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用心做一件事情是什麼時候?

2020-12-15 騰訊網

臨近年底,還請大家試問自己,上一次用心做一件事情是什時候?

不知道大家的答案如何......

快節奏的城市工作與通勤生活將大部分人的時間打得支離破碎,在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中,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將自己安置在放飛自我的生活中,漫無目的地磨殺時間,美其名曰「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殊不知我們早已被碎片化這一概念「綁架」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逐漸的,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焦慮、浮躁:快遞次日達,外賣要準時,晚 10 分鐘就會大發脾氣,差評投訴一氣呵成;看書的時候不到半個小時,就已經忍不住要劃一划手機,朋友圈、微博刷新一遍又一遍;就連平時消磨時間的追劇行動都要 2 倍速,更不用提那堅持不到兩周的運動計劃以及一年一次的「新年新氣象」……

我們越來越難以在一件事情上專注,也很難能夠靜下心來慢慢做好一件事,也更不幻想一生只做一件事,因為在奇蹟發生之前,我們的「碎片時間」到了,注意力又轉向了其他。

也正是因為如此,「文不按古,匠心獨妙」這種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會經常被人們談起。我們開始渴望「匠心精神「,似乎從未像現在這樣熱忱而急切。

放眼這個快速發展、求高效求快速的社會,匠心之道看似無跡可循,可靜下心來觀察卻發現,有那麼一群藝術家和設計師始終堅守著「匠心精神」,沉下心,扎紮實實做好每一件事。進而,探尋生命之於自己的意義。

這正是由雷克薩斯獨家贊助周末畫報主辦的「天工開物」系列匠心展舉辦的初衷。

「天工開物」系列匠心展如今已歷時四年。秉承著「傳播匠人精神,傳承生活之美,成就未來創新」的使命,「天工開物」系列匠心展四年來走訪了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廣州五座城市,邀請了近 50 多位設計師和藝術家參展。

一路陪伴「天工開物」系列匠心展的雷克薩斯,不斷豐富和拓展品牌內涵,將 L-finesse 設計美學與生活美學相結合,始終保持對社會和人群的細膩觀察,探索現代生活與內心精神的指向。

這一次「天工開物·預見生活之美」系列匠心展來到了杭州周末畫報、單向空間、雷克薩斯在杭州單向空間樂堤港店,圍繞「天工開物·預見生活之美」主題以論壇、展覽等方式,邀請到了許知遠、曹丹、西川、成慶、令狐磊、於默等來自文化、傳媒、藝術領域的意見領袖,以「我們時代的匠心精神」為主題進行探討:身處於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中,匠心精神如何為人們創造「更美的生活」。

天工開物·預見生活之美展覽 杭州站 嘉賓對談

1. 重新詮釋「匠心」,並將自己的激情投射其中

許知遠,作家、單向空間聯合創始人

許知遠老師最初是抱著一種「不適感」上臺的。用他的話說是:「每每聽到生活美學、匠心這類的詞心裡都會有一種不適感。」因為在他看來,我們更應該去追求價值上和思想上的重要性,防止自己沉浸在生活的安逸之中無法自拔,他也擔心「當所有的詞被過度談論之後,它就失去了最初始的意義,會變僵化、刻板甚至死亡。」

當然這種所謂的「不適感」在 4、5 年前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而這種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界的喧囂而更加渴望自己內心的小世界。

天工開物·預見生活之美展覽 杭州站

也正因為這種微小變化,讓許知遠老師重新詮釋了「匠心」的意義,也讓我們開始對「匠心精神」有了更新的理解:

匠心,蘊含著一種真正的激情,這種激情是在當你沒有舞臺展示自己時,可以將身邊的一切幻化成屬於你自己的小舞臺,它大到足以展示我們的精神、價值和追求,我們將自己的激情投進其中,它亦會給予你同樣的力量甚至會創造出更大的世界。

當身處更大的舞臺、更大的世界之中,你才會發現在自己的堅持是具有力量的甚至擁有改變未來潮流趨勢的可能。

2. 在「設計和預見」未來的同時,也要從科技回歸到人本身

曹丹,現代傳播集團文化藝術平臺總裁、策展人

在有的人看來,藝術家和設計師是兩個不同的職業,藝術家將自己的作品作為宣揚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而設計師則是會相對理性並且實際的面對自己的作品。

