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次國慶慶典活動,他參加了20次,揭秘大量細節

2020-12-19 新京報官微

經過摸索,我們首先要根據天安門廣場和東、西長安街馬路寬窄狀況來確定遊行隊伍的橫排面寬度和路數。

文4928字,閱讀約需10分鐘

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將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大會後,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式,隨後有10萬多名各界人士參加群眾遊行。

這將是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26次國慶慶典活動。據統計,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今,在天安門廣場共舉行了25次國慶慶典活動,其中有閱兵14次,群眾遊行25次。

這25次國慶慶典活動,現年85歲的倪天祚共參加了20次。

倪天祚出生於1934年。1951年17歲他被抽調到中央團校學習培訓,同年10月1日參加了國慶兩周年群眾遊行。參加工作後,他曾長期在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工作。

1956年,倪天祚開始負責國慶群眾遊行籌備組織工作,曾任國慶節群眾遊行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國慶群眾遊行籌備伴隨著他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直至退休。1999年國慶50周年時,他還曾擔任群眾遊行指揮部顧問。

群眾遊行作為重大國慶活動,幾十萬人如何集結?遊行隊伍如何進場出場?廣場組字、標語懸掛有哪些標準?1984年國慶群眾遊行為何突然出現「小平您好」標語?今年9月,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倪天祚《大記憶——親歷20次國慶慶典》一書,對此回憶。

近日,倪天祚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獨家揭秘群眾遊行籌備幕後的故事。談及35周年國慶群眾遊行時北大學生打出「小平您好」標語,倪天祚說,完全出乎意料,這反映了大家對小平同志的期待。

━━━━━

回憶第一次參加國慶群眾遊行

「看到毛主席手拿帽子向我們揮手致意」

新京報:您第一次參加國慶群眾遊行是在什麼時候?

倪天祚:我生長在浙江溫州的農村家庭,父親從事教書職業,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1948年我考入溫州永嘉中學,受高年級同學影響,看了一些共產黨的宣傳材料,對共產黨有初步認識。1949年5月7日溫州解放,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當天,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我在廣播裡聽了大典盛況,當時想我能去北京看看天安門多好。

我在學校表現好,很快當上了團幹部。1951年8月,組織抽調我到中央團校學習,不久校領導就說團校所有學員都要參加慶祝國慶二周年的群眾遊行。隨即,大家都開始做準備。

國慶節那天,天還沒亮大家就出發,在東城區北河沿附近集合。上午10點,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慶典開始,全場肅立,軍樂團演奏國歌,禮炮齊鳴28響。閱兵式開始,時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任總指揮,總司令朱德檢閱了全體受閱部隊。隨後,朱總司令登上天安門城樓檢閱臺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群眾遊行開始。

新京報:當時有深刻的印象嗎?

倪天祚:群眾遊行領先的是少先隊隊伍,隨後是產業工人和建築工人隊伍,接著是農民隊伍、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機關隊伍、學校隊伍,最後是首都各文藝團體隊伍。

當時,我們走得很慢,走走停停,天安門前的馬路也很窄,只有30多米寬,隊伍靠近能比較清楚看到天安門城樓,看到毛主席。我們看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時,都非常激動,一直高喊口號,把嗓子都喊啞了。毛主席手拿帽子向我們揮手致意,但領隊催著我們快走。

在行進中,我看到有群眾抬著孫中山、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人的畫像,不少人打著橫幅標語,寫著「慶祝中朝人民的勝利!」「全國各民族團結萬歲」等,標語各異。遊行結束,我們回到中央團校已經快到晚上了。

━━━━━

談遊行隊伍集合

「幾十萬人來自北京各區上千個單位,每次都要制定嚴密實施方案」

新京報:您從什麼時候開始參加國慶籌備工作呢?

