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在鬧獨立,為什麼威爾斯就老老實實的呢?
其實並不是,威爾斯也鬧過,不過都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英國脫歐這件事影響其實很大,英國脫歐中支持率為52%,不支持的也高達48%,可以看出英國脫歐這件事也遭到了英國民眾的很大反對,即便是支持脫歐的英格蘭地區,也有人反對脫歐,威爾斯也是這樣,在2019年就有反對脫歐的威爾斯人也出來遊行,甚至要求威爾斯獨立出去,但這些與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鬧獨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威爾斯這麼老實,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
地小人少
整個英國的主體是由四大領土組成,分別是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國土面積為24萬平方公裡,除去隔岸的北愛爾蘭,威爾斯是最小的,面積僅為2.08萬平方公裡,連整個英國面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相比蘇格蘭佔據英國領土三分之一來講,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說人口,整個英國的人高達6679萬人口,可威爾斯人口數僅為310萬人口,人口佔比連5%都達不到,這比起蘇格蘭來說要少的多。
歷史淵源
說起威爾斯,它與英格蘭相接壤,促成威爾斯與英格蘭歷史上交流比較多,有一點要說明,就是威爾斯的歷史要比英格蘭還要古老,只不過沒有英格蘭發展的好而已。
在公元1066年,威廉一世徵服英格蘭,並在此建立了諾曼第王朝,而威爾斯的諸侯開始附庸英格蘭王國,之後雙方雖然有一定的摩擦,整體還是比較平穩,直到1536年,雙方籤訂的《聯合法案》正式通過,確定雙方正式聯合,英語也成為了威爾斯的官方語言。
從雙方籤訂的《聯合法案》可以看出,威爾斯是最早與英格蘭聯合的,至今已經將近500多年的歷史,從而開始附屬英格蘭至今將近1000年的歷史。
威爾斯地位
威爾斯與英格蘭籤訂的《聯合法案》中,威爾斯被賦予了崇高的榮譽,所以在英國中威爾斯地位是比較高的,從威爾斯親王由英格蘭愛德華一世的王子擔任開始,雙方便開始規定,英格蘭國王和後來的大不列顛國王將「威爾斯親王」的頭銜賜予長子,久而久之,威爾斯親王的頭銜也成為了英國王儲的代表之一。
威爾斯在英國的地位高,自然會得到相應的青睞,從而有利於威爾斯在英國的整體發展前途,這是威爾斯沾光之處。
威爾斯實力不濟
在剛開始打交道的時候,威爾斯實力還是可以的,甚至在1136年的時候,威爾斯王公歐文格溫內德在卡迪根之戰中率領9000威爾斯軍隊迎擊羅伯特-菲茨率領的一萬諾曼王朝(英格蘭)入侵軍隊,獲得勝利,殺死了3000敵軍,這個數字在古代歐洲是比較可怕的,還不算受傷的士兵,可見此時的威爾斯軍隊戰鬥還是不錯的。
可是僅僅過去一百多年,愛德華一世率軍出兵威爾斯,一口氣就徵服了整個威爾斯全境,從而誕生了「威爾斯法」(威爾斯親王開始由英格蘭王子擔任),致使威爾斯逐漸被英格蘭控制。
等到1400年時,威爾斯的波厄斯親王歐文格蘭道爾不滿英格蘭的統治,公開叛亂,並在1404年自封為威爾斯親王,雙方火藥味不斷加重,1412年波厄斯親王被英格蘭軍隊擊敗,他本人戰敗失蹤,不知去向,此事過後,英格蘭加強了對威爾斯的管理。
不過,從此之後威爾斯再無叛亂,可謂是被徹底打服了,並開始全面接受英格蘭,逐漸被英格蘭同化。
總結:看似現在叫英格蘭和威爾斯,其實他們之間有很多的相同之處,比起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來講,英格蘭和威爾斯更像是一家人,威爾斯在英國的大家庭之下過的也比較舒服,自然不會選擇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