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麵包上撒一點罌粟籽」,4歲女兒一句話把寶媽嚇一跳

2020-12-13 網事聚焦

「我們在麵包上撒一點罌粟籽。」聽到4歲的女兒喃喃自語,寶媽應女士嚇了一跳:「她從哪學來的?」記者了解到,在部分國家,罌粟籽被當作調味料食用,但因為它是毒品原植物種籽,我國對其實行嚴格管制。專家建議家長不必對青少年強調罌粟籽的可食用性。

(一)動畫片教孩子在麵包上撒「罌粟籽」,這樣合適嗎?

應女士住在西區,有個4歲的女兒,前兩天,女兒在玩玩具時喃喃自語:「我們在麵包上撒一點罌粟籽。」應女士聽到後嚇了一跳:「她從哪學來的?」

經過耐心的交談,女兒告訴應女士,她是從動畫片《莎拉和乖乖鴨》裡學到的。應女士告訴記者,《莎拉和乖乖鴨》是BBC製作的一套學齡前兒童動畫片,通過小女孩莎拉和她的綠頭鴨好朋友的故事,為孩子們展示友誼和想像力這兩個關鍵的元素,並引導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網上對這個動畫片的評價挺好的,但是我沒有想到動畫片裡會提到罌粟籽。這樣合適嗎?」應女士十分擔心。

(二)部分國家當調味料食用,我國對其嚴格管控

罌粟籽有毒嗎?會不會像鴉片一樣讓食用的人上癮?為什麼動畫片裡會提到它?

記者請教了從事毒品調查的民警張警官。張警官告訴記者,罌粟籽的形狀如腎臟,長度通常小於一毫米。雖然罌粟籽與鴉片汁液同處於罌粟果果殼內,但是罌粟籽是安全的,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糖、多肽、醇類、黃酮等天然物質,並含有10多種人體必需卻不能自身合成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說營養非常豐富。

「但是因為它是毒品原植物種籽,我們仍然把罌粟籽列為違禁品,嚴格管控。」張警官介紹,外國很多地方把罌粟籽當作調味料、香料來食用,應女士提到的動畫片中應該就是這種情況,外國人喜歡在麵包、蛋糕甚至飲品裡上撒一點罌粟籽來調味。在這些國家,這種做法是合法的。但是即使合法,當地的執法人員並沒有放鬆警惕,比如美國毒品執法局就曾表示過,他們十分擔心罌粟籽合法銷售會對毒品泛濫推波助瀾。而在我國,食品中添加罌粟籽是絕對禁止的。

張警官介紹,我國對罌粟籽的開發利用一直在探索,曾經一度把罌粟籽列入香辛料和調味品名單,但是後來發現罌粟籽滅活效果不好,仍有相當數量的種籽能夠發芽,又收緊了管制,直到2006年,國家衛生部才批准特定的企業生產罌粟籽油,「因為榨成油就不存在發芽的問題了。」

(三)專家建議:家長不必對青少年強調罌粟籽的可食用性

近年來,私人烘焙在朋友圈逐漸流行起來,記者注意到,一些從業者也會在公眾號、朋友圈中提到使用罌粟籽製作的麵包,向網友普及罌粟籽可以食用的「知識」。甚至有從業者聲稱,滅活的「罌粟籽」無罪,國家應該放開管制。

張警官表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請網友千萬不要以身試法。「2005年,我國衛生部、農業部、質檢總局、工商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罌粟籽食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罌粟籽不得上市銷售。2012年,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就滅活罌粟籽問題專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滅活罌粟籽食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嚴厲查處違法製售罌粟籽食品等行為。」

張警官表示,如果公開銷售沒有「滅活」的罌粟籽,可視為販毒;在食品中添加滅活的罌粟籽,可能會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而受到處罰。

那麼如果像應女士的女兒那樣,不小心在動畫片裡看到往麵包上撒罌粟籽,家長應該怎麼跟孩子解釋呢?張警官表示,因為罌粟籽並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而且我國仍將長期對其實行管制,建議家長不必對青少年強調罌粟籽的可食用性,在適當的年齡進行恰當的毒品知識教育即可。

