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桃文化與文學相遇,會誕生一部新時代的「桃花源記」嗎?

2020-12-21 江南晚報

(晚報記者張月)無錫陽山水蜜桃今年特別有福氣,被央視屢次報導,被各地網友刷屏,陽山水蜜桃的市場也一路看好。一直以來,無錫陽山鎮依託資源優勢,圍繞桃文化大做文章。昨天,惠山區作協召集本地部分知名作家在陽山田園東方舉行了一場「桃文化與文學」的主題研討,作家們期待合力打造一部新時代的「桃花源記」,為陽山桃文化揚名。

「桃文化+」將帶來神奇的化學反應

陽山鎮在深挖桃文化上一直很有想法。每年4月,無錫陽山國際桃花節都會吸引數十萬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一睹「人面桃花相映紅」的盛景。時間回到20年前的1997年,那是陽山鎮第一次舉辦陽山桃花節,那時的陽山知名度還不高。如今,隨著一年一度陽山桃花節的舉辦越來越有影響力,已成為一處生態休閒遊勝地,春天來陽山看萬畝桃花,夏天來陽山吃可以吸的水蜜桃,秋天在陽山享採擷之樂,冬天來陽山還能泡溫泉養生。

眼下,與時俱進的陽山鎮又開始以「桃文化+」的思維發力了。上個月,一場關於「桃文化與非遺傳承和創新」的研討會在田園東方舉行。非遺傳承人們為桃文化的發展出謀劃策:研製桃花糕、蜜桃果酒、水蜜桃菜餚,設計桃形剪紙圖案,開發各式桃雕手工藝品……傳承人們覺得,在保留非遺基因的基礎上,一定要融入當代元素,才能讓桃文化具有新的生命力。在惠山區文體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傳統非遺與水蜜桃有很多相似點,其所包含的文化價值遠遠高於其物質本身。尤其在漢民族的文化觀念中,「桃」蘊含著吉祥如意、闢邪逐鬼、祈福祝壽等文化意義,因此,非遺項目與桃文化完全可以互相借鑑,彼此生發。

桃文化不只跟「吃」相關值得深挖

昨天的這場「桃文化與文學」研討會,為陽山鎮發展桃文化帶來了新思路。許墨林、吳翼民、楊紅、李廣平、周國忠、符志剛、陸陽、楊文雋、郜峰、董旭、王才興、胡建琛、羅新方等本地知名作家相聚一堂,圍繞桃文化,大家都很有想法。今年7月,吳翼民在香港《文匯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大地母親的秀靨美乳》,文中,他向全球讀者介紹了最具盛名的水蜜桃之鄉——無錫陽山,將陽山的火山地質、桃種來源、種桃過程、桃花之美、桃子之甜、桃農豐收的喜悅,以及陽山的農家樂以桃入宴,桃膠的妙用等娓娓道來,令人嚮往。

在作家們看來,陽山桃文化完全可以乘著文學的翅膀飛向全球。陸陽提出,「桃」以其嬌豔的花,甜美的果,一直受到文藝創作者的青睞。詩、詞、歌、賦、小說、戲劇、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甚至影視,都與「桃」結下了不解之緣。遠有陶淵明的不朽名篇《桃花源記》,為後人描繪了一幅「理想國」的景狀。近有沈從文的《邊城》,把他的故鄉湘西寫進了千千萬萬人的心裡,構築起一個神秘而美麗的新「桃花源」。今後,陽山鎮完全可以在發掘「桃」的文學價值方面做更多探索。陽山鎮大可以依託地方深厚的人文歷史,邀集名家打造一部新時代的「桃花源記」。

原標題:

當桃文化與文學相遇,會誕生一部新時代的「桃花源記」嗎?