倪天祚國慶慶典的組織一般分為閱兵聯合指揮部和群眾遊行指揮部,閱兵由軍隊負責,群眾遊行則是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總部署進行,國慶群眾遊行指揮部負責總的組織指揮工作。

1956年我在北京市政府機關團委工作,團委書記何平每年都參加國慶節群眾遊行指揮部的籌備,任指揮辦副主任,負責組織群眾遊行。因人手不夠,要我也去參加。我當時剛20歲出頭,是指揮部工作人員中最年輕的一個。此後國慶群眾遊行活動籌備伴隨著我從青年步入中年再到老年直至退休,累計時間佔了我工作時間的五分之一。經過多年摸索、改進,也總結出了一套較為系統成熟的遊行組織方案。

新京報:幾十萬人遊行,集合是個難題,如何組織?

倪天祚參加群眾遊行的主要來自北京市各區上千個單位、幾十萬人,如何使他們在規定時間內,整齊、熱烈、順利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是門科學,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每次都要制定嚴密的實施方案。

▲ 1984年國慶群眾遊行實施方案

經過摸索,我們首先要根據天安門廣場和東、西長安街馬路寬窄狀況來確定遊行隊伍的橫排面寬度和路數。幾十年來,隨著廣場改建和東西長安街路面加寬,遊行隊伍橫排面不斷增加,由60人逐步增加到了150人,路數也由5路增加到了9路。

然後根據總的遊行時間、人數要求,分配遊行人數和排數,規定集合地點、路線和時間,順利集合隊伍。在此之前,我們要考慮隊伍通過主要路口的時間、人流量、路線等各種因素,做好充分準備。

遊行當天,在天安門廣場兩側的東西標語塔下,都要設立總指揮站,由北京市的同志負責,全面負責整個遊行隊伍的集合、密集、行進、疏散、計時的指揮工作。在隊伍經過的主要路口,設立指揮分站,負責人多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各委辦局等單位年輕力壯的領導擔任,確保各路段遊行隊伍按規定時間和速度通過各指揮分站所轄區域,避免隊伍出現交叉、堵塞、停留、追趕甚至倒灌現象。

新京報:群眾遊行進度如何把握?

倪天祚嚴格控制好行進速度是整個遊行隊伍工作的核心,不能快也不能慢,要在規定的時間到達。

這需要根據不同遊行隊伍行進速度的快慢來科學安排所需的具體時間,同時對隊伍中攜帶的彩車模型、大型標語牌的長寬高尺寸加以限制。此外,還要嚴格編隊,組織行進速度訓練,確保隊伍有秩序通過天安門廣場並暢通無阻。這需要在演習中去不斷發現問題,迅速調整、磨合,確保萬無一失。

我記得1984年的國慶遊行演練時,隊伍通過天安門廣場時間比原定時間超過了2分鐘,與中央提出的整個遊行活動必須在兩個小時內結束的要求不符合。閱兵部隊的時間不能減少,我靈機一動就把群眾遊行隊伍行進樂曲的節奏速度加快半拍,原定每分鐘走116步調快到每分鐘走120步,超過的2分鐘就補回來了。

▲1984年國慶群眾遊行隊伍行進和疏散路線

經過多年實踐,群眾遊行隊伍的集合時間由原來的六七個小時逐步縮短到了四五個小時,1984年國慶節只用了3個多小時。

━━━━━

談突發意外情況

「彭真市長曾強調,不論是下雨、下刀子隊伍都絕對不能動」

新京報:遊行隊伍在經過天安門接受檢閱時,如何保持整齊呢?

