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暢購一卡通擠兌案調查:關聯公司集體蒸發

2020-12-21 經濟網

一張在華東多省市擁有眾多用戶的預付卡、一家業界排名還算靠前的支付機構,再加上一群神秘的關聯公司,搭起了2015年支付行業的第一臺悲情大戲:「擠兌」危局首度襲向多用途預付卡。

上海暢購總部,辦公室擠滿了從各地趕來退卡的用戶。

第三方支付首個「擠兌案」發生

【金融·資本】上海「暢購一卡通」內幕調查:關聯公司集體「蒸發」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勞佳迪 | 上海報導

一張在華東多省市擁有眾多用戶的預付卡、一家業界排名還算靠前的支付機構,再加上一群神秘的關聯公司,搭起了2015年支付行業的第一臺悲情大戲:「擠兌」危局首度襲向多用途預付卡。

主角是2011年8月就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暢購」)。當時,它躋身第二批陣營順利拿牌,僅比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行業大腕晚了3個月。

但目前,上海暢購發行的預付卡——「暢購一卡通」正陷入購卡者上門討說法的窘境。預付卡,顧名思義就是先付費再消費的卡片。其中,使用商戶不確定的稱為多用途預付卡,歸屬央行監管;單一商戶的稱為單用途預付卡,如美容卡、健身卡等,歸屬商務部監管。「暢購一卡通」官方網站顯示,該卡獲準多用途跨地區發行,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等地。

2014年12月起,多地持卡人反映在商戶處無法正常刷用「暢購一卡通」,導致自己成百上千元卡費被困。2015年1月6日,央行上海總部公開發聲,稱上海暢購存在嚴重經營違規造成資金周轉問題。

從2014年12月至今,擺在持卡人面前的選項似乎越來越窄。據上海暢購總部接待理賠的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上海僅指定3家「全家」超市接受限額刷卡,且每天每家的額度不超過3萬元。

而無法「先到先得」的持卡人或許會承受血本無歸的風險。《中國經濟周刊》連日調查發現,上海暢購的股東公司、子公司,以及工商資料可查的關聯公司,工商登記的註冊地或辦公地址,大多人去樓空,行蹤難覓。

上海暢購總部,辦公室擠滿了從各地趕來退卡的用戶。

股東公司「鐵將軍」把門

記者查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獲知,上海暢購成立於2006年,法定代表人劉榮娟,股東共有三位,除了江玲品、劉榮娟兩位自然人股東外,還有一家名為「上海皓纖計算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皓纖」)的企業持有股份。

網絡顯示的上海皓纖的辦公地址位於控江路1029弄1號國科大廈1801室,正與工商註冊地在1807室的上海暢購毗鄰。

「好幾年前就沒有『1807』這個門牌了,現在到『1806』的隔壁還可以看見一道被封掉的門,就是以前的『1807』,暢購在幾年前就把『1801』和『1807』打通,變成了皓纖公司,它自己早就搬走了。」在國科大廈18樓辦公的上海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在現場看到,鐵鎖把門的1801室還布置著上海皓纖的銘牌和貼紙,但辦公室內空無一人。在18樓辦公的上海另一家公司員工對記者透露,上海皓纖在去年就已經「閉門謝客」。

「公司偶爾還是會有一兩個人回來看看的,但時間不確定。」國科大廈內多位人士都對記者證實。一位在此工作了十幾年的物業管理員則表示,上海皓纖關門僅幾個月,並且還有人前來付清了2014年的物業費,房產證上的業主姓江。

「暢購出事後,(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特意開了緊急會議,(國科)大廈也有人被請去參會,要求在調查階段對媒體沉默。」某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還走訪了上海皓纖工商資料上登記的註冊地址上海市青浦區城中東路350號。據多方打聽,整個「350號」過去是青浦區農委畜牧辦的辦公地,現在由上海青浦農工商經濟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招商部管理。

目前「350號」有兩家教育機構入駐,都對記者表示從沒聽說過「上海皓纖」。自稱物業收租人的林小姐則告訴記者,對是否真有這樣一家公司註冊在此不清楚,但2009年以前,「350號」整體是辦公室,「後來曾有其他公司捲入官司,也說註冊地在這裡」。

對此,一位熟悉工商註冊流程的小企業主對記者分析,不能排除虛假註冊的嫌疑。「可能是公司搬走後沒有變更地址,年檢時一直沿用了十多年前的租房協議,工商部門很難一一核實,也不排除假造複印件註冊的可能性,還有可能當時是找了代理公司代辦。」

