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養生藥膳

2020-12-14 騰訊網

「藥膳"是食物加藥物. 但它又不是中國藥膳 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 而是在中醫辯證配膳理論指導下. 由藥物. 食物和調料三者精製而成的一種既有藥物功效. 又有食品美味 . 用以防病治病 .強身益壽的特殊食品.

通俗地說. 用食物和中藥來調節身體功能. 也就是給人體輸送營養 .便於人們在生活. 工作中不斷消耗掉的精力和能量得到及時補充. 在提高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的同時. 達到健康延年的目的. 滋補有講究.進補是為了補充身體的不足. 也就是身體缺少什麼營養物質.就進補什麼. 進補.在治療方面. 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幫助疾病早愈. 在預防方面. 具有增強抗病毒能力的作用. 減少疾病的發生. 在養生方面. 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延年益壽.

在應用藥膳時要根據自己體質的寒.熱. 虛.實.辯證迭擇.更重要的是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才能較好的發揮藥膳的作用 。

體質陰寒偏盛的.宜溫補.陽.熱偏盛的宜清涼.年齡;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宜用促進生長發育. 益智增力的藥膳.地域;高寒地域宜溫補.卑溼地域宜清涼. 北方多寒.宜溫補.南方多熱宜清涼. 季節; 春季溫暖宜升補.夏季炎熱宜清補.秋季涼爽宜平補.冬季寒冷宜溫補.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 遠在春秋時代. 就定出仲春. 仲夏. 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 你知道民間流傳著哪些二十四節氣美味食譜麼

一 立春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 宜食辛甘發散之品. 不宜食酸收之味. 肝主春. 肝屬木. 木性可曲可直. 條順暢達. 有生發的特性. 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 有疏洩的功能. 脾(胃)屬土. 土性敦厚. 有生化萬物的特性. 脾又有消化水谷. 運送精微. 營養五臟. 六腑. 四肢百骸之功效. 為氣血生化之源. 春季養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陽氣生發的特點. 扶助陽氣. 又要避免傷及脾胃。調養脾胃的具體方法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飲食調節.藥物調養和起居勞逸調攝立春的飲食藥膳應以「升補」為主. 可選擇.

1. 地黃粥.2首烏肝片.3蝦仁韭菜4地黃羊腎粥.5杜仲杞鶉湯 等

二 雨水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要考慮脾胃升降生化機能. 用升發陽氣之法. 調補脾胃.

可選擇 決名菊花鉤藤粥.2地黃烏雞煲.3.首烏柯杞煨珍肝等

三.驚蟄

驚蟄節氣中向大家重點介紹常見的幾種體質的養生藥膳

體質陰虛者.;銀耳海參湯.; 蟲草銀耳煨水鴨. 糯米蟹肉卷.等

體質陽虛者; 羊肉煨附子; 柯杞煨地羊.等

四. 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 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養生藥膳.

杜仲五味燒羊腰;. 巴戟杜淮竹絲雞. 海參桃仁 豆腐. 天然牡蠣湯等

五. 清明作為重要的節氣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黃芪汽鍋雞. 黃芪杞子燉乳鴿.歸參膳魚煲.山藥桂圓燉團魚. 歸芎鱔魚羹等

六. 穀雨節氣以後是神經痛的發病期. 因此在治療上都離不開疏肝行氣. 活血通絡的原則

參歸蒸鱔魚. 參歸牛膝燉豬腰.菟絲子團魚湯. 蟲草汽鍋雞. 蟲草蒸豬腦等

七. 立夏節氣情宜開懷. 安閒自樂. 切忌暴喜傷心. 應以低脂. 低鹽. 多維. 清淡為主.

枸杞蓮子 雞. 茯苓綠豆粥. 杞子三七煨竹絲雞.魚腥草燉豬肺. 荷葉三七粉蒸肉排.荷葉鳳脯.等

八.小滿節氣正值五月下旬. 氣溫明顯增高. 如若貪涼臥睡必將引發風溼症. 溼性皮膚病等疾病.

可選擇荸薺蒸肉餅.銀花蓮子粥.麥冬竹葉粥.木瓜生薑燉鳳肝.玉米須麥冬煨大棗等

九.芒種的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徵.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的食品.

可選擇首烏鯉魚湯.三七蓮子燉豬脾.玉米木耳粥.馬齒莧綠豆湯等

十.夏至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

可選擇烏梅小豆湯.蒲公英麥冬薏米粥.鯽魚豬血粥.枳椐燉水鴨.菊香文蛤盅等

十一、小暑之季.氣候炎熱.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

蠶豆燉牛肉.砂仁鯽魚湯.洋參棗煨全鴨.冬蟲夏草鴨.海底椰燉甲魚等

十二、大暑.夏季養生.進食藥膳是個好辦法.夏季藥膳.應因時.因人.因地而異.