倪天祚天安門金水橋前東西500米的地段是遊行隊伍亮相的關鍵地方,隊伍通過這個區域的表現是組織工作的成敗。我記得最開始的幾次遊行,隊伍由長安街東向西行進經過主席臺時,為了看毛主席,隊伍自然改變筆直路線向主席臺方向靠,形成了幾條大S形狀,有人形容為「扭秧歌」或「耍龍」。

這些問題引起主席臺關注,當時的北京市長彭真曾專門問過。遊行指揮部就採取設立定點標兵的方式進行改進。從南池子路口到南長街路口的1000米地段設置若干條標兵線,每隔兩米站一人,身著白色襯衣,佩戴臂章,形成標兵「胡同」,令各路遊行隊伍沿著按規定寬度和速度前進,避免向一邊扭曲。各路標兵隨著遊行隊伍進場和撤離,也不會引起觀禮者注意。

▲倪天祚保留的手繪圖

1984年的國慶群眾遊行,採取了方陣編制隊伍,共編成68個方陣,每個方陣內設立縱橫標兵,控制行進速度和間隔距離,確保隊伍通過天安門廣場的精確時間。

新京報:群眾遊行如果遇到下雨天怎麼辦?

倪天祚:25次國慶群眾遊行,大部分遇到了好天氣,也有下雨的時候。我記得1956年國慶節從早上就開始連綿陰雨,幾十萬遊行群眾在集合地淋雨受凍,但都意志堅強,冒著大雨接受中央領導人檢閱。

風雨無阻的國慶群眾遊行隊伍,是廣大群眾高度組織紀律性和高度政治覺悟的反映,也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未雨綢繆的結果。我記得彭真市長曾多次在國慶籌備會上強調:集會或遊行期間,如果發生意外事件,大會照常進行。不論是下雨、下刀子、扔炸彈、甩原子彈,都絕對不能動。

所以1956年這次遊行雖下大雨但按計劃進行。遊行剛結束,彭真就從天安門城樓給遊行指揮部打電話,要求迅速通知各參加單位準備好薑湯,讓所有參加的遊行群眾都喝,預防生病。

每次國慶遊行,各方面人士都積極參加。我記得有一年,國慶遊行任務下達後,北京各高等院校爭先恐後報名,人數大大超額,只能優中選優。落榜同學還流淚去找學校負責人要求參加。

━━━━━

談「小平您好」標語

「中央領導傳話來,說這個標語挺好」

新京報:我們注意到,每次群眾遊行的標語都不一樣。這反映了什麼?

倪天祚:每次國慶節,群眾遊行隊伍的陣容、主題都有相應調整變化,反映著各個時代的特徵,25次群眾遊行可分為五個階段。1949年到1965年的遊行隊伍用大型圖表、模型和標語等說明新中國建設成就和發展方向;1966年到1970年則「文革」色彩濃厚;1984年國慶遊行反映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歷史性轉折,展示改革開放的特點;1999年和2009年國慶遊行主題也不一樣,但都側重反映了改革開放後的變化。

新京報:1984年35周年的國慶遊行,北大學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標語,您當時看到是怎樣的心情?

▲資料圖

倪天祚這個標語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每次國慶籌備時,中央都會發書面材料,包含遊行標語等內容,各個隊伍可根據情況自己選擇製作橫幅標語。但1984年下發的標語中沒有「小平您好」四個字。當時我在指揮總站的大卡車上,遠遠望去看到大學生方陣突然打出了這四個字,心裡很擔心,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可能會受到批評。

沒多久中央領導就傳話來,說這個標語挺好,我們也就放心了。後來才知道,是北大學生製作好把橫幅藏在腋下帶進了廣場。不同的標語有不同的政治內涵,這其實反映了大家對小平同志的期待。

▲1984年國慶口號

新京報:1984年這次國慶慶典還有其他特別的嗎?

倪天祚:經歷文革,國慶已經連續24年沒有閱兵,連續13年沒有舉行群眾遊行。1984年中央決定要舉行閱兵遊行,突出改革開放主題,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的成就展現出來。在整改遊行中,除儀仗隊外,把農業隊伍擺在最前頭,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隊首用五部拖拉機組成的「聯產承包好」五個大字的彩車,每個字均高達4米、寬3米。這體現了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的這一歷史進程,也反映了當時農民的心聲,他們都從心眼裡渴望表達對改革開放政策的擁護。

此外,在工業隊伍中,還增加了深圳特區隊伍,這也從來沒有過。這支隊伍打著兩條體現特區精神的標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製作了「大鵬展翅」的大型彩車模型,上邊寫著鄧小平的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把深圳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

━━━━━

談領導人印象

「到天安門城樓上,向周總理匯報遊行隊伍情況,周總理向毛主席介紹我」

新京報:您在工作中,曾與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有過多次接觸吧?

