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佛、過去七佛(四佛)、四方佛和四面佛,這些概念不能混淆了

2021-01-20 舒放的後花園

燃燈佛、過去七佛(四佛)、四方佛和四面佛,這些概念不能混淆了

文/舒放

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以及四方佛等概念,都和佛家的時空概念有關。

過去佛,我們最熟悉的是燃燈古佛。這是縱三世佛裡的過去佛。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未來佛是彌勒佛(現在的彌勒菩薩)。但燃燈古佛不屬於過去四佛和過去七佛的範疇。下面會詳細說到。和縱三世佛對應的是橫三世佛,這是從空間範疇來說的。即東方琉璃光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重點提及一下藥師佛,是因為下面要說到四方佛,其中西方還是阿彌陀佛,但東方佛不是。

先從佛教的時間概念(單位)說起。

「劫」是佛教的時間計量單位之一,一般說劫,是指一個大劫。一個大劫含四個中劫,對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個中劫又含二十個小劫——我們跳到最後一句,一大劫的時間為13.44億年。我們居住的娑婆世界經歷了過去莊嚴劫,現在處在賢劫之中,將來是星宿劫。據佛經記載,每一劫當中,都有千佛出世。燃燈古佛是過去莊嚴劫千佛之一。

千佛之中,為什麼單單將燃燈古佛列為「過去佛」?這是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曾以燃燈古佛為師,另外重要的一點,燃燈古佛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授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是佛(不限於釋迦牟尼佛)對於已發心的眾生,預告其在將來必定成佛。包括成佛的時間和名號等具體內容。燃燈古佛授記釋迦牟尼佛的內容,在《金剛經》中有記載: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接下來說過去七佛和過去四佛。

過去七佛是莊嚴劫千佛中的三位佛,以及現在賢劫中最初出現的四位佛,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過去七佛當中包含了釋迦牟尼佛。這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我們在三世佛概念中將釋迦牟尼佛稱為現在佛,是因為現在還是以釋迦牟尼佛所傳佛法救度眾生。

過去四佛,是指過去七佛裡賢劫中的這四佛。這是從時間(一劫)層面上將過去七佛分開。

迦葉佛同燃燈古佛一樣,曾為釋迦牟尼佛前世之師,也同樣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位於重慶市北碚區縉雲山的縉雲寺是我國唯一的迦葉古佛道場。

四方佛指什麼呢?

四方佛,簡單說就是以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為原點,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四尊佛。當然,按佛經的說法,佛土數量猶如恆河沙,這四位佛只是其中的代表。四方佛也稱為「四佛」。也正是由於「過去四佛」這一概念的存在,很多時候容易和「四佛」混淆。

四方佛分別為:

東方阿閦佛(不動佛),位居東方香積世界。上文提到,東方還有一個淨土世界,藥師佛的東方琉璃光世界,這是兩尊不同的佛。

南方寶生佛,位居南方歡喜世界。

西方阿彌陀佛 ,位居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大家都非常熟悉,和橫三世佛中的西方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位居北方蓮花莊嚴世界。

若加上正中者法身佛毗盧遮那佛,稱為五方佛或五智佛。

那麼,什麼又是「四面佛」呢?

說到四面佛,最出名的就是泰國曼谷的四面佛。在我國境內,也有四面佛,如武漢古德寺。如下圖。

四面佛的四個佛面(首)各朝一面,掌管人間的榮華富貴——其實,從這點就已經可以知道,四面佛不是佛。準確來說,四面佛是梵天,是印度教創造世之神。梵天的造型基本是固定模式,即四個面(首)分別朝向四面,我們稱為四面佛是出於翻譯上的緣故。通常而言,梵天造型若出現在佛教寺院,通常是作為大護法身份。如武漢古德寺,「四面佛」位於大雄寶殿殿門外,而不是供奉於主殿之內。

