成立的「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博物館聯盟」近日已完成線上交互會籤。05最新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公布濟南兩家博物館榮升國家一級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本次通過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中山東佔99家,濟南市10家博物館榜上有名,通過率和提質升級數量均居全省前列,一級館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 廣州漢代陶屋
    幹欄式陶屋廣州博物館現館藏一級文物——東漢前期幹欄式陶屋則是廣州漢墓出土幹欄式陶屋中的代表性作品。出土於廣州東郊龍山崗,製作於東漢前期,該文物灰白硬陶,通體施黃褐色釉,上層平面呈曲尺形,前為橫長方形的通堂,門口在前牆偏左邊,雙扇門虛掩,每扇門披上劃一圖像,可能是中國門神的濫觴。左側後連一室為廁所,一門單扇半掩,上層牆壁均為鏤空的稜格式,直稜式窗洞。
  • 香港最大規模漢代文物展開幕 金縷玉衣等亮相
    香港最大規模漢代文物展開幕 金縷玉衣等亮相 2015-06-23 21:19:52——「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23日晚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包括西漢時期的金縷玉衣等國家一級文物在內的160多組(件)珍貴文物亮相,展示中國歷史上王朝維持時間最長的大一統王朝、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興盛國家之一的中華漢代文化發展盛況。
  • 獲評「國家一級」,這座博物館「牛」在何處?
    2020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甘肅省平涼市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當天,在「中國博物館協會」門戶網站最新公布的《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中,平涼市博物館出現在「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中。這是繼甘肅省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天水市博物館之後,甘肅省第四座國家一級博物館。
  • 青島啤酒博物館正式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近日,最新一批《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公布,青島啤酒博物館正式升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入圍中國博物館行業最高級別行列,與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共同承擔起「推進博物館高品質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社會責任。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三國志》開展 18件四川文物精彩亮相
    7月9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
  • 濱州文物蟬冠菩薩像驚豔亮相國家博物館
    這尊菩薩像被譽為「東方維納斯」,曾在國外流浪14年,最終回歸祖國入藏山東省博物館,是此次全省惟一入展文物。眼下,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在這些展出的文物中,作為山東省惟一參展的文物,濱州博興文物蟬冠菩薩像十分吸人眼球。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到底珍藏了多少中國的文物?
    它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列寧格勒美術館齊名,位列世界四大博物館,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 在博物館理事會成員道格拉斯·迪龍的推動下,館內不斷增加亞洲的藝術品和文物。亞洲館裡展出的中國文物有不少是稀世珍寶。有的畫作上還蓋滿了歷代收藏家和帝王之印,表明畫作飽經歷史風霜。上世紀80年代初,博物館還仿造了一座小型的蘇州園林。
  • 「漢代海昏侯國」明起開園,江西博物館新館近日開放
    遺址博物館常設展廳分為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兩個部分,展陳海昏侯國遺址各類出土文物1200餘件。此外,籌備已久的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圖書館兩館新館也將於9月27日正式開館。2011年,一個盜洞的發現,引出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西漢列侯墓園。歷時五年的考古發掘,從墓園到墓葬區,再到都城遺址,目前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
  • 大都會博物館:百件中國文物珍品(高清詳解)
    現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館。在博物館理事會成員道格拉斯·迪龍的推動下,館內不斷增加亞洲的藝術品和文物。亞洲館裡展出的中國文物有不少是稀世珍寶。有的畫作上還蓋滿了歷代收藏家和帝王之印,表明畫作飽經歷史風霜。上世紀80年代初,博物館還仿造了一座小型的蘇州園林。庭院裡中的「明軒」裡陳列著許多中國明代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