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中氣 第一是中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縷香火,一桌貢品,供奉的是親人,也是對親人的思念。
幾千年來,文人們寫作了大量描寫中元節的經典詩詞,使得這一天充滿了文化意味。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日午
宋-楊萬裡
雨餘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陰不肯移。
蜂過無花絕糧道,蟻行有水遏歸師。
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
小圃追涼還得熱,焚香清坐讀唐詩。
中元
宋-徐集孫
今朝逢令節,依舊客殊鄉。
禪衲同分席,清齋若過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帶山香。
忽憶三秋菊,誰鋤小逕荒。
中元燕百丈小樓詩
宋-王逵
薛老峰南更近西,小樓高閣與雲齊。
中山酒熟中元節,歸去從他醉似泥。
宮詞
宋-王仲修
殿閣新秋氣象清,玉階露冷半雕冥。
六宮最重中元節,院院燒香讀道經。
丙午中元留羅子琳小酌
宋-曾豐
送客獨留髡,殷勤共一尊。
星辰冥碧落,燈火耿黃昏。
笑語渾無間,談諧雜不根。
遣詩邀月出,相與答中元。
中元夜興
宋-汪莘
東院長廓約二更,風雷送雨正冥冥。
忽看電掣金蛇過,照出青天一點青。
題天慶觀
宋-葛紹體
淡雲疎雨嫩涼天,老柏梢頭掛瘦猿。
仙殿崔嵬鐘磬響,紙錢灰起祭中元。
晉陽山中元日
明-宋登春
野老憐時序,壺漿慰客情。
春盤鄰女送,曉樹隴禽鳴。
寒塢驚花色,窮邊聽角聲。
他鄉逢一笑,更覺旅魂驚。
點絳唇
近現代-陳逸雲
獨自憑欄,月明依舊長廊畔。
悽清無限。又覺低聲嘆。
樹影蕭疏,添上心情懶。
天涯遠。誰傳離怨。愁問初秋雁。
七月望泊饒州
近現代-胡雪抱
大好中元夜,歸帆小滯留。
清輝連萬戶,涼夢壓千舟。
月下攢溪樹,星明近水樓。
江山靜人語,遠笛一絲秋。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
近現代-陳去病
舵樓高唱大江東,萬裡蒼茫一覽空。
海上波濤迴蕩極,眼前洲渚有無中。
雲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風翻水泛紅。
唯有胥濤若銀練,素車白馬戰秋風。
中元
現代-羅元貞
坐起憑窗意惘然,夜涼如水月如煙。
無人會得更深恨,玉殞香消已十年。
中元家祭
現代-張朝墉
蛺蝶臨風不可尋,一盂麥飯薦松林。
紙錢真偽誰知得,憑仗仁人孝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