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十大小說家
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上個世紀一百年是中國波瀾壯闊的百年,湧現了很多的文學家和科學家,那麼在中國大陸最具代表性的十位小說家都是誰呢?今天鄉村旅遊網站與您共分享。
第一位:魯迅
魯迅(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吶喊》《彷徨》等。中篇小說《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故鄉》等收入中學課本。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骨頭最硬的人」
第二位 茅盾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裡,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春蠶》》《秋收》《殘冬》被稱為「農村三部曲」。《林家鋪子》列為大學生必讀書目,並改編成電影。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
第三位:巴金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年-2005年),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作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他的文學思想核心是真與善,小說帶有強烈主觀性、抒情性。早年因第一部小說《滅亡》漸漸被大眾熟知,其後十年精力創作的《激流三部曲》與《寒夜》等作品更是使他成為了80年代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曾獲國際但丁文學獎、人民作家、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等榮譽。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第四位:老舍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等。因為老捨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8月24日,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第五位:路遙
路遙(1949年—1992年),本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路遙1949年12月2日出生於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臺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
第六位:鐵凝
鐵凝,1957年生河北趙縣,當代著名作家 。主要著作:《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總計300餘萬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第七位:莫言
莫言(1955年-),本名管謨業,著名作家,出生於山東高密,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其寫作風格以「大膽新奇」著稱,擅以幻覺現實主義融合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創作出了一批帶有先鋒色彩的獨特作品,一部《紅高粱家族》引起了文壇的轟動,憑藉作品《蛙》獲得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檀香刑》《豐乳肥臀》。2012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了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籍作家。
第八位:沈從文
沈從文(1902年-1988年),原名沈嶽煥,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出生於湖南鳳凰,為現代中國文學最偉大的印象主義者。
其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徵於一體。他青年時投身行伍,後進行文學創作,到逝世時已有五百萬字的著作文章,代表作有《邊城》《長河》等。
第九位:孫犁
孫犁,是一位中國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早年曾當過機關職員、小學教員。「荷花澱派「創始人。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1933年畢業於保定育德中學,研究生。曾任河北抗戰學院教官,晉察通訊社、晉察冀邊區文聯、晉察冀日報社及華北聯合大學編輯、教師等職業,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教師,《平原雜誌》編輯。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內從事宣傳工作,曾任《晉察冀日報》編輯。1940年代發表的文集《白洋澱紀事》是其代表作。1950年代又發表了《鐵木前傳》、《風雲初記》等作品。2002年7月11日晨六點病逝於天津,終年89歲。
第十位:趙樹理
趙樹理(1906年—1970年),原名趙樹禮,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尉遲村人,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山藥蛋派創始人。曾任《曲藝》《人民文學》編委、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
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長治第四師範,開始寫新詩和小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解放後先後在《工人日報》《說說唱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文革期間遭到殘酷迫害,於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主要作品《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三裡灣》等。他的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鬥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
親愛的網友,您認為還有哪位小說大家應該列入十大小說家行列呢?歡迎給我們留言或聯繫我們15931568991。
中國鄉村旅遊網報導
(掃碼關注鄉村旅遊網,精彩故事讀不完)
(歡迎登陸中國鄉村旅遊網站www.zgxclywz.com欣賞更多精彩民間故事,並請聯繫15931568991給我們賜稿)
戰勝疫情,春暖花開。大愛無疆,共度難關。就請關注網站www.zgxclywz.com賞讀我們的民間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