百合粥.黃烏知花五味肚.荷蓮八寶鴨.天麻煲魚頭.馬齒莧阿膠湯.海底椰燉水鴨等

十三.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秋時肺金當令.進食藥膳.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

黃精參棗煨豬肘.白果燉老鴨.白果煲豬肚.天麻燉豬腦等

十四.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

黃精海帶烤鰻魚.白果百蓮煨洋鴨.麥冬燴乾貝.百合蓮子燒黃魚.天麻燴海鰻等

十五.白露節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秋燥.為典型的秋季氣候.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的藥膳.

可選擇人參蒸鱖魚.田螺紫蘇煲水鴨.鐵觀音泡鮮蝦.白果炒雞丁.柚子 汽鍋雞.等

十六.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適應秋天平容之氣.

可選擇.白果南杏生魚湯.黃酒毛蟹.砂仁羊肉湯.山藥百合大棗粥.腰果蝦仁.等

十七.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大棗蓮子銀杏粥.胡桃粥.白果大棗海鰻湯.太子參麥冬雪梨煲豬瘦肉.火麻仁當歸煲豬展.

十八.霜降之時乃深秋之季.則應以平補為原則

十全大補湯.肉桂參歸煲番鴨.紅白菜蜜棗煲羊肺.蘿蔔無花果煲生魚.太子參麥冬雪梨煲豬瘦肉.

十九 .立冬.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淮山北芪煲豬橫脷.粟米煲牛展.椰子淮山杞煲雞鮑魚湯.蟲草蒸老鴨 .海馬乳鴿金銀湯.

二十.小雪.食能祛邪而安臟腑 悅神 爽志 以資氣血. 在眾多的食物中. 此季節最適宜的飲食有

冬令滋補三元湯. 山藥桂圓蒸甲魚. 洋參五寶鴨湯. 黃芪淮參燉玉兔. 壯陽益精鹿頭湯.

二十一. 大雪已到了 , 進補 的大好時節.要注意. 養宜適度. 養勿過偏.

雲腿燒海參.三味煲地羊.圓桂燉烏雞.三七杜仲煲豬腰.鹿茸老鴨湯.等

二十二.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 要.根據自身情況. 調整生活節律. 欲不可縱. 養血固精.

羊肉燉白蘿蔔. 四味煲豬腳.. 八珍燉甲魚.三寶煨海參. 雪蛤燉燕窩.等

二十三.小寒節氣. 說到進補. 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的說法. 在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 以溫補為宜.

黃芪歸蓮煲甲魚. 山藥百棗煲羊肉. 百合龍眼煨大 蝦. 阿膠歸杞煨山雞. 白蘿蔔花生燉豬腳.等

二十四. 大寒. 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飲食調養的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 調養肝血上.

紅杞田七燉烏雞. 百合山棗燉羊蹄.八珍煲雁鵝. 山藥大棗煨鵝珍. 鴿肉參芪湯.等

很多人正在走向藥 膳誤區. 很多市民片面認為藥膳是一種單純的補品. 經常服用有益無害. 實際上藥膳進補大有講究. 補得適當. 有利健康. 補得不當. 有損健康. 誤用致害.

目前很多市民不針對虛症亂補. 濫補. 反而會造成各種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 健康人服加藥保健食品等於無病服藥. 藥膳的進補除選擇適宜的種類外. 還應該經常更換藥膳品種. 做到多種適宜的品種替換使用. 不可長期服食一種. 否則會影響到機體的陰陽平衡而「因補致病」

