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雅質愛文化「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著太多我們未曾發掘的神秘文明了,諸如神秘莫測的瑪雅文明、行蹤詭異的印第安文明以及,曾經是佛教聖地、排列齊整的吳哥文明。吳哥文明的發現是以吳哥古城的考古為基礎開始的,曾經繁華的城市現在已經消失了,吳哥窟的周圍排列了一座座佛塔,這些佛塔帶有印度教神廟的特色,卻又不同於傳統的印度教神廟,有著吳哥王朝的鮮明特點。直到現在,人們也不知道吳哥古城究竟是如何發展、繁盛直到滅絕的,這個叢林中的古城身上有著太多的謎團。
根絕現在的歷史記載和推測,吳哥古城大約是在12世紀前半葉,也就是吳哥王朝的全盛時期所建,這裡的城市規模非常宏偉壯觀,護城河環繞在周圍,城內有各式各樣非常精美的寶塔寺院和廟宇。而提到吳哥古城的建立,就不得不把時間回溯到公元六世紀。在這個時代,曾經興旺發達的扶南王國走向沒落,取而代之的國王江都城建在伊奢那補羅,這也是吳哥文明的前身。在這裡,最出名的就是世俗建築和碑銘,世俗建築的代表作是奢華典雅的王宮群;碑銘則是反映了宗教活動在這裡的傳播,他們共同構成了前吳哥文明的珍寶。
而吳哥文明的繁盛時期則是在公元九世紀初,當時的國王創造了吳哥文明最燦爛輝煌的時代。他不僅修建了王宮和行宮,還建造了著名的寶劍寺。在國王死後,他的繼承人也十分具有政治頭腦,將吳哥文明帶向了繁盛。但由於缺乏史料,關於當時確切的吳哥王朝的歷史早已經不可考。人們只能根據他們遺留下來的宏偉的建築猜測當時的吳哥王朝曾經是多麼強大,文化多麼豐富。一代代國王的勤政愛民令吳哥王朝徹底強大起來,強大且知名。尤其是在最後一任仁慈的君王蘇耶跋摩這裡,他四處徵戰擴大了吳哥王朝的勢力範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南亞王者。
但繁盛過後便是衰敗,這衰敗其實在蘇耶跋摩這裡就已出現弊端。他的好大喜功奢華浪費消耗了吳哥王朝的實力,而到他的繼承人這裡,則一發不可收拾了起來。這個時候的國王因為沉迷於龐大的神廟建築耗盡了國力,在他死去後吳哥王朝便出現了衰落的景象,被宿敵大肆入侵,四處分裂。在這之後的數年間,吳哥王朝經歷了分裂、再度強盛等歷史時期,卻仿佛在一瞬間突然被人拋棄一般被人放棄了,柬埔寨人民一下子從吳哥古城中退了出來,讓這座繁華的都市再度被叢林、青苔所掩埋。
直到現在,重現於世的吳哥遺蹟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麗,但是由於有關柬埔寨中古時代的史料極其匱乏,這座古城就留下了永久的迷,最大的謎團就是柬埔寨人民在當時為什麼要放棄吳哥城?有的人認為,這個當時不斷入侵的敵人有關,這讓當時的吳哥人民最終做出了撤離吳哥城的舉動,但根據常識判斷,當時的吳哥城未必沒有再戰之力,為什麼又要拋棄常年居住的都城而逃亡他鄉呢?不戰而逃的舉動本身就足夠奇怪,加上當時是古城最繁榮的時候,因此也有很多學者猜測當時的吳哥城可能遭受了一場流行瘟疫或者其他大型傳染疾病,才不得不放棄都城逃亡他處。
上面的兩種猜測自然有其道理,吳哥城當時深陷於王宮內部的宮鬥和衰落當中,要是有外敵大舉入侵,一時間國王慌亂棄城逃跑也是極為可能的;而柬埔寨本來就是熱帶國家,常年炎熱潮溼,加上當時的醫療條件極為差勁,高溫繁衍出瘟疫令吳哥人民不得不逃出都城也是極為可能的。真相現在自然已經無從得知,吳哥人民曾經創造了如此繁盛的文化,卻又毅然決然的捨棄了它,究其原因,無非是當時的統治者實力弱小、外敵過於強大以及吳哥人民生活的困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