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澳媒:澳準航母艦隊靠近南沙群島,「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對峙」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近日澳大利亞派出多達5艘軍艦在南海和西太平洋與美國、日本開展聯合演練,澳大利亞媒體最新報導還曝出,澳大利亞艦隊在南海航行期間還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對峙。
澳軍準航母在南海與中國海軍對峙
據澳大利亞Abc.net新聞網站7月22日稱,澳大利亞軍艦在南海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了對峙。
對峙事件發生時,澳艦船正在南沙群島附近航行。
這些軍艦包括「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霍巴特」號驅逐艦、「斯圖爾特」號和「阿蘭達」號護衛艦以及「天狼星」號綜合補給艦,當時它們正在南海參加軍事演習。
澳大利亞軍艦7月21日參加美、日、澳海上聯合演習
報導宣稱,澳大利亞軍艦沒有進入到南沙群島12海裡以內。
澳大利亞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在整個部署過程中,與外國軍艦的計劃外互動是以安全和專業的方式進行的,「在部署期間進行的活動是澳大利亞國防力量在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年度常規活動的一部分。」報導還提及,澳大利亞海軍去年在南海一次類似航行活動也受到了中國軍方的密切關注。
澳軍準航母在南海與中國海軍對峙
日本海上自衛隊7月21日在其社交媒體的官方帳號上發布消息稱,日本海上自衛隊正在與美國海軍的「裡根」號航母戰鬥群以及澳大利亞海軍「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艦隊在南海及西太平洋開展聯合演練。
從日本海上自衛隊公布的現場畫面來看,多達9艘艦船在水面組成大型編隊,期間美國「裡根」號航母還出動12架艦載戰鬥機從艦艇編隊上方飛過。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李傑此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從未妨礙過任何國家在南海地區的自由航行,同時也堅決反對擾亂南海局勢的做法。
而且,南海地區事務應該由當事方協商解決,包括美國在內的域外國家無權插手,更不應煽動他國介入,否則只會導致形勢更加嚴峻複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7月8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在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東海、南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並向好發展。
在此形勢下,個別域外國家從一己私利出發,頻繁炒作東海、南海有關問題,甚至派遣大規模先進軍艦、飛機進入相關海域,推動軍事化,威脅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敦促有關國家認清地區發展的主流和大勢,尊重地區國家維護有關海域和平穩定的努力。
替美軍打頭陣,澳準航母闖入南沙群島附近
據了解,在6月末、7月初,美軍共在南海周邊海域舉行了4次軍事演習,「尼米茲」號、「裡根」號、「羅斯福」號航母輪番登場。
在美國海軍行動的同時,美空軍也進行了配合,曾派出B-52H轟炸機協同演習。
澳軍準航母在南海與中國海軍對峙
除此之外,美國空軍還於7月13日、7月15日、7月17日和7月21日派出E-8C偵察機,抵近廣東海岸進行偵察,相關專家認為美軍在試圖截獲我軍的電磁頻譜信號。
而對於日本和澳大利亞來說,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堅定盟友,一旦美國有召喚,就必須全力跟隨。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這次派出了5艘軍艦,其中包括了被譽為準航母的「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
在軍演時,澳軍艦替美軍打頭陣,一度與我海軍發生了對峙,當時澳艦船正在南沙群島附近航行。
在外界看來,美國頻繁出動軍艦、飛機,就是為了攪動我國南海的局勢,達到「遏制中國」的計劃。
澳軍準航母在南海與中國海軍對峙
美國雖然在2016年推動菲律賓達成了「南海仲裁案」,但是這些年來,在中國和東協各國的共同協商努力下,南海矛盾有所緩和,南海局勢正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
這顯然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美國希望南海矛盾再次激化。
另外,日本和澳大利亞選擇摻和一腳,也都有各自的目的。
日本和我國在東海有著領土糾紛,據日本共同社消息,中國公務船已經在釣魚島周邊海域連續巡航了100天,日本對此表示強烈抗議。
而澳大利亞雖然與中國相隔甚遠,但是國內一直充斥著抵制中國的情緒。
只是盲目跟隨美國,對澳大利亞和日本恐怕並無益處,目前,日本是中國的第四大合作夥伴,對於日本而言,中國也是第一大出口市場,兩國在2018年的進出口貿易額就達到了3175.3億美元。
中日之間的勞務派遣、留學生往來也是非常密切。
澳大利亞也同樣如此,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額佔澳總額的34%,貿易關係非常密切。
中國留學生的到來也帶動了澳大利亞當地產業的發展,如果沒有中國留學生,澳大利亞教育界每年將損失上百億的收入。
所以日澳兩國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製造衝突只會傷害雙邊關係,只有合作才是正確方向,跟著美國走,最後吃虧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