由於中藥有四氣五味的特性. 所以十分講究湯劑的煎法. 哪種先煎. 哪種後煎都有嚴格的規定. 做藥膳也有講究.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養生藥膳之小滿
    ·節氣特點·小滿是夏三月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對應的是大滿,小滿前後萬物生長,籽粒灌漿,但又不完全成熟。氣候高溫高溼,進入真正的夏季。·穴位按摩·此時宜按揉內關穴,以助養心安神。·中醫調護·小滿前後要晚睡早起,養陰助陽。有條件的人最好午休一會兒。
  • 【24節氣藥膳食療藝術】 大暑養生
    大暑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在每年7月22日至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
  • 寒氣所薄凝而為雪,小雪節氣,推薦養生藥膳
    『 小 雪 』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圖片來源:www.pexels.com)(候,即我國農曆把一年分為四個季節、二十四個節氣和七十二侯。五日為一侯,三侯為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年。)(圖片來源:www.pexels.com)小雪·食養《群芳譜》中形容小雪節氣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當下節氣,是自然界中陰氣較盛的時期,陽氣潛藏,呈現一派陰寒之象。
  • 雨水節氣如何養生?健脾利溼,專家推薦兩款簡易藥膳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時節之後,天氣將漸漸回暖,同時降水增多。專家建議,養生應注意健脾驅寒,少食辛辣。雨水節氣,北海公園的冰面已經融化,水禽活躍,園內一片春意。程功 攝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醫生魏幗說,此時養生,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保持營養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
  • 二十四節氣農耕文化之白露養生記
    白露時節有白露,這個畫面當時發生的時間節點,應該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白露左右。白露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165°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代表著孟秋時節的結束以及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白露節氣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時節,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這種乾燥的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乾燥。1白露三候鴻雁來: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
  • 小寒---《二十四節氣通悟內功養生》
    通悟功夫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根據《黃帝內經》中有「天人合一,天人相應,順應四時」,的養生理念,結合二十四節氣時令交替與人體對應變化的緊密聯繫,用醫武同修理念利用內家拳的修練方法、導引術、拍打功等創編而成。
  • 小寒吃什麼養生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寒吃什麼養生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 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 這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 倒數第二個節氣 標誌著開始進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節氣知多少? 按時間順序,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幹支歷子月的結束以及丑月的起始。
  • 二十四節氣與養生·芒種 如何神清氣爽度「苦夏」
    編者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周而復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家應該懂得如何來適應氣候的變化,有效地保養身體,防禦疾病的侵害。在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中青年人只為生活奔波,而忽略了身體的日常保健。中醫講「治未病」,就是養生。
  • 傅東文博士:為何要順應二十四節氣時令養生
    ,從今天開始,恆萃明德將分24期,連載傅東文博士系列講座《二十四節氣時令養生》,帶您深入了解二十四節氣背後的奧秘,學習如何順應天時和節氣進行養生,讓我們遠離生病、吃藥,用最簡單的方法獲取健康。二十四節氣——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
  • 2月2日聽金文平講述 二十四節氣的民俗與養生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綜合了天文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的民間節日,包含著曆法氣象、民風習俗、起居養生和禁忌避諱等內容。本期金文平將結合本地習俗,通過對二十四節氣的變化規律,來探討二十四節氣與傳統養生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及二十四節氣對養生文化帶來的影響。
  • 十餘國專家在中國二十四節氣起源地「論道」養生美食文化
    胡耀傑 攝中新網青島9月8日電 (記者 胡耀傑)今天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來自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的專家8日在中國二十四節氣起源地—山東平度參加第二屆中國養生美食文化節,圍繞節氣養生、四時食療等話題展開探討,共同倡導節氣養生理念。
  • 二十四節氣養生-白露
    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農曆言:「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此時太陽黃經為165度,由於天氣已涼,空氣中的水氣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鳥類也開始做過冬準備。《禮記·月令》篇記載這個節氣的景象「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是說這個節氣正是鴻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 二十四節氣與養生·夏至丨一款養生茶幫您解暑還養心!
    &nbsp&nbsp&nbsp&nbsp編者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周而復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家應該懂得如何來適應氣候的變化,有效地保養身體,防禦疾病的侵害。中醫講「治未病」,就是養生。那麼,怎麼才能真正做到既知養生之意,又得養生之法呢?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養生
    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農曆言:「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此時太陽黃經為165度,由於天氣已涼,空氣中的水氣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鳥類也開始做過冬準備。《禮記·月令》篇記載這個節氣的景象「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是說這個節氣正是鴻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 二十四節氣食譜【立冬】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立 冬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鬥柄指向西北,太陽黃經達225°,於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
  • 二十四節氣之「大雪」——大雪,成都人民看看就好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雖然說是「大雪」,但是對於成都這種好幾年都難得看到雪花的城市,「大雪」,你們看看就好。
  • 二十四節氣養生大全介紹 7個養生小知識延年益壽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24節氣養生主要提供24節氣養生方法···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二十四節氣之小寒-喝茶養生及養生小妙招
    二十四節氣中,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幾處是一樣的,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而小寒的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俗話說得好,冷在三九,由於隆冬三九基本上處於小寒的節氣之內,因此往往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不僅如此,一年中的最低溫度往往出現在小寒節氣,那是因為小寒時節,地氣最寒。
  • 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節氣
    夏至(別名:夏節、夏至節,英文名:Summer Solstice)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日期在每年公曆6月20日-22日之間。 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氣),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還會在夏至時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
  • 二十四節氣養生——小滿
    小滿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鬥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這是說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小滿,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所謂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