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魚

2021-02-13 嘉禾田源觀賞魚

中文學名:吻鱸

別 稱:吻鱸、接吻魚、又名Kiss魚、吻嘴魚

二名法:Helostoma temminckii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 Perciformes

亞 目:攀鱸亞目 Anabantoidei

科:沼口魚科 Helostomatidae

屬:沼口魚屬 Helostoma

種:接吻魚

分布區域:泰國、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

接吻魚又叫親嘴魚、吻魚、桃花魚、吻嘴魚、香吻魚、接吻鬥魚等,體色淡淺紅色。以魚喜相互「接吻」而聞名。不僅異性魚即使同性魚也有「接吻」動作,接吻魚的「接吻」並不是友情表示,而是一種爭鬥。其英文名為Kissing fish,意為接吻魚,上海人常用中英名合稱為Kiss魚。野生體長20~33釐米,人工養殖3~5釐米。原產於泰國、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為常見觀賞魚。

接吻魚的體長一般為3~5釐米。身體呈長圓形。頭大,嘴大,尤其是嘴唇又厚又大,並有細的鋸齒。眼大,有黃色眼圈。背鰭、臀鰭特別長,從鰓蓋的後緣起一直延伸到尾柄,尾鰭後緣中部微凹。胸鰭、腹鰭呈扇形,尾鰭呈三角形。魚體呈卵圓形,一般為乳白色或淡粉色。各鰭均透明,略呈銀色。

接吻魚喜歡棲息於熱帶河流中,在原產地常被作為一種食用魚。它對水質的要求不嚴,群居性不太明顯,遊動起來十分緩慢,顯得雍容大方,具有迷人的魅力和觀賞價值。平時性情極為溫順、活潑,因此不宜同喜歡安靜的熱帶魚混養。它在水的各層都喜歡遊動,但休息時常常停在魚缸的底部。接吻魚的食性較雜,雖然是大型魚種,但一般對大型水蚤並不感興趣,而經常是長時間的張開大嘴去「喝」一些小型水蚤才能吃飽,這也是熱帶魚的一種特殊的取食方式。在飼養時還喜歡用厚嘴唇吸吮食箱壁和水草上的青苔,所以在養魚時,常常每箱放一尾接吻魚做「清道夫」。

接吻魚是一種熱帶魚,它們的故鄉在東南亞的爪哇島和婆羅洲島,當地居民非常鍾愛接吻魚,常常將它們養在魚缸中,觀賞其「接吻」表演。後來,接吻魚便成了聞名世界的觀賞魚類,市場價格也一路飆升,每尾售價達100美元左右。

接吻魚的雌雄鑑別比較困難,要仔細觀察。一般雄魚的體形瘦長,臀鰭略為闊大,繁殖期會出現婚姻色,體色由肉紅轉為紫色,且閃閃有光澤。雌魚體較雄魚寬闊,臀鰭較小,懷卵期腹部明顯膨大。

接吻魚屬卵生魚類,它雖然不吐泡築巢,但其卵是漂浮性的,親魚有吞食卵的習慣,故繁殖缸裡應多種植一些浮性水草,便於卵附著。接吻魚15月進入性成熟期,一年可繁殖多次。

接吻魚繁殖並不困難。因接吻魚個體較大,繁殖缸不宜過小。繁殖用水要求硬度6~9,pH6.5~7.5,適宜水溫27攝氏度。親魚可按1:1的比例防入繁殖缸內,同時可向繁殖缸兌進一些蒸餾水,以刺激親魚發情。經過一翻追逐,親魚開始排卵受精。接吻魚卵的體積質量小於水的體積質量,因此會浮於水面,產卵過程要持續數小時。每尾雌魚可產卵1000餘粒,有的可達2000~3000粒。接吻魚沒有護卵習慣,產完卵應將親魚及時撈出另養,以免它們食其卵。

受精一般經36小時即可孵化出仔魚,剛孵出的仔魚蟄浮不動,經兩天的時間,仔魚開始遊動覓食,開口食應以「洄水」餵養,一周後可以餵魚蟲。2周後對仔魚進行篩選,分缸飼養。如飼養得好,幼魚生長很快,30多天即可像模像樣了。

相關焦點

  • 接吻魚為什麼會接吻?你知道該如何飼養接吻魚嗎?
    接吻魚又叫親嘴魚、吻魚、桃花魚、大白桃、吻嘴魚、香吻魚、接吻鬥魚等,體色淡淺紅色。以魚喜相互"接吻"而聞名。不僅異性魚即使同性魚也有"接吻"動作,接吻魚的"接吻"並不是友情表示,而是一種爭鬥。其英文名為Kissing fish,意為接吻魚,上海人常用中英名合稱為Kiss魚。
  • 除了「接吻」,接吻魚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特點
    接吻魚又叫親嘴魚、吻魚、吻嘴魚、接吻鬥魚等,屬鱸形目、吻鱸科、釘嘴魚屬,其體長一般為20至30釐米,身體呈長圓形,其背鰭、臀鰭特別長,從鰓蓋的後緣起,一直延伸到尾柄,尾鰭後緣中部微凹。頭大、嘴大,尤其是嘴唇又厚又大,並帶有細的鋸齒。接吻魚適宜生活在21℃至28℃的偏酸性軟水環境中。
  • 接吻魚代表著愛情,但它們「親親」時可不是示愛,而是在爭鬥喲!
    接吻魚接吻魚剛剛有提到過它們的學名叫做吻鱸,有著很可愛的嘟嘟嘴,小模樣看著像是在求親親。野生接吻魚可以長到二三十釐米長,但作為觀賞魚的它們一般不到5釐米,算是小型的觀賞魚。接吻魚是有領地意識的,當和同類發生爭執時會用接吻的方式決鬥,就是用嘴部的鋸齒去咬對方,直到一方投降它們才會分開。我們經常看到的接吻魚還是乳白色或淡粉色的,其實還有銀灰色、藍綠色、白色的接吻魚,只不過數量少不太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