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看徐州 「三絕」名天下

2020-12-08 荔枝網新聞

  徐州,古稱「彭城」,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古都徐州籍」之說。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祥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裡、項羽故都」之稱,因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蹟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

  「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兩漢文化看徐州。」要領略徐州漢文化的「獨領風騷」,必須得提到的就是漢代三絕。

  第一絕  陶俑軍陣——惟妙惟肖之漢兵馬俑

  如今說起兵馬俑,大多數人想到的自然是秦始皇兵馬俑。不同於秦俑1米8、1米9的個頭,漢俑只有四五十公分高。一條俑坑裡,就有1000多兵馬俑排列成軍陣。

  漢兵馬俑是獅子山楚王墓的陪葬品,1984年12月在徐州市東郊獅子山的西麓發現。這些西漢彩繪兵馬俑已埋藏於地下2000多年,分布於六條俑坑,共計4000餘件,種類繁多,有官員俑、衛士俑、髮辮俑、甲士俑等十餘種,是西漢早期楚國實戰軍隊的地下縮影。

  ▲徐州的漢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是彩色的

  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著同樣的價值。

  從製作工藝上講,兵馬俑是用模子製作出來再經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表情千姿百態,各不相同。

  ▲漢兵馬俑

  它們當中有的昂著頭,張著嘴,仰著身子,仿佛是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邊的兩位一個探過頭來,一個側過臉來像是在安慰勸說正在嚎哭的人;有的則是低著頭、皺著眉,嘴角向下撇,顯出性格內向,默不作聲的悲鬱神情,這與整體莊嚴肅穆的軍隊主題是相吻合的。

  當然,他們當中也有輕鬆自若、活潑頑皮的青年士兵形象,或許他就是某位雕塑大師心靈的真實寫照呢。總之這些人的性格特徵通過寥寥數筆便刻劃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

  ▲栩栩如生的漢俑

  漢兵馬俑在繼承了秦俑風格的基礎上加以發展,由寫實轉變為寫意,它不注重人物線條的比例是否準確,而側重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拙樸中見含蓄,情趣中見真意。

  ▲漢兵馬俑博物館

  第二絕  地下宮殿——精構巨製的漢墓

  迄今為止,徐州已清理髮掘漢墓五百餘座,其中西漢楚王墓九處十六座,在這些形式各異的漢墓中尤以獅子山楚王墓、龜山楚王墓最具代表性。

  獅子山楚王墓位於徐州東郊獅子山南麓,1995年發掘,時代為西漢早期。墓葬鑿石為室,穿山為藏,墓室嵌入山腹內深達百餘米,容積5000多立方米,出土金、銀、銅、鐵、玉、陶等各類珍貴文物近二千件套,工藝精絕,令人嘆為觀止。它是徐州地區規模最大、文物遺存最多、歷史價值最高的一座西漢王陵。

  ▲西一耳室南側 楚王御用飲酒玉器發掘現場

  徐州已發掘的漢墓中最宏偉的當數龜山漢墓。龜山位於徐州西北約九公裡,是九裡山的餘脈,山前地勢平坦,枕山臥水,因山形像龜而得名。龜山漢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的夫妻合葬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全由人工開鑿而成。

  ▲擎天石柱恰好撐在南北甬道的中軸線上,構造巧妙

  整個墓室有南北兩條平行的甬道各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每條甬道有26塊重達6-7噸的塞石封堵。如此精細的設計和工程,至今仍是龜山漢墓的一大謎團之一。

  ▲附屬建築石砌人字頂

  十五間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臥室、客廳、馬廄、廚房一應俱全,井然有序,儼然是一座宏偉的地下宮殿。楚王棺室北面牆上清楚地顯示著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著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這一形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後逐漸形成的。有人認為它是長期滲水所致,但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跡,這也成為龜山漢墓的最大一謎。

  ▲楚王迎賓

  第三絕  石上繡像——栩栩如生的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與蘇州園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並稱為「江蘇文物三寶」。漢畫像石是漢代人們刻劃在墓室、祠堂上帶有鮮明主題的裝飾石刻畫。目前,徐州地區保存的漢畫像石共有1500多塊,其中大部分收藏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內,實際對外展出的有600多塊。

  在我國漢畫像石四大產區中,徐州的漢畫像石被公認為是佼佼者,即數量最多,信息量最大,藝術水平最高,代表著漢代文化藝術的最高水平。

  ▲漢畫像石

  徐州漢畫像石的內容豐富多彩,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當時現實生活的反映,許多是描繪墓主人生前驕奢淫逸的享樂生活的畫面。另一類描繪了當時人們想像中的神仙世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神奇浪漫的世界。

