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猶如壯麗的日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鍛造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

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鏗鏘有力。

中國共產黨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

偉大的新時代,必有偉大的思想領航。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揚思想之旗、夯實理論之基,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把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安排,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注入澎湃精神動力。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科學指引下,工程緊緊圍繞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根本任務,在經典著作編譯、理論研究闡釋、重大問題研究、學科教材體系建設、壯大人才隊伍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呈現新氣象。

強基固本、與時俱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教育人民

超過7100萬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再次刷新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創造的出版發行紀錄。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同樣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莊嚴地寫入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鄭重地把這一思想載入憲法,實現了國家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

新時代加強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這一思想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使這一思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用思想火炬引領「中國號」復興巨輪破浪前行。

——抓住「關鍵少數」,「頭雁效應」至關重要。

工程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以「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為核心內容和主要依據,以專題的形式深入闡釋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並製作圖文並茂、音畫同框的多媒體課件,幫助黨員幹部聽學新思想。

工程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內容豐富、結構嚴整,忠實原文原著、文風生動樸實,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權威學習材料,為廣大黨員幹部系統把握新思想提供了權威讀物。

結合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工程組織編輯印發「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全面深入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強憂患意識 防範風險挑戰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等《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為領導幹部學習提供重要資料。開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列席旁聽,對學習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推動把理論學習這項「軟任務」變成「硬約束」,領導幹部帶頭學、跟進學成為學思踐悟新思想的「排頭兵」「領頭羊」。

——彰顯理論真理力量,基礎在於研精闡微。

理論既是塑造,也是建構。世界上的任何理論都是從無到有塑造建構的結果,是對實踐的理性反思和提煉升華。

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不久,經黨中央批准,10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在中央黨校、教育部、中國社科院、國防大學、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成立。

憑藉雄厚的研究實力和精幹的研究隊伍,這些新平臺在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2020年8月出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正是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的重要成果。這部著作在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理建構上下了很大功夫,向前邁進了一步。

今年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全國和各省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先後在中央主要報刊上發表理論文章1000多篇,「既講是什麼、又講為什麼,既講怎麼看、又講怎麼辦,有力增強了理論的說服力、感染力。」

新時代、新目標、新徵程。

工程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地連續舉辦多場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理論研討會,進行深入研討交流,宏觀上把握理論概貌,微觀上探求精神內涵,對理論的認識進行新的深化和拓展。

——實現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重在推進大眾化通俗化。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雲南時專門參觀了艾思奇紀念館,強調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

就在一年前,一個立足全體黨員、面向全社會的新思想學習平臺——「學習強國」亮相,上線3個月註冊用戶總數就突破1億人。17個板塊、180多個一級欄目,海量免費閱讀的期刊圖書、視頻公開課、影音作品,更好滿足了幹部群眾多樣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學習需求。「學習強國」入選「2019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工程推出《法治面對面》《全面小康熱點面對面》《新時代面對面》《新中國發展面對面》《中國制度面對面》等系列通俗理論讀物,發行總量達數千萬冊;《馬克思是對的》《脫貧攻堅在路上》《必由之路》《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專題片,在全國範圍引發追片熱潮和熱烈反響;國家博物館的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專題展覽,觀眾累計超過120萬人次。

積極探索對象化、互動化宣講形式,工程以「小切口」闡述大道理,以「身邊事」印證「天下事」,基層宣講用心用情、亮點頻出:

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一個個宣講的集體與個人,充分展現理論貼近大眾的靚麗風採。

工程組織推出的7集動畫片《領風者》登陸網際網路,第一次用動畫的形式再現馬克思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鬥的一生,迅速佔據B站動畫國創區首播在線觀看榜首、優酷動漫熱搜榜榜首。

如今,馬克思不再是「熟悉的陌生人」,「高大上」的經典著作日益為年輕人所認知所關注。

理論一經群眾掌握,就會變成強大的物質力量。

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日益彰顯,神州大地上思想之光轉化為前進偉力的生動畫卷漸次展開。

課題攻堅、磨砥刻厲,增強理論解釋力、話語說服力、實踐推動力

15年前,盛夏的餘村依山抱水,竹海綿延,一派江南風韻。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這個浙北小村莊,首次創造性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15年後,一場圍繞這一重大理念的工程論壇同樣在這裡舉辦。與會專家深入研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歷史脈絡、哲學思考、理論要義。

這是一次跨越時間的綠色之約,也是一場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思想盛宴。

把握時代脈搏,解開思想扣子。

工程專家大力開展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研究,加強重大思想理論問題的辨析引導,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說服力、戰鬥力不斷提升。

