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市召開全市深化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進會。會上發布了《揚州市文明校園測評體系》,該測評體系將通過六個方面對文明校園的創建進行測評。預計到2020年,縣(市、區)級以上文明校園佔比將達到50%以上。力爭在文明校園的創建中,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秦郵實驗小學學生在讀《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規範系列漫畫讀本》。
發布
六方面測評校園文明體系建設
在高郵的中小學校園裡,記者看到,每位學生都擁有一套《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規範系列漫畫讀本》和《「八禮四儀」養成教育成長手冊》。這些書都是免費發放給當地中小學生的,希望把禮儀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校園是培養青少年的重要場所。因此,校園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縱觀全市,目前,揚州市已創建市級文明校園51所,省級文明校園51所,全國文明校園1所。為了加強文明校園的創建,在近日召開的全市深化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進會上,市文明辦發布了《揚州市文明校園測評體系》(以下簡稱「測評體系」)。《測評體系》將通過對領導班子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陣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校園環境建設六個方面對校園文明建設進行測評。
據揚州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介紹,《測評體系》的出臺使得文明校園的建設更為細化,將更為有效地推進揚州市文明校園的建設,深化全市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校園是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因此文明校園的創建尤為重要。」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有在智育、德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多管齊下,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傳承
有利於領悟優秀傳統文化精髓
在廣陵區的中小學裡,學生們都能吟誦《新三字經》。《新三字經》的內容結合了《中小學生守則》「八禮四儀」「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並將養成教育的相關內容編入其中。學生在吟誦傳唱中便能了解文明禮儀。
積極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能有效提升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文明素養。據揚州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介紹,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順應了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其中,「八禮」注重把「愛、敬、誠、善」的核心價值觀具化為最基本的禮儀規範,有利於引導青少年在踐行中養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而「四儀」抓住了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時間節點,有助於激發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八禮四儀」賦予了傳統禮儀文化新的思想內涵和表達方式,是創造性轉折和發展,有利於引導青少年在學禮儀、踐禮儀中領悟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此外,「八禮四儀」把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礎要求落實到青少年不同年齡階段文明行為習慣的日常養成上,有利於引導他們從小知禮明禮、踐禮行禮。
打造
讓文明成為校園一道美麗風景
揚州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文明校園創建與建設美麗校園相結合,有利於用美的環境陶冶人。學校在文明班級、文明中隊、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等創建活動中,引導師生在參與中增強文明意識、養成文明習慣,讓文明成為校園的一道美麗風景。
「文明校園創建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工作人員說,想要做好這個任務,可以在實踐中逐漸增強認知理解,這就需要學校多舉辦德育活動,並形成品牌效應。
此外,校園教育中,老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品德優劣就顯得尤為重要。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江蘇旅遊職業技術學院在師德考核方面採取了「一票否決」制。對師德表現突出的教師,予以重點培養、表彰獎勵。「對於師德的監督,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都應該廣泛參與,嚴格執行《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相關規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嚴重違反教師職業操守的行為要及時發現和查處。如此,才能打造出良好的師資隊伍。
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梅嶺小學西區校破蒙學書 硃砂點痣。
效應
打造屬於揚州的文明禮儀品牌
開展「八禮四儀」養成教育是江蘇省的一大創新,在全國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揚州該如何在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上形成屬於自己的品牌,擴大教育影響力?揚州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揚州需要在創新舉措和深化拓展上多下功夫,整合各方面資源,推動「八禮四儀」養成教育持續創新發展。
那麼,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想要持續創新發展,該如何做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協作。學校在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中具有基礎性、系統性、引領性的作用,依據「文明二十四條」著力點,從禮儀知識灌輸走向全面融入,讓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比如,揚州的各大學校開展了「七彩的夏日」「繽紛的冬日」等主題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內容,增強教育吸引力。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在家庭中生根,有助於『文明家庭』的創建。」該工作人員說,這就需要通過各種陣地,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禮儀知識培訓,幫助家長了解和掌握基本禮儀規範,引導家長以身作則。此外,工作人員表示,社會實踐教育是青少年培養良好品格和文明習慣的重要途徑。這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種社會陣地資源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從認真認同走向自覺踐行。
目標
使校園成為文明風尚重要窗口
創建文明校園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其目的是為了實現多方育人。開展文明校園創建能夠加強師德師風的建設,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其根本是通過搭建各類平臺載體,吸引師生廣泛參與,從而提升師生自身的文明素養。在活動參與中,讓校園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進行銜接,形成各方面攜手育人,共同樹人的良好格局。
創建文明校園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一塊獎牌,而是通過創建,強化引領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從今年起,揚州市將力爭實現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全覆蓋,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都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到2020年實現「縣(市、區)級以上文明校園佔比達到50%以上」的目標。努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把學校建成弘揚主流價值觀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在文明校園的建設中,要堅持問題導向,抓住其中的關鍵環節,採取行之有效的舉措,使校園成為社會文明風尚的重要窗口。」
公道中學每年一屆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暨十八歲成人儀式。
典範
將德育融入日常課程教學
2017年,邗江區公道中學入選「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成為揚州市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家全國文明校園。公道中學在校園文明創建方面到底有哪些獨到之處呢?公道中學校長助理盛傳雲告訴記者,學校德育的重點就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為此公道中學將德育融入課程教學體系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學校在德育方面還特地制訂了校本課程。
走進公道中學,校園環境十分優美。據盛傳雲介紹,公道中學的校園裡,有十處景觀被統稱為「公中十景」,這其中就包括孔子園、阮元像等。「公道是阮元的故鄉,公道中學所在地就是阮元故居。我們在學校設立阮元雕像就是希望學生見賢思齊,從古代文明名人的身上學習並提升文明素養。」盛傳雲說。
記者在學校裡還看到,每條道路兩旁都有古今中外名人名言。盛傳雲告訴記者,名人名言既增強校園文化氛圍,又激勵廣大學生奮發向上。此外,據了解,公道中學每學期都會邀請非遺大師走進校園,為高一的學生開展非遺文化教學,其中就包括刺繡、通草花等。非遺大師手把手教學生,讓學生在非遺文化的學習中,親近傳統文化。
公道中學隆重舉行遵守禮儀規範籤字活動。
公道中學音詩畫社團活動場景。
經驗
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
「公道中學對於師德建設一直非常重視,將其視作教師發展的首要任務。」盛傳雲說,老師品德的優劣對於文明校園的創建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公道中學通過成立師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調研分析學校師德建設等多重手段來保障師德建設,確保教師隊伍的完備。
作為國家級文明校園,公道中學在文明創建方面有哪些獨到之處呢?盛傳雲告訴記者,公道中學不斷通過活動來加強學生的文明素養。在學校組織的家長會上,老師會與家長進行溝通,通過學校和家庭的和諧構建,讓學生的德育得到全面提升。
「之前我們就組織過藝術班的學生為家長送上一幅精美的繪畫作品,讓學生從中體悟父母的愛。」盛傳雲說,學生的智育固然很重要,這關乎到學生的升學,但是德育同樣重要,一位學生的品德對於社會的發展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公道中學還重點開展了安全與文化建設月、禮儀與習慣養成月、感恩與勵志月等主題活動,以不同的主題活動形式,讓學生的文明素養得到提升。(文明揚州 記者 張旭/文 孔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