在曹丹看來,當面對整個社會生活、發展的時期,藝術家和設計師卻很相關並有著共通之處,他們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感應器,他們能感受到我們未來社會會有怎樣的發展,並且在他們面對一些不確定性、複雜性的社會問題時,二者相通的設計文化是可以超越整個現有的環境,找到彼此服務於人和社會的發展的相似性。

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正是因為「預」所代表的預見性和前瞻性,設計師才能夠整合需求和期望,為生活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正是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匠心中所蘊含的「預見性」。

天工開物·預見生活之美展覽 杭州站

人們在追求設計的同時,一定會深究設計過程中蘊含的非理性、個人化或潛意識的理念。重新認知這些理念在設計上面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

從 100 年前包浩斯的「形式追隨功能」到近代孟菲斯的「產品設計的後現代」時代,在設計的演變與革新之中,再一次印證了匠人們在面對複雜的社會性時,他們更加注重設計對現實生活的影響,並且他們把對於生活和美的理解,都融入自己的設計中。

而這也再次印證了設計、創造離不開萬事萬物,也就是「開物」的精神所在。「開」其實就是創造的意思,「物」就是萬事萬物,包括了宇宙中所有的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物質。從最為尋常的普通物件,到一件神秘的、創造力無窮的設計。匠人們通過對生活認知、空間的處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革新意識將具有傳統意味的工藝融入到極富創造力的設計之中,為它注入新的活力,並且通過科技的發展,讓生命力繼續可以存在下去。

這正是當設計在「預見未來」的時候,我們能想到的並不是只有科技,更是要想到人本身,這是不能忽略的部分 。

3. 無處不在的裝飾,究竟是在「裝飾」什麼

西川,詩人、翻譯家、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西川老師一上臺就撕開了我們的生活的「偽裝」的那一面:「理想生活」的內部是一副「俗氣相」。

理想狀態中我們的生活是,用西川老師的話說,高樓大廈,咖啡、街心花園,空閒時間去看個電影,我們將生活中的「白」填滿,不管好看、合適與否先填滿再說;然而走訪了世界之後,西川老師對於這樣的「裝飾」生活開始產生懷疑。

從普通的人、老百姓,到大師級別的聶魯達都對裝飾擁有相當大的熱情,一旦有了這種無處不在的這種裝飾,可能我們就得思考這個問題:

人們對於無處不在的裝飾,它究竟裝飾的什麼?

人們對待平日裡裝飾的態度,就好像是對生活空白的不甘心。不甘心讓一個地方有空白,這個是很多的人心理。生活在一個滿滿當當的「裝飾生活」之中,也從側面反映了當今時代的我們精神、品位上的缺失。

早在宋朝時期,中國人就已經達到了審美的高峰。宋代的瓷器沒有太多的裝飾,顏色沒有那麼花哨,我們在裡面看到了一種單純,一種簡潔,一種悠遠,看到了一種高級的審美。

我國著名的大戲劇家李漁在他的《閒情偶寄》提到過「土木之事最忌奢靡,貴精而不貴利」。

在這個書裡面就提到了對於日常器具的裝飾問題。比如說碗,他特別不喜歡碗上裝飾好多東西我們現在也能看到這樣的碗、盆、碟子,上面寫一個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我們覺得這個很雅,但在李漁看來,「凡見有文字之碗,即生造孽之慮。」

古人早已意識到不一定是滿滿當當的裝飾才是美,那麼我們的「裝飾」是不是也可以少一些,精一些。

為什麼「高級美」到了現代,怎麼就少見了?

因為生活「快」了。當一個人生活在一個「快」的節奏中,ta 沒有更多的自由和學習的空間,反倒是被各種依賴症和拖延症拉向「快速消費」的洪流之中。他沒有機會甚至沒有欲望踏下心來專注一件事情,人生字典裡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就是「來不及」「心急火燎」,而沒有「專注」與「靜心」。這兩個詞正是「匠心精神」的核心所在。

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一心想要填滿,而忘記了其實「留白」才是生活中必要的「高級美」。當我們想有一點空白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尋找稍微慢一點的生活。我們要允許自己精神上允許開個小差。將自己全身心的沉浸在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個人,我們的生活可能就會稍稍慢一點。儘管整個大環境是非常快速發展的環境,在這種環境當中,很多東西身不由己。但能讓我們生活的小範圍之內稍微慢一點,也是一種進步。

