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從化舉辦北回歸線生態文化論壇

2020-12-12 廣東頻道

原標題:從化舉辦北回歸線生態文化論壇

  6月21日,2017北回歸線上的古驛道「夏至文化節」啟動儀式於從化區太平北回歸線公園舉行,來自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和學生雲集北回歸線,共同探討北回歸線生態文化發展。

  從化坐落在北回歸線上,並擁有全球塔身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每年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在北回歸線華麗轉身,形成「立竿不見影」的獨特天文景觀。

  從化區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回歸線古驛道「夏至文化節」注入北回歸線嶄新的內容,以科普、展覽、論壇、講座、攝影等形式充分宣傳展示從化的文化與生態旅遊資源,促進從化生態產業以及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

  同一天,來自中國北回歸線沿線五個省區(臺、閩、粵、桂、滇)等地的專家代表近200人,在廣州從化高聳的北回歸線標誌下,召開北回歸線生態文化學術論壇。

  五省區專家代表針對北回歸線地區生態農業建設、科技文化與休閒旅遊等產業資源整合、農耕生態文化與曆法文明溯源、五省區特色農產品和名優農產品開發等內容,分別作了題為《農業景觀多樣性恢復與應用》《中國北回歸線地區的生態循環農業建設與休閒農業發展》《北回歸線上的美味佳果》《關於「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藝術特色小鎮」開發建設思考——以從化為例》等報告,並圍繞從化的生態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經濟發展等的新方法、新途徑、新模式進行交流探討。

  廣東省生態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基於北回歸線穿越我國華南五省區(臺、閩、粵、桂、滇)屬於同一氣候帶,並擁有一脈相承的生態文化傳統,通過論壇將促進五省區生態農業建設和相關資源優勢互補與共享,探討富有中國北回歸線地區特色的科技文化與產業資源整合的新途徑。(記者/朱偉良)

(責編:牛攀、甘霖)

