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日本長崎被美軍投下的原子彈瞬間夷為平地

2020-12-16 DS風清

72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02分,美軍在日本長崎市投下第二枚原子彈。原子彈在長崎上空500米的高度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將原子彈用於實戰,也是到目前為止的最後一次。圖為美軍轟炸機拍下的原子彈爆炸後升起的蘑菇雲。

圖為原子彈爆炸前,長崎市浦上谷地的航拍圖。

圖為在原子彈爆炸後,長崎市浦上谷地航拍圖。由於當時長崎上空有雲層,因此原子彈爆炸的位置要比預想目標偏了大概3公裡。長崎市坐落在一個谷地內,被一條山脊一分為二,原子彈落到長崎浦上谷地,將位於這裡的三菱重工工業區炸個粉碎,而另一個谷地內的老城區與商業區則損失不大。

圖為投擲原子彈的「伯克之車」號B-29轟炸機。

圖為投擲在長崎的原子彈「大胖子」,這枚原子彈不僅威力要比投擲在廣島的「小男孩」更大,威力更是放大了近一倍(小男孩相當於1.3萬噸的TNT炸藥,大胖子相當於2.1萬噸TNT炸藥),而且更為成熟(小男孩是一枚鈾彈,採用槍爆法,而胖子是一枚鈽彈,採用內爆法)。

圖為在距離長崎9.6公裡處,拍到的原子彈爆炸一瞬間,這張照片是地面上,距離爆炸點最近的照片。地面上還有人在觀看,想必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武器威力這麼大。

圖為原子彈爆炸後,長崎被夷為平地。圖片右上方的廠房已經完全損毀。

圖為原子彈爆炸後,長崎市區航拍。

圖為原子彈爆炸後,長崎的港口變為一片廢墟。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也在核爆炸中被炸個粉碎,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為舊日本海軍建造了大批戰艦,例如「武藏」號戰列艦等。

原子彈在浦上谷地中央爆炸,造成該區域完全毀滅。幸而因為長崎市有山脈遮蔽,所以除了不受遮蔽的海岸地區以外,其他地區受損較輕微。加上投彈位置偏離市中心三公裡遠,所以受害程度得以減輕。如果長崎市四面都是平原,那麼它所受到的破壞將會比廣島更為嚴重。

圖為被夷為平地的浦上谷地天主教堂區域。

圖為被炸個粉碎的浦上谷地內的浦上天主教堂。這一地點距離零點(原子彈爆炸的正下方)只有500米。當時在這裡聚集有參加聖母升天節慶祝彌撒的神父與信徒們,爆炸產生的高溫與衝擊波產生的瓦礫,造成這裡所有人當場死亡。

圖為被炸毀的浦上天主教堂。由於長崎與西方交流的歷史使得早期有許多傳教士隨著商船來到長崎,造成長崎擁有較多的天主教信徒,天主教會在長崎單獨設有天主教長崎總教區。

圖為一名男子站在浦上天主教堂廢墟前,核爆炸產生奇怪的衝擊波,將教堂其餘部分炸飛,但是正面一堵牆還大體殘存。

圖為長崎市內的神社,建築完全坍塌。

圖為長崎市內在核爆中被摧毀的寺廟和佛像。

圖為牆壁上的人與梯子的留影,紀錄了長崎空襲觀察員生命的最後時刻。觀察員踩著梯子從崗位上爬下來,掛起自己的腰帶後(牆壁最右側),原子彈爆炸了。原子彈發出的熱量將他瞬間氣化。這樣的場景在廣島長崎很常見。

圖為核爆炸一年後,1946年6月26日,被摧毀的工業區,遠處廢墟為原來的三菱重工廠房。

原子彈爆炸後,長崎一片廢墟,近處的廠房已經變為一堆扭曲的廢鐵。

原子彈爆炸的中心區,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零點。可以看到,這片地區已經如同荒漠。箭頭標有昭和二十年八月九日,地上五百米爆裂,意思就是1945年8月9日,空中500米處爆炸。在戰後,美、日核爆調查員幾乎使用的同樣的詞語來描述他們看到的場景「長崎就像一塊墓地,但墓地裡沒有剩下一塊墓碑」。

