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三毛遊
在臺灣,自行車也被稱做「鐵馬」,和鐵路一起並稱為臺灣「雙鐵」,是臺灣最受歡迎的旅行方式,也是遊人到臺灣時的必玩體驗之一。
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一輛單車,一個背囊,就開始環島旅行。
蜿蜒的海岸線,噴薄的海浪,如翠的青山,流動的浮雲,起伏的麥田,高大的風車,沒有盡頭的公路……最美、最真實的臺灣,大概要環島騎行才能見識得到。
最佳騎行季節
10月底,11月初的臺灣平均氣溫在22-24℃左右,天氣適宜。沿著太平洋海岸線一路騎行,大海的潮起潮落盡收眼底,穿過回歸線上的陽光照射在臉上,可以讓每個毛孔都盡情呼吸。
騎行路程20KM:冬山-冬山河自行車道-傳統藝術中心-羅東夜宜蘭,名氣就如其風景,空谷幽蘭。冬山河是宜蘭縣的第五大河,頗具傳奇性,早年水患不斷,長期整治後流域景觀豐富,是宜蘭人引以為傲的觀光勝地,被稱為「希望之河」。
騎行路程15km:新城-太魯閣-砂卡當溪-長春祠-新城走遍全臺的勝景,如果沒到花蓮的太魯閣,那可是一大憾事了。經新城至太魯閣,從東西橫貫公路的牌樓進入,處處是美景,花東縱谷的地形,在此展露無遺!
七星潭,美麗珊瑚巖礁的家,因海浪侵蝕顯得多變而美麗,每一顆礁石都藏著故事。在這裡,可以看到臺灣風景大片中經常出現的清水斷崖,鳥類的生態及海濱植物的棲息,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明豔動人。
波光瀲灩的鯉魚潭,是花蓮縣內最大的內陸湖泊,阿美族人稱之為「巴鬧」,掬一泓清泉,醉飲湖光山色,小舟清泛,拂面清風。
騎行路程15km:池上站-池上環圳自行車道-伯朗大道-天堂之路池上環圳這條田間小路,被譽為「翠綠的天堂路」。廣大翠綠的稻田,路旁沒有一支電線桿,真實感受到一望無際的景色。不僅有利於拍照,更能帶著心靈遠離喧囂。
伯郎大道,又被稱為金城武大道。蜿蜒的路徑,搭配一望無際的稻田,美的讓人心曠神怡。這裡有一棵「金城武之樹」,是金城武拍攝某廣告時的取景地。在這裡遠眺中央山脈,落日的餘光透晰著山間,彷佛看到天堂的到來。
騎行路程25km:花東縱谷-關山-關山環鎮自行車道關山環鎮自行車道,是全臺首座自行車專用道,親水又親山。沿途儘是寬廣的水稻田,隨著不同的季節景致各異;或見剛播種的嫩綠秧苗,或見隨風翻飛的海浪,或見飽滿下垂的稻禾,或見黃澄澄的油菜花海,讓人充分體驗關山四季不同的田園風情。
騎行路程20km:愛河沿線-臨港線-哈瑪星-中山大學-香蕉碼頭-臨港線夜騎愛河全長16.4公裡,猶如城市的母親之河。愛河入夜以後,沿著水面點點霓虹彩光,東西兩岸各具不同情調,散發迷人的咖啡香及快慢交替的美妙樂音,令人不得不放慢腳步,融入其中。
騎行路程20km:二水車站-八堡圳源頭-集集支線-環鎮單車道-武昌宮-明新書院-軍史公園集集車站是臺灣最文藝的車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本北海道的古老小火車站,又容易讓人回憶起很多臺灣偶像劇中那些愛情發生的地方。
騎行14.5km:水社-向山服務中心-環潭道路-玄光寺-遊湖曾被美國有線電視CNN評選為全球十大最美的單車道。其中,最美的一段在水社至向山,途徑水社壩、日月潭出水口、永結同心橋等景點,有一段木棧蜿蜒,景色最美。
騎行路程20km:陶瓷博物館-樹林-浮州橋-華江橋水門-跑馬場-萬華騎行環島的最後一段,在大漢溪。這裡的沿岸景色,充滿「城市中的綠地」的感覺。經過這一長串的河濱公園,又將回到臺北。
☺三毛遊往期文章推薦閱讀
(點擊藍字可直接跳轉到文章)
虐哭單身狗 丨 臺灣最浪漫10大海景咖啡館
又到五一!帶上錢,三毛帶你去浪~
霓虹也瘋狂 — 以色彩和構圖構造出和諧美的燈光藝術
一段真正「放鬆」的旅程
越南越愛—誰說夏日避暑勝地只有海島
飛越南海,婆羅洲上的世外桃源 —— 汶萊
關注公眾號輸入關鍵字「Y」,有驚喜哦~
有彩蛋哦~(不過我猜你不會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