來源:揚州晚報 記者 劉旺

相關焦點

  • 4歲女孩地鐵上「放屁」,陌生人提示:去檢查吧,事後寶媽很感激
    我們從名字就可以理解,他們所做的工作就是通過嗅病人排氣的味道,來判斷患者身體的健康情況。這讓很多人驚呼,原來一個簡單的「屁」也有這麼多的學問。這不在一趟地鐵上,一個4歲的小女孩放了一個屁,就遭到陌生人提醒家人帶娃去檢查,結果事後孩子的媽媽卻很感激提建議的陌生人。
  • 4歲女兒逛街累了「求抱抱」,慘遭拒絕,結果一句話讓老爸妥協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在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很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上哪兒都要大人抱著。不抱吧,被孩子眼巴巴看著,大人又不忍心;抱吧,這孩子體重也有些分量,大人體力也吃不消。不過,前段時間走紅的一個小姑娘,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向父母要抱抱的時候,竟令人如此難以招架。4歲女兒逛街累了「求抱抱」,慘遭拒絕,結果一句話讓老爸妥協這天,視頻中的小姑娘正和爸爸媽媽一起出來逛商場。
  • 網售罌粟籽麵包 「滅活」罌粟籽竟能發芽
    發現:麵包店賣「罌粟籽法棍」 劉女士是一位烘焙愛好者,近日她在網上搜索烘焙菜譜的時候發現了一款「罌粟籽辮子麵包」,不但評分很高,而且網上顯示照這個菜譜製作過這款麵包的至少有
  • 3歲女兒從幼兒園神秘帶回「一團紙」,打開看清後,寶媽感動落淚
    孩子平時淘氣,會讓家長頭疼,想著孩子懂事一點才好。可是孩子懂事後,家長又覺得孩子像個小大人一樣,惹人心疼。黃女士的女兒今年3歲,剛剛送去幼兒園,寶媽覺得自己輕鬆不少。孩子在幼兒園裡有吃有喝、有人照看,家長一下子就解放了。這一天,黃女士來接孩子放學。女兒一看到她,就飛奔過來,還神神秘秘地拿出兜裡的東西。
  • 歐洲重口味 - 【罌粟籽麵包】你敢吃嘛?
    在歐洲的麵包店裡,經常能看到裹滿黑色小籽的麵包。
  • 寶媽對娃說冰淇淋是「辣的」,養娃路上女人撒起謊來,腦洞大開
    結果,一個寶媽悠悠地說:「我家孩子現在三歲多了,從來不吃冰淇淋,因為從小我就告訴他冰淇淋是『辣的』。」哈哈,把甜的硬說成辣的,寶媽這段位讓人服氣。看來,養娃路上女人撒起謊來,真是腦洞大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媽帶娃還經常撒些什麼謊話。
  • 「熱依扎產女」登上熱搜,評論區一句話讓寶媽紅了眼,過來人都懂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當媽是一場修行,從懷孕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九九八十一難的煎熬。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假。正所謂:懷胎十月,一朝分娩。上了一整天班累得要死的寶媽,如果再遇上一個晚上死活不肯睡的寶寶,那寶媽真的是從樓上跳下去的心都有。而這種痛苦,許多作為過來人的寶媽都深有感觸。「熱依扎產女」登上熱搜,評論區一句話讓無數寶媽紅了眼,過來人都懂在無數懷孕的孕媽中,明星無疑是最獨特的一類。
  • 歐式麵包的經典做法,橄欖罌粟小餐包。抹上黃油真太香了
    罌粟籽(Pappy seed) ,顆粒比芝麻小,帶著灰黑色,以罌粟籽作為香料來為食材增加香氣是歐美國家常見的料理方式,罌粟籽撒於麵包製作烘焙,也用於甜點做料理。罌粟籽讓我連想到『跳跳糖Pop Rocks』,如果說跳跳糖在嘴裡是「逼波響」,那麼罌粟籽在嘴裡則是「逼波跳」。有著淡雅香氣的罌粟籽。
  • 寶媽:3歲女兒的話,讓我起了雞皮疙瘩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從得知懷孕以後,相信很多孕媽就對腹中的寶寶有了感情,時不時的就會撫摸孕肚,與之交流,並隨著肚子一天天的大起來,孕媽的母愛就會越發濃烈。那麼問題來了,孕媽腹中的小寶寶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掛念麼,我們都知道胎兒隨著年紀的增長與媽媽有所互動,但是他們對在子宮裡的生活有記憶麼?孩子真的有「宮內記憶」麼?
  • 二胎寶媽曬「作息清單」,與丈夫行程大相逕庭,網友:感動了自己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位媽媽也太忙了吧,可以說全天無休。很多還沒有寶寶的女孩,看到之後更是連連發怵,要生二胎需要這麼辛苦的嗎?從寶媽列出的日常清單裡,我們可以看到,她分別列出了自己和丈夫的日常行程,並且從早上6:00列到了晚上9:30,每一條都清清楚楚。
  • 「媽,我好難受」,4歲女兒提著褲子痛哭,脫下後媽媽瞬間崩潰
