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上下傳承幾千年,中華文化更是淵遠流長。與此同時漢服也在幾千年的歷史得以傳承發展。
漢服並不是單指漢朝的服飾,同時也是指漢民族的服飾。每一個朝代的漢服都擁有不同的形制,同時每一種形制又各有其獨特之處。要說最雍容華貴的形制,則明制當之無愧。
接下來就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明制漢服都有哪些款式吧!
首先是上半身的衣物,即「上衣」、「上衫」。
單層的上衣可以稱為衫,雙層的上衣則可以稱為襖。上祆下裙便是明制漢服中最為常見的「祆裙」。
在冬天的時候,大家普遍穿著厚實的上襖。
而那些看起來十分輕薄涼爽的短衫,或者是長衫的話,大多數都是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穿著的。
同時上衫又被分為長衫和短衫,日常活動、出街時我們見到的明制上衫,大多為長衫。長衫之所以備受喜愛的原因,是因為長衫可以使女子整體看上來更加優雅端莊。
若你是喜歡乾淨利落一些的風格的話,可以嘗試一下直袖立領衫。直袖立領衫穿在身上會顯得十分幹練,而不會像廣袖的長衫那樣拖沓、繁瑣。
與此同時,製作這些長衫的布料大都是一些垂感比較好的布料,穿在身上也是非常顯瘦的 。除了直袖長衫之外,上衫又可分為琵琶袖和廣袖長衫。
琵琶袖和廣袖長衫看起來就會比直袖長衫更加華貴一些,溫婉大氣一些。
廣袖的長衫比較適合出席一些正式一點的場合或者是逛街的時候穿。如果是日常穿的話難免會有一點累贅。明制上衣除了衫和襖之外還有兩種類似於外套的款式,即半袖和比甲。
半袖就像是現代女孩子日常穿的外套一樣,只不過袖子比普通外套要更加寬鬆一些。
比甲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穿的馬甲,而且現在漢服市場上的大部分比甲裝飾作用是遠遠大於實用性的。比甲跟上衫、上襖一樣,也有長短之分。在穿短款的上襖的時候長短比甲都可以穿,但是在穿長款的襖或者是衫的時候最好還是搭配長款的比甲。畢竟一件長衫搭配一件短比甲看起來會有一點奇怪的感覺。比甲的存在可以讓你穿的一整身搭配看起來更加溫婉大氣。
接下來是明代女子的下身衣物,即下裙。明制的下裙主要分為褶裙、馬面裙。褶裙中要屬百褶裙最為出名。裙拖六幅湘江水」、「半踏長裙宛約行」、「百疊漪漪水皺,六銖縰縰雲輕」等詩句寫出了明制百褶裙的貌美。
馬面裙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奇怪但是和馬並沒有特別大的關係。我們現在穿的馬面裙是在一片式的裙腰上面有兩片布料在布料的中間打滿褶子。這樣在穿的時候前後就可以各留出一個裙門。馬面裙中當屬妝花馬面和織金馬面最為出名,最為華麗端莊。我們仿佛可以從「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鬢如雲,霞裙月帔一群群」中看到身著明制漢服女子的庸容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