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瑞華會計事務所在官網發布《關於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稱,近日,康得新事件引起了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康得新公司的審計機構高度重視,今年1月份就成立了重大專項小組,對康得新審計項目進行了全面自查,並將自查情況向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及時作了報告。
瑞華會計事務所指出,在康得新審計項目中,本所按照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要求,以風險審計為導向,制定了總體審計策略及具體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重大風險項目執行了審計機構能夠執行的應有審計程序本事務所根據實施的審計程序、獲得的審計證據,對康得新2015年-2017年的財務報表發表了相應的審計意見;對2018年的財務報表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019年1月,康得新無法兌付到期債券後,本所主動協助江蘇監管局開展調查工作,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義務。下一步,本所將根據監管部門的結論,及時向社會公眾報告。
7月5日晚,*ST康得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證監會提出,擬對康得新披露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的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對康得新未及時披露重大事件的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總計28人進行處罰。其中,鍾玉作為康得新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在康得新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中居於核心地位,證監會擬決定對鍾玉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在證監會對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作出處罰和禁入公告的同時,中介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7月8日,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得知,針對*ST康得年報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目前已經啟動。
根據證監會的認定,康得新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營業收入,並通過虛構採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等方式,在2015年至2018年的年報中分別虛增利潤23.81億、30.89億、39.74億、24.77億,合計虛增達119.21億元。此外,康得新連續4年的年報,還存在未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未披露為控股股東提供關聯擔保、未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等情況。在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的連續4份年報中,瑞華對2015年、2016年、2017年報均出具了「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僅有2018年報出具的是「無法表示意見」。據證券時報報導,2012年至今,康得新的年報均由瑞華審計,年報設計費用由最初兩年的190萬/年,上升到210萬/年。
這並不是瑞華第一次被立案調查。近幾年該所風波不斷,多次被監管部門處罰。早在2016年,瑞華就因為對鍵橋通訊審計服務未勤勉盡責被監管部門調查,並且責令整改。最近一次是今年1月4日,證監會公布了對瑞華出具含有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行為的處罰決定書。瑞華因在對華澤鈷鎳2013年度、201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了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證監會依法對其沒收業務收入130萬元,並處以390萬元罰款。
7月26日,證監會在其官網發布了最新IPO排隊情況,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瑞華會計事務所手中的正在排隊的29家IPO項目均被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