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佛、過去七佛(四佛)、四方佛和四面佛,這些概念不能混淆了
文/舒放
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以及四方佛等概念,都和佛家的時空概念有關。
過去佛,我們最熟悉的是燃燈古佛。這是縱三世佛裡的過去佛。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未來佛是彌勒佛(現在的彌勒菩薩)。但燃燈古佛不屬於過去四佛和過去七佛的範疇。下面會詳細說到。和縱三世佛對應的是橫三世佛,這是從空間範疇來說的。即東方琉璃光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重點提及一下藥師佛,是因為下面要說到四方佛,其中西方還是阿彌陀佛,但東方佛不是。
先從佛教的時間概念(單位)說起。
「劫」是佛教的時間計量單位之一,一般說劫,是指一個大劫。一個大劫含四個中劫,對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個中劫又含二十個小劫——我們跳到最後一句,一大劫的時間為13.44億年。我們居住的娑婆世界經歷了過去莊嚴劫,現在處在賢劫之中,將來是星宿劫。據佛經記載,每一劫當中,都有千佛出世。燃燈古佛是過去莊嚴劫千佛之一。
千佛之中,為什麼單單將燃燈古佛列為「過去佛」?這是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曾以燃燈古佛為師,另外重要的一點,燃燈古佛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授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是佛(不限於釋迦牟尼佛)對於已發心的眾生,預告其在將來必定成佛。包括成佛的時間和名號等具體內容。燃燈古佛授記釋迦牟尼佛的內容,在《金剛經》中有記載: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接下來說過去七佛和過去四佛。
過去七佛是莊嚴劫千佛中的三位佛,以及現在賢劫中最初出現的四位佛,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過去七佛當中包含了釋迦牟尼佛。這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我們在三世佛概念中將釋迦牟尼佛稱為現在佛,是因為現在還是以釋迦牟尼佛所傳佛法救度眾生。
過去四佛,是指過去七佛裡賢劫中的這四佛。這是從時間(一劫)層面上將過去七佛分開。
迦葉佛同燃燈古佛一樣,曾為釋迦牟尼佛前世之師,也同樣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位於重慶市北碚區縉雲山的縉雲寺是我國唯一的迦葉古佛道場。
四方佛指什麼呢?
四方佛,簡單說就是以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為原點,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四尊佛。當然,按佛經的說法,佛土數量猶如恆河沙,這四位佛只是其中的代表。四方佛也稱為「四佛」。也正是由於「過去四佛」這一概念的存在,很多時候容易和「四佛」混淆。
四方佛分別為:
東方阿閦佛(不動佛),位居東方香積世界。上文提到,東方還有一個淨土世界,藥師佛的東方琉璃光世界,這是兩尊不同的佛。
南方寶生佛,位居南方歡喜世界。
西方阿彌陀佛 ,位居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大家都非常熟悉,和橫三世佛中的西方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位居北方蓮花莊嚴世界。
若加上正中者法身佛毗盧遮那佛,稱為五方佛或五智佛。
那麼,什麼又是「四面佛」呢?
說到四面佛,最出名的就是泰國曼谷的四面佛。在我國境內,也有四面佛,如武漢古德寺。如下圖。
四面佛的四個佛面(首)各朝一面,掌管人間的榮華富貴——其實,從這點就已經可以知道,四面佛不是佛。準確來說,四面佛是梵天,是印度教創造世之神。梵天的造型基本是固定模式,即四個面(首)分別朝向四面,我們稱為四面佛是出於翻譯上的緣故。通常而言,梵天造型若出現在佛教寺院,通常是作為大護法身份。如武漢古德寺,「四面佛」位於大雄寶殿殿門外,而不是供奉於主殿之內。
#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