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比韓國還低? 專家:北京、上海和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出生...

2020-12-25 經濟網

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日前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王紅茹 北京報導

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日前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

公開信息顯示,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輔導讀本中,李紀恆撰寫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一文。

官方的表態,讓近年來熱議不斷的人口和生育問題,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我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總和生育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每位育齡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學界普遍認為,要實現正常的人口更替、保持上下兩代之間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一旦生育率低於1.5,則意味著跌破警戒線。

我國在2018年和2019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495和1.47,已經跌破1.5的警戒線,更遠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

但是相比世界上國家,我國的總和生育率還不是最低的。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總和生育率僅為0.92,世界最低;而日本2019年總和生育率為1.36,接近「低生育陷阱」。

韓國和日本不僅是雙雙跌破警戒線,更為嚴重的是,這一趨勢在兩個國家已經存在20-30年之久,無論如何提振,人口生育都難以回到正常水平。

這兩個國家的發展能夠證明,人口生育率一旦跌破警戒線,再回來就比較難。業內普遍認為,基於當下我國的人口形勢,很有必要實施更加積極的人口政策,以應對將要到來的人口危機。

專家:韓國生育率全世界最低,北京生育率比韓國還低

除了總和生育率,人口出生率也是一個常用的人口生育統計指標。人口出生率與總和生育率不同,指的是新生人口與總體人口的比例。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為10.48‰,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創下了近40年來的新低。

分省份看(據各地統計部門發布數據),2019年人口出生率最高的10個省份分別是:西藏(14.6‰)、寧夏(13.72‰)、青海(13.66‰)、貴州(13.65‰)、廣西(13.31‰)、福建(12.9‰)、海南(12.87‰)、雲南(12.63‰)、江西(12.59‰)、廣東(12.54‰)。

2019年人口出生率最低的10個省份分別是:黑龍江(5.73‰)、吉林(6.05‰)、遼寧(6.45‰)、天津(6.73‰)、上海(7‰)、北京(8.12‰)、新疆(8.14‰)、內蒙古(8.23‰)、山西(9.12‰)、江蘇(9.12‰)。

如果以全國平均出生率10.48‰為界,在全國31各省份中,共有12個省市低於全國10.48‰的平均線,除了上述提及的10個人口出生率最低的省份,另外2個分別是湖南(10.39%)和重慶(10.48%)。

不難看出,人口出生率較高的省份,多數都是西部和西南省份,或者少數民族佔比較高的省份,只有廣東和福建屬於例外;人口出生率較低的省份,除了東北三省全部在列以外,京津冀有北京和天津兩地入圍,長三角有上海和江蘇入圍。

讓人不解的是,像北京、上海和江蘇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本地人口,還有源源不斷的外來人口流入補充,為何人口出生率還會這麼低?

「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出生率反而會逐漸降低,經濟越發達,人口出生率越低。特別是像北京、上海和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由於人口出生率比較低,更應該鼓勵生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立雄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韓國的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北京的生育率可能比韓國還低,總和生育率可能已經低於1。「如果沒有外來人口進來,幾百年以後北京可能人口就沒了。」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總和生育率倒數前五名分別是北京0.70670、上海0.73665、遼寧0.74090、黑龍江0.75140、吉林0.76000。北京全國倒數第一。

由於剛剛進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還未公布全國各地的總和生育率,但是從近年來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呈「高開低走」的態勢看,北京的人口形勢並不樂觀。

公開資料顯示,除2014年的「單獨二孩」和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當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有所上升,其餘年份則呈下降趨勢。從出生率看,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為8.12‰,死亡率為5.49‰,自然增長率為2.63‰,仍處於超低生育水平。

生育、養育、教育成本高企是引發年輕人「恐育心理」的重要原因?