我們今天再談「匠心精神」,因為它在快速的生活中及時湧現。工匠精神的存在仿佛是隱藏在這座浮躁城市深處的一種超前意識,從技術到審美,從專注到堅守,「匠心」二字逐漸被很多領域視為立業之本,就像如今的文化、傳媒、藝術領域的意見領袖們一直在探討著的一個問題:匠心,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的概念是何以及 ta 是如何讓人獲得更美,更簡單的生活。

4. 重新定義人生的位置點

成慶,上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阻礙對匠心理解更深入的,是過分依賴文明,這是一種異化。文明代表著我們更方便,而且還可以時間更快。跟某種快速的消費結合,這樣的環境下培育的人很難有匠心的,匠心的第一點是要慢。

時間感可以自己來調節,人生加法太多,減法太少,只有我在做減法的時候,似乎才會感覺到有「生活美學」出來。現在社會「美」的價值或許不是依靠市場價格,是依靠的是你對生活之美的敏感度來衡量。

而年輕人面臨的最大問題,他們開始變得不敏感了,他們不能在單一的事情尋找到意義。

這反應了這個社會,對每個人人生定義上的位置點沒有定義好。現代年輕人摸索發現這個時代提供了無數的可能,這無數的可能其實 99% 是無效的。每個人有他的位置感,需要自己摸索、尋找,弄清自己能安於哪個位置。中國人的意義感在一代一代被摧毀,又不斷重建。

此外,成慶老師又一次強調了年輕人的「佛系」和佛教真沒有關係。

5.社會的風向永遠會影響我們每個人的存在

令狐磊,傳媒人、文化力研究所所長、生活方式提案人

對美的重新理解,人都在捕捉一些風向,風向永遠會影響每個人的存在。

人們會被各種事情所捆綁。高速發展的社會讓我們會對速度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外賣、快遞速度甚至我們的高鐵速度都成為了捆綁我們的繩索,讓我們掙不開,也離不開。

「掙不開」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環境體系中;「離不開」是因為我們似乎也很享受設計與速度帶給我們的快感:

令狐磊老師用中國高鐵的「極簡設計」舉例,沒有座椅,沒有垃圾,沒有綠植、石子的「月臺」形成了中國高鐵「極簡的工程美學」;這可能在側面也反映出了中國人意識或者審美的多樣性遠超於我們所有做事情,不管做文化產業還是工程,用一個非常極簡的東西來看待事情反而是一種解決方案,無需去焦慮,也無需去否定你不太想要認同的其他方面,畢竟,你可能只是面臨某一種喜好,誰還沒在發現在「生活之美」的路上走偏過呢?

6. 幸虧上帝給了我們一把斧子,開天闢地,幹活,動手

於默,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教師

生存之美,生存跟著美,然後加上工匠他們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沒那麼理所當然。

動手幹活就是手藝人。然而在動手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作為一名「匠人」有多難,傳統意義上講的匠人都是在手藝中、堅持中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日子過得苦著呢。

但是現代那些想要成為「匠人」的人大多數都只在做表面功夫,甚至連手都沒動過。所以,現在「匠人匠心」好像不是那麼的單純了。

一夕之間都爭當工匠,好像有了匠心這個世界就特美好。於默老師對這個想法保持懷疑。

因為從本質上講「匠」這個字,從這個形象來說,「斤」應該有個工具的含義,壁壘基本被框死了,天也沒有,地也沒有,一個框鎖住一顆心,幸虧上帝還給了我們一把斧子,開天闢地,幹活,動手。

因為只有動手幹活才是手藝人。

6 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思想者,帶著 6 種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探索「匠心精神」,在與彼此的對談當中,試圖找到忙碌生活中的一個突破口。在裂口處帶著「匠心精神」重新出發,尋找真正意義上的生活之美。

對於「匠心」「生活之美」的定義,我們不會指望有一個標準答案,可能它需要我們回到自己具體的生活,一把椅子,一輛車,一幅畫,在日常生活點滴當中發現美,識別醜,這是對每一個人日常生活當中的考驗和訓練。「匠心」、「生活之美」聽起來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只要我們拿起那把斧頭,也許可以把當代年輕人從不明方向的漂浮中拉下來。

