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1月31日電(陳曦 王天翊)「武漢市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短缺,當地多家醫院求助支援!」
「核酸檢測試劑盒火線告急,大量患者無法及時確診!」
「疫情迅猛,抗病毒藥物需求量猛增!」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時刻牽動著全國人的心。面對疫情蔓延的嚴重形勢,社會各界馳援武漢的腳步也更加緊促。
華夏大地,全員動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眾多的江蘇企業迅速反應、高效落實、捐款捐物,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在疫情「寒流」中匯聚了一股股暖流……
與時間賽跑
疫情面前的蘇商速度
「疫情如軍情,刻不容緩!今晚就出發,連夜把藥送到武漢。」接到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的命令,1月22日,農曆大年二十八夜,一輛輛滿載抗病毒藥物的大貨車,從揚子江藥業集團總部出發,星夜兼程,開赴疫情最嚴重的武漢。
疫情爆發以來,揚子江藥業集團快速作出了加大生產抗病毒藥物,火速支援武漢人民防控疫情的行動,連夜向武漢和全國各地疫情嚴重的地區運送抗病毒藥物1萬件。
面對疫情迅速蔓延的嚴峻情況,除了派出車隊連夜向武漢輸送急需的抗病毒藥品外,徐鏡人果斷決策,迅速召集生產、質量一線的負責人,提出了春節不休息,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抗病毒藥物,全力以赴保障藥品供應,滿足人民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需求。
疫情面前,星夜馳援、逆行而上,揚子江藥業在第一時間傳遞出江蘇企業的一份關愛和責任。而在武漢火神山的援建工作中,徐工集團則以「硬核」24小時晝夜不停,與時間賽跑,展現了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使命必達的蘇企擔當。
「第1天完成平整地形,第2天鋪築水穩,第4天新建板房,第6天一座全新的醫院拔地而起。」1月23日,武漢市決定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6天6夜,落成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這個「武漢版小湯山」的「中國速度」背後,有著蘇企——徐工集團的分秒必爭。
1月24日的除夕夜,年夜飯剛端上桌,春晚即將開始,徐工集團武漢火神山醫院援建項目現場負責人、挖機經銷商王偉在這時接到了公司的施工通知。他當即冒雨返回,戴著厚厚的口罩,踩著泥濘的地面,像個戰士一樣義無反顧扎進施工現場。
「從開挖到平整、碾壓,到吊裝,我們是爭分奪秒、晝夜不停地24小時在緊張施工,在保證質量、保證時間的前提下,付出我們的全身心努力,積極為火神山醫院早日建成出一份力。」王偉說,為確保短時間內的高效作業,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須用在刀刃上。
1月23日晚,接聞信息後的徐工集團第一時間便與中建三局取得聯繫,迅速組成火神山保供小組,召集攪拌車和司機隨時待命;
24日上午,10臺湖北客戶攪拌車車隊集結完畢,隨即裝滿混凝土趕赴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25日,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武漢代表處召集武漢周邊起重機用戶成立武漢徐工起重機應急保障微信群,車輛集結後,趕赴現場施工;
此外,徐工挖機湖北代理商也在第一時間成立了徐工行動小組,並同時成立了指揮組和保障組,1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通行證的辦理,設備加油、拖車調度的工作,於26日上午火速抵達施工現場……
截至29日,共有52臺徐工設備在現場作業,包括10臺徐工挖機、3臺徐工壓路機、28臺徐工吊車、10臺攪拌車、1輛運送物資的重卡。王偉介紹,目前正在進行的是房屋吊裝工作及市政下水道管網的施工,預計今天晚均可以施工完畢。明天要進行的是道路的平整及路面硬化。現場,所有人員及車輛在持續施工中,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建生命救援通道開足馬力。
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
疫情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這一聲令下的徐工速度、蘇商速度,無疑為打贏這場嚴酷的疫情防控戰注入了信心。
發揮優勢 共克時艱
疫情面前展現蘇商溫度
