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馮凱治
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於找準路子,突出特色。
在柳林縣高家溝鄉郝家莊村,賀惠線郝家莊路段右側,曾經常年荒蕪無人管理的灘涂鹽鹼地,經高家溝鄉黨委、政府的精心打造,現在搖身一變成了生機盎然的有機黃花種植基地。
「我們的黃花種植未來肯定能做大,我們的日子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總書記視察山西看了有機黃花種植,我們這裡也發展黃花種植產業,以後慕名來觀光的遊客肯定絡繹不絕」「再有一兩個月就能開出花來了,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在郝家莊村路段旁的樹蔭下,張玉昌、張尚明等幾位村民爭相訴說著郝家莊這些天的變化。
大同黃花菜已揚名天下,這讓郝家莊村民信心倍增,高家溝鄉黨委書記王彥明已經迫不及待想把黃花產業做得更大更強。
王彥民介紹說:「該地段原屬於灘涂鹽鹼地,常年荒蕪無人管理。結合全縣目前開展的愛國衛生運動季活動和環境衛生百日會戰,恰逢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充分肯定大同雲州區西坪萬畝黃花片區『小黃花,大產業,農民能致富』的重要講話。鄉黨委、鄉政府和郝家莊村駐村幫扶縣直單位、三支隊伍、支村『兩委』共同商議後,在邀請縣農委專家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決定把灘涂變成有機黃花種植基地。」
鄉黨委、鄉政府協調正在該村進行溝壩地排洪渠和壩口修復的幫扶企業山西金恆建材有限公司的機具整理土地,柳林縣農委幫助正在該村400千伏光伏電站進行黃花菜種植的項目單位在大同雲州區黃花基地調運種苗,同時積極利用滙豐曹業洗煤幫扶的公益崗位資金。全程動用挖機兩臺、裝載機一臺、動用貧困戶勞力25戶300餘人次,經過近10天的奮戰形成了30畝的有機黃花種植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傳遍了柳林縣千家萬戶。王彥明說:「感覺身上的責任更重了,要用更大的努力帶領鄉親們致富,絕不辜負總書記的囑託。」
據了解,結合農村「三變」改革,該基地以「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由村股份制經濟合作社集中統一管理,組織貧困戶進行長期跟蹤管理,收穫後由該村的依依食品公司按照市場價收購。
今年70歲的張尚明是郝家莊村的老支書。自從黃花產業引進村來,他以臨時公益性崗位一直忙前忙後地參與其中。張尚明說:「都說小黃花大產業,幹部們為了我們村的發展注入了心血和汗水,非常辛苦。我是名老黨員,理應帶頭為大家做表率。」
與張尚明溫和性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錦書面對記者的採訪激情澎湃,自5月8日基地建成以來,需要大量用水,而前期每天施肥澆水的20噸用水都是家住基地對面的張錦書一人提供。 「這是俺村的大事,別提用水了,用啥我都支持。」張錦書的一席話不僅體現了郝家莊村「傳承好家風、爭當文明戶」活動蔚然成風,黃花菜種植項目的引進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發展產業、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更進一步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
村黨支部書記張玉昌說,我們經過測算,該基地正常年份按照5000元/畝純收益計算,收入可達150000元。除去5個公益崗位工資和日常田間管理、採摘等費用,純收入達85000元。僅此一項該自然村137戶戶均增收620餘元。
產業興旺了,鄉村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明顯增強。下一步,在30畝試驗田成功後一是擴大種植面積,形成規模產業的同時進一步開發冰鮮、食品、文化、旅遊、美容等9大類120餘種黃花產品,如黃花飲料、黃花醬、黃花酒、黃花面膜、護手霜等,將產業鏈不斷拉長拉粗。
這些日子,高家溝鄉鄉長王政幾乎天天奔波于田間地頭,不是與相關部門負責人研究有機黃花種植基地的相關事宜,就是與合作社負責人、村幹部商量未來產業規劃。他動情地說:「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大同黃花菜基地,讓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信心,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我們一定牢記囑託,堅守初心,擼起袖子加油幹,用汗水為群眾澆灌出『致富花』,把土特產打造成群眾致富的『搖錢草』『金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