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觀君(微信號:china_2049)先叨叨幾句︱希拉蕊宣布參選,估計沒有人會感到意外吧?如果她突然宣布不參選,那才叫大意外呢!坐觀君今天不去關注事件本身,而是想換個角度,給大家梳理一下美國政壇的家族史。這個世界有絕對平等嗎?中國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說的雖然絕對,但絕對不是胡言亂語。為什麼?因為你的出身決定了你能利用的資源的多寡,以及是否有更加便捷的上升通道。豪門和寒門,在這方面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今年美國大選將逐步升溫,今天這篇文章算是美國大選系列的開篇。隨著選情的升溫,坐觀君還會給大家編輯或分享精彩好文,目前已開始儲備彈藥,敬請期待哦。
是出現第二個「柯林頓政府」,還是第三個「布希政府」?這是近來美國政界對2016年大選結果的猜想……
但不管結果如何,這已經讓美國人再次發現,原來自己仍然生活在家族政治的控制之下。而上一次這個問題被廣泛討論,還是2000年小布希參選總統期間。
希拉蕊已經於4月12日正式宣布參加競選。這位曾當過民主黨參議員和國務卿的前第一夫人,正力爭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共和黨那邊,儘管躍躍欲試者不少,但來自布希家族的傑布·布希,也就是老布希總統的兒子、小布希總統的州長弟弟,則屬呼之欲出的重量級人選。美國有輿論認為,如果民主黨提名希拉蕊、共和黨提名傑布·布希的話,2016年大選將上演兩個家族的第二次對決。
這既是個人的較量,黨派的博弈,同時也是家族實力的比拼。
美國豪門政治史
這其實是美國政治的周期性現象——從最初控制美國的60個家族,到現在已成標籤的美國版「四大家族」乃至新近形成的「五大家族」,家族政治的隱性影響力,從這個國家建立之初就已經被接受,存在於美國獨特的政治生態當中超過百年。
這種存在與美國對外展示的民主形象是如此迥異,但這種長期形成的特殊制度,才是美國政治最真實的稜鏡面之一。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政治豪門控制美國政治的百年歷史,就是美國人用一種山寨自英國的姿態,通過美國式的討價還價,形成一筆筆看似公平公開,但不乏偷步暗算的交易。
美國的政治運行規則許多直接來源於英國,這一點少有疑問。許多史料研究表明,美國家族政治的形成,也直接與英國特有的貴族政治有關。
「政治流淌在一個家庭的血液中,就像煤垢永存在礦工家族的指甲縫裡一樣。」
「記得我21歲時,倘若有人對我說,我無法成為議會一員,我會覺得那是天大的笑話,因為我是來自那樣的家庭。」
以上兩段獨白分別出自英國女議員、下院前議長貝蒂·布思羅伊德,以及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相似的思維也被美國開國領袖們所認同。
雖然美國的開國元勳一致認為政府不應在一個家族手中代代相傳,但是他們並不反對將政治作為家族事務。史丹福大學的歷史學家戴維·甘迺迪也認為,開國元勳「期望『天生的貴族』或他們所謂的『維吉尼亞最早移民後裔的家族』能擔當可以勝任的職務」。
所以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美國自建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總統或主要的政府高層領導人,最初都幾乎出現在組成美國最初的13個州的政治家族當中。到後來陸續形成了60個政治家族——1937年,費爾南德·倫德伯格就在《美國六十個家族》一書中,闡述美國由60個最有權勢的家族統治。
於是,亞當斯、漢密爾頓、塔夫脫、哈裡森、羅斯福、甘迺迪,這些姓氏伴隨著美國的200多年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政治豪門的力量角逐,在1952年大選,也就是二戰之後美國的第一次大選中發生過巨大變化。
當時出身豪門的杜魯門卸任,以平民身份奮鬥到二戰盟軍總司令的艾森豪接棒——以1952年大選為分野,此前的美國政壇,被稱為「古典政治時代」,總統絕對是新英格蘭的白人世家(信奉基督教新教,來自盎格魯-撒克遜血統)才有資格候選,而且選上誰,是門閥們關門博弈的結果。