倪天祚由於工作原因,我有幸見到毛主席、周總理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有時還曾直接向周總理請示匯報工作,聆聽他的諄諄教導。

記得有一次群眾遊行,我正在天安門前指揮室工作,周總理來電話,要我到天安門城樓上,向他匯報遊行隊伍的情況。當我到了城樓上,看見周總理正站在毛主席身後。周總理見到我後說,「小倪同志來了!」,與我握手並向毛主席介紹我。

新京報:您對周總理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倪天祚:在我印象中,周總理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在指導工作中心細如絲,愛群眾無微不至,廉潔奉公、艱苦樸素,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有一件小事我記得特別清楚。有一次周總理陪同西哈努克親王參觀北京郊區一公社社員家庭,我們事先挑選好了生活條件好、住房寬鬆、思想文化水平較高的社員來接待西哈努克親王。被挑選上的戶主都做了準備,未被選中的只打了招呼,沒讓他們做準備參觀那天,我們正準備帶領他們到已準備好的社員家庭去時,周總理對西哈努克親王說,「他們領你去的社員戶是事前早已安排好的,我們到事先沒有做準備的社員家裡去看看。」總理陪同西哈努克親王到了另外一家去,看了真實情況。

周總理曾對我們說,「你們做外事工作的同志,向外賓介紹情況時,不要只講成績不講缺點,成績、缺點都要講,要放手讓外賓看到我們好的、中間的和落後的地方,好、中、差是客觀存在的。