借文學之力傳播陽山桃文化

相關焦點

  • 南書房夜話|肖榮: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背後還有這鮮為人知的歷史...
    近日,深圳大學文學院歷史系講師肖榮做客「深圳學人南書房夜話」第114期講座,從陶淵明所在的東晉年代考慮,從「事實的桃花源」和「事實之上的桃花源」兩個方面展開,為讀者揭開《桃花源記》背後的故事。肖榮認為,因為有陶淵明這個人,把「事實的桃花源」和「事實之上的桃花源」合在一起,最終融鑄出千古名篇《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 150餘名遊客桃花源裡「共享一樹桃」
    >「願桃花更美麗」「生活如桃花源裡人家」「未來可期」「我等你」「春風十裡不如你,我在桃花源裡等你」「更旺、更好、更美」「你溫柔的對待世界,世界也會待你溫柔」他們在桃樹上繫上認養牌的那一刻,便與桃花源、與湯家山村、與貧困戶結下不解之緣,真可謂「認養一棵樹,貢獻一點力,享受一份樂,留下一縷情,寄託一份愛。」這天上午,春光明媚。「春暖瀟湘 送客入村 旅遊扶貧 共享桃花源」之「共享一樹桃」項目啟動儀式在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湯家山村隆重舉行。啟動儀式當天,湯家山村天美農業桃林基地線上線下遊客共認養150棵桃樹。
  • 《桃花源記》竟是一篇真實的「盜墓筆記」?
    漢代典籍文化和民俗文化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崇拜的遺存,四川彭縣出土以西王母為畫面主體的漢畫象磚,河南密縣出土的漢畫象磚,河南南陽神話題材的漢代畫象,山東嘉祥宋山漢畫像石的畫面。漢代銅鏡紋飾也多見西王母畫面,又往往明確題銘「西王母」。漢鏡以祈祝內容為主的吉語銘文中,也多見「西王母」字樣。
  • 「桃花源」之爭褻瀆傳統文化
    此舉隨即引發同樣主打「桃花源」牌的湖南桃源縣反擊。記者採訪時,桃源縣多位政府人員稱,重慶酉陽涉嫌「炒作」,桃源縣才是「正宗」。中國只有一個「桃花源」,重慶酉陽和湖南桃源都這麼認為。  其實,不僅重慶酉陽縣和湖南桃源縣聲稱自己才是「正宗」的桃花源。曾有報導說,全國有30多個地方在爭奪桃花源。比如,湖北竹山縣、江蘇宿城、江西星子縣,安徽黟縣,都說他們那裡才是《桃花源記》的原型。
  • 奇幻繪本文學《遊俠小木客》面世 東方小精靈的桃花源歷險記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柏可林8月18日報導:山神、精靈、森林土著,一座世外仙境,一場精彩冒險,一個宏大的世界觀——這不是《哈利波特》或是《冰與火之歌》,而是中國首部大型奇幻繪本文學《遊俠小木客》所構建的東方奇幻世界。
  • 桃花源記真的有網上說的那麼恐怖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今天偶然看到了一個討論《桃花源記》的文章,說桃花源記裡面描寫的都是「死」人,說桃花源記描寫的情節不符合邏輯。我看了之後一臉的懵!?《桃花源記》不是文學著作嗎?什麼時候文學著作都要絕對符合真實了嗎?而且桃花源記哪裡不符合了呢?
  • 桃子熟了:遊桃花源,採福地桃
    點擊上方「桃花源微生活
  • 《桃花源記》那些細思極恐的秘密,上篇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以上出自桃花源記,是我們初中所學的一篇文言文,講述的是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然後誤入桃花源所展開的一系列故事,但是桃花源記真的只是一篇記載奇聞樂見的故事嗎?背後的一些細思極恐的細節,難道只是巧合嗎?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句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 今日的桃花源什麼樣?
    桃花源還是那個桃花源,不過早就換了新天。 我讀《桃花源記》,尤喜此句。從古至今,無數人想像著能夠偶遇透光小口,感受豁然開朗,迎來世外桃源,穿越時空1600年。 湖北十堰竹山,古稱「庸國」。不少學者認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自這裡。吾嚮往久矣! 己亥之年,得以圓夢。朔日,夜宿官渡。晨起,小鎮滿目蔥蘢,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涼爽宜人。驅車10餘分鐘,便至桃源村。
  • 《桃花源記2》新服「中元普渡」今日預創建
