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將重新開放

2020-12-17 人民網

人民網寧波12月30日電 (陳怡)記者從浙江省餘姚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改造提升,將於2016年1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

據介紹,餘姚市政府於今年1月份啟動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改造提升工程,涉及浙東行政公署與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浙東銀行與《新浙東報》社舊址等展陳場景改造提升,新增新四軍浙東遊擊隊軍史陳列館展陳布展,布展面積達2485平方米。

據了解,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十九個抗日根據地之一,也是解放戰爭時期江南七大遊擊區之一,1943年4月在餘姚梁弄收復之後,中共浙東區委遷至該地辦公,四明山也成了抗戰名山,梁弄有「浙東小延安」之稱。1981年當地政府在舊址基礎上建立了四明山革命紀念館,1992年更名為浙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相關焦點

  •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改造完成 元旦開放
    央廣網寧波12月30日消息(記者杜金明)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改造提升工程近期完工,將於2016年元旦重新對外開放。浙江餘姚市文廣新聞出版局和旅遊局今天對外發布了這個消息。  餘姚市文廣局和旅遊局副局長何建軍介紹說,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改造提升工程於2015年1月啟動,主要涉及浙東行政公署和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浙東銀行與《新浙東報》社舊址等。同時新增新四軍浙東遊擊隊軍史陳列館,布展總面積2485平方米。目前,整個工程已經結束,將於2016年元旦正式重新對外開放。
  • 首批省級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基地公布~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   成為首批省級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基地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完整保留了根據地黨、政、軍、經、文、衛、工等各類元素,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系統保留各類遺址遺蹟的抗日根據地。
  • ...奮進新時代】感受紅色文化 探訪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重走解放路 奮進新時代】感受紅色文化 探訪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中安在線   2019-06-27 00:00:43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徐慧冬 王佳  編輯:楊楊
  •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位於寧波市餘姚梁弄鎮,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其中,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舊址位於梁弄鎮曉嶺街103號,原系清代四合院民居。1991年,餘姚市人民政府對司令部舊址作了修葺,設立了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紀念館和史料陳列室,由譚啟龍同志題寫館名。
  •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其中所說的浙江,就是指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  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是華中八大戰略之一,是華中抗日的東南前哨地,它包括四明、會稽、三北(餘姚、慈谿、鎮海三縣以北地區)和浦東四個地區,位於杭州灣兩岸,滬、杭、甬之間,東瀕東海,南迄東陽至寧波公路,西跨浙贛鐵路金(華)蕭(山)線兩側,北達黃浦兩岸地區。擁有四百萬人口,一萬餘人的抗日武裝。
  • 參觀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源頭幹部的革命傳統教育,增強黨員的戰鬥力、凝聚力,7月17日上午,區委黨校組織百名源頭幹部遞進培養專修班前往餘姚梁弄鎮,參觀我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 記者探訪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四明山上紅色記憶不褪色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浙東銀行和《新浙東報》舊址)。四明山區,山路逶迤,層巒疊嶂。來自餘姚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講解員李玲在中共浙東區黨委舊址前,充滿激情地向遊客講述著這方土地上的熠熠勝跡。當時,我們的革命先烈就是以四明山為中心,建立浙東抗日根據地,創辦了《新浙東報》、開起浙東銀行、發行抗幣……革命火種在這片土地上燃起,為全國抗日之火助燃添薪,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梁弄鎮也被稱為浙東的「延安」。
  • 紅土地的傳承與嬗變:尋訪餘姚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然而,72年前,這裡曾是一場革命的風暴眼,我們的革命先烈以四明山為中心,建立浙東抗日根據地,創辦了《新浙東報》、開起浙東銀行、發行抗幣……革命火種在這片土地上燃起,為全國抗日之火助燃添薪,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  星星之火燎浙東  濛濛細雨中,記者和當地一群青年志願者走進橫坎頭村。
