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瞄小懶人將為大家介紹下我國旅遊勝地武陵源。武陵源,她千年鎖深閨,從未露真容。80年代初期,揭開面紗才發現她是那樣美,簡直美得傾國傾城了。把武陵源比做佳麗,比作美人,以山喻人,不一定完全恰當,但武陵源的山水風光的確是很美的,她簡直無處不美,無處不俏:你看吧,她有三千座奇山異峰,峰峰都披綠戴玉,鬱鬱蔥蔥。不信麼?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你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無論你是從索溪峪出發,觀西海,看十大絕景、六大奇觀,還是上天子山,拜向王天子,看御筆峰;無論你是去袁家界登上天下第一橋,看大千世界,還是去後花園,看那大起大落的石林;無論你是上黃獅寨環繞一周,看天橋遺墩和原始森林,還是去腰子寨上弧形天橋,走長廊松林去老鷹嘴,到處都有樹,峰峰都有林。在許多峰林上儘管一點土層都沒有,但自然牛長著許多常綠喬木,許多黃山松林。
所以,你只要仔細地觀察一下,這武陵源的山峰確實都是有神韻,有靈氣的,它們是以巖石為骨架,以植物為毛髮,雲霧選意境,陽光出色彩,千姿百態,如詩如畫。難怪,許多名家看了以後,下結論,寫評語,說她是天下第一,勝過桂林。他們毫無顧忌,不怕別人罵他們說夢話,吐狂言。
那麼,就奇山異峰的集中和清新來說,比世界上一切名山大川都好,都美。」他們在黃獅寨頂上講了兩句話:「踏遍名山千百座,方到天涯絕妙處!」簡慶福、陳復禮等一批著名攝影家說:「原來,攝影家們都說,未到過黃山的不算著名攝影家,從今天起,應改為:未到過張家界的不算著名攝影家!」這些攝影家們都曾週遊過列國,涉足過世界名山大川,拍過大量的風光照片,對武陵源評價如此之高,可見武陵源風光之美,景色之異。武陵源的自然風光,除了山的瑰麗,還有水的秀色。
可謂,山因水活,水因山秀,山水相依相託,密不可分,可謂珠聯璧合。這裡的水,既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大落差瀑布,如砂刀溝飛瀑垂直高120米、索溪峪的百瀑溪垂直高56米;又有綠為綢、平如鏡的寶峰湖;既有「一年四季不斷流,一年四季綠油油」的金鞭溪、琵琶溪和砂刀溝;又有懸空百米,飛濺如雪的飛瀑礦洞溪和廣東溪;既有天子山的鴛鴦瀑(一邊是長長的白練,一邊又是層層疊疊的清泉),又有紅巖做床,翠銀滾玉的紙草潭、跳魚潭和白龍潭,這些潭兩邊峭壁高聳,綠樹環抱,幽靜得如同午夜踏月,你來到這裡,除了那如琴如箏的流水聲,什麼也聽不見。
此外,武陵源還有許多小流泉,水質清亮,且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用這些泉水洗衣,衣服格外亮色;洗澡,連香皂都不要,卻洗得十分乾淨而舒適,你不妨用張家界林場的水洗一洗,試試看。武陵源風景區是一座龐大的自然迷宮,是一塊沒有雕琢的玉璞,她深邃、神秘、奧妙、迷濛、遙遠、古樸,無不充滿著原始味、野味。10年前,她藏在深山無人問,養在深閨無人識;10年後,雖然一部分景點得到開發,供遊人觀光遊覽,但至今仍然有一部分地方無人涉足,無人問津。
比如,黃獅寨與袁家界之間,那7座天橋遺墩;那四面萬丈深淵、中間孤峰獨豎的原始莽林;那後花園下面一大片危石峰林,大起大落,形態奇異。這些地方除了坐直升飛機去看,誰又有包天膽量和飛天技能去跋涉,去探尋?還有,那神秘莫測的百丈峽、神堂灣,人們除了聽傳說和神話故事外,裡面到底是一片什麼樣的神奇世界,誰也不知道。10年前,筆者曾和省裡8家領導一起考察旅遊資源,打算進神堂灣探險,但剛剛入門便被那裡的水石撞擊之聲和陰河黑水嚇住了,裡面電筒不亮,天光全無,除了舉松樹油脂照明,便沒有他法。
之前,有一位分管外事旅遊的領導同志曾當場表態,要請海軍來,帶武器,乘橡皮船進去探險,但這個表態只不過是說說而已。至今10年過去了,還是如「泥牛入海無消息」。說實在的,誰敢進去玩命?我聽當地老人傳說,神堂灣是土家族農民起義引導人向大坤殉難的地方。他因戰敗不服,便在神堂灣裡面繼續操練兵馬,以待東山再起。這裡每遇天晦,似能看到裡面有人馬出入。如進到二墩,還能聽到裡面人叫馬嘶。傳說有年大旱,人們請法師敬菩薩,打礁求神,祈天降雨。
然後,法師們擺起香案,穿著法衣,拿著靈圈神牌,帶領會水好漢,試探著往神堂灣進發。但走到二墩地方,便聽到裡面突然響起了可怕的撞擊聲,如人叫馬嘶,怪嚇人的。灣裡面,還有霧罩,有陰雨,有深潭,有水生怪物,叫人望而生畏。就這樣,他們一個個嚇得魂不附體,倒栽蔥一般出洞了。從此以後,就留下了一個「後遺症」:神堂灣裡面有鬼,神堂灣有神,任何人都進不去。還有「百仗峽」,也很驚險,很幽深,至今無人深入到終點探個究竟。
所以,武陵源一些沒有開發的地方,我們姑且不去說它,就是已經開發的地下魔宮黃龍洞,人們雖然已經看到了「天外天」、「山外山」、「洞外洞」、「樓外樓」,走過花果山、水晶宮,敲打過石琴,遊過「萬雲池」,但它的整個姿容還有一多半深藏在陰河海底,沒有同遊人見面。要把它全部開發出來,還需要很多投入和很長時間。此外,有些孤峰莽林,因為無人涉足,還不知道裡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正確認識她的本來面目。
最後,記得10年前,我第一次攀藤附葛,掛勾吊索登上腰子寨天橋上面,就看到了我平生未曾聽到和看到的鮮苔開花。登上天橋,只見在一排排松林長廊上布滿了墨綠的鮮苔,上面開出了一層銀灰色的、足有兩寸高的苔花。大家知道,青苔本是隱花植物,它的花在許多地方都是很難見得到的。至於大片大片、成塊成團,恐怕更是世上稀有了,簡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