上海暢購總部,辦公室擠滿了從各地趕來退卡的用戶。

關聯公司蹤影難覓

據《中國經濟周刊》調查,不只是上海皓纖,上海暢購的其他一些關聯公司經營狀況同樣引人關注。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的信息,上海皓纖的股東中,出資40%的上海中博進出口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中博」)與上海暢購的股東江玲品關係匪淺。

2001年1月,上海中博成立,2002年12月,江玲品以法人代表身份成立上海中博分公司,註冊地正是上海皓纖、上海暢購曾經辦公的國科大廈18樓。

另外,在由商務部、國務院新聞辦、發改委指導的中國供應商網站上,上海中博登記的信息顯示,江玲品是公司董事長,公司辦公地址是國科大廈1801-1807室。

記者在國科大廈1號樓大堂指引牌發現,的確留有上海中博的痕跡,不過公司名已經被划去。大廈內多位人士都表示,多年前上海中博就已不在此地辦公。

綜合各種供應商網站的公開信息,上海中博曾標註過的辦公地址還包括黃興路1810號三樓和周家嘴路3255號船舶大廈12樓。《中國經濟周刊》逐一走訪後注意到,這兩處地址也都已經被上海中博放棄使用。

比如在黃興路的地址,三樓正在重新裝修。據裝修工人介紹,即將有一家證券公司入駐。四樓一位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三樓原先的租客早已搬空。

而在船舶大廈12樓,記者也並未看到上海中博的辦公室。一樓的樓牌指引也沒有發現其名,大樓保安更是否認上海中博在此樓內存在。

在中國供應商網站上,對上海中博的介紹是:「公司下設6個業務部,年均銷售額1000萬美元,其中出口創匯800萬美元,進口200萬美元。」據知情人士介紹,這家公司是江玲品家族的發家之地,也是其核心業務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暢購的關聯公司中,上海中博並不是唯一一家難睹真容的公司。記者在上海暢購超市有限公司的官方網站上看到,該公司旗下企業除了上海中博,還包括上海型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對於這家公司的註冊地眾和金融大廈218室,江浦路街道招商服務中心陳小姐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該大廈二樓是用以虛擬註冊的地址,公司並不在此地辦公。大廈物業則對記者表示,2010年時這個地址曾是一家小型旅館,2013年下半年後,整個二樓不再對外出租。

持卡人損失誰買單?

備付金或被挪用

上海暢購的相關公司蹤影難覓,曾經作為禮品饋贈和福利發放的「暢購一卡通」可能會化為泡影。

那麼,究竟誰該為持卡人可能承擔的損失買單?《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市四川北路525號宇航大廈的上海暢購總部,風波震蕩一月有餘,仍有部分消費者維權步伐姍姍來遲,排隊填寫信息登記表格。據媒體報導,登記者已經超過2000人。

為了避免絡繹不絕討要說法的消費者群情激憤,本就不算寬敞的辦公區域多處張貼著提示「文明維權」的「法律法規告知書」。然而,上海暢購至今未能拿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目前僅開通了3個刷卡消費點,都是「全家」超市,由於有限額的存在,無法滿足每天提前預約的消費者需求。

在上海暢購總部現場辦理登記的一位持卡人對記者坦言,3家超市裡的手機充值和水電繳費都無法刷卡,只能購買貨架商品,位置也都比較偏。許多現場維權人士都無奈地表示「只能等待」。

截至記者發稿,「暢購事件」的餘波仍在持續發酵中。據了解,除了個人持卡人,還有金額數量更大的公司持卡人和「黃牛」集中維權。

在外界看來,「暢購事件」背後很可能暴露出預付卡備付金監管的漏洞。據悉,由於持卡人支付給預付卡機構的資金與商戶收入存在時間差,預付卡機構帳戶中總留有一定數量的沉澱資金,被稱為備付金。

記者注意到,過去對於備付金的所有權並沒有具體安排,但2011年以後,央行出臺多個文件對預付卡客戶資金的存放、管理、使用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備付金應當全額存放在備付金銀行帳戶中。

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第三方支付機構大多通過商業代理和異地代理模式開展業務,其中,異地代理並沒有被納入備付金監管中去,通過異地銷售獲得的資金可以直接進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其他結算帳戶,因此就存在消費者資金被挪用的可能。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利益相關人的查詢機制、託管銀行的報告機制、信息披露機制也都有不夠完善處,以現在網絡支付的資金流轉速度看,按照基金託管半年或者一個季度出一個報告的頻率並不適用,應該加強信息披露機制,並實時公開。

