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差點成「星條旗」?「降將」和「小百姓」的堅持,成就五星紅旗

2020-12-10 騰訊網

如果穿越回1949,你會選中哪面旗幟?

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這是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常識。也正因為太熟悉了,所以往往不會去想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國旗的圖案會是這樣?誰設計的?從來都是這樣嗎?

其實,不要說五星紅旗,就是「國旗」這個概念,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也是一個很年輕的新事物。古代中國有軍旗、王旗,沒有國旗,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國是天下之中,沒有必要搞個形象來代表。

但隨著晚清時期國門被列強打開,中國被迫加入了近代國際體系。在這種情況下,搞一面可以標識國籍,代表國家整體的國旗就非常有必要了。

1889年,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面國旗——大清的「黃龍旗」出現了,也稱「黃底藍龍戲紅珠圖」。黃天,青龍,紅日,倒也頗具「中國特色」,就是太難畫了……1912年,隨著大清的垮臺,這面使用了24年的國旗走入了歷史。

取代黃龍旗的是北洋政府的「五色旗」,用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也有傳統文化中「五行」的寓意。隨著北洋政府在1928年的覆滅,五色旗被青天白日旗取代。

▲圖案比較複雜,但意義一目了然

1931年11月19日,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江西瑞金成立。這個新生政權當然也有自己的國家和國徽,國歌就直接採用了《國際歌》。直到紅軍長徵到達陝北,達成國共合作前,紅軍一直都是在這面旗幟下奮戰的。

1949年,經歷了艱苦抗戰和解放戰爭的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腐朽的國民黨政府被打垮了,一個新政權,一個新國家將要建立,中國人需要有一個全新的形象來代表自己——這個新國家,要叫什麼名字?用什麼旗幟,什麼徽章,唱什麼歌?

1949 年 6 月 15 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召開。

籌備會設立6個工作小組,其中第六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組長是馬敘倫,副組長為葉劍英(後增加了沈雁冰),組員有張奚若、田漢、錢三強、李立三、廖承志等14人。

那麼,國旗、國徽、國歌,就是這十幾位代表關起門設計出來的嗎?並非如此。

這十來位雖然都是頂尖人物,但這個形象設計可是要代表全體中國人的,最靠譜的辦法,還是要發揚民主,依靠群眾智慧。畢竟,這是個包含了政治、民族、文化、審美等諸多因素的技術活,閉門造車不可取。

7月15日至26日,《人民日報》、《新民報》、《光明日報》等各大報紙相繼刊登了第六小組發出的徵集國旗、國徽和國歌的啟事,列出了國家象徵設計的原則,比如國旗國徽要反映中國特徵、政權特徵、以莊嚴簡潔為主、圖案以紅色為主,國歌要反映新中國之遠景、不宜過長等。

在第六小組的工作中,國號是最先解決的。

在政協籌備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國號提案——「中華人民民主國」、「中華民主共和國」、「民主主義人民國」、「中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學蘇聯)、「中華聯邦民主國」(學美國),還有乾脆就叫「共和國」的。

▲這位「降將」對新中國的標誌設計貢獻頗多

經過討論,最後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民主國」這兩個選項上。

到底叫什麼好呢?這時候,兩位黨外人士起到了關鍵作用,一位是「降將」張治中,不久前他還是國民黨政府派來談判的首席代表,後來卻因為對國民黨失望而留在了北平,現在已經是人民政協的一員了。

張治中認為,「『共和』這個詞的本身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何必重複?不如就乾脆叫『中華人民共和國』。」

▲張奚若,無黨派民主人士

清華大學教授,新中國第二任教育部部長

另一位無黨派人士張奚若指出,民主一詞來自希臘,原意與人民相同,「豈有『人民』而不『民主』的呢?,所以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恰當。」張奚若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老同盟會會員,又是愛國民主運動和反對內戰的中堅人物,說話是很有分量的。

兩位民主人士的意見最終被採納,在政協的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獲得高票通過,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正式國號。

