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紙錢灰起祭中元—走進古詩詞裡的中元節!

2020-12-12 品讀好詩詞

「天地有中氣 第一是中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縷香火,一桌貢品,供奉的是親人,也是對親人的思念。

幾千年來,文人們寫作了大量描寫中元節的經典詩詞,使得這一天充滿了文化意味。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日午

宋-楊萬裡

雨餘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陰不肯移。

蜂過無花絕糧道,蟻行有水遏歸師。

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

小圃追涼還得熱,焚香清坐讀唐詩。

中元

宋-徐集孫

今朝逢令節,依舊客殊鄉。

禪衲同分席,清齋若過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帶山香。

忽憶三秋菊,誰鋤小逕荒。

中元燕百丈小樓詩

宋-王逵

薛老峰南更近西,小樓高閣與雲齊。

中山酒熟中元節,歸去從他醉似泥。

宮詞

宋-王仲修

殿閣新秋氣象清,玉階露冷半雕冥。

六宮最重中元節,院院燒香讀道經。

丙午中元留羅子琳小酌

宋-曾豐

送客獨留髡,殷勤共一尊。

星辰冥碧落,燈火耿黃昏。

笑語渾無間,談諧雜不根。

遣詩邀月出,相與答中元。

中元夜興

宋-汪莘

東院長廓約二更,風雷送雨正冥冥。

忽看電掣金蛇過,照出青天一點青。

題天慶觀

宋-葛紹體

淡雲疎雨嫩涼天,老柏梢頭掛瘦猿。

仙殿崔嵬鐘磬響,紙錢灰起祭中元。

晉陽山中元日

明-宋登春

野老憐時序,壺漿慰客情。

春盤鄰女送,曉樹隴禽鳴。

寒塢驚花色,窮邊聽角聲。

他鄉逢一笑,更覺旅魂驚。

點絳唇

近現代-陳逸雲

獨自憑欄,月明依舊長廊畔。

悽清無限。又覺低聲嘆。

樹影蕭疏,添上心情懶。

天涯遠。誰傳離怨。愁問初秋雁。

七月望泊饒州

近現代-胡雪抱

大好中元夜,歸帆小滯留。

清輝連萬戶,涼夢壓千舟。

月下攢溪樹,星明近水樓。

江山靜人語,遠笛一絲秋。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

近現代-陳去病

舵樓高唱大江東,萬裡蒼茫一覽空。

海上波濤迴蕩極,眼前洲渚有無中。

雲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風翻水泛紅。

唯有胥濤若銀練,素車白馬戰秋風。

中元

現代-羅元貞

坐起憑窗意惘然,夜涼如水月如煙。

無人會得更深恨,玉殞香消已十年。

中元家祭

現代-張朝墉

蛺蝶臨風不可尋,一盂麥飯薦松林。

紙錢真偽誰知得,憑仗仁人孝子心。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紙錢灰起祭中元—走進古詩詞裡的中元節!
    「天地有中氣 第一是中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縷香火,一桌貢品,供奉的是親人,也是對親人的思念。幾千年來,文人們寫作了大量描寫中元節的經典詩詞,使得這一天充滿了文化意味。中元夜唐-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 【詩詞鑑賞】紙錢灰起祭中元—走進古詩詞裡的中元節!
    「天地有中氣 第一是中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縷香火,一桌貢品,供奉的是親人,也是對親人的思念。
  • 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
    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時間:2020-09-02 13:42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這一天是地官的生日。
  • 「中國傳統文化」中元節,你知道有哪些中元節詩詞嗎?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鬼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河燈、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祈願與懷念。相傳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在道教來說,是日為「中元節」,則為地官赦罪日,佛教則稱之為「盂蘭節」,傳說由農曆七月一日起,地府中的遊魂野鬼就開始被釋放出來,他們可以在人間游離一段時間,接受人們的祭祀,直至七月三十,鬼門關會再度關閉,鬼節的節期亦就此結束。
  • 詩詞|祭下元,祈天壽,憶古今
    十月十五,祭祀先祖《七絕·下元節》路人拂曉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送上紙衣能取暖,陰間先祖也知寒。下元節為什麼要祭祖呢?我們先從下元節的產生說起。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分別掌管著天庭、地府和水域三界,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
  • 詩詞|祭下元,祈天壽,憶古今
    十月十五,祭祀先祖《七絕·下元節》路人拂曉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送上紙衣能取暖,陰間先祖也知寒。下元節為什麼要祭祖呢?我們先從下元節的產生說起。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分別掌管著天庭、地府和水域三界,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
  • 「詩詞鑑賞」又到一年中伏日,古詩詞也是這般熱
    「詩詞鑑賞」又到一年中伏日,古詩詞也是這般熱2020-07-15(分享作品)品讀好詩詞今日中伏,暑氣正旺,是一年最熱的時候。熱在中伏,竹蔭遮窗。暴雨時行,荷塘夜色,螢火亮晚。蒲扇邀涼,涼食敗火。掩扉思倦,臥席聽蟬。
  • 2019 中元節詩詞 30首
    塋頭燃紙潸然泣,酹酒焚香敬孝忠。 寄哀思朗朗明月七月中元天放晴,空曠聞聽秋蟬鳴。言哽淚流低聲訴,田野岔路蹣跚行。枝條畫圈擺祭貢,三支清香菸隨風。紙灰繚繞青煙去,誰思故人心不疼?中元節(新韻)張殿軍街頭夜半紙灰燃,鬼火升空祭奠仙。颯颯秋風吹落葉,傷情最是泣中元。中元祭祀王  珍中元節到祭雙親,事事常懷育子心。