撰稿、攝影 / 記者 何強 校對 王心

值班編輯 吾彥祖

相關焦點

  • 國慶煙花:上百次試驗後成功綻放
    徐建民說,「七棵樹」煙花從今年一月份提出創意到成功燃放,調整二十幾次方案,大大小小試驗做了上百次。7棵樹煙花裝置,每個重300噸。國慶聯歡活動前,三小時搭建調試好。李永康 攝10月1日晚,「70根生日蠟燭」煙花升空後,珠市口市民拿起手機拍攝。
  • 國慶閱兵時間確定 全方位揭秘國慶60周年慶典
    閱兵隊形——  國慶閱兵共有56個方隊(梯隊)。  徒步方隊14個包括儀仗隊方隊、武警、民兵等。這些方隊的隊形為「25×14+2」,即正面有25人,縱深有14排,前面領隊有2人,一個方隊共有352人。
  • 關槐秀:4次為國慶盛典設計群眾遊行方陣
    過去20年,這張照片始終掛在關槐秀家的客廳裡,照片下方有一行小字:「國慶50周年,群眾方陣在排練。」北京教育學院特級教師關槐秀,曾四次親歷國慶盛典,是群眾遊行方陣的設計者和指揮者。故事,要從60年前講起。1959年,關槐秀只有25歲,是朝陽區的一名體育教師。恰逢新中國籌辦第一屆全運會,她被抽調參與開幕式大型團體操的編創。
  • 295.25萬人次
    接待遊客295.2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極地館特別推出的《動物近上加親》科普秀,為廣大遊客揭秘蔚藍世界的生命奧秘。金石灘的盛唐•小京都日式風情街、金石灘植物園在節日期間分別推出了日本物產節、菊花展,成為國慶期間遊客和市民打卡的熱點。金石灘發現王國10月1日起特別加開了夜場,DTM電音節勁爆回歸,同時推出了歡樂Family秀、水上旋木音樂會、星光小集、雙節派送等多重活動。
  • 旅歐藝術家張蝶:回顧參加國慶70周年慶典活動感想
    很早我就盼望能夠參加祖國70周年華誕慶典活動。2019年9月初,中國駐荷蘭大使館給我消息,祖國、家鄉邀請我到北京參加國慶慶典一系列活動。我高興、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立刻定機票飛回祖國。在我的故鄉天津受到市委統戰部、市僑辦熱情接待,市委常委、統戰部冀部長給我們介紹祖國和家鄉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深受鼓舞!
  • 揭秘國慶煙花樹是什麼意思?2019國慶聯歡活動煙花樹特色表演
    揭秘國慶煙花樹是什麼意思?10月1日晚20時,備受期待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在天安門廣場拉開帷幕。對電視機前的觀眾和在天安門觀禮的嘉賓來說,7棵高達25米的煙花樹相當引人注目,它們承載了極為重要的煙火表演功能。
  • 印尼舉行國慶69周年慶典
    中國經濟網雅加達8月17日訊(記者 李國章)今天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獨立69周年的紀念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上午11點),莊嚴熱烈的69周年慶典在獨立宮廣場舉行。  20年前的今天,記者曾應邀出席了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獨立49周年慶典活動;20年後的今天,記者從電視中全程觀看了69周年慶典。雖然如梭的時光仿佛瞬間跨越了20個春夏秋冬,但還是一樣的藍天白雲、驕陽似火,還是一樣的紅白海洋(印尼國旗是紅白相間)、萬眾歡騰,還是一樣的共同慶祝、熱烈祝賀,還是一樣的感覺如初,親切如初,激動如初。
  • 白溝旅遊購物節接待遊客25萬人次
    10月1日至8日,和道國際動批服飾廣場舉辦白溝旅遊購物節暨精品童裝區開業慶典,打造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據統計,節日期間接待遊客約25萬人次,同比上漲30%,其中客源主要以北京、天津旅遊人群及白溝周邊縣市購物人群居多。商城整體成交額累計近千萬元,同比增長20%。購物節期間,針對全國採購商、零採商進行邀約,每天約有70輛各地的旅遊大巴車前來。
  • 什麼手機軟體可全程觀看國慶70周年大閱兵+慶典活動?
    什麼手機軟體可全程觀看國慶70周年大閱兵+慶典活動?  1、央視新聞APP  9月29日清晨6點至10月2日凌晨4點,我們將聚焦國慶系列慶典及國慶閱兵,對準每一個雷霆震撼的方陣!聚焦盛大慶典背後有條不紊的「偉大工程」!70多路記者獨家揭秘!三個日出日落,無論你何時回眸,精彩都會在你眼前!
  • 香港回歸慶典的幾個細節
    原標題:香港回歸慶典的幾個細節 1997年7月1日1時3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七樓隆重舉行。 在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由當年的親歷者為我們講述這場慶典儀式背後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故事。
  • 「十一」假期,榆陽區接待遊客43.25萬人次
