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蛇口」胖三斤!這8家美食推薦給你,別客氣

2021-02-27 深圳百事通

前段時間,蛇口的漁人碼頭拆遷

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

四十年間,這裡發生了很多變化

但深植在蛇口人記憶中的傳統美食

依然在小街小巷中,發光發熱

默默延續著他們的歷史


也許,是時候回到這裡,重走當年的街道、再一次品嘗那些一脈傳承的老味道、重新感受曾站在歷史浪潮中的蛇口。


在深圳,看慣了高樓大廈,來到蛇口才想起要享受生活。而蛇口人的一天,從最著名的海鮮市場開始。

從東角頭地鐵站A口出發,直走就能到達海鮮市場。因為靠海,所以這裡的海鮮都是最新鮮、品質最好的,經常有人專門開車過來採購。

▲以上來自市場內的陳記

而圍繞著海鮮市場,周圍隨便一家小飯館,都藏有經典的美味。

最顯眼的要數路口的德記燒臘。到了周末街邊都會坐滿,想吃需要等位很久。但其實在隔壁的巷子裡有另一家德記,這家才是最早入駐蛇口的老字號燒臘店。

從店門口到店內,都能看到白髮蒼蒼的老前輩。比起年輕人追求新式的網紅餐廳,老人家們更愛幾十年不變的味道和品質。坐在熟悉的位置,點一份最愛的燒鵝,和二三老友聊聊近況,就是獨屬於他們的休閒時光。

燒鵝是店裡的主打,皮酥肉嫩,用筷子夾可以擠出油來。搶到鵝腿後,沾一下酸梅醬塞進嘴裡,肉香立馬瀰漫整個口腔。

有了清新的酸梅醬加持,此時燒鵝的皮下脂肪變成最美味的寶藏,一咬出汁,讓人慾罷不能。

除了燒臘和滷味,這裡的炒菜也很經典。其中乾鍋海皇粉絲煲會讓人中毒。裡面的蟹肉和魷魚味道鮮甜,加上粉絲一起爆炒,上菜時香味能傳遍整個大廳,引起連鎖反應,最後每桌都忍不住翻它的牌。

▲拍照前忍不住偷喝了一口

要想真正不虛此行,還要試一下這裡的飲品。強烈推薦凍奶茶!不甜不膩,茶味很重,是很正宗的港式風格。

在海鮮市場南側的路口,能看到蛇口人的食堂——嘉華小吃。這裡最出名的是兩款粽子,老闆和店員每天在店門口現包,各種真材實料都能看見。

進店後,點海鮮粽或者肉粽,店員會直接剝好用盤子呈上來。兩款粽字剖開後,都能看到特大號的餡料,讓人感動到想哭。

乾貝和蝦仁紋理清晰,被粽子緊密包裹後,不太容易被完整挖出。海產的味道早已滲透進糯米中,咬一口,會勾起吹海風的欲望。

看到肉粽裡的鹹肉會先被震懾到,帶著罪惡感嘗過之後會發現:經過板慄、蛋黃、香菇的調和,鹹肉已經失去了膩味,只剩滑嫩的口感。所以吃肉粽要大口吃,一起入口就會忘記裡面有肥肉。

▲超誘人的鹹蛋黃

除了粽子,這家店還有煲仔飯和各式湯飯,中午還會提供快餐。各類選擇讓這裡變成蛇口人的食堂,如果想不到吃什麼,來嘉華小吃就對了。

從嘉華小吃出來,往右拐,就是那家火遍全深圳美食號的牛家莊。今年經過裝修,現在店面更加乾淨整潔。吃牛肉麵的同時,可以看到街景。


店裡有面、河粉、米粉可供選擇。在此基礎上再添加牛丸、牛雜、牛腩或牛肉。貪心的人(對,是我)會直接來一碗全家福,什麼都可以吃到。


手打的牛肉丸很大一顆,彈牙彈到家了,筷子要用巧勁才可以把這麼大顆牛丸夾起而不會滑飛出去。牛肚和牛腩燉的軟爛,吸飽了湯汁後,不用沾沙茶醬就已經夠足味。

除了牛肉麵系列,這家的芋頭粿也是每次來的必點項目。芋頭粿外皮炸的酥脆,咬一口喀茲一下,流出裡面軟糯的芋頭膏,讓人幸福感爆棚。

從海鮮市場的另一側往前走,到了路口可以看到蛇口影劇院。這家影劇院承載了無數蛇口人兒時的記憶。直到現在,除了平時播放熱門電影外,還會有附近的學校和單位在這舉辦晚會。不過,這個地方最吸引人的,還是對面的一排美食。