  ▲徐州漢畫像石 鳳凰

  漢像畫石是最能體現徐州漢墓特色的代表。與唐墓壁畫相比,雖都是古墓的裝飾品,但形式、內容卻有很大的不同。唐墓壁畫多由當世名家彩繪於墓道牆壁上,以反映宮廷生活內容為主。而徐州漢像畫石卻浮雕於石板之上,多以反映尋常生活場景為主。

  ▲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燒烤圖

  徐州漢畫像石的雕刻技法以剔地淺浮雕和平面線雕為主,根據圖像表現的需要又有許多變化,演變為各種雕刻技法,大大加強了漢畫像石的藝術表現力。其雕刻技法精湛嫻熟,用刀健勁有力,畫像石的創作雖然以刀作筆,以石為紙,但工匠們對線條的運用卻得心應手,或婉轉流暢,或剛直豪放,或粗壯有力,在堅硬的石塊上創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給冰冷的石頭注入了永久的生命力。

  ▲漢畫像石七力士圖

  徐州是「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漢代三絕」一經發現,便震驚世人。點擊音頻,本期嘉賓將為您介紹徐州璀璨的漢文化。

  本期嘉賓:徐州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會長  郭海林

  

  移動收聽:荔枝新聞客戶端「隨身聽」、喜馬拉雅「江蘇新聞廣播」、蜻蜓FM「江蘇新聞廣播」

  特別鳴謝: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和徐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相關焦點