國歌的選取略有曲折,因為最初的設想,是新譜一首歌曲。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共收到歌譜632件,歌詞694件,經過甄選,只有少數符合要求,但經樂隊試奏後,均感覺不令人滿意。

▲國歌的曲作者聶耳和詞作者田漢(右)

看來,在短時間內新做一首歌曲是比較困難了。於是,經周恩來提議,眾代表討論,一致同意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為代國歌。為什麼是代國歌呢?因為最後的決議是這樣寫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這一「代」就是55年,中間還經歷了受政治運動衝擊多次刪改歌詞的風波,直到2004年第十屆全國人大,《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正式寫入了憲法。

競爭最激烈,也最有意思的一項,還得說是國旗的設計。

旗幟的設計相對簡單,門檻不高,一旦被選中,絕對是青史留名的光輝事跡,又是面向大眾公開徵集,所以一時間應者如雲——上至元帥,下至黎民,都紛紛獻上了自己的設計,甚至從遙遠的美洲也寄來了23件應徵稿。

一共收到了多少呢?稿件1920件,圖案稿2992幅(一說3012),相當於第六小組每人攤187幅。當然,這只是第一階段的「海選」,可想而知,其中大部分是不行的,經過複選,共有38件進入最後一輪評選。

這些方案五花八門,基本上也都滿足要求——反映政權特徵(五角星)、以紅色為主,那些圓、條、槓、穗,就是用來表現「中國特徵」的元素。

下面舉一些例子來解讀一下,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熱情是多麼高漲,但真要設計出一面大家都滿意的旗幟又是多麼難。

▲可能是受了中華蘇維埃旗幟的影響

「復字第26號」,餘卓生(生平不詳)設計。其寓意為:紅色——革命,黃色——中國人,嘉禾——農業,錘斧——工業,五角星——黨和解放軍,五角——五億人口。

▲未卜先知的WIFI?

「復字第33號」,作者陳多,寓意基本與上面一樣,但有五顆星和四條線——五顆星代表中國五千年歷史和五億人,四條線則象徵自由、平等、博愛、和平,合起來又代表了「五四」。

「復字第15號」,這個設計者可不得了——朱德!星象徵黨的領導和解放軍,星的五角代表中國五千年文化和五億人口,紅色象徵革命,藍色象徵天空。

與朱老總相似的方案還有兩個,「復字第18號」(上)和「復字第13號」,作者為包起權和張仃、鍾靈等,寓意都差不多,只是黃色代表膚色,白色象徵光明。

「復第28號」,作者包起權。紅色代表革命,黃色代表中國人(黃種人),錘和鐮刀代表工農聯盟,齒輪代表新民主主義政權,三顆星寓意不詳——軍武菌覺得,幸好最後也沒選中,否則豈不是要叫「三星旗」?

▲客觀的講,這兩個方案是比較美觀大方的

「復字第19號」和「復字第23號」,作者為原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吳玉章,紅色依然象徵革命;黃色代表黃種人;五角星象徵黨和人民解放軍。比較特別的是用嘉禾來代表農民,用「工」字來代表工人。

「復字第20號」和「復字第9號」,寬黃條一橫一縱,寓意同上,造型與現今某些非洲國家國旗類似。

「復字第11號」(上)和「復字第14號」,同樣是紅白色的姐妹圖案,白色象徵光明。

還有三角形方案,「復字第21號」(艾青設計)和「復字第22號」(龐薰琹設計),三角形象徵工農聯盟。

還有兩個讓人感到疑惑的「十字」設計,作者蕭淑芳。看上去就像北歐系的各種十字旗,莫非是想讓中國人都信基督?