上海其它預付卡「中躺槍」

——得仕曾背150萬現金「滅火」

「暢購事件」曝光後,上海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火燒連營,許多其他預付卡的持卡人也擔憂手中的卡片會變得一文不值。

從預付卡發卡規模看,杉德卡和聯華OK卡穩居滬上預付卡兩強,其他特約商戶覆蓋範圍較大的還包括得仕卡、斯瑪特卡等。

據媒體報導,今年年初,滬上多家商場曾暫時拒收得仕卡。不過,上海得仕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主管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強調,這是因為行業遭遇信任危機而「中躺槍」。

「暢購事件爆發後,特約商戶與我們的溝通曾發生過一些誤會。」 上海得仕該位高管對記者回憶了年初傳聞的由來,「按照慣例,我們會針對不同商戶交不同金額的保證金,到了節假日會追加保證金,一般情況下,如果假期消費超額,商戶會同意我們在上班第一天結清, 本來彼此間都是有信任機制的。」

上述高管表示,「暢購一卡通」出現問題後,這種信任感遭到破壞。「當時是元旦放假,一家商超的財務看到2天內得仕卡的消費金額用掉了大部分保證金額度,判斷第3天可能超額,而要到第4天我們上班才能追加保證金,所以出於擔心,他們並沒有和我們聯繫,而是直接公告宣布停用得仕卡。」

據介紹,這件事最後還是由商務部出面協調,「我們是直接背著150萬元現金送到他們的財務室,他們再在大賣場找了一個收銀通道,這才撕掉了公告,恢復了卡片的使用。」

但信任危機還是被市場急劇放大。這位高管告訴記者,2015年1月4日休假結束後,新世界、第一食品、農工商等商戶紛紛提出追加保證金的要求,為了確保得仕卡正常使用,公司也只能第一時間滿足。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2011年以前,不少第三方支付企業是利用備付金投資空間來盈利,現在央行不僅規定了備付金必須存放在銀行帳戶中,還提高了風險準備金的最高額度,基本覆蓋了帳戶裡的利息所得,大大壓縮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利潤。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後,公款消費和禮品市場更是受到重挫。這些都是預付卡市場負面消息頻頻曝出的大背景。

(本刊實習生曾姍姍對此文亦有貢獻)

預付卡行業監管沿革

2006年

預付卡合法地位被確立,此前很長時間處於禁止狀態。

2008年

金融危機期間,由於對經濟刺激表現突出,預付卡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2009年

央行第7號文件首次提到多用途預付卡,明確要求對非金融機構進行備案登記,特別提到通知範圍包括「多用途預付卡發行與清算」,被視作是預付卡進入政策監管視線的開端。

2010年

真正的預付卡監管元年,央行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備付金歸屬、使用、存管方式等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2011年5月

國務院辦公廳和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首次正式提出預付卡的分類,對商業預付卡實名等級制、商業預付卡非現金購卡制度、商業預付卡限額發行制度、嚴格發票和財務管理及備付金有效期等作出相關規定。

