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王|藍舌石龍子

2021-02-16 爬蟲帝國


本期將為大家介紹藍舌石龍子及其變種

在此對爬友<Jackson Z>說聲抱歉,我們來晚了!


小丑永恆的經典就是那個誇張的紅鼻子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藍舌石龍子>,也有神來之筆,一條滑稽的藍舌頭不僅如此,它們還是可以只餵貓糧狗糧的蜥蜴呢!對害怕蟲子的爬友— —絕對首選

1、阿德萊德/俾格米藍舌石龍子

2、印尼藍舌石龍子

3、斑點藍舌石龍子

4、西部藍舌石龍子

5、中部藍舌石龍子

6、伊裡安查亞藍舌石龍子

7、澳大利亞藍舌石龍子

8、松果蜥

英文學名:Adelaide pygmy blue-tongue skink

拉丁學名:Tiliqua adelaidensis

別稱:俾格米藍舌石龍子,侏儒藍舌石龍子

體長:雄性肛吻長度<3.8- 10.6>釐米,雌性肛吻長度<8.8- 10.7>釐米,尾長<2.2- 7.9>釐米,總長小於20釐米。

簡介:

它是藍舌石龍子家族裡的小個子,也是最珍貴的,這種藍舌在1992年之前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目前大概僅存5500隻野外個體。侏儒藍舌石龍子最有趣的特點是,雖然叫藍舌,但它的舌頭卻是粉紅色的。

粉紅色的舌頭,讓它名不副實!


雖然在<IUCN>中被列為瀕危物種,但在<CITES>中並沒有它們的名字。

被叫侏儒,不是沒有道理


成體雄性阿德萊德侏儒藍舌石龍子比雌性短,但有一個相對較大的頭部。

而它們通常會佔據蜘蛛洞穴為家


雄性侏儒石龍子大約1年可成體,雌性成熟稍慢,需要大約1-2年。

人工飼養下的侏儒藍舌,據稱至少可活18年

阿德萊德侏儒藍舌,在澳大利亞的分布圖


再放大,就這麼一小塊生活範圍,看著很心酸



英文學名:Indonesian blue-tongued skink

拉丁學名:Tiliqua gigas

體長:約43-48釐米

簡介:

有人說印尼藍舌脾氣暴躁,其實是因為市場上很多印尼藍舌石龍子都是野外直接捕獲的,所以購買需要注意寄生蟲等問題,不然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死亡。印尼藍舌有許多不同的顏色,包括橙色,紅色,灰色和黃色等。

多數印尼藍舌的腿都是純黑的(這算一個辨識特點)


它的原始棲息地多數在印度尼西亞東部的島嶼

尤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島上廣泛分布

它們與東部藍舌是近親,棲息地為多為熱帶雨林。

所以相較於其他藍舌石龍子需要更高的溼度


人工飼養壽命通常在18-20年


印尼藍舌一般認為有兩個亞種,分布是<馬老奇藍舌石龍子>和<箕島藍舌石龍子>

馬老奇藍舌石龍子

<Merauke blue-tongued skink>


關鍵島(箕島)藍舌石龍子

<Key Island blue-tongued skink>



英文學名:Blotched blue-tongued skink

拉丁學名:Tiliqua nigrolutea

別稱:南部藍舌石龍子

體長:長度約40-50釐米

簡介

通常雄性的頭部比雌性更大,且身體比雌性更強壯,但往往雌性的增長速度會更快些。這種藍舌通常是深褐色或黑中帶黃,有粉紅色或橙色的斑點。它們在市場上並不多見。

仔細看斑點藍舌的圖案,和名字很相符


大約三年才能成熟,長度大於40釐米


人工飼養的平均壽命為10-15年,但也有報導稱可達20年左右


雌性每次可產8胎左右的小斑點藍舌


斑點藍舌可分為高山和低地兩種(並不是亞種,只是顏色有區別)