從六十大家族到五大家族
在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上,已經形成了四大政治豪門:亞當斯家族、羅斯福家族、甘迺迪家族和布希家族,而柯林頓和希拉蕊夫婦,則成為可與之比肩的「第五大家族」。
一、亞當斯家族
亞當斯家族勃興於美國建國之初。這個家族中的約翰·亞當斯和約翰 昆西·亞當斯父子倆先後擔任過美國第二任和第六任總統。有人戲稱亞當斯家族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王朝」,這並不為過,因為能與之相比的只有華盛頓、富蘭克林、傑斐遜等三位美利堅合眾國的創始人,但他們都沒有男性的合法繼承人。
亞當斯家族與美國歷史、美國民主體制的確立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塞繆爾·亞當斯親自參與了美國獨立革命的發起和組織工作。在《獨立宣言》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由此成為美國國父之一。
二、羅斯福家族
羅斯福家族在美國擁有強大勢力的時間也超過百年,這個家族的權力曾在二戰時期達到過峰值,當時富蘭克林·羅斯福出任總統的時間長達12年,是唯一連任3屆的總統。羅斯福家族的另一個權力峰值,則是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叔叔創造的。早在1901年,西奧多·羅斯福就成為了美國總統。著名的「胡蘿蔔加大棒」外交政策,就出自他之手。從1900年到1944年的12次大選中,羅斯福這個姓氏出現在其中的8次大選中,包括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除了在政治上獲得成功以外,羅斯福家族在商業領域同樣聲名顯赫。在美國眾多大都市均見以羅斯福家族命名的道路、高速公路和大廈,其中還包括在美國海軍有名的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要說對美國政治的貢獻,五大家族中,羅斯福家族應該算是首屈一指了。羅斯福家族應該是美國政治史上比較出色的一個家族,因為出了兩任總統,兩任都幹的非常好,對美國貢獻都非常大。羅斯福適應了美國從自由市場經濟向壟斷經濟的轉型;富蘭克林·羅斯福影響就更大了,他生生就冒出來一個叫新政民主黨,這個家族應該是在美國政治史上比較正面一個家族吧,當然後續好像他們家族也沒有出人了,所以他是一個比較短暫的一個家族。
三、甘迺迪家族
甘迺迪家族大家非常熟悉。甘迺迪家族是從愛爾蘭來美國的移民後裔,家族興起於約瑟夫·甘迺迪時期——由於支持富蘭克林·羅斯福成功當選總統,他得以出任美國駐英大使。他共育有子女九人,四男五女,約翰·甘迺迪是次子。甘迺迪家族有一個長久懷有的夢想:總統之夢,這個家族中一定要有人成為美國的總統。約瑟夫有一次在教堂裡祈禱時發誓:我已登上了財富的最高峰,我要讓兒子登上權力的最高峰。
甘迺迪家族應該說是最具有戲劇色彩的。約翰·甘迺迪,美國第35任總統,1963年11月22號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羅伯特·甘迺迪,約翰·甘迺迪的弟弟,1968年他是民主黨無可爭議總統候選人,享有極高的威望,但突然被暗殺而死,導致共和黨的理察·尼克森最終贏得總統選舉。甘迺迪家族最突出的特點是財富開路,但延續的政治影響有限。老甘迺迪他是一個財閥,他成功的用金錢為他的兒子約翰·甘迺迪和羅伯特·甘迺迪開拓了空間。但是這個家族命運是比較悲慘的。甘迺迪總統和司法部長羅伯特都給刺殺了,所以這個家族有它的獨特性,就是金錢開路,但是政治根基可能是有問題的。
四、布希家族
布希家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一直上溯到英王亨利三世,是當之無愧的名門望族。在近代美國,布希家族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美國崛起的縮影。布希的曾祖父曾是美國製造業大亨,布希的祖母則出身於金融巨頭之家。時至今日,布希家族的產業已遍及石油、銀行、軍工企業乃至體育項目,足見家族影響力深遠。布希家族勵精圖治,歷代子弟均以擴充家族影響為己任,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布希家族成員擔任了美國政府眾多重要職務,其中包括國會議員、中央情報局局長、州長、副總統以及總統。羅馬城並非一日之內建成,布希家族成員取得如今地位,與世代努力密不可分。
