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將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建設示範省
金羊網 2020-07-26
據廣東省林業局透露,《廣東省森林城市發展規劃》已正式通過專家評審並印發各地實施。
廣東打響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攻堅戰
努力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廣東森林城市發展格局,相關規劃已印發實施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張愛麗 通訊員林蔭
25日,以「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生態文明」 為主題的2020廣東省森林城市建設主題宣傳活動在茂名市文化廣場舉辦, 拉開了全省森林城市建設主題宣傳活動的序幕。
據廣東省林業局透露,《廣東省森林城市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正式通過專家評審並印發各地實施。《規劃》提出,廣東省將以成為全國森林城市建設示範省為總目標,努力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的廣東森林城市發展新格局, 建設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發展綠核、沿海國家森林城市防護帶和北部森林城市屏障區,協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森林生態體系建設, 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綠色生態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大灣區。
茂名市力爭今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目前, 廣東省21 個地級以上市和18 個縣級城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 已有11 個地級及以上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珠三角9 市於2018 年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已基本成型,力爭今年獲得「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 稱號。2020 年汕尾、湛江市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茂名市、陽江市、潮州市將在下半年正式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出申請驗收,擬加入國家森林城市行列,茂名市將成為粵西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茂名市委書記許志暉介紹稱, 自2016 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茂名市積極構建「一核兩網五廊,三區四屏多點」的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布局,推進森林城市生態體系、產業體系、生態文化體系和支撐體系四大體系建設。截至2019 年,茂名市森林覆蓋率已達到55.80%,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0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7.51 平方米。全市累計投入30 多億元,實施環城林帶、道路林網、城市綠地、森林小鎮、沿海防護林、生態修復、增綠提質等重點生態工程100 多項, 新建各類公園、遊園60 個,改造提升森林公園、溼地公園89 個, 打造了露天礦生態公園、好心茂名綠道、小東江十裡景觀帶、官渡公園等多個森林城市建設亮點工程,達到「300米見綠,500 米見園」要求,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據最新民意調查, 市民對創森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都達到了90%以上。
全力打造廣東森林城市發展新格局
目前,珠三角地區已形成了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的雛形,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創森」行動全面均衡發展,廣東省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局面已全面打開,全省形成了「國家森林城市群—國家森林城市—森林縣城—森林小鎮—森林鄉村」的森林城市發展鏈條。《規劃》提出,到2020 年,力爭全省21 個地級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建設15 個森林縣城,評價認定森林鄉村1047 個, 珠三角將基本建成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綠色生態粵港澳大灣區初步建成;到2025 年,力爭創建21 個國家森林城市,建設40 個森林縣城, 建成300 個森林小鎮, 珠三角地區建成高水平的「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建設示範區」, 形成較為完善的森林城市發展體系,使廣東成為全國森林城市建設示範省。
廣東省林業局局長陳俊光在主題宣傳活動上提出,今年廣東省將緊緊圍繞「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加快組織實施《廣東省森林城市發展規劃》,全域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和粵港澳森林生態協同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森林城市群。全省各地要堅持「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和共建共享,大力推進各層級森林城市建設,推動城市增綠、身邊增綠,完善森林生態網絡, 提升森林綠地品質,加強森林城市推廣和宣傳, 建設一批生態文化科普場館, 提高全民自然教育普及水平, 推動綠色生態空間共享, 增強生態廊道和城市生態綠核的連通性,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強化生態公共服務, 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改善人居環境, 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與生態福祉。
編輯: 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