高山斑點多是明亮的顏色,如橙色、粉色


低地斑點多是暗淡的顏色,如棕色、灰色


斑點藍舌的分布範圍



英文學名:Western blue-tongued skink

拉丁學名:Tiliqua occipitalis

體長:肛吻長約32釐米,總長約45釐米

簡介:

西部藍舌通常眼睛後面具有鮮明的黑色斑紋,它的前腿較明亮白淨,身上通常有很寬的黑色橫向條紋,並搭配明亮鮮豔的橘黃色。

仔細看西部藍舌的花紋


一隻雄性西部藍舌

雌性西部藍舌


西部藍舌也是除了侏儒藍舌之外,唯一被INCU列入近危物種的藍舌。

除去侏儒藍舌,西部算是最珍貴稀有的藍舌


雌性每胎可產5-10隻幼體


西部藍舌分布範圍



英文學名:Centralian blue-tongued skink

拉丁學名:Tiliqua multifasciata

體長:約40釐米左右

簡介:

中部藍舌通常存在11-13橙色條帶,它有著獨特的金橙色,尾部很短,還有一個胖胖的身體。

中部藍舌具有很高的辨識度


它的花紋極其豔麗明亮


繁殖期雌性可產多達10隻幼體

中部藍舌在市場上非常罕見,當然價格也高的離譜,曾經有<幼體/只>要價近2000美元的記錄(不知現在是否降價了)。

即使是幼體,其鮮豔的顏色也盡覽無餘

中部藍舌分布圖


英文學名:Irian Jaya blue-tongued skink

拉丁學名:Tiliqua sp.

體長:約45-60釐米

簡介:

它是藍舌石龍子中最近才發現的(上世紀90年代初),目前還沒有科學分類,它的身上可以看見東部藍舌、北部藍舌和印尼藍舌的部分特點。有些自然雜交變異的感覺。伊裡安查亞藍舌顏色極為豐富,一般由棕色、橙色和紅色相互交織搭配而成。

肚子常常鮮紅色


雌性每窩可產下5-15條小藍舌

伊裡安查亞藍舌石龍子的壽命約15-20年

伊裡安查亞藍舌石龍子多數棲息在毗鄰澳大利亞北部的紐幾內亞南部沿海的熱帶乾旱地區。


伊裡安查亞藍舌石龍子的幼體

一群小傢伙,有沒有和誰家貓狗寶寶撞臉的?


英文學名:Australian blue-tongued skink

拉丁學名:Tiliqua scincoides

體長:東部和北部藍舌成體約45-60釐米,塔寧巴爾藍舌成體約40釐米

簡介:

澳洲藍舌可分為三個亞種,分別是塔寧巴爾藍舌石龍子,北部藍舌石龍子,東部藍舌石龍子。

一、塔寧巴爾藍舌石龍子<Tanimbar blue-tongued skink>

發現於印度尼西亞的塔寧巴爾群島,體色多為淡黃和純白色。

這不是白化病<白化病通常眼睛發紅>


塔寧巴爾藍舌脾氣非常暴躁,具有很強的攻擊性(這點和其他藍舌差別很大)