#佛教文化#

相關焦點

  • 佛學:佛身論、毗盧遮那佛、燃燈佛、寶積佛
    相傳釋迦牟尼入滅後,其弟子出於對他的懷念,開始了佛陀崇拜的歷史,並發展出永恆的釋迦牟尼佛的佛身觀,產生了現實身(色身)的佛和永遠身(法身)的佛的觀念,這種對佛身的研究就是佛身論。據《過去現在因果經》記載,在燃燈佛誕生之日,四方皆大放光明,所以燃燈佛又號為普光。另外,在《大智度論》說道:燃燈佛誕生時,身邊如通明燈照耀,故名燃燈。關於燃燈佛出現的時劫,經中有說在過去久遠劫,也有說是在過去九十一劫。在佛教經典中,也常以燃燈佛為中心,而說其前後出現諸佛。
  • 燃燈佛是什麼佛?燃燈佛與釋迦牟尼佛的關係
    燃燈佛代表過去佛。燃燈佛是梵文的意譯,音譯為「提和竭羅」,又譯為「錠光佛」。
  • 民間故事:燃燈佛——過去佛的傳說
    謂過去佛為迦葉佛等過去七佛,或特指燃燈佛,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佛。燃燈佛是過去世諸佛之一。佛教有三世佛: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佛。謂過去佛為迦葉佛等過去七佛,或特指燃燈佛,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佛。燃燈佛是過去世諸佛之一。佛經說他出生時周身光明如燈,故名。《大智度論》卷九中有記載:「如燃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太子。作佛亦名燃燈。
  • 四面佛非佛
    隨著現代全球化的科技進步和文化交流,泰國的旅遊業也跟著發達,接觸暹羅習俗和文化的遊客逐漸增加。在泰國有佛教寺廟也有印度廟可以參觀,無論在佛寺或印度廟,都可以見到一尊華人耳熟的"四面佛"。有很多華人來泰國玩,一旦到曼谷就被朋友或導遊介紹去拜"四面佛",求財求福。通過口口相傳,泰國的"四面佛"被描述的越發靈驗,特別在Erawan Shrine區就變成了最火的旅遊點之一。
  • (定光佛=燃燈佛)同一尊佛 為何會有兩個生日?
    定光佛又名錠光佛、燃燈佛。正月初六是定光佛聖誕。定光佛與燃燈佛是不是同一尊佛?既然定光佛與燃燈佛同一尊佛,為何會有正月初六、八月二十二兩個生日?具體如下:1、根據《賢愚經》所說,過去久遠劫,有太子名寶髻,出家學道而成佛,時比丘燃燈供養彼佛,佛乃為比丘授記,告知當來成佛,名定光如來。2、《佛本起》記載燃燈佛曾為釋迦佛授記,但並沒有明確說是定光佛為釋迦佛授記。3、定光如來與燃燈如來雖為同一佛,然二者並不是同一時間出現。
  • 泰國被稱為有求必應的四面佛和佛的故事
    但在所有的嘈雜聲中傳來一陣陣的泰國古典音樂,馬路旁四面佛像前的空地上,幾對古裝打扮的少女正隨著曼妙的音樂聲翩翩起舞。四面佛前,香燭煙雲縈繞,成群結隊的善男信女在虔誠跪拜,串串鮮花堆積在佛前,代表著膜拜者的心願,據說四面佛喜歡木雕大象與七色花串,於是在神壇前,堆積的七色花串與木象,顯示了四面佛的香火旺盛與靈驗。
  • 都知道西天有如來佛祖,你可知道還有過去佛與未來佛?
    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所供的三尊佛像為三世佛,有兩種組合形式:從時間上講,為過去世迦葉佛,現在世釋迦牟尼佛和末來世彌勒佛,俗稱「豎三世佛」或「三時佛」。他們在佛殿的布置是:釋迦佛居中,迦葉佛(或燃燈佛)居釋迦佛右,彌勒佛居釋迦佛左。
  • 過去七佛之二:尸棄佛
    、尸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姓拘樓,又作式式棄佛、大論作嚴那尸棄佛;意譯為,頂髻、最上。剎利王種,父字阿輪孥,母字婆羅訶越提,所治國名阿樓和提。為過去七佛的第二位。
  • 泰國曼谷的四面佛
    四面佛,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健康、事業、愛情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對信奉佛教的人來說,到曼谷來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廟不拜神一樣,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
  • 過去七佛:精美唐卡,見者得福
    偈曰:  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  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為過去七佛的第二位,義曰頂髻,最上。在過去三十一劫時出世,舉行過三次說法集會,第一次有十萬弟子參加,第二次八萬,第三次七萬。  依《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所述,尸棄佛於過去三十一劫出世,人壽七萬歲,姓拘利若,於分陀利樹下成佛。初會度十萬比丘,第二會度八萬比丘,第三會度七萬比丘。第一弟子為阿毗浮,第二弟子為三婆婆,執事弟子名忍行。
  • 有求必應佛!擁有神奇的八手法寶四面佛
