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農曆五月初一),襄城區民主路社區嗩吶高奏,鑼鼓喧天,彩袖翩翩,激情昂揚的龍舟舞,惟妙惟肖的旱船舞表演。這是民主路社區文化藝術團為歡迎遠道而來的臺灣親人,精心準備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節目。臺灣苗慄縣副縣長鄧桂菊率臺灣苗慄縣參訪團一行28人來到襄城區民主路社區參訪交流,受到當地群眾熱烈歡迎。襄陽市委常委程武等出席此次活動。
圖:參訪團一行在民主路社區觀看民俗表演節目。攝影:何任天
參訪團一行,在社區書記陳海燕熱情引導下,走進了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共同分享了「微心願樹」、「七色花」志願服務、「社區1+7調解」、「四點半學校」等具有特色的社區服務,讓臺灣親人真實感受豐富的社區文化、豐碩的社區成果和便捷的社區服務。當聽到民主路社區做到「把各類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讓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社區」時,參訪團一行就如何「化解居民矛盾,創建和諧社區」與民主路社區工作人員展開了交流,紛紛表示一定要把「1+7」調解庭創新矛盾調解方式的工作方法和經驗帶回寶島臺灣。
圖:參訪團一行在民主路社區進行參訪交流。攝影:何任天
走到社區「草根」博物館,當在展柜上看到襄陽古玩收藏家郝向陽收藏多年價值不菲的古錢幣時,參訪團成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參訪團成員表示:「沒想到社區博物館居然收藏著如此多的中外古錢幣,這是咱們中華民族近代歷史的縮影,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時代的變遷,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品鑑價值,是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財富」。在王順祥書畫展廳,襄陽市第一批非物資文化遺產---「龍鳳書」傳人王順祥老人,現場潑墨展示了「龍鳳書」的獨具魅力,並為參訪團一行贈送「龍鳳書」作品。參訪團成員讚美道:「這是民族的財富,是非物資文化遺產,您的作品我們收藏,希望兩岸民眾加強加深文化交流,歡迎您老到寶島臺灣,再為我們潑墨揮毫」。
圖:參訪團一行在民主路社區博物館觀賞古錢幣收藏。攝影:何任天
圖:王順祥為參訪團書寫龍鳳書作品。攝影:何任天
圖:參訪團一行與民主路社區人員合影留念。 攝影:何任天
參訪團一行在民主路社區目之所見,耳之所聞,讓參訪團成員深深感受到襄苗兩地人員之間情意悠長,他們表示,這是參訪兩地社區文化的碰撞交流,是兩岸親人之間共敘家常,襄城民主路社區處處為民眾著想,我要為你們社區點讚,還要把襄陽社區服務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去,提高苗慄社區建設管理水平,讓居民生活得更加舒心。
襄陽市委副秘書長、臺辦主任毛洪波,市委臺辦副主任趙文忠、吳赴軍,襄城區委常委李明勝等參加相關活動。
(何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