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東西南北的來歷嗎?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2020-12-12 子凡的書香視界

你知道東西南北的來歷嗎?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東西南北,是最基本的地理方位。那麼,你知道東西南北的來歷嗎?人們是如何確定哪裡是東方,哪裡是西方,以及南方和北方的呢?

東:太陽升起的地方

現在的「東」是簡化演變之後的字體,在《說文·東部》中曰「從日在木中」,意思是太陽剛剛升起在林木中透出光亮。甲骨文的「東」中間一個日字,代表太陽,上下是木字,表示樹木間的太陽。因此,太陽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東」的發音與「動」相似,表示太陽一出來,萬物萌動,恢復了生機。

西:飛鳥棲息的地方

西與東相對應,是太陽落山的方向。古人觀察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萬物歸於肅靜,飛鳥,雞鴨等動物都回到了窩裡休息。因此「西」在甲骨文中很像一個鳥窩,表示小鳥歸巢的地方。而且西與「息」同音,棲息,休息。《歸去來辭》寫道,「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南:面朝的方位

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就是南方。在甲骨文字形中,「南」是之類的樂器,南本義指樂器。《詩·小雅·鼓鍾》:「以雅以南。」下面有一個小人的形狀,是巫師敲鼓的含義,巫師敲鼓的時候面對著太陽,表示向天祈福。「南」一開始的發音是「面」,後來演變為「南」。

北:背靠的方位

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就是北方,與「南」相對。甲骨文中的「北」是兩個人背靠背,「說文」曰「從二人相背」。而北與「背」同音。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為南北之北。

因此,我們今天有面南背北,左東右西的說法。有趣的是「東西南北」還是一個成語,該成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東西南北,誰敢安處」。意思是指四方、到處、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例如《禮記·檀弓上》寫道「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該成語也指人到處漂泊,行蹤不定。例如《人境廬詩草自序》寫道「後以奔走四方,東西南北,馳驅少暇」。

往期回顧:

關於端午節的冷知識,看看有沒有你不知道的?

炊餅不是餅,嘎飯不是飯,古典名著裡那些繞暈你的食物名稱!

司空見慣的撲克牌,原來藏著這麼多的秘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說人極度自私嗎?據說原意正好與之相反!

你知道八拜之交嗎?原來「如膠似漆」說的並不是愛情!