    四面佛是印度婆羅門教神祇,原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是創造天地之神。在東南亞和泰國被認為是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之神;其四面分別朝向東南西北,供信眾祈福。由於外形近似中國佛像,中文譯名多為四面佛,但事實上四面佛不是佛,所以準確而言應譯為四面神。
  • 泰國四面佛居然不是佛!
    文章原標題為《泰國四面佛居然不是佛!眾多明星都是「粉絲」 每年吸引千萬遊客!》 曾幾何時泰國成為了國人重要的出境遊目的地,幾乎在任何一家國內旅行社泰國旅遊都是熱度最高的旅行目的地。在泰國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遊覽,無論是普吉神仙灣中的絢麗珊瑚、無論是芭提雅酒吧街的燈紅酒綠、還是曼谷城市的多姿多彩,總之你來到泰國,這個國家一定會帶給你無限的驚喜。
  • 四面佛?四面神?
    四面佛,大家一聽就想起泰國,想起港臺明星,想起發財好運健康美麗人緣超棒!
  • 闢謠 | 原來泰國的「四面佛」不是「佛」,而是梵神
    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到了曼谷就去拜「四面佛」已經成為大部分遊客必做的事情。而各種傳說也使那裡香火越來越旺。可是,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四面佛到底是哪尊佛?是什麼來歷?實際上,這其實是個非常大的誤解四面佛並不是佛教意義上的「佛」,而是「梵神」。
  • 三世佛 三方佛 三身佛
    如來相通常有以下的姿態:  三佛——在大雄寶殿內三尊佛像並排而坐。不論漢傳及藏傳佛教,一律都是如來相。諸佛可從手印、標幟和座次來確認。  三世佛:燃燈佛(過去)、釋迦佛(現在)、彌勒佛(未來)  三方佛:阿彌陀佛(西方)、釋迦佛(中)、藥師佛(東方)  三身佛:盧舍那佛(報身)、毗盧遮那佛(法身)、釋迦佛(應身)  這些佛沒有太多的固定標幟,阿彌陀佛一般是雙手重疊置膝上作禪定手印;毗盧遮那佛雙拳握抱,兩手食指相併,稱智拳印;藥師佛右手往往捻一藥丸或左手託一小缽;其他的佛作說法印或作施無畏印。
  • 越來越多國人去拜四面佛,莫非外國的佛特別靈?
    中國大好河山孕育著厚實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這些名山大川中有著很多千年古寺,百年廟宇,很多人虔誠的人都會到這些寺廟上香,訴說心之苦,以求上天垂憐,保佑看護。一些名寺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每逢初一十五一定前去上香。但是放眼到離我國不遠的東南亞泰國,很多國人都到那裡去拜一個「鎮宅佛像」。
  • 泰國必拜的「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泰國必拜的「四面佛」其實不是「佛」?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到了曼谷就去拜「四面佛」,已經成為大部分遊客必做的事情,而各種傳說也使那裡香火越來越旺。可是,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四面佛到底是哪尊佛?是什麼來歷?
  • 走近泰國四面佛
    即使是到過泰國的人,由於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一般的香客特別是華人也會把他當佛來膜拜。其實泰國四面佛,是地地道道的印度教神只。四面佛,泰語名phra phrom。pbom即梵天,phra是名詞前綴,加在帝王、神佛,崇敬物之前表示尊稱。四面佛即梵天,是印度教三大天神之一的創造神。 泰國各地四面佛的造型不固定。從臉和手的數量來看,多數為四面八手。
  • 越來越多國人,去泰國拜四面佛,莫非外國的佛特別靈?
    中國大好河山孕育著厚實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這些名山大川中有著很多千年古寺,百年廟宇,很多人虔誠的人都會到這些寺廟上香,訴說心之苦,以求上天垂憐,保佑看護。一些名寺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每逢初一十五一定前去上香。但是放眼到離我國不遠的東南亞泰國,很多國人都到那裡去拜一個「鎮宅佛像」。
  • 為什麼稱他為「萬能的四面佛」?
    四面佛,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健康、事業、愛情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對信奉佛教的人來說,到曼谷來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廟不拜神一樣,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