是年輕人不願意生娃了嗎?答案似乎並非這麼簡單。

「隨著中國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過去『養兒防老』觀念已經比較淡薄。但這不是重要原因,我國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似乎跟年輕人的『恐育心理』有關,而生育、養育、教育成本高企是引發年輕人『恐育心理』的重要原因。」楊立雄說。

這已經引起了更高層面的重視。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以及「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的政策建議,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在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的當下,確實有必要出臺相關政策,以提升我國的生育率。」楊立雄說。

責編: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北京總和生育率比韓國還低?專家:北京、上海和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
    這兩個國家的發展能夠證明,人口生育率一旦跌破警戒線,再回來就比較難。業內普遍認為,基於當下我國的人口形勢,很有必要實施更加積極的人口政策,以應對將要到來的人口危機。專家:韓國生育率全世界最低,北京生育率比韓國還低除了總和生育率,人口出生率也是一個常用的人口生育統計指標。
  • 過去10年深圳平均出生率最高,上海等4市人口負增長|一二線城市生育...
    來源:新財富雜誌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強市的經驗表明,文化傳統的影響與人口結構的優化,可以有效減少經濟壓力對生育意願的負面影響。所以說,城市越發達出生率越低,這話有些過於絕對。14個高於全國平均出生率的城市中,有12個都是南方城市,且有一半分布在廣東和福建。這兩個地區文化傳統相似,都有著相對久遠的宗社傳統和生育傳統,一直以來出生率都位居全國前列。甚至距離福建較近的溫州,也有著類似的重視宗族的傳統。除此之外,珠三角地區人口吸引力居高不下,大量年輕人來到廣東,也帶動人口結構持續優化。
  • 內地家庭規模均「縮水」 經濟越發達地區家庭規模越小
    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家庭規模越小。全國有13個省份平均家庭規模甚至不足3人。法晚記者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統計發現,全國共有家庭戶40152萬戶,31個省份中,有13個省份的平均家庭規模不足3人,總體情況也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從區域來看,經濟發達區域的家庭規模反而比欠發達區域要小。
  • 一二線城市生育圖鑑:過去10年深圳平均出生率最高 上海等4市人口負...
    報告指出,近些年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降,預計在「十四五」時期人口將進入負增長。鑑於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後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專家建議儘快放開三孩。 無獨有偶。就在上周,一個名為「為什麼年輕人不願生孩子」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截至目前閱讀量已達到6.9億,討論量5.2萬。其中,經濟壓力大成為抑制廣大網友生育意願的主要原因。
  • 2019年全國各省市人口出生率排行榜:12省市出生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中商情報網訊:出生率低,中國已經處於嚴重少子化。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上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2000年至今的最低值。近期,民政部部長發文稱,我國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我國人口發展步入了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
  • 截止到2040年韓國勞動人口減少率居全球首位 低出生率、老齡化加速...
    韓聯社12月9日報導,據預測,韓國勞動人口將在今後20年間急劇減少,居全球首位。在整體人口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低出生率、老齡化等導致經濟活動人口減少速度不僅高於發展中國家,甚至高於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因此有人擔憂,這將對潛在增長力造成很大負擔。
  • 韓國9月新生兒數量創新低 出生率持續低迷
    原標題:韓國9月新生兒數量創新低 出生率持續低迷韓國統計局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9月出生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2.2%,創韓國1981年按月統計以來9月份出生人口新低。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根據官方數據,韓國今年9月有23566名嬰兒出生,去年同期是24090名。
  • 2018年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上海浙江最不積極
    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滬浙最不積極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本報記者 肖明 實 習 生 黃佳樂 羅的妮 北京報導導讀2013年至今,結婚率一再下降,與人口總量多年下降等因素有關,出生人口下降與結婚率下降趨勢吻合。數據還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都不高,2018年末上海結婚率為4.4‰,全國最低。越來越多的人為什麼不結婚?
  • 2018年出生人口圖譜 新疆出生率10.69%