  • 【詩詞鑑賞】十首最美古詩詞,在古詩詞裡的體驗冬日的魅力!
    冬天,在寒冷中如約而至。世人多愛繁茂的春夏,也有人喜歡疏清的秋意,而冬的冰冷刺骨,總是讓人覺得不可親近。因為嚴寒和無趣,冬天,成了一年中最難過的季節。十首最美古詩詞,在古詩詞裡的體驗冬日的魅力! 冬日平泉路晚歸 唐-白居易
  • 恆信東方《樂學古詩詞》,可以「唱」的古詩詞!
    《樂學古詩詞》真正的讓詩詞「活」了起來。像唱歌一樣學古詩 和詩以歌,把古詩「唱」出來《樂學古詩詞》將每首古詩都精心譜成曲子,曲調朗朗上口,好記好背,孩子學得輕鬆,越學越喜歡。同時,孩子還可以在歌唱中感知節拍變化,掌握歌曲節奏,感受同音連線。在詩詞和音樂的世界裡,潛移默化的把詩詞刻在腦海裡。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詩詞的含義。
  • ...煙霧繚繞紙灰遍地[組圖]-中元節 鬼節 燒紙錢 農曆七月十五...
    原標題: 中元節市民街頭燒紙錢 煙霧繚繞紙灰遍地  2014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十五,這是民間所說的「鬼節」,也被稱為「中元節」。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會用燒紙錢方式祭祀先人。  2014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十五,這是民間所說的「鬼節」,也被稱為「中元節」。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會用燒紙錢方式祭祀先人。  2014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十五,這是民間所說的「鬼節」,也被稱為「中元節」。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會用燒紙錢方式祭祀先人。
  • 中元節期間天津市民鑽空子燒紙錢 社區公園百堆紙灰
    空地上到處是 黑壓壓的紙灰  中元節期間,各部門聯合治理亂燒紙錢的行為,可仍然有部分市民鑽空子。社區公園內出現上百堆紙灰,市民健身難有下腳處。與傳統的燒紙錢祭祀相比,文明祭祀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有市民將已故親人的照片、視頻放在祭奠網上追思親人。  社區公園上百堆紙灰  「小區公園裡不少人在燒紙,弄得小區裡烏煙瘴氣。」市民郝先生向記者反映。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紅橋區風光裡小區,在34號樓附近看到,樓棟旁邊是一處上千平米的社區公園,空地上卻出現了黑壓壓的一片紙灰,記者粗略統計發現,竟然有上百堆紙灰。
  • 中元節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相傳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來到了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裡少不了受十八層地獄的那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十分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實在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然恂私情,讓看守牢房小鬼偷偷的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也都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說。
  • 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
    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時間:2020-09-02 13:42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的古詩詞合集 適合發朋友圈的中元節經典詩詞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這一天是地官的生日。
  • 焚燒紙錢祭先人 紙灰火星空中飛
    本報訊 21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記者在南平市區一些街巷發現,和往年一樣,自下午起便有不少市民開始在路口、街巷邊燃香燭燒紙錢。由於颱風「潭美」將至,伴隨著大風,不少地方紙灰火星亂飛。滿地紙灰不僅給環衛工人增大了不少工作量,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梅山坡東山路、梅峰路一些路段,面對亂飛的紙灰市民不得不掩口繞行。濱江路延福門碼頭附近的江邊,成了不少市民燃燒紙錢祭祀的去處,上百米長的臨江平臺上,一字排開幾十堆燃燒痕跡,還有一些紙錢、祭祀品正在燃燒,但祭祀人已經離開。
  • 中元節的來歷20字50字簡短介紹 七月十五中元節由來傳說
    中元節的來歷20字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  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2021中元節的禁忌注意事項
    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哪一天?中元節的來歷七月半鬼節30條禁忌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臘日主要的內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道教的中元節既是道教的宗教節日,也成為民俗節日。道教初起時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後稱之為三官大帝。
  • 「中元節」中元節,詩詞寄哀思!
    楊絳在百歲訪談中說過這麼一段話: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世間輪迴,全自因果;萬事萬物,皆有始終。中元節,詩詞寄哀思!願天上人間,共安寧。
  • 【詩詞鑑賞】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書事 唐-杜牧 火坑千丈裡,踴出上高坡。 別覓清涼安穩處,掃除平地風波。 不移一步到無何。 一枝無孔笛,一曲太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