開了二十多年的涼茶鋪子,每天都是爆滿。這家涼茶鋪不僅在蛇口出名,在整個深圳都小有名氣。

聽說涼茶的配方是100年前從爺爺輩傳下來的,所以附近的街坊有個頭疼腦熱的,都喜歡來這買一碗喝。百草王是鎮店之寶,雖然綠油油黃燦燦泛著詭異光芒,味道也難以言喻,但為了身體健康,我還是一口乾了。


當然,這裡的糖水也很出名。到了夏季更是讓人隨時想要傳送過來喝一碗解渴。

被紅豆淹沒的雙皮奶、酸甜可口的楊枝甘露、冰涼滑爽的鮮奶燉桃膠等等上百種糖水讓人每種都嘗試一遍。

▲原店

和百草堂隔了幾個鋪子,就是遠近聞名的康樂魚仔檔。人氣火爆到,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店門口坐滿等位的人的壯觀景象。

 ▲新店

雖然現在來這裡吃飯的人依然很多,但我們了解到真正的康樂原班人馬(老闆、廚師、服務員)已經搬遷到蛇口汽車站附近。這裡變成原房東自己在經營。

走進新的康樂魚仔檔,發現雖然店面很大,但吃飯的人還是坐滿了。牆上依然貼著手寫的菜單,老主顧們還是喜歡邊吃飯邊喝酒邊用潮汕話「話撲」。

店裡的菜品不多,每一個都無法割捨。不過我還是首推椒鹽九肚魚。咬開金黃酥脆的外皮,會發現裡面是晶瑩剔透的魚肉。油炸過的焦香和魚肉細嫩的口感奇蹟般的合二為一,入嘴輕輕一抿,就化了。

除此以外,清蒸系列的也都不錯。因為新鮮,所以才敢用最簡單的辦法烹飪。魚皮膠原蛋白含量最多,沾上勾了芡的湯汁,泛出誘人的光澤。放涼後會變得更加緊實,不容易扯斷。

出了康樂魚仔檔,沿著這條路一直往東走,可以找到我私藏的一家牛雜鋪子——至尊牛雜。

這裡店面很小,適合一個人來吃獨食。點一份蘿蔔牛雜,坐在吧檯邊看劇邊吃,就算是對自己辛苦工作後的一點獎勵。

牛雜份量給的很足,味道較為清淡,打包的話建議向店家要一份醬料。

離開東角頭,往水灣區進發。在水灣地鐵站C口,有一家紅透了半個深圳的網紅店——冬陰功。開店七年,每天都能看到門口有人等位。好消息是,店長說六月份會在學府路桃苑公寓開分店,估計到時候又要刷屏一波朋友圈。

 ▲只有下午兩點來才可以這樣做作的擺拍

這裡經營泰國菜,排行榜第一就是這碗冬陰功海鮮湯。湯濃、料足,開店七年了一直沒變過。

奶白色的湯麵上飄著一層辣油,怕辣的同學要慢點喝。唯一的不足是蝦線沒有剔,想吃蝦就得自己動手啦。喝了這碗酸辣口味的湯,才算是開胃,接下來的都是重點。

第二受歡迎的是菠蘿飯,基本上每桌都要點一個。菠蘿是當天一大早運過來的,保證新鮮。裡面加了蝦、蟹柳、豌豆、葡萄乾、胡蘿蔔等等超豐富的料。咖喱的香氣和菠蘿的清甜融為一體,沾滿了每一顆米粒,吃一口之後就再也停不下來。