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左半邊其實是個「田」字,用來象徵農民,一點也不洋。軍武菌覺得,要是給左半邊加個框,就不會引起誤會了,但那樣又不好看……

其餘方案就不一一列舉了,但總的來說,多數都不盡如人意。

左上角帶方塊的圖案,與美國國旗相似。鐮刀斧頭式,與蘇聯國旗相似。紅底白條式,與印尼國旗相似,華僑領袖陳嘉庚特別指出,白色在上,遠看就象紅旗下了半旗,不妥。

眾多方案中,經籌備會投票表決,呼聲最高的是「復字第3號」和「復字第4號」。

原因是形式簡潔——「紅色旗面三分之一處加黃色長條而以五角星位於左上角」,「紅色象徵革命,五角星象徵共產黨領導的聯合政權,黃色長條則可以代表中華民族發祥地的黃河。」

但是這個橫條、橫槓代表黃河,也有不同意見。陳嘉庚就表示了反對,他認為紅旗上出現了其它顏色的條塊,會給人以革命不徹底的誤解。

▲加成兩條變這樣

再說了,雖然黃河是母親河,可是長江也一樣重要啊,要不要也表現出來呢?那就再加一條變兩條。

但這樣下去就打不住了——珠江算不算呢?OK,再加一條變三條,松花江也要吧?再加一條變四條,同理,漢水、淮河、烏蘇里……七七八八都加上,不就成了紅黃「星條旗」了嗎?

▲三條已經顯得很多了,要是再加……

關鍵時刻,又是張治中直接建言:「我反對這個黃河圖案,紅色國旗代表著國家和革命,中間這一槓,不就變成分裂國家、分裂革命嗎?同時,以一槓代表黃河也不科學,老百姓會聯想到一根棍子,像《西遊記》裡孫猴子的金箍棒。」

但也有代表提出,如果不要橫槓,旗面倒是完整了,但只剩下一個大星,不是太單調了嗎?張治中只是反對加橫槓,但他自己也提不出更好的方案,局面有些僵住了。

這時候,一個原來不被看好的「復字第32號」方案開始被注意到了。

此設計在第一輪投票中僅有5人贊同,而在更早的海選過程中,還險些被淘汰,是因為田漢的堅持才得以進入決賽圈。但這個32的排位,也顯示出此方案並不被重視。

入圍的38份設計中,作者不乏專業美術家,文化名人,甚至還有元帥。但「復字32號」的設計者卻是一個小人物——曾聯松。

曾聯松,浙江瑞安人,生於1917年12月17日。青年時代參加過一二·九運動,中央大學法學院經濟系畢業生,1938年入黨,皖南事變後被迫離校,回到家鄉當了中學教師,後由同學介紹來到上海,在現代經濟通訊社做秘書工作。

當他看到報紙上的國旗徵稿啟事時,心情非常激動——祖國新生,群策群力,我為何不能一試?

▲曾聯松書法

其實曾聯松本人是有美術書畫功底的,中學時向畫家金作鎬學過書畫,大學時上過美學家宗白華的課程,寫得一手好字。

然而,僅有熱情還不夠,對一個非專業人士來講,短時間完成設計並非易事,為了設計出滿意的方案,他把自己關在閣樓裡閱讀《論人民民主專政》,按照啟事要求,反覆琢磨推敲。

▲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曾聯松設計原稿

曾聯松回憶:「當我一進入具體構思。便感到這不是易事,十多天裡時而浮想聯翩,時而伏案塗畫,廢棄的圖紙有一大堆。」

「我首先著眼於政權特徵……設計以紅色象徵革命;以一顆內含鐮刀斧頭的大五角星象徵共產黨,象徵人民軍隊;以四顆小星代表廣大人民,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每顆小星均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大星引導在前,小星環拱於後,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復字第32號」的圖樣

「以五星結構象徵政權特徵的考慮定下以後,接著考慮如何表達中國特徵。為簡潔起見,力求寓意於五星之中。我將五星結體排成橢圓形,像海棠之葉,寓表疆土版圖;四顆小星則兼指四千年歷史和文化;星呈黃色,象徵黃色人種。構思至此,我開始得意起來。」

「最後設計五星在旗面上的位置。我剪好大小五顆星,在旗面安排各種布局,注意大小呼應,疏密相間。當安置到左上方時,頓感全局豁然開朗,眼前星辰金碧輝煌,神州河山遼闊。凝視著這個圖案,我感覺莊嚴而顯華麗,簡明而具氣勢,頓時興奮得手舞足蹈。」