    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生育率一直比較高,其中潮汕地區一直都是我國生育率最高的地區之一,粵西地區的生育率同樣比較高。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廣東出生率高有多個方面的因素,其中之一是相比東北、山東等地,廣東原有的國有經濟佔比較少,體制外的人比較多。大量的青壯年人口流入到廣東,這部分群體也是生育的主力。
  •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放在韓國是什麼水平,還能是發達城市嗎?
    疫情嚴重打擊了湖北經濟。上半年,湖北GDP同比下降19.3%,降幅居全國之首。除重慶外,北京、上海、天津四市GDP增速分別下降3.2%、2.6%和3.9%。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在一段時間(一個季度或一年)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通常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健康狀況的最佳指標。
  • 27省份老齡化比較:四川遼寧江蘇老齡人口佔比最高
    在去年12月13日的國家發改委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官員介紹,近年來東北地區面臨產業結構調整,產業技術工人和部分高校畢業生到東北以外尋找工作機會和發展平臺的數量在加大。同時,也有一部分退休的職工和其他的人員,由於氣候的原因遷到南方去居住。東部沿海的江蘇和浙江65歲人口佔比較高,也與這兩省的城鎮化率較高、0-14歲人口佔比較低有關。
  • 一二線城市生育圖鑑:過去10年深圳平均出生率最高,多地人口負增長
    15個平均出生率最低的城市中,大連、瀋陽、長春在列,這與近些年東北出生率集體墊底趨勢一致,主要原因在於適婚適育的年輕人口大幅外流。上海、寧波、無錫等7個長三角城市生育率低,一方面與其發達的經濟、相對開放的觀念相關,一方面也與過去計生政策執行較嚴有關。與此原因類似的,還有北方的兩座直轄市——北京和天津。
  • 出生人口創120年新低,專家警告日本「絕種」風險!韓國問題更嚴重
    出生率急墜,「令和生育潮」恐成泡影據解放日報援引日本媒體近日報導,原以為伴隨著「令和」時代的來臨,日本會出現一波生育高峰,如今看似已成泡影。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期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日本新生兒總數為67.38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5.6%。
  • 2018年出生人口圖譜:廣東"最能生" 東北出生率墊底
    但從近七年的出生人口增長走勢看,山東受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影響最為明顯。在2012年和2013年,山東出生人口保持在110多萬的水平。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當年山東出生人口達到了139.3萬人,比上一年增加了28.5萬人。儘管2015年山東出生人口回落到123.58萬人。
  • 2018年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上海浙江最不積極
    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滬浙最不積極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本報記者 肖明 實 習 生 黃佳樂 羅的妮 北京報導導讀2013年至今,結婚率一再下降,與人口總量多年下降等因素有關,出生人口下降與結婚率下降趨勢吻合。
  • 北方部分地區常住人口外流,經濟發展不平衡重塑人口版圖
    21世紀經濟報導 定軍 ,梁璐 北京報導導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有五個省區市出現常住人口負增長,分別是遼寧、吉林、北京、上海、天津。其中京滬2017年常住人口分別下降2.2萬、1.37萬,天津下降了5.5萬。
  • 出生率低迷韓國人口首次遞減
    據新華社電 韓國近年來出生率低迷、老齡化嚴重,媒體預測韓國2020年人口將首次同比減少。  《韓國先驅報》本月援引韓國政府統計數據報導,韓國今年前11個月中,僅7月、8月和9月人口數量環比出現增長,這三個月合計增加2378人;其餘8個月的人口環比均為減少,合計減少17937人。  韓國媒體由此推斷,12月人口數據很難扭轉上述趨勢,韓國2020年人口將少於2019年,這是韓國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年度人口數量同比減少的現象。
  • 2018年出生人口圖譜:廣東「最能生」,東北出生率墊底
    在崔樹義看來,縣域經濟發達的山東,城市發展以中小城市為主,房價相比北上廣以及江浙等地都要平穩很多,較低的養育成本也讓人們更敢於生育。但是,這一情況在2018年出現了「拐點」。隨著補償性生育基本消化掉,在反彈達到峰值之後,山東出生人口也出現了下降趨勢,這也是山東2018年出生人口出現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與山東不同,河南和廣東受二孩政策的影響相對較小。
  • 我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跌破警戒線!年輕人為何不願意多生孩子了
    2019年人口出生率創歷史新低 2019年出生率最低的10個省份為:黑龍江(5.73‰)、吉林(6.05‰)、遼寧(6.45‰)、天津(6.73‰)、上海(7‰)、北京(8.12‰)、新疆(8.14‰)、內蒙古(8.23‰)、山西(9.12‰)、江蘇(9.12‰)。 上述數據顯示,出生率偏低的地方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地區,尤其是東三省基本上是墊底了。
  • 經濟發達和重男輕女觀念成反比,粵蘇浙三省城市人口性別結構分析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社會逐步開明開化、傳統宗族社會的逐步解體,「重男輕女」這種觀念有可能也會逐步減弱。這個我們可以從廣東江蘇浙江三省各城市的人口性別結構也能夠看出來,經濟發達城市性別結構更趨向合理化。截止2019年末,我國人口中男性數量為71527萬人,女性為68478萬人,女性佔比人口總量4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