如果人多,還可以點一份小食拼盤。基本都是炸品,份量也夠實在!旁邊還配有泰式酸甜醬和辣醬, 蘸著吃就不會覺得膩了,分分鐘解決掉一大盤。

最後的飯後甜點,一定要嘗嘗椰汁西米糕。在香葉的包裹下,椰漿凍成了果凍狀,冰冰涼涼,入口綿軟。吃到最後還能感受到西米的Q彈。

因為足夠清新甜美,所以能完美的帶走之前幾種食物給予的厚重感,讓這一餐得到升華。

在距離冬陰功200米遠的地方,有一家廣州小吃店,藏在角落裡,需要熟人帶路才能找到。除了招牌的雲吞、粉面以外,很多人最愛的還是這裡的煲仔飯和蘿蔔牛腩。

(拍胸脯)這家的煲仔飯,是目前我吃過的料最多的煲仔飯了。香腸和臘肉切的薄薄一片,鋪了滿滿一層,米飯顆顆飽滿,不粘不幹。因為份量實在太多,所以經常米飯被吃完了香腸還會剩幾片。吃這一碗等於過年。


不過,想吃到鍋巴要靠運氣。點餐後記得一定!提醒!老闆!煲久一些。

蘿蔔牛腩作為壓軸小吃,不管再飽都是要點一份的,吃不了也會打包帶走。這家的牛腩已經燉到一咬就爛的程度,湯汁從肉塊中四溢,回味無窮。

店裡的菜品很多,都貼在兩側的牆面上,每次來都要左右觀望糾結三分鐘以上。

吃飽喝足後,我們一路往南,來到瞭望海路。從這可以看到船隻在碼頭間往來穿梭。望的再遠一些,就是香港。

太陽逐漸西沉,帶走了白天的燥熱,此時最適合帶著最愛的人,來這裡吹著海風、聊天散步。

一天的時間接近尾聲,但蛇口夜生活的序幕才剛剛開啟。回到大街小巷,各式的燒烤攤、海鮮檔支起桌子,亮起了燈。食物的香氣逐漸侵襲整條街道,男女老少也終於在這一刻放鬆神經,享受夏日的夜晚。

當然,蛇口的美食其實遠遠不止於此

除了我們親自去品嘗、踏足的店鋪

出名的還有:

師傅和徒弟開的老兵牛蹄胖子牛蹄

愛榕路上的手工竹升面

華陽酒樓的早茶;

以及隨便一家的潮汕海鮮粥

······

海上世界周圍,還有更多新式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味佳餚。這些東西方、新與舊的美食,共同構成了蛇口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讓人流連忘返,樂在其中。也許,蛇口最美味的一筆還需要大家一起去發掘。

你心裡珍藏的那家店鋪又在哪裡呢?