1949年8月中旬,曾聯松將設計稿寄給了政協籌備會。在初選時,代表們認為大星內的鐮刀錘子圖案太像蘇聯國旗,於是去掉了,最後以微弱優勢入選了最後的38幅。

當張治中提出反對「一條槓」後,曾聯松的方案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重視,認為「復字32號」很好的表現了中國革命人民的大團結,應該作為國旗的首選。

「過去我們老想著在國旗上畫上中國特點,因此畫上一條黃河。其實許多國家的國旗不一定有什麼該國家特點。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明著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

這一提議受到了全體代表的贊同。

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於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四個決議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注意,這時候還叫「紅地五星旗」,不過在第二天的《人民日報》上,就改為了「五星紅旗」。

至此,我們熟悉的五星紅旗誕生了,曾聯松從此有了「國旗之父」的美譽。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在兩天內被趕製出來,長5米,寬3.33米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迎風飄揚——新時代,開始了!

一年以後,曾聯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發來的1137號文件:

「曾聯松先生,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協紀念刊一冊,人民幣五百萬元(當時幣值),分別交郵局和人民銀行寄上,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並致深切的敬意。」

曾聯松的好友們很驚訝:「當我曉得他要設計國旗,覺得他太天真了,一國之旗怎麼會由小百姓來畫呢……做夢也想不到,這國旗真就採用了他的設計。」

▲國家興旺發達,曾老的晚年非常幸福

作為新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從不居功自傲,不拿這些當資本,繼續兢兢業業的從事本職工作,直到退休,他的職務也只是上海日用雜品公司副經理。有人想用曾老的名字開一家「曾聯松旗幟商店」,他始終沒有同意。

50年後的1999年10月1日,在建國五十周年慶典上,五星紅旗又一次在天安門廣場升起。18天後,曾聯松在上海逝世,享年82歲。

這面漂亮大方的新國旗,如同這個新國家的縮影,是普通公民、國家領袖、民主人士、各界代表共同創造出來,代表全體中國人的偉大象徵。它的設計者,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百姓」——人民,永遠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永遠是這個國家的動力!

