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口岸距滄源縣城14公裡,距緬甸佤邦紹帕區3公裡。耿馬至滄源二級公路的終點就在口岸處,交通十分便利,該口岸是西南地區通往東南亞的一個重要通道。
口岸在山上,早上霧特別大,能見度不到幾米,可惜看不到對面的緬甸了。在界碑處,看到民族特色濃鬱緬甸的國門,仔細一看,佤邦二字與緬甸二字同樣顯眼。原來國門的哪面是緬甸的特區佤邦。
佤邦是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名義上屬撣邦管轄,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通用漢語與中文,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0萬。
一邊是祖國的界碑,一邊是緬甸的界碑。可惜天氣不給力,看不到對面緬甸的情況。
攝影/廈航style
攝影/廈航style
我們的車停在口岸門口,和邊防戰士說了我們來的目的,經過交涉,交了身份證,讓我們在界碑停留20分鐘。
女神風採依舊呀。
大家紛紛和界碑合影留念。
在說啥悄悄話呢。
女神之一。
據說口岸的重要貢獻之一是對緬甸的罌粟禁種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如:緬甸過去是從中國進口茶葉,而現在茶葉出口中國。這是在國際社會及中國政府支持下,緬甸北部罌粟禁種開墾茶園,實施替代發展的又一成果。當地所產烏龍茶,50%經永和口岸出口,銷往我國的廣東、福建、臺灣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