寒冬中的「逆行者」們並不孤單。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江蘇企業紛紛充分發揮各自專業能力、行業優勢,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小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影響的不只是確診數字,更是遏制疫情蔓延、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重要一環。
1月13日,江蘇泰州醫藥雙創小鎮企業碩世生物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新型冠狀病毒(2019)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28日,該試劑在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完成所有項目檢驗,符合產品技術要求,成為江蘇省法定檢驗機構檢定合格的首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
「1月10日,新冠狀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後,我們在第一時間啟動了試劑研發工作。」碩世生物總經理王國強介紹,經過3天通宵達旦,公司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開發。「這款試劑盒可以實現對新型冠狀病毒ORF1ab、E、N三個基因靶標的檢測,滿足各疾控中心和醫療機構的檢測需求。」王國強說。
截至1月28日,碩世生物已累計向全國29個省市區約350家疾控中心及醫療機構供應50多萬人份的診斷試劑,為疫情早期防控提供了重要試劑及服務保障。
為配合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確診,結合新版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指南,1月21日,碩世生物又率先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聯合呼吸道感染病原體診斷試劑的整體解決方案,用於疑似病例的準確篩查。
目前,碩世生物生產部門仍在持續奮戰,預計每天生產10-20萬人份的診斷試劑。
王國強介紹,碩世生物還聯合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分兩批向武漢捐出總計4.6萬人份的診斷試劑盒及儀器,第一批醫療物資已於1月29日凌晨三點順利交接,29日上午已分發到定點醫院。「我們雙方共準備了價值1800萬元的試劑盒和儀器,除先期捐贈的兩批,還將分批定向捐贈給武漢當地有需要的醫院,並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予以追加。」王國強說。
社會責任不缺席,疫情面前勇擔當。依託自身研發實力,江蘇企業為抗擊疫情伸出了有力的援手。
物資儲備亦是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的重要保障。疫情發布以來,總部位於江蘇南京的蘇寧控股集團便依託自身全球供應鏈,將一批批醫療、生活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往防疫最前線。
1月23日,蘇寧易購緊急籌措第一批物資發往武漢,總計11萬包套口罩專線支援武漢醫療系統和武漢市場。此外,蘇寧旗下家樂福蘇寧菜場也同步打出「不打烊、不斷貨、不漲價」口號,進貨大批蔬菜禽肉,保障春節期間湖北民眾生活物資穩定供應。
隨後,蘇寧物流抗疫「綠色通道」就此打開,短短7天內,從武漢醫院急需的消毒水、口罩、防護服,到湖北民眾生活必須的米麵糧油,再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們所需的辦公用品、日用品,蘇寧的供應鏈運轉不停,全國各地物資便向著抗疫前線流轉不停。
截至1月30日,蘇寧物流已向湖北省內輸送包含消毒液、護目鏡、醫療垃圾桶、醫用手套、抗疫藥品、醫用口罩、床墊、醫用酒精、醫用座椅等眾多防疫物資,其中,消毒液超過100噸、醫用手套超過77萬雙、醫用酒精超過50噸,醫用座椅、床墊類物資超過30噸。
眾志擰成一股繩,八方情意聚江城。春節假期中,蘇寧先後攜手蘇州乾寶生物科技、愛德基金會向武漢捐贈超50噸消毒水;攜手AO史密斯,向武漢九家醫院捐贈空氣淨化器等電器物資,為抗疫第一線的生活衛生提供堅實保障;聯合海爾集團,向湖北省公安廳捐助了100臺熱水器,讓抗疫第一線100個防疫檢查站的民警,即使堅守在崗位上,也能洗上一個熱水澡,讓供應鏈、物流鏈化作了「愛心鏈」。此外,蘇寧基金會於1月25日上線的「馳援抗擊新型肺炎疫情」項目到30日也已籌集113萬元,這些帶著蘇寧溫度的善款將被購置成物資送到前線抗議人員的手中。
作為產業版圖廣闊的「跨界巨頭」,蘇寧也在不斷探索尋找著馳援武漢、馳援湖北的新「姿勢」。早在1月25日,蘇寧旗下PP體育便宣布將所有體育直播賽事免費供全國觀眾觀看,打開「文化助力防疫」的新角度。蘇寧相關負責人表示,蘇寧將持續關注抗疫第一線,利用蘇寧旗下豐富產業資源,為疫情防控築起堅實的壁壘,讓前線人員感受到後方支援的溫度。
捐款捐物 同舟共濟