近代布希王朝的興起可追溯至小布希的曾祖父塞繆爾·布希。塞繆爾出生於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那裡民風保守並篤信宗教,這對布希家族的保守做派有著深遠影響。塞繆爾最初經營鋼鐵製造業,積累了相當的原始資本。隨著石油業的興起,眼光遠大的塞繆爾迅速與石油巨鱷洛克菲勒家族建立了合作關係,從此布希家族得以躋身美國上層社會。一戰結束後,塞繆爾又不失時機地進入了金融界,並結識了華爾街金融大亨沃克。沃克是一位極其富有的金融家和狂熱的共和黨人,藉助實業界的關係在金融圈內呼風喚雨。兩人相識之後,決定強強聯合,於是在1921年8月,塞繆爾的兒子普雷斯科特與沃克的女兒多蘿西結婚,這樁豪門婚姻讓兩大家族成為強大經濟體,這也成為布希家族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為布希家族走向全盛奠定了堅實基礎。沃克全名喬治·赫伯特·沃克,兩代總統中,老布希全名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布希全名喬治·沃克·布希,單從這一細節,就可看出沃克對布希家族的意義。
時至今日,喬治·布希的兩個兒子又成為美國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長子喬治·沃克·布希的發展軌跡與父親十分相像。他耶魯大學畢業後,進入石油業發展,後來擔任德克薩斯州長,擔任兩屆美國總統。二兒子傑布·布希擔任兩屆佛羅裡達州州長。布希家族的下一代也熱衷於拓展家族政治版圖。
五、柯林頓家族
某種意義上來講,體現了美國夢,因為柯林頓總統本身出身是比較貧寒的,他媽媽就是一個普通的護士,他的親生父親在他出生的時候就出車禍死了,他是跟著養父一塊長大,而且這個養父是個酒鬼,老打他媽媽,所以他是屬於出身貧寒,靠自己奮鬥出來的。做總統以後幹的不錯,雖然有一點小紕漏、緋聞等,但是總體來講幹的非常不錯。然後他的夫人希拉蕊,很多美國人認為比他丈夫還能幹,這兩個政治天才結合到一塊就產生了非常巨大的政治影響,因為他們就一個女兒,家族影響延續性來講可能這個家族不如布希家族。
政治豪門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
比如羅斯福家族的傳統地盤在紐約。在紐約建立之初,從美國的曼哈頓第22大街到第46大街,從第5大道到哈德遜河的地產大部分都是羅斯福家族的物業。
而約瑟夫·甘迺迪為了讓子女們更容易進入美國上層社會,曾舉家搬遷到紐約。他們現在的傳統「主場」,除了麻薩諸塞州之外,還在馬裡蘭和加利福尼亞等州。
布希家族的傳統「主場」在得州。當年無論在康乃狄克州還是在俄亥俄州,布希家族的發展都很有限——因為那是別的政治豪門的勢力範圍。後來老布希去了得州,一下子開創了父子倆的基業,另外一個兒子到佛羅裡達州也馬上創出自己的天地。
為了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眼下很可能重返白宮的柯林頓家族,也需要花費一番心思。希拉蕊與柯林頓的傳統主場在阿肯色州。但她2000年投身政界的起點選擇在紐約,來向參議員的位置發起衝擊。
紐約是政治豪門的一大集中地,羅斯福家族、甘迺迪家族曾不可一世,但最近幾年紐約的老豪門後繼無人,而紐約既是民主黨掌握的大州,又是美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之一,佔據紐約就可以高屋建瓴,對於柯林頓夫婦來說,比回到阿肯色有利得多。因此希拉蕊精於算計,以過江強龍的姿態進軍紐約,完成了自己家族政治勢力版圖的擴張。雖然最後在民主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競爭上敗北,但她已經在紐約牢牢地站住了腳。
所以總體來講,如果將美國的權力比作一隻魔瓶,大的財閥本身就是放置在這隻魔瓶中的大石塊,他們決定了美國政治的形態;政治豪門則是填補大石塊空隙的鵝卵石;像歐巴馬這樣的「寒門子弟」,則是往鵝卵石縫隙裡填充的細沙。最後,選票像水一樣倒入,充滿了整個魔瓶。