內容 | 原創,轉載需註明

小編 | 小糖

攝影 | 可樂

 後臺回復以下關鍵詞,獲取更多資訊


深圳租房 / 城中村 / 房價 / 青年驛站 / 微信身份證

圖書館 / 深圳通 / 地鐵 / 特色小鎮 / 口岸 

深圳社保 / 跨境電商 / 香港 / 澳門 / 密室逃脫

春運 / 搖號 / 火車票 /  茶餐廳 / 甜品

地鐵掃碼購取票 / 異地報銷 / 公園 / 居住證籤注

相關焦點

  •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幾招拿走,讓你少胖一點!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幾招拿走,讓你少胖一點!>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瞧三公斤減肥拼命小半年未到功成又過節過個節辛辛苦苦減了小半年得肥一下回到解放前不少小夥伴大呼:「我真的太難了!
  • 「每逢佳節胖三斤」?現在了解還來得及
    「每逢佳節胖三斤」?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每逢佳節胖三斤
  • 每逢佳節胖三斤,快來說說今年過年你又吃胖了多少?
    果爸負責視頻,果媽負責文字,幸福相愛的一家三口,把最萌最有趣最美好的都送給大家。 一到春節,獅子頭、粉蒸肉、翡翠蝦球、糖醋小排、生汆丸子、紅燜大蝦、可樂雞翅、蒸全鴨……各種的美食圍繞著我們,真的不是我想吃,是不能辜負麻麻的一片苦心。一個春節下來天天在家除了吃,就是睡!吃了睡,睡了吃!
  • 每逢春節胖三斤,此恨綿綿無絕期
    小刀馬網友說得好:每逢佳節胖三斤,此恨綿綿無絕期。尤其是春節,一般都不是三、四斤能夠兜得住的。有人甚至都可以來四五斤的升幅,比股票上漲可是快多了。最後就是,「爸,媽,別給我夾菜了,實在吃不下了」。其二是大過年的都是喜慶事啊,心寬自然體胖了。放假了,工作也不用想了,公交也不用擠了,煩惱也都甩到腦後了,過年期間,那就是開啟各種狂吃模式。對於「過完年,你胖了沒有?」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的回答是「胖了」。
  • 為什麼是每逢春節胖三斤,而不是其他節日?
    在這闔家團圓的喜慶日子裡,卻一個小小的苦惱,困擾著許多的愛美人士,那就是"每逢春節胖三斤"。許多人在高高興興地過完年後,都會發現自己的體重猛然增長了一大截,於是在節後又會投入到永不停息的減肥活動中。為什麼許多人會是"每逢春節胖三斤",卻鮮有人"每逢清明胖三斤","每逢中秋胖三斤","每逢國慶胖三斤"等等。
  • 抖音都說每逢佳節都胖三斤歌名 《胖三斤》在哪聽歌詞介紹
    都說每逢佳節都胖三斤歌名是什麼?要過年啦,馬上胖三斤的日子就要到了,抖音最近也捧紅了這一首每逢佳節胖三斤的歌曲,很多人都覺得這首歌的笑點十足,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這首的資料。抖音都說每逢佳節都胖三斤歌名:  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胖三斤》,是在2018年5月份發布的歌曲,歌曲是PLAYHARD、輒仔Z.male、Colin$an、DBDX幾位歌手共同製作演唱的。
  • 每逢佳節胖三斤?學會幾招,少胖一些
    談起放假,誰都避免不了吃吃喝喝,完全放飛自我那種——在家媽媽老是覺得你餓,一天恨不得給你準備八頓好吃的;出去旅遊總想多吃點當地的特色美食,這個買一點拿個嘗一下,結果整個假期下來,很多人都難逃「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看三公斤」的命運。
  • 每逢佳節胖三斤 這5個「坑」你中了嗎?
    原標題:每逢佳節胖三斤 這5個「坑」你中了嗎?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曾青山 「每逢佳節胖三斤」,對於愛美人士或原本就超重的人而言,這簡直就像一道「魔咒」。快過年了,「胖友們」準備好了嗎?你可知道過節你是怎樣胖起來的?
  • 早生活丨如何防止「每逢佳節胖三斤」?
    早生活丨如何防止「每逢佳節胖三斤」?●資 訊●如何防止「每逢佳節胖三斤」?● 假期裡親朋好友聚會時,少吃零食糕點、果脯蜜餞、煎炸燻烤等高糖、高脂的食物。● 注意飲食順序,先吃菜再吃飯,細嚼慢咽,吃飽了及時放下碗筷,不要在餐桌旁逗留。
  • 「每逢佳節胖三斤」?現在了解還來得及
    「每逢佳節胖三斤」?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每逢佳節胖三斤
  • 每逢佳節胖三斤
    美滋滋的吃零食喝飲料,享受悠長假期~開羅君剛聽說《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很快就要播出了,還是天南地北的特色美食,卻又增加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說到好吃的,咱們開羅社也有好多美食題材的遊戲呢!像是匯集世界菜色的《美食夢物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出!做菜的時候要加入鹽、胡椒……還有對客人的愛,這才能做出讓大家讚不絕口的美食~或者是《開羅拉麵店》?