這正是單向空間攜手周末畫報、雷克薩斯舉辦的「天工開物·預見生活之美」匠心展及開幕論壇帶給我們的啟示:將目光回歸到匠心與設計本身,探討如何通過在設計中融入對人、社會和環境的思考,從而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溫度和啟發。沉下心,扎紮實實做好每一件事,發現「匠心精神」帶給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生活之美。

點擊原文,再次領略「我們時代的匠心精神」

相關焦點

  • 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這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要求,都想把能為自己有所幫助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砌磚吶。「用心去做」是一個嚴謹的工作態度,或者說,是一個最起碼的職業道德,也是身在職場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開始就抱著這樣的態度--我只是來打工的,為了拿到每個月的薪水,我必須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其他的一切都與我無關,那你最後一定會連你每個月你足額的薪水都拿不到;而你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業,在工作中每一件事都用心去做,那你的成就很有可能超過自己的預期。
  • 用心做好一件事情,你便成功了
    一個人只專注做一件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大概是人人所嚮往的生活,若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管怎麼付出都是開心的。 人生在世,就應隨著自己的內心而活著,做自己,這才是很重要的事。 其實,選擇做自己也是因為世態炎涼,所以我們只能選擇讓自己開心地活著,不管怎麼活,開心最重要。 專注做一件事,若是長久能專注在一件事裡,腦子裡只想那一件事,便不會有時間想其他的事情,就不會有煩惱。
  •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你能感到輕鬆
    這句話說明了他對於做事的態度,即做事要做精做專,才有可能成事,對未知事物多涉獵才有可能融會貫通。兩百多年前,一位父親在給他兒子的信《一生的忠告》裡也提到了做事情要全神貫注這一要求。「如果你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天之中,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所有的事情;如果你一次做兩件事情,一年也做不完這些事。」
  • 用心做一件事
    畢業那會兒,老師很替我著急:人家24歲,你29了,怎麼辦?我對自己比較有信心。我說,沒什麼怎麼辦,北京給我機會,我就會把根紮下去。然後,我就在不老屯搞起了創業,2013年成立了不老尚品。那時,我和夥伴就想做農業電商和區域品牌。2015年國家提出了網際網路+農業。我們的想法算是比較超前的。    我覺得人生就要做一件事情,讓自己內心不留遺憾。
  • 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關鍵詞:上級的態度和對你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你的前途1、上級欣賞你,前途無量2、上級輕視你,前途渺茫做了有什麼好處沒有做會有什麼不良結果不要因為做事的不良結果而影響自己職業發展。(3)學會每做一件事要總結的習慣總結最佳方法和經驗教訓最好準備一個錯誤成長記錄本把自己曾經犯錯的錯誤和失誤總結在筆記本上,便於做好成長記錄。
  • 晚安故事(13)| 用心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
    晚安故事(13)| 用心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 2020-04-14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早安!
    沒過多久,在監室防彈玻璃上就出現了毛卓雲寫給患愛滋病在押人員的一封信。他在信裡說,自己可以幫助他們,但他們也要遵守看守所的規則。之後的日子裡,毛卓雲一次次找在押人員談話,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就一點點慢慢地拉近了。
  •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
    那個時候我剛進公司,內勤的老師們一向都很照顧我,所以我覺得去加加班也沒什麼,再加上也沒有結婚,時間很自由,反倒覺得和他們一起加班的時間也很開心。其實去幫忙做的事情,也就是一些所謂的整理整理單證,歸檔裝訂封存。說實話,都是些不起眼的小活,按照現在年輕人的邏輯,就是不上檯面的打雜,這種活學與不學都沒什麼要緊,而且也很簡單,沒有技術含量。但是活兒雖簡單,我也做得津津有味樂在其中。
  • 三月|你堅持最久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你堅持最久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嗯..........可能是只愛自己!工作很久,依然沒有拿的出手的技能,對新的職業始終充滿恐懼。但每次也都不怕從頭開始!在一次和vicky聊天的時候知道原來不僅僅是我有這種感覺!
  • 你知道,用心做事的好處是什麼嗎?