  • 作為江蘇最古老的城市,兩漢文化看徐州,究竟看什麼?旅遊知識坊
    ,兩漢文化看徐州」,作為江蘇境內歷史最悠久的城邑,以及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徐州有著「楚韻漢風、南秀北雄」的美譽。這裡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這裡擁有兩漢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的漢族、漢字、漢語,都與這個王朝有著密切的關聯。那麼,徐州的兩漢文化,究竟怎麼看?
  • 這座城市是兩漢文化發源地
    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裡、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蹟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 。徐州文化遺產與名勝古蹟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奪目。
  • 作為江蘇最古老的城市,徐州,究竟有什麼看點
    本文為旅遊知識坊的第41篇觀察文章 《高鐵遊中國》系列之第41站-徐州 作者:航海家 《高鐵遊中國》系列簡介 本專題以筆者所在的城市——成都市為起點,沿著高鐵走遍全國100個旅遊城市(線路不重複,一條線走完),每座城市一個疑問,一個主題,一篇文章,深度挖掘該城市的自然人文旅遊文化
  • 徐州行 徐州漢文化景區
    徐州,古稱彭城,天下九州之一,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五省通衢」,華東門戶。同時它是劉邦故裡、項羽故都。徐州人文景點甚多,呼之欲出,不勝枚舉。徐州作為兩漢文化發源地,「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兩漢文化看徐州」,這裡是全國最大的主題公園漢文化景區。
  • 徐州人的家鄉,古老又傳奇
    風景如畫徐州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兩漢文化看徐州。在徐州,有個漢代三絕地,它叫它是徐州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兩漢遺風最濃鬱的漢文化保護基地,集中展現了兩漢文化精髓。徐州人,誠邀天下客到家鄉!親們,最近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不再是按照時間先後推送文章。如果您沒有把我們設為星標或經常點「在看」,可能再也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為了不與大家失聯,請隨手點「在看」,並將我們星標哦!謝謝大家!本文來源:徐州市文廣旅局官微、徐州發布、都市晨報。
  • 旅遊:來到徐州去哪玩?這幾個景點一定不要錯過了!
    徐州漢文化景區: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為一部立體的漢代史,成為集「兩漢三絕」為一體、國內最大的漢文化主題公園和國家4A級精品文化旅遊區。著名景點有水下兵馬俑博物館、竹林寺、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獅子山楚王陵等。
  • 「東方雅典」江蘇最古老的城邑——徐州
    徐州簡稱徐,古時又名「彭城」;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方向,長江三角洲北翼,內有京杭大運河橫穿其中,鐵路上的隴海、京滬鐵路也在此交匯;徐州作為江蘇省最早的城邑,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縱貫中華6000餘年燦爛文化;曾出現過養生始祖
  • 推動漢文化傳承與創新 徐州舉辦首屆漢文化論壇
    論壇圍繞「兩漢文化傳承與發展」為主題,匯集了海內外文化名家、學術領袖、文旅精英等150餘人,深入探討了兩漢文化所蘊含的哲學智慧、人文底蘊和文學藝術成就,為推動世界級漢文化傳承與旅遊目的地建設,強化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徐州必去的三大景點
    徐州交通發達,這裡是四省通衢,這裡經濟發展較好,這裡曾經誕生了燦爛的文化,這裡擁有悠久的歷史,這裡是四省通衢 — 江蘇徐州。如今,在新時代,徐州更是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這裡是夢想之城!今天,大家跟著我的腳步,一起去發現徐州的美麗之處,一起走進徐州!
  • 徐州旅遊景點哪裡比較漂亮?
    徐州旅遊景點分布比較廣,數量上也很多,不過個人去徐州幾次經驗來說,徐州旅遊有幾個地方必須去看一看,雲龍湖/雲龍山/彭祖園/漢文化景區/潘安湖/大洞山/徐州樂園等。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 ,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雲龍湖位於江蘇省徐州城區西南部,是徐州雲龍湖風景區主要景點, 原名「石狗湖」 ,最遲形成於北宋。雲龍湖東靠雲龍山,西依韓山、天齊山。南偎泉山、珠山。三面環山,一面臨城。雲龍湖原水面5.8平方公裡,陸地5.6平方公裡。
  • 徐州十大旅遊景點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長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徐州先後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城市等稱號,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和「中國工程機械之都」,「世界矽都」的美譽。徐州是兩漢文化發源地,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美譽,是著名的「帝王之鄉」,也有「彭祖故國、劉邦故裡、項羽故都」之稱,被稱作「東方雅典」。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徐州十大代表旅遊景點。
  • 雙節假期不來徐州,那可就太可惜了
    戶部山以2000多年的歷史積澱和300多年的商業傳承,構築了徐州城市文化特色,既有楚漢爭霸的第一勝跡項羽戲馬臺,也有明清古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既有王候將相、文人墨客的足跡,也有行商富賈的經商之道,是徐州帝王文化、商業文化、科舉文化、建築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薈集地。
  • 「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指的是哪三絕?
    作者 李雲勝有讀者問,經常看到媒體宣傳合肥城隍廟時,誇讚其「三絕天下稀」,但不知哪三絕。新廟氣勢恢弘,飛簷走獸,尤以鬼神造形栩栩如生,富有人間百態,而獲得「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的讚譽。其一絕是花戲樓仿照北京頤和園戲樓建造,為合肥空前未有。其二絕是城隍塑像於威嚴中顯示慈愛,令人敬畏。其木製的活動身軀,可以起立、轉頭、抬手,使人稱奇。
  • 不看不知道,徐州的山,原來這麼美!
    山水相融,「南秀北雄」,徐州72座山巒連綿起伏。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這是徐州的城市姿態。從這個秋葉紛紛的時候開始,用一年的時間,咱們一起去看徐州72峰最美的樣子。
  • 徐州拍了拍宿州:千年大運河 兩城漕運史
    希望通過這些新的線路、新的產品,給宿州朋友們帶來關於徐州新的展示和更加優質的新體驗。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被稱之為「漢代三絕」。品兩漢文化 賞山水美景——走遍五洲 難忘徐州>徐州不僅有源遠流長的兩漢文化、薪火相傳的紅色文化、如詩如畫的山水文化,還有回味悠長的蘇軾文化、活色生香的美食文化、妙趣橫生的市井文化。
  • 盤點歷史名城徐州十大景區景點
    徐州交通發達是我國十大鐵路樞紐之一徐州是江蘇蘇北地區值得去遊覽的地方徐州是劉邦的故鄉當地有名的風景區有雲龍山雲龍湖,徐州博物館年南巡時的行宮舊址博物館的西南側有西漢採石場遺址東南側有乾隆行宮及碑園北側為東漢的土山漢墓其中博物館是核心都說「兩漢文化看徐州」而徐州各個漢墓出土的文物匯集於徐州博物館單說可以一次性看到金縷玉衣、銀縷玉衣和銅縷玉衣就已經能讓文物愛好者欣喜若狂了開放時間 全年 周二至周日 09
  • 盤點歷史名城徐州十大景區景點!
    徐州交通發達是我國十大鐵路樞紐之一徐州是江蘇蘇北地區值得去遊覽的地方徐州是劉邦的故鄉當地有名的風景區有雲龍山>其中博物館是核心都說「兩漢文化看徐州」而徐州各個漢墓出土的文物匯集於徐州博物館單說可以一次性看到金縷玉衣、銀縷玉衣和銅縷玉衣就已經能讓文物愛好者欣喜若狂了開放時間 全年 周二至周日 09
  • 徐州尋古|遊沛縣博物館
    中華文明史上,長達數百年的東西兩漢統治,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兩漢文化。徐州的兩漢文化遺存,以「漢代三絕」——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為主要代表。漢兵馬俑比秦俑小很多,但製作卻十分精良,雕刻線條簡潔明快,倘若秦俑是寫實的手法,漢俑則是寫意手法的藝術珍品!
  • 【東方雅典·櫻花季】徐州兩漢文化、浪漫櫻花、溼地賞春、都市休閒二日遊
    (詳情請慢慢往下看~)行程亮點:1.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