相關焦點

  • 廣州從化舉辦北回歸線生態文化論壇
    原標題:從化舉辦北回歸線生態文化論壇   6月21日,2017北回歸線上的古驛道「夏至文化節」啟動儀式於從化區太平北回歸線公園舉行,來自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和學生雲集北回歸線,共同探討北回歸線生態文化發展。
  • ​從化舉行北回歸線生態文化活動十周年座談會
    ,北回歸線生態文化活動十周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和廣州從化太平鎮特色產業生態發展調研活動熱烈舉行。數十名長期從事北回歸線生態文化發掘推廣活動的專家、企業家和文化界人士等分享發言,暢談北回歸線文旅創新的過去和未來。
  • 原從化市科教文衛工委主任陳長卿:繼續推動北回歸線生態文化和產業...
    ,北回歸線生態文化活動十周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和廣州從化太平鎮特色產業生態發展調研活動熱烈舉行。 但由於多種原因,時至今日,廣州北回歸線公園面貌依然,平日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公園,夏至日前後才有較旺的人氣,興建北回歸線科學公園的初心並沒有完全實現,讓人為之惋惜。 2011年,由從化市政府組織國家天文臺二部和廣州市五羊天象館聯手打造「夸父追日」活動,開啟了從化人民弘揚北回歸線生態文化的新裡程。
  • 北回歸線上跑山馬 | 2019中國山馬系列賽-廣州從化站(國際賽)報名中
    從化是廣州的詩和遠方「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廣州後花園」....都是從化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美譽從化的浪漫和詩意在於山水之間由中國登山協會、廣州市從化區人民政府、廣州市體育總會主辦,廣州市從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北京南天星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獨家運營的2019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廣州從化站(國際賽)將於11月3日在廣州市從化區舉辦。
  • 到廣州從化感受北回歸線最美馬拉松
    11月29日上午,2020中國山馬越野系列賽·「香港賽馬會」廣州從化站在廣州從化溫泉牌坊開跑。本次系列賽以「北回歸線跑山馬」為主題,共吸引職業戶外運動員和越野跑愛好者約1000人,參加42公裡個人挑戰賽、21公裡個人挑戰賽的角逐。
  •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廣東從化可睹立竿無影
    北回歸線過中點 6月21日夏至當天出現,從化中午時分可睹立竿無影  本報訊 記者陸志霖、鄭迅,通訊員李建基報導:廣東天文學會預告,本月21日(夏至)13時46分,太陽將直射北半球的最北緯線———北回歸線。有5000年文明史的人類今年將首次迎接北回歸線經過中點線。
  • 從化區博物館原館長何彬彬:抓住北回歸線文化與從化產業融合發展
    9月22日,正值廣州市全國科普活動日,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之時,在廣州北回歸線標誌下的從化區太平鎮,北回歸線生態文化活動十周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和廣州從化太平鎮特色產業生態發展調研活動熱烈舉行。 從化區博物館原館長何彬彬表示,經過北回歸線的大部分地區是海洋還有乾旱的沙漠,但在中國,北回歸線一帶特別生機勃勃,從化一直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從化有眾多湖泊、森林和其他人文景觀。
  • 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廣州後花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廣州後花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正門牌坊廣州後花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正門牌坊 流溪河國家森林生態型公園總面積8932公頃,位於廣州市東北、從化區北部與良口鎮相連處,距廣州市區約90千米。
  • 原從化市科教文衛工委主任陳長卿:繼續推動北回歸線生態文化和產業...
    ,北回歸線生態文化活動十周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和廣州從化太平鎮特色產業生態發展調研活動熱烈舉行。 但由於多種原因,時至今日,廣州北回歸線公園面貌依然,平日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公園,夏至日前後才有較旺的人氣,興建北回歸線科學公園的初心並沒有完全實現,讓人為之惋惜。 2011年,由從化市政府組織國家天文臺二部和廣州市五羊天象館聯手打造「夸父追日」活動,開啟了從化人民弘揚北回歸線生態文化的新裡程。
  • 廣州從化:鞏固綠色本底 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位於廣州北部的從化峰巒疊嶂,碧水如鏡。走在從化山間林地,看到的,是蒼翠欲滴的綠,呼吸的,是清新自然的空氣。森林覆蓋率68.9%,空氣優良率達100%的從化,也被人稱作「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   以產業力量推動生態價值創新   近年來,從化在推動生態產業集聚發展的過程中找到了突破口,並逐步打造了生態設計小鎮、從都國際論壇、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三駕馬車」,構建生態設計、生物醫藥、現代馬業、會議會展等開放型產業並駕齊驅的產業體系,真正把「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
  • 北回歸線上
    從化北回歸線公園從化羊城晚報記者 鄺穗雄北回歸線經過的陸地,很多都是沙漠、草原,而北回歸線上的從化,卻有68.3%的森林覆蓋率、200萬畝的青山、100多個湖泊水庫,被稱為綠色冠冕上最耀目的一顆寶石。流溪河是從化最長的河流,流溪綠道長109公裡,串聯了從化主要景點50多個。
  • 廣東從化擬耗億元打造北回歸線公園 擴地4590畝
    [提要] 廣州從化有一座北回歸線標誌塔,曾是全國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塔。廣州將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在從化太平鎮打造中心鎮,建世界上最大的北回歸線公園,現有的僅28畝的北回歸線標誌塔公園將連同公園附近的馬仔山擴展為佔地4618畝的北回歸線森林公園。
  • 廣東省生態學會理事李建基:北回歸線文化活動將更加彭勃發展
    ,北回歸線生態文化活動十周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和廣州從化太平鎮特色產業生態發展調研活動熱烈舉行。 廣東省生態學會理事、廣州市泛珠三角科技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建基表示,歷年來,廣東省科普藝術團、廣州市從化區退休科技工作者協會、廣州市從化區文化館等機構以及眾多專業人士創作了大量以北回歸線文化為專題的詩歌、歌曲、攝影、繪畫和文學作品,以及文藝節目。
  • 廣東從化北回歸線標誌塔掠影
    廣東從化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北緯23°26』28」44東經113°28′ 56.16)距離廣州42公裡,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歸線上高度最高、規模最大的一座標誌塔。我國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誌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北回歸線標誌有悠久的歷史,且規模宏大,形式多樣,造型別致,各具特色。
  • 「太陽轉身的地方」 從化北回歸線——(圖)
    (原標題:「太陽轉身的地方」 從化北回歸線——(圖))   2016
  • 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章家恩:「我是北回歸線文化『鐵桿...
    9月22日,正值廣州市全國科普活動日,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之時,在廣州北回歸線標誌下的從化區太平鎮,北回歸線生態文化活動十周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和廣州從化太平鎮特色產業生態發展調研活動熱烈舉行。 會上,廣東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章家恩做了發言。章家恩表示:「我是北回歸線文化『鐵桿』,對北回歸線的系列活動,我有不少感受。
  • 特色小鎮、生態科技……從化燈光秀就地取材,翻空出奇
    市民廣州國際燈光節從化區分會場探營的最大感受是,在全城10大燈光秀場裡,從化特色尤為亮眼:以嶺南生態原物原貌為基礎,就地取材、放飛想像,將現代化的燈光科技結合傳統的花燈技藝,燈光設計融入了美麗鄉村、特色小鎮、馬術競技、生態科技等諸多元素,一經點亮,全城沉醉。這也是今年燈光大秀最驚喜之一。
  • 到廣州從化感受北回歸線最美馬拉松
    11月29日上午,2020中國山馬越野系列賽·「香港賽馬會」廣州從化站在廣州從化溫泉牌坊開跑。本次系列賽以「北回歸線跑山馬」為主題,共吸引職業戶外運動員和越野跑愛好者約1000人,參加42公裡個人挑戰賽、21公裡個人挑戰賽的角逐。
  • 廣州從化:舉辦露營、山馬國家級賽事線上直播引流助力百業復興
    據悉,全國露營大會從2016年至今已經在廣州從化連續舉辦了5年,打造成為廣州地區百姓心中喜愛的大眾體育活動品牌,2019年,中國登山協會授予廣州市從化區流溪溫泉廣場「全國露營休閒運動基地」稱號,為第一個全國頒授的露營休閒運動基地。
  • 推動「紅+綠」融合發展,廣州從化打響「穗北紅色戶外課堂」品牌
    從化區是廣州市天然的綠色屏障和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因優質的生態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有著「北回歸線上的璀璨明珠」之美譽。9月10日,廣州市召開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專題新聞發布會。從去年開始,從化區重點推進新老溫泉一體化發展,以「生態核」「文化心」「創新帶」「風景區」「宜居地」為目標,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紅色文化傳承地、生態經濟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