    中元節將至,好玩不坑錢的免費回合網遊《桃花源記2》中元節新服「中元普渡」角色預創建於今日中午12點準時開啟,參與新服角色預創建提前搶註個性角色名,爭當桃源村最靚的仔!完成預創建的小夥伴們在開服當天進入遊戲還能獲得專屬預約禮包獎勵呦,小夥伴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 正安桃花源記、酉陽桃花源與湖南常德桃花源。
    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千百年來令人嚮往自由、安居樂業的理想國度。而桃花源到底在哪,一直是令人爭論不休。但套上桃花源外包裝的全國旅遊景點也越來越多。正安桃花源記景區,因景區入口為一個十分隱蔽的山洞,穿過山洞後的景象豁然開朗,是一片優美的山水畫,與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記》入口有類同感,所以景區取名桃花源記。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正安桃花源記以陶淵明《桃花源記》為主題,設計布局景點,做到一步一景、一季一景。景區分為三部分:大阡古寨、桃花湖、接待中心。
  • 《桃花源》四十不惑!全國名刊編輯齊聚澧縣把脈「常德文學」
    紅網時刻常德11月27日訊(記者 鄭江暉)1980年,《桃花源》雜誌誕生,它匯集了文壇巨匠,星光熠熠,曾刊發了丁玲、康濯、蔣子龍、莫應豐、王蒙、莫言、古華、葉蔚林、劉心武、韓少功、陶少鴻等一大批名家作品,也培養了一大批常德本土文學新人和優秀作家。
  • 第二屆「磨鐵杯」原創文學黃金聯賽圓滿收官,打造新時代的黃金作家
    第二屆「磨鐵杯」原創文學黃金聯賽於2018年正式開賽。本屆賽事響應十九大精神,謳歌新時代,讓網絡文學更新換代,打造屬於新時代的新的網絡原創文學,同時,開啟從網絡文學到實體出版到電影電視劇的直通車。
  • 「舞秀武陵郡,樂見桃花源」桃花源舞樂文化月即將亮相!
    他們將在桃花源現場演繹一曲,快來與他們相遇吧!地點:兩山一湖·五柳湖東岸沿線時間:下午 14:30九子鞭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新九子鞭通過從創新舞蹈形式,融入現代舞蹈風格,使原有的九子鞭舞蹈更加活潑、明快、節奏感更強。
  • 酷炫萌寵《桃花源記2》神獸大亂鬥
    《桃花源記2》輕爽不刪檔內測《桃花源記2》的所有神獸自帶暖心效果,神獸全身環繞著一圈淡淡的光環,彰顯著自身獨特的魅力!神獸分為 法系路線 和 物理路線 兩大發展分支,兩種路線的寶寶都攜帶相當實用的神獸技能。一旦入手,能讓你的戰鬥力瞬間提升!
  • 在文學之都,當中秋與書香相遇
    在文學之都,當中秋與書香相遇  中秋傳統文化,早就滲透在文學之都的文字之中。《紅樓夢》中秋月成為書中人命運讖驗一部《紅樓夢》,就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曹雪芹以事無巨細的筆觸徐徐摹刻出鐘鳴鼎食之家的行樂日常,尤其重視對中秋、元宵等重要節令的描寫。
  • 千真萬確,文獻指正桃花源就在衡山
    眾所周知,作家陶淵明是千古隱逸詩人之宗,又改名為潛,一個名潛的隱士又是幽居者,其詩文多隱晦,會把桃花源所在的真地名向外界公開嗎?顯而易見,這是萬萬不可能的。正因為具有巨大的迷惑性和神秘性,讀者一看該文就會毫不猶豫地認為漁人就是武陵人。殊不知,這是陶刻意來誤導外人的,讀者有此看法就毫無疑義地上了圈套。如不懂作家經歷和歷史脈絡,讀錯是必然的。直到現在還有人將錯就錯依武陵在找桃花源。
  • 36年一部非金庸古龍的武俠劇,拍出了暗黑版桃花源記氣質
    這其中有一部戲,就是既不是金庸也不是古龍,反而靈感追溯了千多年前的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拍出了一條不同於同期武俠,探討人性的暗黑版《桃花源記》,名字叫做《魔域桃源》。 今天網絡上有一些人,為了博取流量,黑化桃花源,把它形容成人間煉獄,其實還是小道了。
  • 文學與風景相遇
    現在文學又一次和秋雪湖相遇了,秋雪湖不再沉睡。不是石言一人,而是一群人。石言的筆名很有意思,石頭開花是神話,石頭開口便是文學。秋雪湖與文學的這次相遇,是一群作家,是一批的「石頭」在秋雪湖口吐「蓮花」,結集成為《印象秋雪湖》這本散文集,所收的散文大多是一些非專業作家所寫,但他們的文字配得上秋雪湖這塊美麗而神奇的土地。
  • 桃鄉無錫陽山打造現代版「桃花源」
    周海青 攝(新中國70年)桃鄉無錫陽山打造現代版「桃花源」中新網無錫9月2日電 題:桃鄉無錫陽山打造現代版「桃花源」記者 孫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朱文忠 攝初見「桃花源」9月2日,秋意漸涼。記者搭車前往位於無錫西部的陽山鎮,從錫宜高速陽山出口處轉彎只一個路口,就上了342省道。不遠處,陽山鎮入口處的牌樓頗為醒目,上書「大美陽山」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