「要畫心中的國旗,最重要的是你心裡有沒有對國家的那份情感。」——曾聯松

相關焦點

  • 美國的國旗--星條旗(圖)
    美國國旗是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Banner),旗面左上角為藍色星區,區內共有9排50顆白色五角星,以一排6顆、一排5顆交錯。星區以外是13道紅白相間的條紋。50顆星代表美國50個州,13道條紋代表最初北美13塊殖民地。據華盛頓說:紅色條紋象徵英國,白色條紋象徵脫離它而獲得自由。
  • 在決定用五星紅旗作國旗前,竟然有這麼多各式各樣的備選國旗方案
    大家都知道咱們國家的國旗是五星紅旗, 但你是否知道,原來最開始的五星紅旗也不長這樣。 當時備選方案中有38幅國旗樣式,那這些國旗樣式又長什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瞧一瞧其中一些落選的國旗樣式。這就是五星紅旗最初的版本,該國旗樣式由曾聯松設計,其實當時毛澤東主席最中意的是一顆星一條橫槓的國旗圖案,但張治中認為一條橫槓有分裂國土、分裂革命之嫌,陳嘉庚也是反對的。
  • 奧運女排頒獎升錯誤國旗 出場時國旗卻是對的
    女排頒獎儀式上錯誤的五星紅旗一場比賽出現兩個版本國旗女排姑娘在裡約的神奇之旅,讓無數國人激動不已,在這場萬眾矚目的比賽結束之後,無數國人都在等待著五星紅旗升起,國歌奏響的時刻,然而裡約奧運會組委會再次把中國的五星紅旗搞錯,升起的五星紅旗又錯了,又成為了四顆小星星平行的版本。
  • 古韻河坊國旗飄揚 讓五星紅旗飄起來
    「今年國慶前後升掛國旗這樁事真當好,『讓五星紅旗飄起來』的倡議真當好。」一連兩個「真當好」,道出了河坊街上的「太極茶道」總主持人鄭純輝的心聲。得知這個倡議,他非常興奮,迅即把國旗插掛到了店門上。  昨日的河坊街整條商業街上,一面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一家家商鋪門口迎風飄揚,一派迎國慶的喜慶氣氛。
  • 石原:日本將成中國國旗上第六顆星
    石原慎太郎在5月29日東京的一次演講中,又拋出「日本終將成中國國旗上第六顆星」這樣聳人聽聞的言論。在演講中石原說:「中國向來推行霸權主義,下一次的目標將會是釣魚島」,稱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過於軟弱」,大肆渲染了「中國威脅」。這是石原再一次不厭其煩地重複譁眾取寵的伎倆,用偏執至極和荒謬的理論來博取關注。這種把中國抹黑成侵略者的險惡用心無疑是想煽動日本內部的民族主義情緒。
  • #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 為什麼我們應該守護國旗?答案在這裡
    這些問題,來聽卓小越為你一一解答吧~ 五星紅旗有什麼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長方形,紅色象徵革命。 五星紅旗是誰設計的呢? 其實,一開始差點成為中國國旗的,是「黃河旗」,也就是下面這張
  • 星條旗成「挺樸」標誌 不反美成韓國政界共識(圖)
    哪些韓國人在高舉星條旗3月初的首爾仍然春寒料峭,但市中心的街頭卻成了韓國左右翼勢力角逐的「戰場」。3月的第一個周末,支持和反對彈劾總統樸槿惠的集會在各處舉行。支持彈劾、要求樸槿惠下臺的集會被稱為「燭光集會」,標誌是人手一支蠟燭。與之針鋒相對,反對彈劾樸槿惠的集會被稱作「太極旗集會」,參加者人手一面韓國國旗。
  • 五星紅旗是如何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
    新中國國旗國歌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誌和象徵,所以,擬定國旗國歌國徽是新政協的一項重要任務。從徵集圖案到初選再到複選,代表們各抒己見,經過集思廣益,最終由毛澤東拍板定下五星紅旗為國旗圖案。馬敘倫主席說,今天要把國旗符合標準的拿來挑選一下。大家把國旗圖案擺出來,對國旗顏色和圖案進行熱烈討論。決議認為:國旗圖案中與美國及國民黨之國旗相似的不擬採用;為避免與蘇聯相同擬不採取斧頭鐮刀形式;一致意見以為「 初選第11 號」較好,紅白二色分配適當,製作容易。白色象徵光明,紅色象徵革命政權,紅星代表共產黨的領導;將進入複選的17 幅進行編號,提請常委會審核。
  • 月球上飄揚的國旗,讓外界再次質疑美登月,為何星條旗動作不一樣
    近些年來各國並未放棄,2019年以色列和印度先後發射月球著陸器,然而以色列創世紀號和印度月船2號,全部折戟在登月過程中,可以人類登月之難。在航天技術上東方發展較晚,但是卻後來居上,現在經過不斷努力和突破技術難關,航天事業發展迅速,已經在不斷趕超美國。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升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飛行2200秒後,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
  • 又鬧笑話了,百萬美國人請願改國旗,說好的「星條旗永不落呢」?