相關焦點

  • 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無辜百姓遭殃,城市夷為平地
    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無辜百姓遭殃,城市夷為平地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無辜百姓遭殃,城市夷為平地。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次核攻擊,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
  • 歷史老照片:原子彈襲擊後的日本廣島,屍橫遍野,建築被夷為平地
    美軍於1945年8月6日向日本廣島投擲了原子彈,這是人類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核武器,圖為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爆炸瞬間騰空而起的蘑菇雲 圖為廣島原子彈爆炸後,處理堆積死屍的集中池,這次事件造成
  • 歷史老照片:原子彈襲擊後的日本廣島,屍橫遍野,建築被夷為平地
    美軍於1945年8月6日向日本廣島投擲了原子彈,這是人類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核武器,圖為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爆炸瞬間騰空而起的蘑菇雲 圖為廣島原子彈爆炸後,處理堆積死屍的集中池,這次事件造成
  • 回顧二戰尾聲 美軍投下第二枚原子彈的日本長崎
    1945年8月9日,日本長崎,美軍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 圖片來源:Galerie Bilderwelt/Getty Image1945年8月9日,日本長崎,日本士兵在美軍投下第二枚原子彈後的長崎。
  • 還原歷史的真相:長崎被核爆只是個「意外」,美軍壓根不想轟炸長崎
    但撥開歷史的煙雲,翻開歷史真正的畫面,我們才知道,長崎被核爆只是一場意外,而美軍壓根就不想轟炸這座城市。 在當天的上午9點半,美軍B-29重型轟炸機機組飛到了日本本土的上空,他們此次前來是對日本實施第二次原子彈投放,他們的目標城市不是長崎,而是擁有60萬人口的九州北岸城市小倉。
  • 投下兩顆原子彈後,如果日本仍不投降,美國會繼續扔原子彈嗎?
    1945年8月6日,美軍戰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一枚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炸彈在500米的高空中爆炸,將廣島這座工業城市夷為平地,一瞬間就造成了近13萬人的死傷,但是這並沒有讓日本高層恐懼。當時日本覺得美國只有一枚原子彈,因為日本在1941年的時候,也開啟了原子彈研發計劃,以當時日本的技術和掌握的鈾礦,提取10公斤的濃縮鈾需要上萬年的時間,而10公斤剛好夠製作一枚原子彈。日本不認為美國的技術比他們先進多少,能弄出一枚原子彈已經很不容易,所以日本高層並沒有放在心上。
  • 二戰末,美軍原子彈為何不炸日本軍營,而選擇人口密集的廣島長崎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可謂是臭名昭著,犯下了種種罪行,而日本也遭到了不少的打擊,其中使得最終日本結束戰爭的就是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枚原子彈。這是全世界人第一次見識到原子彈的威力,這兩顆核彈一個叫「小男孩」,一個叫「胖子」,是至今為止第一次和第二次有人將核武用作軍事用途,日本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也是第一個收到過核打擊的國家。
  • 1945年8月9日,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後,日本政府仍然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盟軍雖然考慮過日本政府如果最終拒絕無條件投降的話,將進行代號為「沒落行動」的本土作戰計劃。但在雷伊泰灣海戰後,盟軍體會到日軍神風特攻隊和「玉碎精神」的兇猛頑抗,並預測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將會是漫長且傷亡慘重的行動,因此認為有必要再作第二次核攻擊,以摧毀日軍抵抗的決心。圖為第二顆原子彈「胖子」被裝上轟炸機。代號「胖子」的原子彈是至今為止歷史上第二次亦是最後一次對人類使用的核武器。它長10英尺八吋(3.25米),直徑五英尺(1.52米),重10,000磅(4,545千克)。
  • 原子彈下無冤魂,廣島、長崎為何「有幸」被美軍選為核爆的城市
    1995年,美國空軍退役少將查爾斯·斯韋尼,唯一一位參加了兩次對日本原子轟炸的飛行員,在美國國會發表了著名的《原子彈下無冤魂》的演講,肯定了美軍當年在日本投擲原子彈的行為,對原子彈造成大量日本「無辜」平民慘死的質疑時,他在演講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於魔鬼就應該用魔鬼的辦法。兩顆原子彈就是警告,就是日本侵略者該付出的代價!」
  • 日本負隅頑抗的賭注:美國沒有第三顆原子彈!事實如何?
