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雞滴血傳播愛滋」?這個謠言有年頭了

2020-12-17 河北網信管理執法

是真的嗎?

剛剛過去的周末,一則「緊急通知」在多個微信群內傳播。「通知」稱,近期有人在恐怖勢力的指揮下,湧進全國各個城市,把愛滋病感染者的血滴到食物裡,「此事今天早晨已被公安部衛生部證實。」為了看起來更可信,「通知」還稱「溫州市已有多人被感染」,並要求看到的網友「收到後馬上發給你關心的人,預防永遠勝過治療!」

相關傳言截圖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上海闢謠平臺求證發現,該則傳言是不折不扣的「老謠」。2013年,國家撤銷衛生部,改為國家衛計委,2018年又改為國家衛健委。傳聞中還使用了「衛生部」三個字,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相關新聞顯示,這則謠言至少在2008年就已出現在網絡上,且已反覆被闢謠,相關傳播者也曾受到處罰。

據「人民網」2011年11月21日報導,當年的11月11日-16日,新疆石河子市木某、烏魯木齊市劉某、伊犁州張某、巴州甘某4人分別通過手機簡訊、微博等大量轉發謠言信息,擾亂公共秩序,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4人分別給予治安處罰,4人均表示認錯並悔改。

記者查詢當時的新聞發現,當時傳播的謠言除了沒有「湧進全國各個城市」「溫州市已有多人被感染」等內容外,其他內容和現在的版本一字不差。

2011年同一內容的謠言就已在傳播

「人民網」報導顯示,2011年4名謠言傳播者被處以治安處罰

此後,這則謠言幾乎每年都會被人拿出來炒作一番。2016年12月,上海闢謠平臺針對這則謠言予以了闢謠,稱早年網上盛傳的「大盤雞上滴血能傳播愛滋病」和「愛滋病人將血液注射入西瓜傳播愛滋病」都是謠言。

今年,這則謠言增加了「溫州市已有多人被感染」等內容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傳播。6月21日,微博帳號「@溫州網警巡查執法」對此進行了闢謠。

據稱,愛滋病病毒在體外(體表也屬於體外)十分脆弱,無法繁殖,所以並不能使人感染。科學證據表明,愛滋病傳播有三種途徑,即經血液途徑、性途徑和母嬰途徑。愛滋病病毒不能通過餐具、飲水、食品而傳染。自愛滋病病毒發現以來,國內外沒有一例經食品傳播愛滋病病例的報告。