    甚至可以說,國旗是美國自由與榮耀的象徵,曾無數次代表美國出現在世界各個角落和組織,比如世衛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協定… 獨立戰爭時期,反英民兵組織和各州統一採用的「大聯合旗」是美國國旗的前身,大聯合旗更像個「縫合怪」,帶有濃烈的英殖民色彩。
  • 國旗知識:中國國旗的變遷史,曾聯松設計五星紅旗的故事
    中國自有國旗以來,三個被國際廣泛承認的政權分別為清朝、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這三個政權分別使用過四種旗幟,分別為黃龍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和五星紅旗。1840年,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
  • 中美月球上的國旗,材質有什麼不同,美國透露每面國旗5.5美元
    並在這期間,幹了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那就是在月球上展示了五星紅旗,這也讓全世界較為震撼。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離開月球進入環月軌道。不過在展示五星紅旗的過程中,卻引起了很多意外的聲音。甚至有人表示,美國一共6次登陸成功月球,當然也就插下了6面國旗,而我們這次嫦娥5號也展示了國旗 ,為什麼不留在月球上呢?
  • 美國插在月球上的國旗,現在咋樣了
    嫦娥五號已經將中國國旗送上了月球,這面特殊的國旗,是用國產特殊材料製作而成,僅僅只有12克。以後,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我們都知道,在月亮上有我們的五星紅旗佇立在那裡。月亮上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中國已經在月球上展示了國旗,那麼,美國在歷次登月任務中,是否有留下美國國旗,國旗現在還存在嗎?
  • 月球表面美國國旗「隨風飄揚」
    但國旗作為國家的象徵,在登月這樣重要場合不可能以耷拉的樣式向世人展現,所以科學家們費盡腦汁想出辦法讓國旗能夠在月球這樣的環境中挺立起來。這次的嫦娥5號在月球表面進行了首次國旗展示中,我國的五星紅旗就像軍人站崗般的筆直的挺立著,而根據網上的消息,為了達到這一效果,背後是安徽一家紡織公司多年以來的研究成果。
  • 當國旗擬人化,瑞士的國旗很有特點,但最帥的還是五星紅旗
    如果今年沒有疫情的話,2020年的奧運會將會在東京舉辦,各個國家的選手和觀眾都會匯聚一堂,一起來見證奧運會。 為了迎接奧運會,有位日本畫師將各國的國旗用自己的畫風表現了出來,下面就來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加拿大的國旗
  • 臺灣這座掛五星紅旗寺廟擬「十一」升國旗,「臺獨」使陰招!
    在2017年元旦,在臺灣彰化縣二水鄉的這座廟宇舊址,伴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國共產黨黨旗,在兩支各16.66米不鏽鋼旗杆上冉冉升起,臺下有近千名臺灣民眾手舉五星紅旗觀禮,引起兩岸民眾的關注。舉辦這場別開生面的升旗典禮者名叫魏明仁,他同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社會主義民族思想愛國教育基地」的創辦者。這所基地同樣位於魏明仁取得了產權的彰化二水鄉碧雲禪寺。
  • 2020帶上國旗去旅行!C位,都給五星紅旗
    和國旗美美的合照有沒有刷爆你的朋友圈?和這句熟悉的表白我們再次出發吧!五星紅旗的合影即可參與活動!拍下一張你和國旗的合影用雙腳丈量土地用心丈量世界這個十一不要辜負和五星紅旗的約定
  • 美國國旗也被下手了!100萬網友支持換國旗,背後含義笑掉大牙
    近日,美國的網友又在網上發起了一項叫做「換掉美國國旗」的聯合署名活動,在美國的一個徵集籤名的網站上,獲得了超過100萬網民的響應。在美國著名網站「Change.org」,有網友發起了一項「更換國旗、國歌」提議。這個提議的發起人表示,作為美國的未來,我們年輕人應該有自己的國旗。現在的星條旗既難看又沒有好的寓意。
  • 奧運會國旗一錯再錯 黨報:請正確升起五星紅旗
    自開賽以來,巴西奧委會使用的中國國旗無一例外是錯誤版本:其中的4個小星竟是平行的。 經過中國奧委會反覆強烈交涉,裡約方面才最終同意重新趕製正確的中國國旗。據了解,趕製的國旗已於當地時間8月11日運抵裡約,巴西奧委會收到中國國旗後再送到各個奧運場館,整個過程將在中國駐巴西使領館的監督之下完成。
  • 五星紅旗再次閃耀月球 揭秘國旗展示系統的3個「1」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拍攝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環拍成像,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此外,圖像上方可見已完成表取採樣的機械臂及採樣器。國家航天局供圖旗開月表,五星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