——以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

工程充分發揮理論研究高層次人才密集、與實際部門聯繫緊密、輻射帶動作用強勁的優勢,先後設立200多項重大課題,組織精兵強將開展集中攻關,推出一大批有理論深度和決策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

啟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新時代中美關係研究」「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內涵研究」「社會結構與階層變化研究」「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等重大課題,眾多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領導同志批示指示,為治國理政、諮政育人提供了參考啟示。

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承擔的「共產黨執政規律研究」工程課題,對共產黨執政規律進行了多維度研究,形成「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重大歷史貢獻和歷史經驗研究」等系列專題報告及研究文章,出版《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新境界》等階段性研究成果,受到社科理論界的廣泛好評。

——創新理論研究工作機制

當代中國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和最宏大最獨特的實踐創新,為理論發展創造了無比廣闊的空間,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

工程精心組織理論研究「五路大軍」,發揮高校、黨校、社科研究機構等的積極性,著力整合優勢資源、強化融通融合,打破不同地域、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界限,進行「兵團式」「集群式」協同作戰,產生了規模效應。

工程設立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現實問題研究」課題,匯集數十位來自全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實務部門的法律學者;「長江經濟帶重大戰略研究」課題,由上海市委宣傳部牽頭,匯集江蘇、湖北、重慶、四川等地研究力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課題,調動中央黨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等研究單位群策群力……在組織重大課題研究方面,工程走出了一條跨區域、跨領域合作研究的新路子。

——在辨析引導中匯聚共識

工程重點資助和支持6家中央報刊和33家省級黨報理論版建設,堅持理論立版、理論辦版,推進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隊伍、傳播機制建設,著力提升理論文章的說服力感召力,努力打造多層次理論傳播全媒體矩陣,充分發揮黨報黨刊的思想引領作用。

關鍵時刻激濁揚清、弘揚正氣,尤需舉旗亮劍、敢於鬥爭。

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社科院牽頭的課題「新時代與新中國70年歷史經驗研究」刊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意義》等系列理論文章;圍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偉大鬥爭,刊發《力挽狂瀾定乾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抗疫鬥爭生動實踐》《新時代不朽的精神豐碑》等文章……敢於發聲,善於發聲,用正確聲音佔領輿論陣地,彰顯事實的力量、道義的力量。

面對西方「憲政民主」、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民粹主義、唯心主義等錯誤思潮,面對歪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歪曲黨史國史等噪音雜音,工程專家化筆為劍,在理論鬥爭中撥開思想迷霧,讓真理越辯越明。

積極打好意識形態領域戰略主動仗,絕不給錯誤觀點留下傳播空間。

為廓清中美經貿摩擦中出現的悲觀論、「恐美論」、「中國無理論」等,面對美國政要抹黑攻擊中國的不實言論,工程連續推出《不畏浮雲遮望眼》《涇渭由來兩清濁》《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等重磅文章,深刻揭批美國政府霸凌主義行徑表現和危害;為批駁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節點上出現的錯誤言論,工程刊發《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的出兵決策》等系列文章……立破並舉,匡正驅邪,「鍾軒理」成為引領思想輿論、統一社會共識的響亮品牌。

立德樹人,凝心鑄魂,培養信仰堅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我們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

——立德樹人,要在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心中種下信仰的種子。

後浪奔湧,一場場「青春宣講」掀起一陣陣熱潮。黨的十九大以來,工程立足新時代,把培育和造就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作為重大課題,持續強化基層宣講工作,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入腦入心,致力於使廣大青年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積極傳播者、堅定踐行者,讓信仰的力量在青年中引發共情共鳴。

——立德樹人,要抓好教材建設這一「牛鼻子」。

教材建設是育人鑄魂的重要依託,承擔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理化的時代重任。

黨的十九大以來,工程把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迅速啟動高校思政課和工程文科專業課教材修訂工作,2018年推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高校思政課必修教材修訂版,至今發行量近7000萬冊;組織編寫高校思政課本科教材配套輔導用書,幫助一線教師「吃透教材」「講活教材」。

同時,工程基本完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概論》《史學概論》《政治學概論》《憲法學》《新聞學概論》《西方經濟學》等20餘種專業課重點教材修訂,充分反映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學科領域研究最新進展的教材體系正愈加健全。

——立德樹人,要建好馬克思主義教育教學主陣地。

10月30日,河南鄭州,第二屆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論壇在鄭州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30餘所全國重點馬院的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交流典型經驗、總結先進做法。