    很多時候,我們已經不想去用心做一些事情了,因為總是得不到回應。用心做事,總是讓我們感覺虧負自己。有時候也會讓自己傷痕累累。可是,真的回過頭一看,原來所有的用心都是有所回應的。在我們知道的時候或者是我們未知的時候,它總會以一種方式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
  • 《易經》:當你決心去做一件事情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引言:當你決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心理學上有一個法則叫做:夢想法則,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內心擁有了夢想,就會在希望中生活,並且不斷創造生命的奇蹟。這就是世界的規則,久念不忘,必有迴響,當你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必然會得到想要的結果,所以想做的事情就是去做,沒有什麼值得或者不值得,就看你為這個事情堅持多久,付出多少心力。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這句話適用於社交電商嗎?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社交電商其實並不複雜,關鍵在於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就等於沒有結果。現在所謂的講師,所講內容都是自己的經驗以及從書上學習的知識,當我們花錢去學習,學習的時候信心滿滿,回到家中還是一臉茫然,過段時間基本感覺受騙了,各位讀者朋友有經歷過的嗎?社交電商的命門——貨源,如何找到性價比超高的貨源,則決定著你的盈利多少。
  • 《燃情廚房》:用心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情,努力永遠都不晚
    二廚Helene有一天想要請假,但Adam不準,他說:"你越做越好的後果就是餐廳根本少不了你!"站在餐廳經營者的立場,不會希望大廚或二廚不在,那一天就無法營業,主廚更不可能一年365天完全不休息,因此每一位廚師,都必須期許自己晉升為下一位主廚,不管是代班,或者出師之後開一間餐廳,為了這個目標,首先要把份內的事情做到一百分,以及互相監督,同時持續精進廚藝。
  • 劉軍寧:用心做好每件事情
    他覺得自己是個特別幸運的人,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遇到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隊伍,都能夠緊跟政法工作發展的腳步,踏踏實實做些事情,他覺得這樣的人生才更有價值和意義。在基層實踐工作中找到一種動力《方圓》:你是什麼時候去臨猗縣檢察院的,對檢察工作都提出了哪些要求?劉軍寧:我是2016年到臨猗縣檢察院的。
  • 左大玢:演觀音的時候出現很多巧合,奇怪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
    在聊到關於西遊記背後拍攝故事的時候,楊潔導演是又愛又恨,恨的是西遊記火了之後自己看清楚了很多虛面的人。愛的是自己的劇獲得了認可,成就了一大批人。下面我們聊的是一位西遊記中份量最足的人物,他就是觀音。這一個人物穿插了整個西遊記故事,而且是大家最敬重的一個人物。
  • 「夥伴分享」用心去做,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來到木屋這個大家庭已經一年多了,自己也從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學徒成長到了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師傅。我是在19年的9月份入職的,那時候真的是啥也不會啥也不懂,第一次進入後廚的我站到哪個崗位都會被「嫌棄」,就連自己也覺得自己很沒用,啥也做不好。
  •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其實我內心有很多話想給家語者的朋友們說,但是由於篇幅只能限制在一張紙上,所以只能言盡於此了,希望你們能從這張紙上感受到我的真心。說到大篇幅的寫字,好像離我已經很久很久了,自從2002年大學畢業之後,好像幾乎就沒有用筆寫過東西了,我的手也和大家一樣變成了鍵盤手。
  • 當你做一件事情看不到出路的時候,堅持下去,也許就會柳暗花明
    據她說,有一個月,她去求職,你拒絕了50次,這算下來,平均每天接近兩次。搞得她也很無語。後來我寬慰她:找工作是為了幹一輩子,哪能那麼容易一兩天就找到了。慢慢來,總有適合你的,你這匹千裡馬,總會有伯樂相中的。見面之後,她還是在不停地找工作。找呀找呀,總算是給我來了一個驚喜:她終於找到工作了。是啊!
  • 每日一題丨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
    網上流傳這樣一句話: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作為普通人,要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不容易,這需要天賦。
  • 用心做事名言警句:這世界的大多數事情,不是稍微努力就可以搞定
    只有用心做事,才能學到更多,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天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用心做事的名言警句,希望你會喜歡。用心做事名言警句人生最大的錯誤是不斷擔心會犯錯。只要不放棄,就沒有什麼能讓自己退縮;只要夠堅強,就沒有什麼能把自己打垮。一個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哪怕是最沒有希望的事情,只要堅持去做,到最後就會擁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