相關焦點

  • 「暢購」一卡通多日無法正常使用 購卡者擠爆上海總部
    圖說:「暢購一卡通」上海總部內,前來諮詢的消費者圍聚,進行登記工作。新民晚報新民網蕭君瑋攝  現場:購卡者湧入總部  今天中午,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來到位於四川北路525號宇航大廈14層的暢購公司總部。公司並不難找,一路有紅色指示牌引導,進入辦公室,一張圓桌前,購卡者圍坐,面前放置著或紅色或金色的消費卡,每個人都埋頭將卡上數字抄寫到暢購卡員工提供的表格內。
  • 上海暢購一卡通陷倒閉風波 寧波用戶紛紛到商店搶購
    央廣網財經1月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像暢購一卡通這樣的商業預付卡,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這是很多企業發放福利或親戚朋友間送禮的一種方式。  不過很多持有暢購一卡通的用戶最近發現,越來越多的商家暫停使用,而發卡公司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則在官網公告:公司正在全力檢測修復系統故障,自12月22日起,將陸續恢復商戶手裡暢購卡。  公告中還列出多個諮詢電話。今天,《天下公司》記者根據諮詢電話打過去,卻都無人接聽。隨機諮詢的幾家暢購一卡通的合作商戶,工作人員依然表示不能使用,也不知何時恢復。
  • 暢購一卡通在江浙滬全面停用?央行說老闆沒跑路
    暢購一卡通在江浙滬全面停用?「暢購一卡通」無法使用的情況,進而傳出暢購卡的運營公司上海暢購已倒閉、老闆已跑路的消息。上海暢購官網信息顯示,暢購一卡通主要分為兩種,面值為1000元的金卡,以及100元、200元、300元、500元等面值的紅卡。       對上述種種,作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者,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1月6日首次對整體情況進行了說明。
  • 暢購一卡通:暢快購物成泡影 備付金監管存漏洞
    連日來,市消協陸續接到5名消費者投訴,他們手中的「暢購一卡通」12月以來突然不能用了,找到發卡公司,工作人員總是答覆系統在升級,等等就好了,可是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眼看幾百甚至上千元的資金就此被「套牢」,使得消費者心煩不已。
  • 陷兌付危機的暢購卡有了新消息:債權受讓公司以85折收購
    央廣網寧波1月4日消息(記者曹美麗)2014年底,在長三角各大城市廣泛使用的暢購一卡通曝出倒閉傳聞,導致大量用戶手中的暢購卡無法使用。時隔一年多之後,暢購卡有了新消息:今天,交銀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將以債券受讓方式收購暢購預付卡,收購價格為卡內資金餘額的8.5折。
  • 暢購一卡通退卡和維權之路艱難 在江浙滬多地不能用
    日前,市民張小姐向記者諮詢,她去年購買的一張價值100元的暢購一卡通在超市買東西時,被告知無法使用,她跑遍鎮江各大特約商戶,這張卡就是用不出去,她想知道如何處理手中的這張卡,卡裡的錢是否還拿得回來。
  • 暢購卡多日無法使用 購卡者擠爆上海總部
    圖說:「暢購一卡通」上海總部內,前來諮詢的消費者圍聚,進行登記工作。新民晚報新民網 蕭君瑋 攝 新民晚報新民網 蕭君瑋 攝   【新民網·獨家報導】手裡握著價值百元至千元不等的暢購卡,消費者卻無法使用。今天(12月24日),陸續有網友向新民晚報新民網反映,預付卡「暢購一卡通」已多日無法使用。此前(12月19日),暢購卡官方網站曾發布公告稱,「正在全力檢測修復系統故障」,12月22日起將陸續恢復商戶受理。
  • 易通卡、聯商卡、暢購卡、信聯卡、商通卡紛紛圈地濟南「一卡通...
    誘人利益在濟南發行的各類儲值卡中,除了被魯商集團收購的山東一卡通外,還有由「濟南現代物流協會」牽頭髮起、銀商集團山東分公司作為資金管理機構的聯商卡、山東卓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的新聯卡、濟南華聯商廈集團發行的商通卡。除了這些本土的發卡機構外,外地發卡機構也已經進軍濟南。上海暢購企業服務公司今年上半年在山東設立了分公司,推廣發售其旗下的暢購一卡通。
  • 「暢購一卡通」每天只能滿足十個號 用卡要排半年隊
    東方網1月13日消息:預付卡「暢購一卡通」難以使用事件仍在繼續。記者昨日從重新開通使用暢購卡的全家便利店了解到,全家門店目前每天根據暢購卡公司提供的撥款金額對外提供刷卡消費,每日撥款金額已從10萬元降到現在的2萬-3萬元,持卡人只能排隊拿號預約,最長的估計要等半年之久。
  • 暢購卡多為企業福利卡 持卡用戶的「脫手之路」異常艱辛
    部分持卡人向記者反映,他們發現「暢購一卡通」無法使用是去年12月中旬,發卡公司曾在官網首頁刊登告示,表示卡片無法使用是「系統故障」所致,預計12月22日恢復,然而幾天過去了,卡片依然無法使用,公司方面再也沒有給出明確說法。
  • 唐小僧跑路引聯璧金融遭擠兌,近百人現場維權,公司稱被惡意擠兌
