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拉卡拉和手機錢包的近場遠付解決方案受困於硬體、商家和用戶教育、市場推廣的高昂成本,市場遠未達到普及,而微信則一方面藉助app+掃一掃使商家部署成本趨於零,另一方面微信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是任何商家不可忽視的,進而能夠快速的使商家接受從而對微信近場遠付的推動形成拉動力。
購物三段:選購、支付購買、購物分享,淘寶和京東們的購物分享無法形成來自用戶的自驅動力主要源於:
1.大眾化商品的分享價值遠低於非大眾化商品和服務類商品,例如我買一雙涼鞋,我可能不會分享,而涼鞋是prada的,則可以小小的炫耀一下。微博、旅遊論壇上隨處可見的美食照片和旅遊景點+剪刀手,則說明用戶更願意分享服務類商品的消費過程。
2.消費分享更適合於熟人間,例如用戶更習慣與將去哪裡玩,做SPA,做美甲分享到QQ空間和微信而不是地區論壇和微博。
3.類攜程同程的酒店點評返現金,不是購物分享,也不是來自用戶的自驅動力,如果常態化運作則導致成本高企競爭加劇。
微信是平臺型產品,社交、通信、遊戲、電子商務、生活服務O2O、支付等等可想像的入口級平臺。從選購到購物再到購物分享,全部可以在微信生態系統內快速完成。當微信付款依據其生態圈培養用戶遠場付款習慣後,配合商家的近場微信結算配套成熟,微信將代表近場遠付這種付款方式。
支付功能一旦培養成為用戶習慣則可以逐步蠶食代表遠場遠付的支付寶,因為用戶量、使用頻率、支付習慣統一性和路徑依賴。
O2O看起來很熱,其實很溫,結症在於形成閉環很難,玩o2o的網際網路企業品牌信任度不及支付寶和網銀,也無法承擔海量用戶的線上支付教育,更難搞清那些跳單的把戲。微信o2o的未來與微信支付息息相關,線下怎麼跳單,用戶是用微信支付,不用回訪抽查不用暗訪巡檢,只看支付記錄,美團你能看用戶付現金給商家嗎,微信說:你不行我行。
最後是支付寶,因為支付功能具有特殊的對安全的要求,如果淘寶系支付全面快速的實現近場遠付(目前的支付寶快捷和手機支付寶皆定位為遠場遠付的輔助功能),並通過定位於:安全的近場遠付,擴大支付寶既有的用戶和品牌優勢,才能抵消微信支付在近場遠付上所形成的先入優勢。
總結下就是:快速布局,定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