黨的十九大以來,工程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分三批遴選確定支持37家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制定實施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如今,在重點馬院的帶動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質量明顯提升,學科考核標準沿著突出育人實效、兼顧教學科研的方向不斷優化,全社會重視馬院建設、支持馬院建設的氛圍更加濃厚,全國馬院正逐步實現整體性躍升。

——立德樹人,要講好思政課這一關鍵課程。

「記得老師曾問我們,你們讀過《共產黨宣言》嗎?後來,這本書,我們一讀再讀。每次讀,都會感嘆它的品格和力量……」這是「給90後講講馬克思」音頻黨課中的一節,2018年4月以來至今,節目總收聽量逾3億人次。

「網紅思政課」在全國年輕聽眾中引發「追劇」效應,各地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紛紛應運而生,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步伐持續加快……3年多來,通過師資、教材、教法的創新和改革,工程深入貫徹《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著力強化思政實效。

如今,思政課在廣大學生當中,正成為有內涵、能「解渴」、顯個性的「金課」,不斷增強師生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讓信仰的種子開放更加絢麗的花朵,收穫更加豐碩的果實,激發起廣大青年的愛國之志和報國之行。

奮楫揚帆,接續奮鬥,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想理論建設新局面

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

賡續「弘道」之追求、「弘毅」之精神,工程多年來堅持人才為先、人才為要,把培養優秀理論人才作為重要任務,引領帶動數以萬計的專家學者在思想理論建設新徵程中勠力前行。

他們盡為國之責、獻為民之策,在特殊講壇擔當智囊。

工程專家中有這樣一些特殊的學者。

「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我國憲法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國歷史上的吏治」「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圍繞一系列重大主題,黨的十九大以來,多位工程專家參與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為黨中央決策部署提供參考。

他們嘔心瀝血,忘我奉獻,用堅定的立場和深厚的學養為工程把好政治關、學術關。

工程諮詢委員會由我國當代思想理論界各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組成,耄耋之年依然皓首窮經、初心不改,展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的赤忱之心,展現出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強烈擔當,被稱為「一個令人敬仰的群體」。

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僅諮詢委員年均審稿量就在千萬字以上。他們克服身體上、工作中的諸多困難,任勞任怨、一絲不苟、勤奮工作,為黨的理論建設的推進和理論陣地的鞏固,獻計獻策,從不懈怠。

許多傑出的理論家在工程的深入推進中鞠躬盡瘁,詮釋著「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學術精神,為後輩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他們薪火相傳,賡續前行,孕育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的花繁果碩。

多年來,工程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工程實施的過程作為造就人才的過程。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薪火相傳,賡續前行,盡顯堅定信仰與火熱襟懷。正是因為他們,這項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工程、基礎工程才愈加堅實穩固。

他們立足崗位,潛心耕耘,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擔當思想啟迪者和引路人。

截至今年11月,登記在庫的全國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總數達106411人,首次突破10萬人大關。「十三五」時期,高校思政課教師年均增長率14.4%,其中專職教師增幅達65.5%。

數據迅猛增長,映射著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隊伍的壯大。黨的十九大以來,一大批工程專家在講壇默默耕耘,踐行著「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一崇高使命。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工程專家勤奮耕耘,將課堂作為發揮自己作用的主要崗位,承擔鑄魂育人的時代重任。

廣聚英才、著眼長遠。工程聚焦未來,不斷加強後備人才隊伍建設。

黨的十九大以來,工程加強理論界優秀人才培養工作,圍繞人才長期規劃,制定《2020-2024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工作規劃》;做好「四個一批」人才培訓班相關工作,舉辦各層級研究班100多期,培訓學員超13000人;完善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培訓體系,加強對任課教師示範培訓,連續舉辦骨幹研修班,培訓8萬人次,有力提升了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從業者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

經過多年努力,一批理論功底紮實、勇於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嶄露頭角,一批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中青年學術骨幹擔當大任,一批結構科學合理、專業特色鮮明、研究基礎紮實的創新團隊競相湧現。