    寶媽小田有一個4歲的女兒,小孩已經到了可以上幼兒園的年齡,因為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媽媽一個人帶,所以平時難免嬌慣一些。因此在挑選幼兒園時,小田也非常謹慎,在幾番選擇下,小田給女兒挑選了一所價格比較昂貴的學校。
  • 做紫薯麵包時,不用烤箱不加一滴水,香甜可口,寶媽收藏看看吧
    導讀:做紫薯麵包時,不用烤箱不加一滴水,香甜可口,寶媽收藏看看吧說起麵包,每個人肯定都吃過!我媽媽給我做紫薯麵包的時候,我就在一邊學習,把手藝學到手,以後想吃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做著吃了,就不用光麻煩媽媽了!自己在家做的:香甜可口、越吃越香,比超市賣的好吃多了!喜歡美食的朋友和各位寶媽們,想吃麵包別再出去買的了,自己在家做吧!特別是寶媽們,多給寶寶們做一些有營養的零食,麵包既可以當零食也可以當主食哦!
  • 「孩子是天賜的禮物」,一組照片火了,寶媽氣得跳腳:頭疼
    都說孩子是天賜的禮物,但下面這組照片,卻讓寶媽氣得跳腳。01"一天不打,上房揭瓦",這一組照片火了No.1寶媽說,自己家孩子非常喜歡玩抽紙孩子看向自己的"傑作",左手扒拉著紙巾堆,仿佛在說"這是朕為你打下的江山",真是讓寶媽吐血三升。No.2原本以為帶兩個孩子能擁有雙倍快樂,沒想到更多的是雙倍的"憤怒"。大寶二寶關係很好,一起玩麵粉,把麵粉撒得整個廚房都是,身上也不能倖免。
  • 罌粟籽烘焙食品網上熱賣 部分罌粟籽仍能發芽
    發現  麵包店賣「罌粟籽法棍」  劉女士是一位烘焙愛好者,近日她在網上搜索烘焙菜譜的時候發現了一款「罌粟籽辮子麵包」,不但評分很高,而且網上顯示照這個菜譜製作過這款麵包的至少有300多人。劉女士原以為名字裡的「罌粟籽」不過是個玩笑,但是看到菜譜配料裡赫然有「罌粟籽」在內,而且還有很多網友就罌粟籽麵包的味道做反饋,這讓劉女士感覺吃驚:「罌粟籽不是毒品嗎?
  • 罌粟籽烘焙食品網上熱賣 部分罌粟籽仍能發芽(圖)
    發現  麵包店賣「罌粟籽法棍」  劉女士是一位烘焙愛好者,近日她在網上搜索烘焙菜譜的時候發現了一款「罌粟籽辮子麵包」,不但評分很高,而且網上顯示照這個菜譜製作過這款麵包的至少有300多人。店員介紹說,他們的店主是外國人,來到北京開店的同時還請來了法國廚師,主要售賣法國風味的麵包和蛋糕,顧客大多是周邊居住的老外和商務人士,開業幾年來生意不錯。  北青報記者看到,店內收銀臺的顯示屏上,不斷滾動顯示該麵包房的招牌產品,其中有一種法棍麵包,被濃濃的黑色種子包裹,屏幕的說明中介紹,這就是「罌粟籽法棍麵包」,售價15元。
  • 罌粟籽是否含有嗎啡等物質?
    嗎啡等鴉片成分在罌粟籽中的含量卻微乎其微。這就使得罌粟籽可以作為食品原料。罌粟籽是一種很好的油料作物,其含油量可達40%以上,比大豆的20%高多了。罌粟殼有潛在的使人上癮以及危害健康的可能,所以在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罌粟殼都是受控制的物品,不允許作為調料加到食品中。
  • 寶爸幫女兒理髮,理髮器卻中途沒電,女兒「地中海」髮型逗笑寶媽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作為寶爸寶媽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一個「潮娃」,所以經常會變著花樣給孩子做一些造型,而有些手巧的寶媽更是學會了給孩子編各種各樣的髮型,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寶寶更漂亮。
  • 罌粟籽引起毒品檢測「假陽性」 不要嘗試doda飲料
    罌粟籽榨出的油具有飲食、醫療和工業上的多種用途,價格不菲。罌粟籽也常被用作調味品,其主要香味成分為2-正戊基呋喃,常用於勾芡增稠,或者直接撒在食物表面增加風味,跟芝麻類似,又或者在研磨後和牛油、牛奶、糖等混合食用。在印度,罌粟籽常常被加入麵團烘焙,這種麵包備受孕婦和媽媽們歡迎。
  • 「神變臉寶媽」帶娃火了,娃嚇懵了:難以置信,我竟然是渣男?
    接著,寶媽來了個變臉神造型,對著萌娃來了句「呸,渣男」,萌娃立馬眼睛瞪得特別大,一臉嚇懵了的樣子似乎在感慨:難以置信,我竟然是渣男? 萌娃臉色突然變化的樣子可愛極了 畫面中,我們所看到的這位「神變臉寶媽」就是如此,帶著娃一起拍視頻,剛開始歡快的音樂響起,萌娃滿臉笑容,看起來可愛極了
  • 孩子們愛吃的早餐包,聚會上的美味點心,罌粟籽丹麥酥
    罌粟籽丹麥酥「Tebirkes」是很地道的丹麥糕點,哥本哈根每家烘焙坊都買得到,傳統作法是以丹麥千層酥皮用杏仁膏包裹起來,並在表面撒上一層極厚的罌粟籽,烤至香酥黝亮即可。加了全麥麵粉的麵團有點堅強,最後一釐叫70公分,最後一釐路擀的我上氣接不了下氣。每當麵團增長5公分,我就對自己吶喊加油!加油!!加油!!!這桶油從30公分開始加,中途數次想召喚大力水手,請他來幫忙擀麵團,所幸順利完成。做「烘焙聖經-巴布卡麵包」我用超市買的杏仁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