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分子為社會擔當的為何越來越少?
張載(橫渠)有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一個時代和社會知識分子應該要擔當責任和志向。但對我們現今社會來講,則完全不一樣,擔當起社會責任的知識分子越來越少了,大多數是為家族利益,為升官發財,為個人利益而學習;在當今社會,知識分子演變成現今這個樣子,其實是蠻可悲的!
我記的前幾年有位北大學子向一位導師詢問「畢業了之後,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好。」說實話,這個北大學子蠻可悲的,他學習優秀,但卻不知道自己畢業後該何去何從?一個北大學子不知道自己畢業之後該幹些什麼?你說這樣的知識分子,他會想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嗎?不得不說,在當代中國教育,是金錢教育,是烏紗帽教育多一些。我曾碰見過一些同學,他們以昔日同學誰官當的大,誰錢賺的多而自豪;這種社會現象,也讓許多知識分子不願意守清貧而立德,都紛紛開始向金錢看齊了。所以諸君可以看到,當今社會說人話的知識分子越來越少,不要說是「為生民立命」,不禍害生民已算是有良知了。
一個知識分子為國家和社會承擔起責任,保持個人道德修養是最基本要做到的。但我們不難發現,現今社會,很多所謂的知識分子都在談「錢」,談利益,變是利慾薰心,完全沒有了良知。為了金錢,不惜放下尊嚴,維護少數利益集團違背良知,就算是為害民利,也不所不惜;這些知識分子,他們所學的知識越多,對社會的危害也越大!
我們的社會是需要「為生民立命」的知識分子,而非是為私利為禍於民,這樣是要遭人唾罵的。從近期中國社會出現的一系列「偽學者」「偽專家」,他們說話之所以站在人民的對立面,那是他們出賣了自己的良知換取了財富。這些人都可以說是當代「一害」了。其實,對於中國民眾來說,要求很簡單,只要衣食住行無憂,大多數都會遵守社會規則;而如今呢?生當房奴,死了還要為墓穴而擔心;而造成這些原因,難道還不令我們去深思嗎?
在任何一個時代,老百姓所需要無非依食住行,只要百姓無憂,社會自然就會穩定,而對現今中國社會,大部分的老百姓為了一套房子而套住了幾代人的幸福;要知道住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但像食品一樣,現如今住房已經壓垮了我們這一代人,成為利益集團壓榨老百姓的工具,這樣一來,人們何談幸福呀!而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知識分子在幹嘛呢?他們沒有「為生民立命」,相反助紂為虐替利益集團說話忽悠民眾,試問一個時代連知識分子都喪失了良知,更何況是那些普通民眾呢?
以前講「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也是一個知識分子一種良知的表現,不管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一時不得志,但也會守住內心的操守;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他們「為生民立命」不會因自己貧窮而自慚!但在現實中,這樣的知識分子基本絕種了,大多數為自己的利益而埋沒良知,更別談是什麼為社會擔當了,為什麼會變得這樣,因為大家都被金錢和欲望迷失了方向!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的有位教授對畢業的學生說:「沒有4000萬不要來見他」,因為在他的認知裡,金錢代表了能力,代表了成功;這是非常糟糕的一種教育方式,要知道,對一個學生的教育,要教他們為社會做貢獻,不要去太計較金錢,更應該對品格德行文化的傳承,而這些卻是我們社會所缺失的,你說在這樣的教授帶領之下,能教育出為國家,為社會擔當的人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