很多人戲稱它為<奇美拉>,一種混合體的怪獸


它很少超過45釐米,生長十分緩慢,但身體強壯。

圖為塔寧巴爾藍舌幼體


二、北部藍舌石龍子<Northern blue-tongued skink>

北部藍舌通常價格低廉(顏色豔麗的也很貴,比如本段代表圖片就是只北部藍舌),容易飼養,生殖能力還強(最高可產25隻幼體),被愛好者稱為<最實用的藍舌>。

北部藍舌前腿一般沒有圖案,較後腿明亮


背部有極為獨特的兩色相間斑點圖案

北部藍舌是最大的藍舌品種,可較容易的長到60釐米以上

它們的壽命多為20年左右

圖為北部藍舌幼體

北部藍舌分布圖

三、東部藍舌石龍子<Eastern blue-tongued skink>

是極為常見的藍舌石龍子,往往被誤認為是伊裡安查亞藍舌,它比北部藍舌小一些

東部藍舌的頭,相較於其他藍舌要窄


東部藍舌的前腿比後腿,顏色要淡且花紋更少


本來野生個體的東部藍舌,眼睛後面有明顯的黑色條紋,但由於人工飼養中近親繁殖或者雜交等原因造成了很多人工東部藍舌黑色條紋消失。

很多美國繁殖場的東部藍舌眼睛後面,已經沒有黑色條紋


雌性每窩可產6-12隻幼體,通常兩年到三年左右才能成熟,人工飼養平均壽命15年左右。

但雌性只有10年左右的壽命<都是下蛋惹的禍>


東部藍舌分布圖


英文學名:Shingleback

拉丁學名:Tiliqua rugosa

別稱:雙頭石龍子

體長:肛吻長約26-34釐米,總長約45釐米

簡介:

之所以最後介紹松果蜥,是因為這種蜥蜴非常特別非常有意思,首先它們是<一夫一妻制>,這在整個動物界都非常罕見。它們在繁殖期間常常數個月內都在一起生活,之後每年的繁殖期都會回到彼此身邊,直到死亡。

<模範夫妻啊!>


最尼瑪不能理解的是,這種藍舌好像還有家族領地,也就是如果你在一定的範圍內找到的松果蜥,很可能都是近親。

你能想像嗎?感覺智商應該不低


松果蜥成體體重可達600-900g,雌性每胎可產1-4隻小松果蜥,平均壽命約15年

<雖然有記錄最高35年,但這是特例>


再有松果蜥的外貌和其他藍舌截然不同,它們的鱗片更粗糙,還長有肉瘤似的的尾巴,讓它看起來與眾不同<就像長了兩個腦袋>。

尾巴裡儲存著豐富的脂肪,以保障在冬眠時安全度過


而且它的尾巴也不會自斷<有資料顯示是唯一一種沒有此功能的石龍子>

不會自宮的石龍子


松果蜥性格溫順,長相獨特,在澳大利亞的爬蟲愛好者中很受歡迎,它們的原始棲息地自然環境非常惡劣,氣候非常乾旱,最適合的溫度為30-35°C。

野外它們喜歡在馬路上曬太陽,再加上行動緩慢,所以常常死於車禍


松果蜥共有四個亞種,分別是西部松果蜥、東部松果蜥、羅塔納斯島松果蜥、鯊魚灣松果蜥

西部松果蜥<western shingleback>

東部松果蜥<eastern shingleback>

羅塔納斯島松果蜥<Rottnest Island shingleback>

鯊魚灣松果蜥<Shark Bay shingleback>

松果蜥的分布範圍


你可能不知道,除了松果蜥以外的其他品種藍舌石龍子是可以自斷尾巴的!

而且即使長出新尾巴,也不可能恢復到原狀了


來看一看野外真實的松果蜥,你也許會愛上它
END...

參考來源:Google

文章編輯:小Y

大家對藍舌有什麼看法?

喜歡蜥蜴的朋友可以加微信群(我們只說蜥蜴)



歡迎愛好者投稿

寫出您身邊的故事

(動植物/旅行戶外)

郵箱2561889382@qq.com

爬蟲QQ群144964349或435844412

小編微信號pcdg001或15175295527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爬蟲帝國論壇

