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儀隴縣堅持把發展文旅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依託豐富的三鄉文化、客家文化資源和獨特的生態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文旅經濟,譜寫出文旅融合發展的絢麗華章。
外景主持 李明垚:
一走進我縣德園景區的三鄉文化廣場,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在這裡,書法、剪紙、篆刻的文化元素交相輝映,縣剪紙博物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走進儀隴縣剪紙博物館剪紙體驗中心,不少遊客正在向縣非遺剪紙傳承人何小鏘學習儀隴的剪紙技藝。
何小鏘:畫面整體感覺是非常漂亮的,非常的飽滿、圓潤,但是我覺得唯獨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線條要再破一下,再有動感一點。
儀隴的剪紙博物館館內共收藏作品600件,作品年代時間跨度近70年,包含肖像剪紙、書法剪紙、火繪剪紙等題材,形成了「豐滿、精巧、秀雅、淳正」的獨特風格。
遊客 陳倩:這次來參觀儀隴剪紙博物館並跟著何小鏘老師學習剪紙,通過這次剪紙的學習我感受到了儀隴濃厚的豐富的文化底蘊,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對剪紙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
市民 毛小玲:儀隴的剪紙藝術是非常珍貴非常寶貴,我經常過來學習把我學到的東西然後傳給小朋友們,我在學校裡面也會教小朋友們,把我們的剪紙儀隴的剪紙藝術發揚光大。
如何把三鄉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形成一條文旅產業興縣之路。儀隴積極推介「朱德故裡 德鄉儀隴」品牌形象,探索出一條文化旅遊區域協同發展路徑,進一步升級催生一批具有彰顯儀隴文化魅力的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在四川龍翔文旅文創產品體驗館內,一件件富有儀隴紅色文化、三鄉文化的特色產品,讓來到儀隴的遊客品味到儀隴的文化魅力,也能把這些作品帶回家。
體驗館工作人員 謝雲華:我們的德字裝飾盤裡面融合了三鄉文化,不管是從整體形態和內容它都很有特色。
龍翔文旅文創產品體驗館工作人員 謝雲華:龍翔文旅文創產品體驗館分為體驗區、銷售區,銷售區主要售賣本土特色文化商品、偉人紀念品和紅色文化旅遊商品等,從開業至今體驗館經營狀況良好,最多的時候(每天)遊客接待50人次,總共接待了上千人。
文旅融合,如何形成疊加、倍數效應?文旅發展,又如何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儀隴全力推進文旅項目建設,文化產業實現蓬勃發展。概算投資超過100億元的儀隴縣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建設項目、儀隴圖書館擴建項目、儀隴縣智慧文旅建設項目等10餘個文旅項目相繼實施建設。
儀隴縣文廣旅局局長 楊青: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去年天府旅遊名縣創建以來,我縣新獲品的文旅國產品牌就達到了二十多個,在公共服務體系的建成,品牌影響力提升以及服務標準化上得到了顯著的發展,下一步我們將緊扣三個示範縣的建設目標,進一步加大縣上品牌及產品的推介力度,進一步培育本土的文旅品牌,進一步加大文旅融合發展的力度,切實唱響將帥故裡,紅色儀隴的金字招牌,讓中國德鄉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目前,儀隴縣依託豐富的三鄉文化旅遊資源,大膽創新、深度挖掘,旅遊產業實現「雙倍增」,隨著全省第十一屆(春季)鄉村文化旅遊節、「雲端非遺進萬家·儀隴文旅又出發」非遺直播、「清風如夏·雲遊朱德故裡」直播等活動的成功舉辦,極大提升了儀隴文化旅遊熱度。2019年至今共接待遊客1180餘萬人次,旅遊創收1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