    唐小僧爆雷之後,「四大高返平臺」中僅存的聯璧金融遭遇擠兌危機。從20日晚上開始,陸續有投資人反映聯璧金融網站打不開,APP登陸緩慢,提現困難。更有人稱其疑似爆雷。21日下午,聯璧金融發布公告回應此事,承認「近日聯璧金融投資者出現集中兌付現象較為嚴重,同時也存在惡意擠兌情況的發生「。
  • 暢購卡停用一年多後再起波瀾 債權公司8.5折收購
    (記者曹美麗)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14年底,在長三角各大城市廣泛使用的預付卡——暢購一卡通突然無法使用。時隔一年多後,事情有了新進展:近日,交銀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以85折收購暢購預付卡。遲來的消息,讓暢購卡持有者百感交集,因為在苦等一年多後,很多人剛剛以低於5折的價格清空了暢購卡。
  • 暢購卡江浙滬地區停用 寧波持卡者維權遭遇踢皮球
    央廣網寧波3月11日消息(記者曹美麗)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暢購卡是由上海暢購一卡通公司發行的預付卡,是一張集商業、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消費卡,一般面值在100元-2000元不等。近年來,在杭州、寧波等江浙滬一帶非常盛行。  但是去年年底,暢購卡從"萬人迷"變成"萬人嫌",在長三角多個城市都無法正常使用。
  • 公交卡丟失難掛失 律師狀告一卡通公司案開庭
    公交卡丟失難掛失 律師狀告一卡通公司案開庭時間:2015-12-09 16:23:15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西安律師韓先生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於是他將一卡通公司告上了法庭。今天(12月9日)上午,這起案件在西安未央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    審判長:「原告韓朝澤與被告西安城市一卡通責任有限公司,返還不當得利糾紛一案,現在核對一下當事人身份。」    原告韓朝澤說,今年6月,他在西安便民驛站購買了一張長安通卡,10月丟失,丟失時卡裡有98元錢。
  • 「秒殺」活動賣假冒阿瑪尼手錶,暢購天下拒絕「假一賠十」被起訴
    浙江暢購天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稱暢購天下)是一家做跨境進口購物的網上商城。因為是老客戶,李女士被暢購天下的客服拉入了一個微信福利群,群裡經常有一些優惠打折商品信息。今年7月31日,暢購的工作人員發布一則秒殺活動促銷廣告,原價1260元的阿瑪尼滿天星鑲鑽防水石英女表AR1926秒殺價只要666元。
  • 聯璧金融遇擠兌 曾「綁定」斐訊賣理財
    手機截圖通過「0元購」和獎品,斐訊路由器與聯璧金融「綁定」;業內稱,高息返利平臺需持續燒錢,不具有可持續性新京報訊 (記者顧志娟)據報導,繼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紛紛「倒下」之後,被稱為民間四大高額返利平臺之一的聯璧金融於6月21日遭遇擠兌危機。
  • 代官山公司人員集體「蒸發」 供應商收千萬空頭支票
    公司總部人去樓空,供應商收千萬元空頭支票  【產業·公司】連鎖餐飲「代官山」公司人員集體「蒸發」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勞佳迪|上海報導  附會杜甫名句而得名的中高檔餐飲品牌「代官山」,曾以其時尚唯美的唐風陳設給食客們留下風雅印象。但從今年5月開始,短短兩個月內,上海、南京、無錫等地代官山門店相繼關門,留下懸疑的問號。
  • 網易一卡通 上海全家便利 創造購物樂趣
    網易公司與上海華聯家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又一次將便利購卡服務帶到上海玩家身邊!   從10月25日起,只要在上海全家便利及指定的上海喜士多便利超市中,您就能方便快捷的購買到面值為150點的網易一卡通實體點數卡。
  • 調查 | 「旅行蛙市政一卡通」騙局
    · 記者調查發現,以免費贈送禮物為手段,利用新媒體擴大傳播,以獲取關注度的套路並不少見。記者丨李推文編丨趙曦1月31日,王淼把她最近轉發的兩條推送都刪了。隨後覺得不解氣,又暫時關閉了朋友圈通道。標題中顯示,免費贈送的分別為公眾號所對應地區的一卡通) 發布推送的公眾號多以「地區+高校資訊」命名,而這些公眾號的簡介也十分相似,稱旨在提供當地高校熱點資訊。記者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後,發現這些公眾號發布的推送也大多相同,而推送內容則與當地高校關聯不大。
  • 檢舉麗江市旅遊局長有功 麗江一卡通公司原總經理獲輕判
    時任麗江市旅遊局局長和耀新把這個公司當作私人「小金庫」,要求該公司違法違規使用國有資金。時任麗江市一卡通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雁是和耀新的親信,她對和耀新的命令絕對聽從。  2014年1月,和耀新安排劉雁把麗江市一卡通公司的公款300萬元借給麗江聖源商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