  • 每逢佳節胖三斤!消化科醫生提醒:假期飲食需注意,別被美食「撂倒」了
    ZAKER 哈爾濱記者張美玲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而像螃蟹、蛤蜊、魚蝦幾乎是家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可在大快朵頤之後,有些人卻被美食 " 撂倒 " 了。回到家後,徐女士只喝了點水,就上床休息。可一會兒一趟的上廁所,把徐女士折騰到心力交瘁。" 我索性就坐在馬桶上睡覺了,根本不敢動。" 徐女士向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後悔不已。
  • 航空中的海底撈:川航飛機餐,讓你知道什麼叫「每逢川航胖三斤」
    航空中的海底撈:川航飛機餐,讓你知道什麼叫「每逢川航胖三斤」小妖覺得在放假的時候去旅下遊挺不錯的,能夠見識到各地的風土人情,還有這些城市或者國家所給你帶來那種特殊的地域文化,而且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快節奏時代。大傢伙每天上班都忙的不成樣子了,好不容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那自然可以選擇去旅遊放鬆一下。
  • 每逢佳節胖三斤,春節集體胖十斤
    出門在外一年,好不容易回趟家,媽媽牌的各種地道小吃、年味乾貨,還有自己選購的鐘愛零食,以及爸爸事先囤的年貨庫存,都要出來見見底。桌上是不帶空的,手上的食物是不停變換的,嘴上是沒「把門」的!
  • 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瞧三公斤
    這是錢穆先生對「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的解釋。因為求學,追求人生的圓滿境界,沒空顧及安飽,這是孔子和顏回開創的「專利」吧?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
  • 每逢佳節「胖三斤」王一博高天鶴體重上漲,錢楓比杜海濤還胖
    說到每逢佳節,相信這段時間是大家呆在家裡最長的一段時間,就別說最近這段時間了,哪怕是普通的春節,估計很多人的體重都會有明顯的變化,無論是普通人還是明星們。沈夢辰就問天天兄弟們,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你們在家裡胖了多少斤?王一博就承認自己是胖了一點,不過也不是很明顯,畢竟這段時期,大家都宅在家裡,不能出門,吃了就睡,睡了就吃,所以能控制胖一點還是很不錯了。
  • 【健康】每逢佳節胖三斤,春節在即,專家教你如何吃的健康科學~
    【健康】每逢佳節胖三斤,春節在即,專家教你如何吃的健康科學~ 2020-01-16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瘦子四周增5公斤 每逢佳節胖三斤,怎麼破?
    原標題:小瘦子四周增5公斤 每逢佳節胖三斤,怎麼破?想不胖都難  「每逢佳節胖三斤,過完節後淚兩行。」馬上國慶節就要到來了,各種胡吃海喝的聚會又將開始,本周推薦的視頻就與胖瘦有關,希望大家看後引以為鑑,國慶期間悠著點。  小瘦子四周增5公斤  BBC一年前的科普紀錄片《如何長胖》,以科學家們的實驗研究為基礎,揭露了瘦子如何變胖的秘密,不僅對瘦子有一定借鑑意義,對胖子更具意義,怎麼吃會長胖?這或許是胖子和瘦子們共同關注的問題了。
  • 每逢春節胖3斤,這菜是腸道清道夫,2元就1斤,常吃補血還減肥
    「衣帶漸寬終不悔,每逢春節胖三斤」,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一度團員的節日,正月裡,人們你來我往,一頓頓可口的佳餚讓你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活在當下的自己卻胖了一大圈。不就是過個春節嘛,回來照照鏡子,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別再吃啦,清醒一點,已經胖了十幾斤了。
  • 每逢佳節胖十斤-關於西安美食最地道的朋友推薦
    這個自小生長的城市,她是地道的行家。我要很得意地說,第一篇攻略是她專為「我」寫的。2012年國慶節,我訂好機票要去西安吃,丹瓊特意為我寫下這篇誠意攻略,一個本地人的本地推薦,而非「遊客指南」,其中的毒舌評論讓我捧腹大樂。它不僅是一份攻略,更是一份友誼的證詞。比如,你知道老孫家泡饃和老米家泡饃的區別嗎?區別就是,前者是遊客堂食之地;後者是本地人食堂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