    8月6日早上8點,美軍派出3架B-29從高空進入到日本廣島的上空,此時的日本市民並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來臨,其中有一架B-29已經裝上了5噸重的原子彈,而日本也並不知道美國已經率先研製出原子彈。9點14分17秒,這顆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彈從B-29的艙門落入空中,45秒後,原子彈在距離地面600米的高空中發出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就在這一瞬間,廣島上空呈現十分巨大而驚人的蘑菇狀煙雲,廣島市瞬間被火海淹沒,造成20萬人死傷,而廣島市也被夷為平地。
  •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2013-08-16 10:4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軍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名為「小男孩」以及「胖子」代號的原子彈
  • 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73年
    死就死了73年前的原子彈長崎市是日本最西邊的城市。這座城市遠離日本經濟政治核心的東京,美軍當年為何選擇在這裡投下第二枚原子彈?你會不會跟我有相同的疑問。二戰末期,為逼迫日本投降,美軍對投放原子彈的城市做了好幾次篩選。因為是經濟中心,國家核心,考慮戰後管理和控制,美軍先將東京排除在名單之外。
  • 1945年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終止二戰
    [摘要]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由美軍對長崎市發起的一次核攻擊,發生於1945年8月9日,日本時間上午11時02分,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一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原子彈名為「胖子」,屬於Mk-3型原子彈。
  • 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後,百年內不能住人,為何才75年已住滿?
    二戰期間,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為首的法西斯國家,開始對各國發起侵略戰爭。期間發生的戰役不計其數,其中最受世界矚目之一的就是珍珠港戰役。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妄圖搶佔資源。此舉使得美國政府怒,自此美軍對日本採取了一系列的報復措施,其中不乏核武器的攻擊。
  • 投廣島原子彈時,僅43秒逃生時間,美軍飛行員如何成功逃離的?
    要說到如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一款武器是什麼?或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核武器。在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分別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是人類第一次將核武器應用於實戰之中,也讓全世界人民第一次見識到了核武器的駭人威力,足以有毀天滅地的勢頭。
  • 被原子彈炸後真的寸草不生?別再被騙了!看看70年後的廣島和長崎
    核武器,是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破壞性最大的武器,它爆炸的瞬間就能造成衝擊波,輕而易舉可以讓一個城市灰飛煙滅,然而爆炸完了還會繼續釋放大量放射性汙染,看不見摸不著,若照射650rad,則人100%死亡。
  • 美國投原子彈前,曾撒下6300萬傳單警告,日本人為何沒重視?
    1944年末,美軍組織了塞班島登陸計劃。十萬日軍嚴陣以待。海灘上,日軍構築了密集的防禦工事。自中途島海戰後,他們元氣大傷,再也沒有了反撲實力。美軍趁勝追擊,一點點奪取了戰爭的主動權。在史密斯中將的指揮下,美軍迅速登陸。他們熟練地空降到了島嶼南面。登陸塞班島與此同時,北面的美軍也搶灘登陸。日軍假設了上百門機槍,他們瘋狂掃蕩,試圖阻止。
  • 曾經被美軍用原子彈轟炸的廣島和長崎,如今是什麼樣子?
    1945年8月,美軍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扔下兩顆原子彈,距今已經超過了75年,雖說最初給這兩個地方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是現在早已經恢復過來了。廣島最初只是太田川入海口的一個三角洲地區,隨著三角洲面積的逐漸增大,在1589年修建了廣島城,並成為毛利氏的領地,後來廣島幾經易手。到了明治維新時期,廣島憑藉優越的港口優勢,成為日本的後勤基地。
  • 1945年的今天:日本拒投降 美國向廣島投下原子彈
    原標題:敗局已定日本拒絕投降向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的美國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原子彈「小男孩」在廣島爆炸形成的蘑菇雲。被原子彈轟炸後的廣島,幾乎被夷為平地。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遭受原子彈轟炸紀念活動,遠處建築為紀念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