相關焦點

  • 古人打井為何要放倆烏龜在井裡?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一、面對大自然時古人的智慧眾所周知大多數文明都是傍河而起,倚居長江黃河流域的中國古文明,沿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生長的古巴比倫文明,在印度河和恆河滋生的古印度文明等等。可見水對於人類來說有多麼重要,拋卻文明發展不說,水最本質的作用便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基礎需求。
  • 看完只能佩服古人的智慧
    面積龐大的故宮,為何三大殿不見一棵樹看完只能佩服古人的智慧每逢假期街上就人山人海。隨著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注重享受生活。每逢節假日必定帶著親戚朋友們出來遊玩。很多觀賞完的遊客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麼大的故宮,三大殿竟然一棵樹都沒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自己在家蓋的房子總會在院子裡種幾棵茁壯的樹苗,可這麼大的地方一棵樹都沒有。如果您好奇的問了導遊,導遊一定會這樣向你解釋,是為了防止刺客隱藏在大樹裡的。要是一不小心讓刺客出現在皇宮裡面,這樣的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什麼要放只烏龜在井裡?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什麼要放只烏龜在井裡?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按照古人的智慧,相信迷信是一回事,怎麼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古人的做法,有時候必然有他們的道理,並非全是迷信!很多人都十分好奇,古人為什麼打井都要放兩隻烏龜在井裡?
  • 為什麼故宮屋頂上沒有小鳥拉屎,看完設計原理,真佩服古人的智慧
    參觀完故宮,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故宮頂上沒有小鳥在拉屎?故宮是屬於明、清兩個朝代的宮殿,彼此隔了很多年。建築佔地面積巨大,大小各異的房間有九千多間,房屋基本均為木結構,保存至今。即使經歷過許多朝代,即使有對人性的破壞,但依然穩穩地出現在大家面前,融入其中仍能感覺到曾經的光彩。
  • 古人說:「上善若水」到底啥意思?看完佩服古人高深智慧
    最早出現在《道德經》中,最開始我弄不懂是何意思,直到讀完《道德經》,我才知道了成語中蘊含的深意。《道德經》是一部經典史書,裡面記載了很多古人的智慧。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道」和「德」。作為道家思想衍生的產物,作為哲學家李耳的作品,該書涉及了治國領兵之道、修身養生之道……。
  • 看完設計原理,你會佩服古人的智慧
    其實這件事情是有科學依據的,而且看完設計原理,你會佩服古人的智慧。我們應該都知道,作為帝王的所居之地,故宮在建造之初,所進行的設計不但複雜精緻,使用的材料也是非常的珍貴,我們可以發現在故宮博物院的屋頂之處,設計的樣式是一個坡度非常大的斜坡,這樣就使得鳥兒很難在上面進行立足。
  • 看到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萬裡長城的風景非常雄偉壯觀,是我國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但大家知道長城的盡頭藏在哪裡嗎? 從遠處看萬裡長城就像是一條巨龍,隨時準備好鑽進渤海中戲水掀浪,而古老的城牆與大海融為一體,雖然歷經千年的時光卻依然屹立不倒,不少外國遊客看到中國的萬裡長城,也不得不讚嘆中國古人的智慧
  • 宋朝之前還沒有鐵鍋,那古人是怎麼做飯的?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宋朝之前還沒有鐵鍋,那古人是怎麼做飯的?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鐵鍋是在北宋初期開始在老百姓家中普及的,根本原因是北宋時期冶鐵技術得到了較大發展,據歷史記載,到宋徽宗(1082年——1135年)時期,全國人口將近1.3億,鐵的年產量達到了900萬斤,也就是4500噸,但比起現在動輒幾億噸的年產量,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 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看完佩服古人智慧所謂「開江魚」,我們可以從表面上理解,即為河流剛剛解凍時的魚。這種魚是在冰凍的河流中生長了一個冬天的魚,因此不僅肉多個頭大,而且味道十分的鮮美。開江魚只有在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河流解凍時才能得到,必須是解凍後的第一批魚才能成為開江魚。「下蛋雞」在我們這裡實際上指的就是老母雞,至於老母雞的營養價值,相信在農村生長的朋友都知道。
  • 酒店床尾的凳子你是如何使用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奇技淫巧
    酒店床尾的凳子你是如何使用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奇技淫巧文/檸檬每一年的旅遊去遊玩的什麼的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啦,有些細心得朋友們會發現一個細節,在一些情侶酒店房間會出現床頭會擺放一張軟綿綿的長凳子,今天我們得話題就是這個凳子的作用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要有個凳子在床尾處。讓人想不透,捉摸不透,大致每一家的酒店裡的床尾的位置都會有這麼一張凳子擺放在那!
  • 看完不得不佩服設計師
    看完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火車是如今人們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雖然速度不如飛機,高鐵那樣快,但是方便便宜,是許多人出行的首要選擇,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火車就是在軌道上行駛的,一般都是在陸地上,但是你聽說過海上火車嗎?海南的「海上火車」,是怎麼行駛過海的?看完不得不佩服設計師!
  • 看了這6個方法,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握在手中輕輕搖動幾下,便可傳來陣陣清風,送來一絲涼爽,讓人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2:蓮子湯到了明清時期,用蓮子湯來避暑成為了一種非常流行的方式。在炎炎烈日,幾口蓮子湯喝下去,身心都會舒服不少,是一種避免中暑的好方法。
  • 看完後懷疑人生,老外都佩服的不行
    看完後懷疑人生,老外都佩服的不行 古往今來的中國,有很多經典的建築。長城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中國典型建築的代表,它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長城在古代歷史上建造中耗費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
  • 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他們難道不需要上廁所嗎?今天就讓小編帶領著大家一起來一探究竟吧。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故宮中是居住著一國之君皇帝的,皇帝自然也是需要上廁所的,而作為真龍天子,皇帝怎麼可能會去使用那些臭氣燻天的茅廁呢?所以說古人們便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將皇帝上廁所的問題給解決了。
  •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何都會在井裡養鯉魚?看完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有養過魚的朋友肯定都會知道,魚是會一直有排洩物的出來,井裡養的魚可沒法像現在這樣給定期清理髒東西。而且這井水一般都是直接就打過來飲用或煮飯燒菜的,古人對於這些魚的排洩物難道都不在意嗎?其實你別說,跟生命安全比起來,古人對這些還真是不會在意。
  • 得知原因,讓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我國中國有一些傳承了幾千年的古老建築,即便是今天依然屹立在華夏東方,他們見證了華夏的歷史,經歷過不少的風雨。也成為我國乃至世界鼎鼎有名的偉大建築,這不單單只是屬於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更屬於全人類的驕傲,這是人類文明的一次偉大見證。
  • 故宮,揭秘養心殿潮溼陰冷的原因,讓你驚嘆古人智慧
    咱們國家發展有上千年,有了很多的歷史,也存在著很多能夠彰顯古代國人智慧的建築。每一次的建築揭秘,都能讓人們感嘆於古人的智慧無窮,因為歷史長久,所以有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代建築,它們存在至今讓人們了解古代的文化生活。
  • 古代用紙糊窗戶,不怕雨淋嗎?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遠古時期,那時候人們生活在山洞中,後來為了生活方便,開始部落群居,開始搭建房屋,用動物的皮毛來遮擋窗戶,在秦漢之前,古人一般用麻布,絹紗等來封窗戶,當然這只是權貴人家,普通貧民只能用草簾當窗紙,透氣倒不錯,但透光卻很一般。
  • 竟然在大海中,看完佩服古人無窮的智慧!
    比如古埃及巨大的金字塔,至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這讓人們深深折服於古人的智慧。而在我國,也有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人類奇蹟,萬裡長城便是其中一項。提起長城,想必很多人並不陌生,而若說起長城最東邊的老龍頭,想必很少有人能說出所以然來。老龍頭位於我國河北秦皇島,是我國4A級景區,修建於明朝的洪武年間。
  • 邏輯狗分享 | 戴香包、插艾草,你知道端午習俗的來歷嗎?
    一提到端午節,大家想到都是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草等等,但是你知道他們的來歷嗎?小孩子問起來你能答出來嗎?黃巢看了很納悶,就問這個婦人:「你為什麼要背大的小孩,讓小的走路呢?」婦人說:「我背的小孩五歲,是大伯的孩子。大伯被徵召打仗,不幸身亡,孩子的母親得了重病快要死了,就把孩子託付給我,我有責任把他給照顧好。另一個是自己的小孩,遇到不測只能照顧一個,只好犧牲自己的延續大伯的命脈。」黃巢聽了非常感動。又問:「為什麼一群人都往外跑?」婦人說:「你不知道黃巢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