↓↓↓

相關焦點

  • 美麗的「大舌頭」,藍舌石龍子!
    藍舌石龍子,世界上第二大的石龍子,是一種非常溫順而且容易飼養的蜥蜴。分布於澳洲大陸和附近島嶼,印尼和紐幾內亞也有分布。
  • 白化豬鼻蛇、藍舌石龍子,女子攜帶這些爬行動物入境被截
    近日,一名旅客攜帶白化豬鼻蛇、藍舌石龍子、睫角守宮等多個品種合計 15 只爬行綱動物,自羅湖口岸入境,準備在內地市場銷售,被深圳海關所屬羅湖海關當場截獲。當日中午,正值旅客入境高峰期,羅湖口岸入境大廳一名女性旅客被羅湖海關關員依法截停檢查。
  • 博物手繪|讓人糾結的「藍尾石龍子」
    第一次看到藍尾石龍子就驚豔了——閃亮的眼睛,光滑的身體,細密的鱗片,時髦的條紋,炫酷的藍尾,超高的顏值瞬間就令我路轉粉,不畫不快啊!我現在試試用最通俗的話來解釋一下—— Eumeces elegans ,大陸稱作藍尾石龍子,臺灣稱作麗紋石龍子,爬友們稱作南五線藍尾石龍子(因其背上有五條線)。這種石龍子幼體背部有5條線,尾部藍色,長大之後,「藍尾」和「五線」兩個特徵都會逐漸消失不見,變成黃褐的樣子。
  • 蜥蜴飼養之藍舌石龍子的飼養管理
    學 名:tiliqua scincoides 。 原產地:澳洲與紐幾內亞各島。藍舌石龍子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東部藍舌石龍子(t. scincoides scincoides ),最常見也是最普通的種類。
  • 為什麼藍舌石龍子有著藍色的舌頭?
    侏儒藍舌石龍子(IUCN紅色名錄:EN)Adelaide Pygmy Blue-Tongue SkinkTiliqua Adelaidensis稀有品種,體長約20cm,唯一有著粉紅色舌頭的品種,主要在澳大利亞南部的溫帶草原和山坡下方等地帶,
  • 藍舌石龍子種類圖鑑— —印尼篇
    說起藍舌石龍子,大家都不陌生,因為這是市場上非常容易見到的物種,尤其是產於印尼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地區的巨型藍舌種(tiliqua gigas
  • 藍舌石龍子品種介紹及品種甄別
    第三個亞種就是不常見的:凱島藍舌石龍子學名:tiliqua gigas keyensis,英文名:Key Island Blue-tongued Skink翻譯過來就是凱島藍舌石龍子,我也是在去年才得知有這麼個亞種,其外形很特別,體色多變,通常是由石灰綠橄欖棕色和紅色為主
  • 爬行寵物評價之——藍舌石龍子
    我個人對藍舌石龍子的評價:總體價格:5分上手和互動:7分飼養難度:10分攻擊性:9分市場評估:9分第二點藍舌本身是一種十分淡定的動物,從小有被上手習慣的個體幾乎是享受被人抓取並且撫摸的,有人說上手一隻溫順的藍舌就如上手一個土豆差不多。藍舌普遍不怕人,而且也不會斷尾巴和咬人之類的,所以在這方面總體表現是十分出色的,給7分。
  • 藍舌石龍子蜥蜴如何飼養?
    藍舌石龍子  藍舌石龍子(巨柔蜥),世界上第二大的石龍子,是一種非常溫順而且容易飼養的蜥蜴。
  • 目前石龍子的價格是多少?石龍子要如何養殖?
    石龍子是屬於蜥蜴目石龍子科的一個物種,是上千種蜥蜴的統稱,雖然世界各熱帶雨林地區皆有分布,但以東南亞及其附近島嶼上的種類為最多。石龍子不僅是藥食兼備的優良物種,而且一些品種還適合當寵物養殖,例如藍舌石龍子、淚目石龍子等等,而且價格也大不相同。那麼目前石龍子的價格是多少?又該如何養殖呢?下面就和惠農網傑哥一起來看看吧。
  • 藍舌石龍子的飼養及注意事項
    藍舌石龍子由於四肢短小,不善攀爬,所以需要較大的地面空間,四尺的飼養箱可以養一對成體比較足夠,底材以無菌土比較適合,可以供它們挖掘巢穴。溫度日間保持攝氏28度左右,夜間保持23度左右最適合。加溫燈是必須的,燈下溫度保持在攝氏33度左右。
  • 火焰石龍子是一種什麼樣的寵物?只是漂亮嗎 | 肆養圖鑑