「@溫州網警巡查執法」再次對此進行闢謠

請網友遇到類似信息

不要盲目轉發

不信謠

不傳謠

來源:上海網絡闢謠

相關焦點

  • 獨家:「泰國愛滋罐頭」系謠言
    【環球時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暨佩娟】「泰國愛滋病人把帶病毒血液滴進泰國罐裝水果食品」的傳言近日在微信上出現,甚至有消息稱「此事已被泰國衛生部門證實,為避免人們食用受感染,泰國超市有多品牌罐頭全面下架」,並叫人們儘快轉發,「預防永遠勝過治療」。然而,經過《環球時報》記者在泰國的調查,這是一個實打實的謠言!
  • 網傳19歲愛滋少女為報復「睡」324個男人系謠言
    網上流傳的這條消息是謠言  「東陽一19歲少女不幸染上愛滋,為報復男人,3個多月瘋狂與324名男性發生性關係,她的目標是『再睡2000人』!」  這名亡命「欲女」真有其人?浙江東陽警方通過浙江闢謠網表示,這純屬謠言!4月13日,浙江在線記者自警方處獲悉,一名傳播該謠言者已被治安拘留,公安機關正在查找信息源頭。  19歲少女感染愛滋  誓言「睡」上千男人?  4月10日,網友「蒼老溼」爆出一條「驚天猛料」。
  • 大盤雞、烤鴨、蘋果都曾是謠言載體
    最近幾日,當這個微信在朋友圈悄悄流傳時,還真有不少讀者半信半疑。昨天,當記者採訪省疾控中心專家時,該專家無奈地笑著說:「這個謠言不止一次出現了。」 她說,老百姓需要了解的是,第一,截止到目前,今年我省暫時還沒收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報告。第二,呼吸道疾病通過吃西瓜這種消化道渠道傳播的可能性極小。
  • 盤點5月份十大網絡謠言:肉鬆是用棉花做的?
    肉鬆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是可燃物,所以被點燃是正常的,還會有一種焦糊味,可燃並不能證明肉鬆是棉花做的。  謠言二:共享單車坐墊現「愛滋針」,扎到就感染  5月底,網上流傳圖片稱,有人在一輛共享單車的坐墊上找到一根針,似有人故意為之。「騎車的時候請注意查看,有些愛滋病患者把自己的血染到針頭上,要是被扎到你就被感染了。」
  • 闢謠俠盟丨愛滋血滴入食物致多人感染?謠言!
    紅網時刻6月21日訊(記者 郭薇燦)「緊急通知:最近不要在外面吃東西,尤其是大盤雞、燒烤和涼拌菜。」近期,一則「緊急通知」在部分微信群內傳播。「緊急通知」裡說,有人在恐怖勢力的指揮下,湧進全國各個城市,把愛滋病感染者的血滴到食物裡。
  • 大盤雞、燒烤、涼拌菜被愛滋病毒感染?謠言
    華聲在線6月21日訊(記者 盧小偉 張鼎峰)「緊急通知:最近不要在外面吃東西,尤其是大盤雞、燒烤和涼拌菜……」近日,一則「緊急通知」在很多人的微信群裡轉發、流傳。「通知」裡說,近期有人在恐怖勢力的指揮下,湧進全國各個城市,把愛滋病感染者的血滴到食物裡。
  • 傳浙江一少女感染愛滋「睡」324個男人 警方闢謠
    這名亡命「欲女」真有其人?浙江東陽警方通過浙江闢謠網表示,這純屬謠言!4月13日,浙江在線記者自警方處獲悉,一名傳播該謠言者已被治安拘留,公安機關正在查找信息源頭。  19歲少女感染  愛滋  誓言「睡」上千男人?
  • 闢謠|盤點2017年度九大醫療健康類謠言(上)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網絡的發展,各種不靠譜的謠言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廣泛。剛剛過去的2017年,你曾經誤信過哪些「謠言」?在此,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為您盤點出2017年度九大醫療健康類謠言,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 足不出戶就可吃到好吃的大盤雞,這個私房大盤雞攻略,你值得擁有
    其實大盤雞這道菜,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歡,因為它的口感非常的好吃,甜甜黏黏的味道,讓很多人都欲罷不能,但是每當我們想吃大盤雞的時候,總要出去吃,因為一般情況下大盤雞是在一些小規模的飯店裡才能吃得到。但是今天小編要帶給你一個好消息,小編想告訴你在家裡如何製作一盤好吃的大盤雞。
  • 偷換概念、以偏概全 舌尖上的謠言誰在傳?
    蘇婧說,食品謠言產生的背後,往往都有明顯的利益訴求,經濟戰、輿論戰、博眼球等動機諸多,一般都有明顯的市場指向。謠言一旦傳播開來,往往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今年2月底,一則「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一位女子從買來的某品牌「紫菜」中取出幾塊泡在水裡,說聞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開,吃的時候嚼不碎,由此判斷,「紫菜是用廢舊的黑塑膠袋做成的」。
  • 微信發謠言稱酒吧「小蜜蜂」有愛滋 女子被拘留