很顯然,決定魔瓶重量的,不是倒入的水有多少,而是石頭有多重。
政治豪門恩怨多
2008年11月歐巴馬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在某種意義上,他不但是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還暫時遏制了美國進入所謂「王朝政治」的步伐,即布希家族和柯林頓家族「交替執政」的可能。
很難用勝負來預判柯林頓與布希家族未來這一潛在對決,因為就像許多美國政治家族一樣,他們之間有選戰戰爭,有選戰前的示威,也有選戰間隙的示好。
在這方面,柯林頓家族與布希家族的交往堪稱耐人尋味。
在1990年代初柯林頓打響狙擊老布希的選戰中,柯林頓多次質疑老布希的經濟政策;老布希則抨擊柯林頓與他的競選搭檔不懂外交政策,老布希甚至稱,他養的英國史賓格犬都比「那兩個笨蛋」了解得多。
等到柯林頓上任之後,老布希儘量避免批評他的繼任者,柯林頓也在老布希生病時前往去探望。
這兩位總統的一些助手甚至描述兩人的感情像父子。老布希的妻子芭芭拉先前接受採訪時說,幾個兒子開玩笑稱呼柯林頓是他們「同父異母的兄弟」。
兩家族的交集不斷擴大。2007年,希拉蕊宣布參選總統。柯林頓與時任總統小布希通電話,交流競選議題。歐巴馬上臺之後,也因為深知兩家感情匪淺,在2010年「點將」柯林頓搭檔小布希,趕赴海地賑災。
類似這樣的家族角力,還包括柯林頓家族與甘迺迪家族之間的關係。
柯林頓在16歲時就受到過甘迺迪總統的接見,甘迺迪是柯林頓少年時代的偶像。到柯林頓執政期間,柯林頓夫婦與甘迺迪家族的領軍人物——愛德華·甘迺迪培養出了良好的私交。不過,這層交情在希拉蕊與歐巴馬開展選戰之後,有了一絲裂痕。2008年總統大選激戰正酣時,愛德華·甘迺迪出人意料地「捨棄」希拉蕊,宣布支持風頭正勁的歐巴馬。箇中原因紛繁複雜,但這次,卡羅琳·甘迺迪(前總統甘迺迪之女、現任美國駐日大使)已明確表達了對希拉蕊的支持。她表示,她相信希拉蕊很快就會對是否參選做出決定。她期望希拉蕊參選,也會在選舉中支持希拉蕊。
與此同時,希拉蕊與柯林頓的相互依存關係一如既往地顯而易見。在歐巴馬謀求連任的過程中,柯林頓成為了他最重要的助選幫手。許多人因此認為,這或許是歐巴馬與柯林頓一家達成的某種協議:柯林頓幫助歐巴馬實現連任,四年之後,歐巴馬幫助希拉蕊登上總統位置。
柯林頓家族與布希家族的政壇爭奪,可能即將開始。
家族政治「王朝化」
與柯林頓的「夫妻檔」相比,布希家族似乎更具延續「王朝政治」的潛質。自上世紀50年代共和黨人普利斯科特·布希在康乃狄克州當選國會參議員以來,該家族湧現出國會議員、中情局局長、副總統、父子總統、兄弟州長,而今握有三度衝擊白宮的機會。
半個世紀以來,布希家族從州到聯邦,從新英格蘭到南部,從溫和派到新保守主義,從純正白人到通過婚姻融入的拉美裔血統,其演變完美映射整個美國政治基本版的分裂與重組。
準備向白宮衝鋒的是老布希二兒子、佛羅裡達州前州長傑布·布希。在多次民調中,他的支持率可與克裡斯·克裡斯蒂、保羅·瑞恩、蘭德·保羅等新銳人物比肩。在希拉蕊獲得民主黨提名預期下,比她年輕6歲的傑布·布希自然也就不存在年齡偏大的問題,而在搖擺州的執政經歷、拉美裔夫人帶來的更多潛在少數裔選民等優勢,也是其他新銳人物無法企及的。
《紐約時報》就引述老布希時期的白宮主管安迪·卡德的話說:「共和黨應該選擇傑布。如果傑布·布希不去競選總統,我們就太丟臉了。」
一旦民主黨提名希拉蕊、共和黨提名傑布·布希,2016年大選儼然就是1992年大選柯林頓挑戰老布希的翻版。更為重要的是,2016年的當選者將開啟第二個「柯林頓政府」或第三個「布希政府」。美國總統政治史上,也會出現第一對總統夫婦,或第一對總統兄弟。其家族政治「王朝化」的趨勢則一覽無餘了。
【坐觀君綜合自《環球》雜誌和央廣網,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來源於"坐井觀天/ID:china_2049"】
≡≡≡≡≡≡≡
想分享給朋友,請點擊右上角;
想關注坐觀君,請搜微信號china_2049,或者:
1.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然後再點兩下就OK啦;
2.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