    重點景區遊、周邊自駕遊、鄉村休閒遊、文化活動遊成為主流。文旅市場井然有序,整體運行平穩,實現了假日期間「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的預期目標。「十一」假期,榆陽區共接待遊客 43.2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4億元。
  • 公會新增慶典活動,1分鐘的跳舞,五次的獎勵!
    在玩家們打造完美細節的時候肯定少不了勳章這一塊,而勳章和守護珠正是公會產出的重要道具,除此之外,dnf的公會商店中還出售增幅秘藥和強化秘藥可以增加玩家們增幅和強化時的機率,是想要高增幅高強化的玩家們必不可少的道具。
  • 國慶慶典樂曲首次曝光 2500人合唱《我和你》
    《愛我中華》20.《領航中國》21.《愛我中華》(民族打擊樂)22.《愛我中華》23.《領航中國》24.《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25.《歌聲與微笑》26.即將到來的國慶60周年閱兵和群眾遊行活動中,他們是最為特殊的一支隊伍:第一個入場,最後一個離場;不受檢閱,但用45首樂曲(部分曲目重複)控制著整場慶典的節奏。10年前就率隊在國慶50周年慶典活動中演奏、國慶60周年慶典聯合軍樂團團長兼總指揮於海,近日首次披露本次慶典的樂曲清單並揭秘今年慶典的突破。據了解,在閱兵部分,將奏響19首樂曲。
  • 「雙十慶典」凸顯臺灣政治撕裂 臺媒體人:慶典如忌日
    臺灣《中國時報》11日總結稱,蔡英文在「5·20」就職典禮近6000字的演講中,提到「中華民國」5次,「這個國家」13次、「臺灣」41次;在「雙十演說」中,蔡英文2900字的講稿則是談到「中華民國」3次、「這個國家」8次、「臺灣」19次,不僅用「臺灣」的次數更多,而且用「這個國家」的次數也比「中華民國」多。
  • 在京參加國慶系列活動的廈門兒女講述現場感受
    感恩新時代 祝福祖國好在京參加國慶系列活動的廈門兒女表示,要將內心的感動化為奮力前行的動力昨日下午,記者連線卓加羅時,他的聲音中依舊難掩激動。據了解,卓加羅是廈門唯一一名受邀參加國慶閱兵觀禮的民警。成日奔忙在刑偵一線,卓加羅很少更新朋友圈。但昨日上午,這名大隊長興奮得像個孩子,清晨5時許到達天安門廣場後,卓加羅就定位發出第一條朋友圈,「你好,國旗!」在閱兵觀禮的三個多小時內,他多次舉起手機,拍照、錄視頻,在朋友圈直播閱兵盛況。
  • 惠州國慶假期8天接待555萬人次,吸金25.25億
    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我市旅遊市場人氣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中秋國慶8天長假,全市共接待遊客總量約555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100.8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25億元。如西湖景區開展「城市展廳」、東籬俱樂部系列活動、惠州扶貧產品展、惠州印象VR體驗館等八大活動;羅浮山景區開展了水上花式扁帶表演秀;南崑山雲頂旅遊度假區推出中秋月餅DIY、篝火晚會等活動;大亞灣小徑灣舉辦了夜間集市,讓市民遊客玩樂「不停歇」。
  • 《Fate/Grand Order》2周年慶典開幕!4大慶典活動情報公開
    由bilibili獨家代理的Fate系列首款正版手遊《Fate/Grand Order》(中文名《命運-冠位指定》,以下簡稱《FGO》)即將迎來2周年慶典!與各位御主在迦勒底的相遇將滿2年,2年的時光中聖杯探索、拯救人理的一次次冒險共同成就了這段值得感謝的旅程。
  • 周恩來參加蘇聯國慶為何要提前回國
    本期登場:首席翻譯揭秘中蘇關係內幕(摘自《直譯中蘇高層會晤》當代中國出版社) [俄]顧達壽 口述 鄭少鋒 執筆新中國成立之初江青為何秘密前往莫斯科?林彪的頭骨去了哪裡?毛澤東與赫魯雪夫發生爭吵有何內幕?
  • 國慶慶典45首樂曲首次曝光 曲風選擇有大突破
    國慶慶典45首樂曲首次曝光  聯合軍樂團團長於海獨家揭秘看點 4021人現場演奏 音響零音差  千人合唱《我和你》  在即將到來的國慶60周年閱兵和群眾遊行活動中,他們是最為特殊的一支隊伍  10年前就率隊在國慶50周年慶典活動中演奏的他,揭秘了今年慶典的突破:增加《我和你》等舒緩柔和的曲目、音響實現零音差、首次著三軍服裝……  於海說,這些突破和10年來的科技發展、人文理念密切相關。
  • 米蘭世博會中國館開館20天迎客25萬人次
    米蘭世博會中國館開館20天迎客25萬人次 2015-05-21 12:37:32陳建 攝  視頻:探訪米蘭世博會:中國與食物的故事  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社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 石巖)2015年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政府總代表、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21日在此間表示,中國館開館20天以來,共迎接觀眾2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