    火焰石龍子Lepidothyris fernandi科:石龍子科 Skink它是中等體型的石龍子,最大體長約 37 釐米,尾巴還佔了比較大部分。性情有點膽小,又很溫順,很容易適應人工飼養,能慢慢接受飼主上手擼和接食。可以吃非活體飼料,類似藍舌石龍子。
  • 石龍子中也有高顏值的~那就是火焰石龍子!
    估計大家都是見過它們的~因為石龍子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只要一提起石龍子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起這個傢伙。但是你們知道嗎?在石龍子中也是有非常漂亮的,那就是火焰石龍子!沒看到它時你是無法想像原來石龍子也是有這麼鮮豔的,它們美麗外表使得非常受人們喜愛。當然價格也不是普通石龍子可比的,如今市場上火焰石龍子都是百元起步了。
  • 簡介 ▎火焰石龍子
    而火焰石龍子算得上是石龍子科裡體色最華麗的一種,背部為黃色,兩側有著紅黑白三色混合的絢麗花紋,看起來就像燃燒的火焰,故被命名為火焰石龍子。幼體的尾部會呈現藍色,比成體更斑斕酷炫。火焰石龍子性格較為溫馴可愛,上手的可玩性也很高。
  • 美媒:澳大利亞三趾石龍子「既生蛋又生崽」
    但根據美國《分子生物學》雜誌上個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一隻三趾石龍子完成了一項非凡的壯舉:它在同一個孕期內產下三顆蛋並生下一個活胎。這表明這個蜥蜴物種正處於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中間的一個罕見的過渡階段。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4月11日報導,這項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雪梨大學演化生物學家卡米拉·惠廷頓在致有線電視新聞網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我們戲稱這隻三趾石龍子為『世界上最奇怪的蜥蜴』——但它能告訴我們很多有關繁殖策略演化的信息。」惠廷頓解釋說,澳大利亞的三趾石龍子本就是一個令演化科學家著迷的物種。一個原因是,有些三趾石龍子種群是卵生,而另一些是胎生。
  • 在楓葉旗幟下——加拿大「石龍子」自行高炮研發簡史
    石龍子閃亮登場石龍子,準確的說,石龍子四聯裝20毫米自行高炮(Skink,Tank,Anti-Aircraft,20MM,Quad)使用了一個略微改進的灰熊(M4A1)中型坦克底盤,不同之處在於特別設計的炮塔裝備了4門20毫米波斯騰(Polsten)高炮,這種轉速極快的炮塔專用於自行高炮,用於對抗低飛的敵機
  • 除小丑王外,其餘都是雜魚
    小丑王小丑王的實力和其他三個天王不在一個次元上,可以說在聖僧天使獸出來之前,他玩轉了那些被選中得孩子,以及他們的數碼獸。最後神聖天使獸登場,才用天堂之門封印了小丑王。也並不是說神聖天使獸的實力在小丑王之上,只是天堂之門這個技能實在太開掛。
  • 石龍子的飼養方法--寫給新手!
    石龍子約1,275種蜥蜴的統稱。雖然世界各熱帶地區(以及北美溫帶地區)皆有分布,但以東南亞及其附近島嶼上的種類為最多。在飼養石龍子時有些什麼需要注意的呢,小編來告訴你。一般石龍子早上出來嗮太陽找食物吃,因為是冷血動物需要陽光提高自身溫度,所以每天必須適當光照,一般早上曬太陽提供自身能量,夏天早上曬2-4小時飼養箱內要有遮陰物,春秋早上曬4-5小時,如果室內飼養每天開射燈8小時左右,在冬天晚上使用加熱設施,給它們保持溫度在攝氏22-24度。溫度低於14度停止進食,也可讓他冬眠,多放點沙子自己鑽到裡面冬眠 ,冬眠溫度要高於0度。
  • 火焰石龍子,它是介於蜥蜴和蛇之間的生物
    火焰石龍子,猛一看會以為是蛇,但是仔細一看原來還有四肢,它是介於蜥蜴和蛇之間的生物。身體狹長流線,是一種價位不高而外型又出眾的種類。屬於爬行綱,蜥蜴目,石龍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