如今,工程已經成為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幹和拔尖人才的重要陣地,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想理論建設新局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山遙水闊,前路迢迢;真理如炬,使命在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永不停息。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持續提供理論支持,譜寫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嶄新篇章。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 鄒偉 丁小溪 王子銘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沐浴真理之光,匯聚復興偉力
    題: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猶如壯麗的日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結合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工程組織編輯印發「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全面深入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強憂患意識 防範風險挑戰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等《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為領導幹部學習提供重要資料。
  • 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題: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  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鄒偉、丁小溪、王子銘  猶如壯麗的日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鍛造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
  • 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 - 河青新聞網——河北青年最關注的...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題: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鄒偉、丁小溪、王子銘猶如壯麗的日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 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鄒偉、丁小溪、王子銘猶如壯麗的日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 《沐浴真理之光》寫於黨十九大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沐浴真理之光》——寫於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詞 李沁子你說水闊山遙我說前路迢迢忘我精神使你我奮鬥真理之光將你我環繞博愛擔當責任篤行弘揚大道信仰的種子開放絢麗的花兒微笑思想的啟迪者啊啊啊
  • 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
    結合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工程組織編輯印發「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全面深入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強憂患意識 防範風險挑戰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等《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為領導幹部學習提供重要資料。
  • 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揚思想之旗、夯實理論之基,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把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安排,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注入澎湃精神動力。
  • 新華網: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
    結合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工程組織編輯印發「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全面深入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強憂患意識 防範風險挑戰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等《黨委中心組學習參考》,為領導幹部學習提供重要資料。
  •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
    (原標題: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匯聚復興磅礴偉力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匯聚復興磅礴偉力 2020年12月15日 19: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劉政 字號 2020年12月15日 19: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劉政
  • 以真理之光引領復興徵程
    >以真理之光引領復興徵程——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下)(一)  1922年春節,嘉興南湖上,中共一大紅船蕩起的漣漪還未散去。在古老的中國,信奉「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的李大釗,從十月革命中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這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在生命最後一刻都堅信「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  如今,馬克思主義的意義,已被一個半多世紀以來的世界歷史所證明。
  • 牢記初心使命 凝聚復興偉力
    牢記初心使命 凝聚復興偉力 2020-10-13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科網評】家國同慶凝聚中華復興奮鬥偉力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國家和社會最堅實的基石,是人們心靈最溫暖的港灣。「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這些詩句因為承載著對家的思念之情,構成了追求家庭團圓幸福的多重景深,聯通和熨帖一代代遊子的精神世界,同時也繪就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符號,塑造中華兒女共同的「心靈之圓」。
  • 舉國共享盛世聯歡 凝聚民族復興偉力
    舉國共享盛世聯歡 凝聚民族復興偉力 2019-10-04 17:19參與互動    【地評線】舉國共享盛世聯歡 凝聚民族復興偉力
  • 【社科網評】家國同慶凝聚中華復興奮鬥偉力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國家和社會最堅實的基石,是人們心靈最溫暖的港灣。「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這些詩句因為承載著對家的思念之情,構成了追求家庭團圓幸福的多重景深,聯通和熨帖一代代遊子的精神世界,同時也繪就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符號,塑造中華兒女共同的「心靈之圓」。
  •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講述了陳望道在故鄉義烏翻譯《共產黨宣言》時「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說味道很甜」的故事。真理的味道有多甘甜,望道先生和他的故鄉人最有話語權。陳望道,《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從一個人到一本書。百年前的義烏,一窮二白。
  • 舉國共享盛世聯歡 凝聚民族復興偉力
    舉國共享盛世聯歡 凝聚民族復興偉力 2019-10-04 17:19參與互動    【地評線】舉國共享盛世聯歡 凝聚民族復興偉力
  • 人民網評:重溫抗戰勝利,喚醒民族復興偉力
    我們不能忘記:這勝利,來之殊為不易。從「打完子彈就上刺刀衝鋒」的平型關大捷到「以血肉之軀消滅精良裝備」的百團大戰,從「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南京保衛戰到「不惜用生命填進火海」的臺兒莊血戰,3500多萬軍民傷亡的慘重代價,見證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作出的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這是一部民族的覺醒史,積貧積弱、沉睡百年的中國,在民族危亡之際覺醒起來。
  • 中國人的人和偉力信仰:人心齊而泰山移
    人心齊,泰山移,道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的信念,揭示出人和力量的偉力所在。在先哲看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而「人和」則天下無敵。用現在的話說,「人和」就是團結的偉大力量。人和則心齊,心齊則泰山可移。這一信仰,既是堅信集體主義價值觀,又是確信團結就是力量的真理。
  • 弘揚時代精神 凝聚復興偉力
    人人爭做「新時代奮鬥者、復興路上追夢人」。今日之山西正全力把守初心擔使命變為全面拓展新局面的實際行動  二青會是一次機遇,也是一場挑戰。作為主賽區和開閉幕式主辦城市,太原城鄉掀起了「做時代新人創文明城市迎二青盛會」的熱潮,努力把最美的姿態呈現在各方賓朋面前。  旅居海外10多年的李女士每年暑假都會帶著孩子回國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