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王棟、馬暢
播音:臺灣快樂聯播網主持人
各位聽友大家好!歡迎收聽《快樂華廣EasyGo》節目,今天為您安排的是「兩岸青年匯」單元。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繼續探訪崑山的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帶您一起走進崑山市臺協會微創業基地。
崑山是崑曲的發源地,同時也是臺企聚集地,然而40年前,崑山還是蘇州最窮的農業縣。伴隨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崑山人憑藉"第一個吃螃蟹"的精神,闖出了"崑山之路"、打造出崑山特色。崑山也是臺企投資高地,在臺灣名列前100強的製造企業中,有70家在崑山投資。除了臺商投資辦廠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西進創新創業,在大陸掀起一陣雙創熱潮。2015年12月22日,崑山市臺協會微創業基地被授予「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成為大陸首家獲此殊榮的臺協會。
崑山臺協微創業基地提供企業登記、稅收、法律、會計、政策支持等諮詢服務,為服務對象進行前期市場調查,開展企業籌建等活動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幫助青年創業者及中小企業順利啟動並快速成長。同時聯合銀行搭建金融服務平臺,為創業基地成員提供貸款、融資的最新資訊,明確流程與手續,為成員提供便利化的服務;引入「天使基金」為萌生中的中小企業和青年創業者提供「種子資金」,提升創業活躍度,更好的促進創業環境發展。
「我們過來已經差不多10年了,一開始是就業,在崑山、上海,後面也有在華南的廣東深圳,都是做相同的研發設計,後來覺得崑山是一個蠻不錯的地方,所以就決定定在這邊了,結果一待就快10年,我覺得這樣的環境剛好雙方都能夠在同一個地方就業,基本上全家人都遷到崑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來自臺灣臺北的蘇州冠利智控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劉興勇在崑山已打拼了十餘年,而從剛開始的就業到如今的創業,他感慨良多。青創園對於不少企業來說,也是一個資源聚合地。青創園裡氛圍濃厚,不同的年輕人聚合在一起共享信息和資源,有助於企業打開思路,走得更遠。
對於剛剛來到大陸的臺灣青年,劉興勇認為不要急著工作急著去創業,要先去生活,就跟平常去出差一樣,如果只是頻繁地到一個地方出差,對這裡是沒有歸屬感的,只有真的在這裡生活才會融入進去。
「我們是16年年中成立了公司,然後就開始企劃,我們一開始是做餐飲和培訓,然後考慮到該去哪裡落戶,因為我們是臺協會員嘛,想到這裡有個臺協微創業基地,就進駐這裡了,臺協微創業基地也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幫助。」
蘇州鑫字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永祥同樣入駐了崑山臺協微創業基地,他曾經在臺灣從事餐飲行業,2010年來昆發展,與朋友創辦了一家製作金屬材料的工廠,最終在6年後回歸餐飲,並創辦自己的咖啡品牌——「媽祖咖啡」。如今他的事業如同香濃的咖啡一樣,有滋有味。
「我每次去媽祖廟散心的時候,都覺得很奇怪,好像沒有一個文創產業可以放在媽祖廟周邊,後來心裡就在想我是不是要來做一個文創品,東想西想覺得如果能通過咖啡,中西合璧,讓更多年輕人知道媽祖文化,同時也是兩岸的文化,所以才做了「媽祖咖啡」。媽祖是來自於湄洲,我希望通過這個咖啡,讓更多人了解兩岸文化媽祖文化,進而對媽祖有一種敬仰和尊重,可以說是這個咖啡最大的用意了。」
(播出節目《快樂華廣EasyGo》之「兩岸青年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