  •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 古色宅邸的紅色氣息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以梁弄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根據地是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和南方七大遊擊區之一,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位於梁弄鎮橫坎頭村,屬於餘姚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浙東延安」四明山抗日根據地:景史結合煥發新活力
    景史結合 紅色小鎮煥發新活力  以四明山為核心區域的浙東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十九塊敵後抗日根據地之一。而梁弄是根據地時期浙東區黨委、浙東行政公署、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等黨政軍機關的所在地,成為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
  • 73年前三北遊擊司令部成立 開創浙東抗日根據地徵程
    原標題:73年前三北遊擊司令部成立 開創浙東抗日根據地徵程 當地老百姓在介紹當年浙東區黨委成立時的情景。「73年前,三北遊擊司令部就是在這裡正式成立,標誌著抗戰時期三北抗日遊擊根據地的初步形成。」要不是當地人陳樹傑的篤定,我們很難想像曾經的紅色舊址,竟藏於這片嫋嫋香火間。徑直穿過寺廟,坐東朝西,是一排硬山頂七開間兩層樓房,暗紅色,牆體斑駁。
  • 四明山抗日根據地 追尋大好河山紅色記憶
    記者 緒研 梅源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緒研 梅源)為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6月26日上午,「重走解放路奮進新時代」長三角主流新媒體採訪團走進了寧波餘姚市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開啟了難忘的紅色文化學習之旅。
  • 浦發銀行寧波慈谿支行黨支部走進浙東紅村——梁弄橫坎頭村
    近期,浦發銀行寧波慈谿支行支部全體黨員赴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參觀學習,將抹不去的紅色記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提升全體黨員的戰鬥力、攻堅力。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梁弄鎮橫坎頭村位於餘姚四明山革命老區。
  • 浙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浙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位於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設在中共浙東區委舊址內。該建築為木結構清末民居,正樓坐東面西,七樓七底,左右廂房各兩樓兩底,中間為庭院,四周圍以圍牆。1943年至1945年,中共浙東區委員會和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在此辦公。創建了浙東革命根據地,領導浙東人民與敵、偽、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是浙東抗日的中心。1995年3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浙江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天目新竹」學員赴四明山革命根據地參觀學習
    日前,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組織2020年「天目新竹」優秀年輕幹部培訓班的60多名學員赴浙東革命聖地四明山開展學習活動,踏尋紅色足跡,接受黨性教育。坐落於寧波市西部的四明山浙東革命根據地,是我國十九個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是我國南方七大遊擊戰區之一,是浙東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紅色基地。此次學習教育活動為期三天,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展開。
  • 寧波部分景區暫停開放、暫停散客接待
    例如,寧波麗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於7月31日發布公告,為迎接玫瑰花海節開幕,自8月1日開始,寧波麗盛玫瑰莊園將對園區進行升級修整,「在此期間園區暫停對散客開放,只接受團隊客人預訂,在此期間如有重要活動,公司將在第一時間予以通知。」根據預計,升級修整後的莊園將於9月25日重新開放。
  • 金華市委黨校2020年春季市管班赴四明山革命根據地接受黨性教育
    6月3日至5日,金華市委黨校2020年春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培訓班全體學員來到四明山浙東革命根據地,追憶歷史、緬懷先烈,接受紅色教育、提升黨性修養。四明山革命根據地是華中抗日的東南前哨,擁有四百萬人口,一萬餘人的抗日武裝,在中共浙東區委的領導下,共進行了600餘次的大小戰鬥,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學員們依次到四明山烈士陵園緬懷了先烈,重溫了入黨誓詞,參觀了浙東敵後各界臨時代表會議舊址,浙東根據地舊址群,革命烈士史跡陳列室、浙東行政公署舊址、浙東軍政幹校舊址等,並認真聽取了四明山分校老師的現場講課。
  • 走進四明山革命根據地 重溫「血與火的記憶」
    東方網記者袁穎6月26日報導:今天上午,「重走解放路奮進新時代」長三角主流新媒體記者團來到了浙江餘姚橫坎頭村的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這裡曾是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心臟。記者們一邊聆聽有關歷史的介紹,一邊感受著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中華民族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