    這條消息從「小西」(化名)的微信朋友圈發送出來,一下子去過該酒吧的客人炸開了鍋,讓酒吧老闆王某(男,40歲,泉州人)更為惱怒的是,因為這條謠言消息,自己酒吧的生意幾天內從巔峰降到了谷底。無奈之下,王某隻好向警方求助,通過追根尋源,5月11日上午10許,民警將該傳播信息的女子「小西」成功抓獲。「我就知道是你,不給你提抽成你就傳謠言,太過分了!」
  • 《愛滋女生日記》:記錄了一位女孩感染愛滋的真實經歷
    實際上在剛剛感染HIV病毒以後的一個星期左右也會有類似的症狀出現,這個時候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燒、腹瀉等輕微症狀,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以內,症狀會更加頻繁,如果在這個階段做病毒檢測,可以直接檢測到,但是患者本人往往並不清楚。HIV病毒的可怕之處正是在於,潛伏期長、症狀容易被忽視、潛伏期也可傳染。
  • 基於傳播結構核學習的微博謠言檢測
    它的傳播模式與真實消息的有何不同?在本文中,我們嘗試基於其傳播結構來解決從微博帖子中識別謠言即虛假信息的問題。我們首先利用傳播樹對微博帖子擴散過程進行建模,為原始消息隨時間推移的傳播和發展趨勢提供有價值的線索。然後,我們提出了一種稱為傳播樹核(Propagation Tree Kernel)的基於內核的方法,它通過評估傳播樹結構之間的相似性來捕獲區分不同類型謠言的高階模式。
  • 滴血成金:上海新興1.2萬瓶藥品疑染愛滋,估值9億,早就有前科
    1、疑染愛滋血液製品共批籤發1.2萬餘瓶,層層把關為何仍失守?該批次共批籤發12226瓶。專家表示,應是有人HIV抗體呈陽性後進行了獻血或血液成分,疑似採血流程出現問題。使用該批次的免疫球蛋白人群有感染愛滋病的風險,但該產品注射後產生HIV感染的機率很小。
  • 謠言傳播的8½定律(上)
    不管多疑還是輕信,我們總會在某一時刻中了謠言的招。在我們注意到之前,謠言會悄悄繞過精神防線。大多數人都不認為自己好騙。但是謠言若具備一些特徵,就特別可能卸掉我們的防備,讓人信以為真,竭力傳播。本質上來說,人們傳播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是在試圖理解這個世界。
  • 陳志琴:網絡謠言的產生、傳播與應對
    大家之前可能讀到過「下雪天不要玩雪,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受疫情影響,自來水中在允許的範圍內加大了氯氣的注入」等網絡謠言,這些謠言對疫情期間人們的一言一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接下來,我將從心理學角度以三個小問題的形式同大家聊一聊網絡謠言的產生、傳播與應對。  首先,為什麼疫情期間網絡謠言容易滋生和傳播?
  • 這個正在毒害西方的疫情謠言,開始在中國傳播了!
    一則自今年12月開始在西方世界傳播的疫情謠言,近日也出現在了中國國內的微信朋友圈裡。這則謠言的內容更是頗為「抓眼」,說什麼打新冠疫苗會導致婦女「不育」。如下圖所示,這則於近日開始在微信朋友圈以「筆記」的形式傳播的謠言宣稱,有兩名歐洲的「科學家」前不久給歐盟藥品管理局發去郵件,呼籲停止新冠疫苗的研發工作,理由是新冠疫苗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安全風險,其中包括讓婦女「不育」。值得注意的是,該謠言還宣稱這兩名「科學家」中有一人正是為美國研發新冠疫苗的輝瑞藥廠的前高管。
  • 45%網絡謠言涉食品安全 「棉花肉鬆」等撞擊社會神經
    【延伸閱讀】遏制網絡謠言須用事實說話  申國華  最近,很多人的手機上、電腦裡可能會接到一些諸如「香蕉被甲醛浸泡,吃了會中毒」「共享單車坐墊現『愛滋針』,扎到就感染」等「善意提示」。如果謠言一出,立即用事實說話、用科學闢謠,而且藉助報紙、網絡、電視、微博、微信等平臺有針對性地傳播科學信息,還原事實真相,謠言很快便不攻自破。如此以來,也許壞事還能變成好事,藉助闢謠的機會,讓更多人了解更廣泛、更有價值的科學知識,增強社會誠信,提升黨和政府形象,向社會傳遞更大正能量。
  • 小龍蝦「季節性謠言」又來:謠言傳播實為收割流量「帶貨」
    然而,小龍蝦上市季,一些謠言又捲土重來。近日,有網傳消息稱,「食用小龍蝦發生中毒事件,已毒死5人」。此外,「吃小龍蝦會得哈夫病」「小龍蝦重金屬超標」「小龍蝦有寄生蟲」等多個此前就已出現過的說法也再次流傳,甚至還有自媒體配發了「小龍蝦謠言」的專門表情包。
  • 蚊子吸了「愛滋」病人的血,又去咬別人,會傳播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說起愛滋,大家都是談艾色變,更是不敢靠近愛滋病患者,就好像呼吸同一片天空的空氣都會被感染,這都是對愛滋病認識不夠引起的。隨著人口的流動,人們有很多可能跟愛滋病感染者共處一室。如果室內有蚊子,被咬也在所難免。這個時候,需不需要擔心被感染愛滋病?那麼,蚊子吸了「愛滋」病人的血,又去咬別人,會傳播嗎?醫生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