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肉包子能把狗打跑嗎?
據說2007年10月間天津市餐飲協會聯合某報媒發起過「給天津飯店取洋名」的群眾運動,狗不理自然是焦點所在。而當時最獲認可的狗不理英文名是:go believe。隨後,天津狗不理集團正式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申請,將「go believe」 註冊為「狗不理」英文名稱。而今,go believe要去美國併購咖啡店了。
最近包子概念一度紅透半邊天,被慶豐包子鋪秒殺的百年老店狗不理一定是心急如焚的。慶豐在京有183家門店,但畢竟只是一個地方品牌,在「享譽全球」的狗不理面前還是個小夥計。但此一時彼一時,眼下慶豐已成為了餐飲界的草根明星,各地投資者迫不及待地試圖加盟,全國連鎖的版圖分分鐘就能鋪開。在小夥計的逆襲面前,狗不理還能單憑老字號的驕傲就hold住銷售和資本的兩個戰場?狗不理自己也不會believe。所以要進擊,所以要趕緊讓市場為之躁起來!
8日,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調宣布,將啟動「走出去」戰略,併購美國一家知名連鎖咖啡企業,藉助併購對象分布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連鎖店,一舉打入國際餐飲市場。
如果說習總現身慶豐讓包子戰勝了鮑魚,那麼狗不理「走出去」的豪言,則令土包子瞬間有了國際化的底氣。但除了放話散消息,狗不理對一切與併購相關的細節都三緘其口。關於併購標的、併購規模、整合規劃的具體信息,外界完全只能憑猜測。不僅中國人在猜,美國人也在猜。前腳狗不理宣布將併購「一家美國知名連鎖咖啡企業」,後腳美國快餐連鎖大牌Dunkin'Brands股價便大幅攀升——對此,狗不理笑而不語。只是淡淡地說一句:和對方洽談愉快,如無意外2014年上半年將正式籤署合作協議。
老字號自然不會把自己的進擊和慶豐的意外走紅扯上干係。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買美國咖啡店是為利用收購對象已有的經營網絡和平臺推動狗不理成功走出國門,把高品質的中國本土中餐在最短時間內開到國外。但業界人士卻表示不能接受這樣naive的說辭,尤其是在IPO業已開閘的當下。
餐飲企業,特別是自詡高端餐飲的企業,眼下面臨的困難不僅來自「限三公」之後日益萎縮的市場,還有情況越來越嚴重的上市難。記得全聚德?曾在1996年和2001年兩度啟動上市計劃,可直到2007年底才正式亮相A股市場。大S的婆婆更是因為俏江南國內上市無望而轉籍把自己變成了老外,連政協委員的帽子也不戴了。小南國、味千拉麵等餐飲集團亦都放棄A股投身港股……這些都是前車之鑑。
自2005年改制後,狗不理已不再是國企。雖然發展勢頭不錯,但由於其標準化生產難度大、財務核算票據缺乏、經營不確定性過大等諸多羈絆,狗不理上市始終只聞樓梯響。此番豪言併購美國咖啡連鎖巨頭,毫無疑問和其資本市場布局息息相關。借美國人的殼可能性不大,因為狗不理最大的資產還是其無形品牌資產,其年營收還未突破十億級。但借美國人的勢是很靠譜的,尤其是在它排隊IPO的當下。包子店裡喝咖啡中國人難以接受,咖啡店裡吃包子對老外而言並無不妥。海外賣包子走人家現成的渠道,事半功倍。而海外市場的故事拿回A股市場來說,噱頭夠足想像力夠大,還能披上民族產業國際主義的外衣。畢竟,國內的包子太多了,他鄉異國的包子還很稀罕。
只是,go是件相對簡單的事,believe卻比較難。這些年來,狗不理多半是在靠著包子老字號的老本錢在謀多元化。在其主營業務中,高檔酒店佔比非常高。狗不理在北京、天津直營的13家品牌酒樓和6家不同菜系的花園別墅式酒樓均屬中高端餐飲。在高端餐飲市場面臨重新洗牌的大環境下,即使你go去海外開洋葷,但你如何才能讓資本市場believe你先前大手筆投資的高端餐飲能夠迅速重振旗鼓?
不知何故,突然想起了正在紐約的標哥,也不知道他一共收購了多少份《紐約時報》。狗不理當然比標哥穩重得多,但誰都明白:能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店的跨國咖啡連鎖企業不多,僅有的那些公司動輒百億美元市值,狗不理到底拿什麼去併購這些餐飲界的大象呢?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所謂的海外併購或許水分蠻大,絕非拿包子去買咖啡那麼簡單。更大的可能,是狗不理在拉著合作夥伴一起講故事—一旦講成了,狗不理將因成為我國餐飲企業海外併購第一單而載入資本市場的史冊。隨後的更多故事才會順理成章。
但說到底,包子不是漢堡,狗不理在中國再牛B,麥當勞們也不知道。「走出去」真的不難,難的是把老外的錢掙回來。與此同時,還得穩得住國內的市場。否則就會得不償失。都說believe裡始終藏著一個lie,狗不理萬不可看齊標哥,說是談收購,其實表演的是關於lie的行為藝術。
作者微信私人訂製 mr3diary。專業吐槽12years+,信心所選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