疫情當前亮出蘇商高度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面對複雜多變的疫情,諸多江蘇企業不計成本、不計回報,積極向疫區捐款捐物,牢牢立足自身領域,為疫情防控攻堅助力,彰顯出大愛情懷。
1月30日,剛從國外出差回來的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通過錫山區委組織部向無錫市委組織部交納1000萬元特殊黨費用於助力疫情防控;
1月27日,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的恆力集團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專門用於武漢疫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工作;
1月26日,正大天晴藥業集團向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人民幣100萬元,同時做好抗感染藥品的儲備工作,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向武漢醫療機構捐贈;
1月25日,恆瑞醫藥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定受捐單位)和部分醫療機構捐贈共計500萬元人民幣專項善款和醫療防護物資。除了在國內尋求符合資質的供應商外,恆瑞醫藥還啟動全球採購,緊急聯繫義大利、英國、奧地利、美國等國供應商,洽談購買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物資馳援武漢抗擊疫情前線,目前已有一批物資從美國發貨,趕赴一線……
捐款捐物是情,堅守陣地也是情。在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之中,還有許多企業在捐款捐物之外,響應疫情防控號召,牢牢立足企業所在地域和行業領域,為疫情防控「暗中加把勁」,疫情面前亮出蘇商高度。
總部位於南京的匯通達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農村商業數位化服務平臺。發源於鄉村,立足於鄉村,在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中,匯通達也把鄉村當做自己理應守好的「戰線」。匯通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鄉村地區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但面對疫情,往往人民的衛生防疫意識不足,這使疫情防控工作在農村地區的開展有了一定難度,而匯通達就是要守好農村這片陣地。
當前,匯通達擁有13萬多家鄉鎮夫妻會員店,覆蓋中國18000 多個鄉鎮,平時,它們是連接市場和農村群眾之間的橋梁,現在,它們則成為了匯通達助力防疫攻堅的「長城」。疫情消息傳來,匯通達分散於全國各地鄉鎮的5000多名一線地推服務人員在每日與鄉鎮會員店的老闆們交流業務、做好服務的工作內容之外,又添了一個特殊的任務,那就是宣傳防疫知識。線下不能見面,那就改成線上溝通交流,他們把疫情防控宣傳做到了農村大地上。
為了向廣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多投入抗疫物資,匯通達更是「絞盡腦汁」。為了趕上年前「最後一班車」,匯通達與蘇美達輕紡公司攜手,緊急調集30萬隻醫用口罩補貼投放市場。匯通達負責人介紹,這一批口罩是高抗菌性產品、符合歐盟專業醫用標準,原本是出口商品,但考慮到疫情需要,雙方還是決定將這批物資供應給大眾。貨源調集、物流配送、頁面搭建、線上推廣,「達人」們連續工作15小時,終將第一批10萬隻口罩趕在節前送到老百姓手上。當前,匯通達匯享購app也正在積極籌措上線「抗疫專區」,「雖然目前貨源緊張,但一旦我們有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庫存,我們都將以成本價提供給消費者,匯通達將自行補貼交通運輸等費用,保障我們的城鄉消費者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到合格的防疫物資。」該負責人說。
據了解,目前,匯通達已募集100多萬元善款,將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的調撥、馳援到湖北抗疫前線,緊急調用的200臺空氣淨化器也將陸續到達武漢的20多家醫院,為抗疫前線的工作生活提供多一些保障。
愛心蘇商不止以上,暖心的舉措亦不止於此。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這次眾志成城的馳援裡,危難時刻,江蘇企業迅速響應號召,自覺自愿地積極行動,詮釋了新時代蘇商精神;江蘇企業的傾情、傾力相助,不僅從物資方面幫助緩解疫情壓力,更是為全社會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加碼蘇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