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趟精彩的設計旅行!「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深入認識「臺灣的世界級」

2021-02-10 GANI自然之美

「簡一大理石瓷磚」一直致力於推動設計發展,提升設計價值,促進多元設計的融合,從2014年開始攜手中國設計精英開展形式多樣的遊學交流活動。8月13-18日簡一將聯合欣建築」以「2017『臺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為題擬邀請來自中國台州、武漢、鄭州等地設計精英,從南到北一路走讀北上,參訪走讀「臺灣的世界級」建築及室內設計等作品,並邀請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等進行親身導覽,進行深度交流。

6大知名設計師現場導覽解讀設計 建構且深化兩岸設計菁英交流平臺

本次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2017『臺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遊學團讓兩岸設計菁英得以由深入交流的機會,除了在活動其中安排了許多『臺灣的世界級』建築及室內設計作品參訪外,主辦方將邀請到參訪作品的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親臨現場進行導覽交流,讓「走讀:走訪及閱讀」的精神得以更加具體實踐,讓來訪嘉賓對於臺灣有更深的了解及認識,建構且深化兩岸設計精英交流平臺。

本次遊學行程邀請導覽的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有辜達齊、葉世宗建築師、廖偉立建築師、潘正設計總監、楊學展設計總監及賴人碩建築師等,也分別參觀其建築及室內設計作品。

「叄捌旅居」為臺灣「2014 ADA新銳建築獎」首獎作品,其坐落於在都市內層的路徑及縫隙空間,辜達齊透過長期駐點(working on site),一邊生活,一邊研究、觀察都市及發想設計可能性的方式,透過都市生活路徑的研究,將鹽埕埔的都市空間及生活路徑放入一個1960後的閒置商業街屋「叄捌旅居」中,利用以居住為核心,置入文創及休閒產業,提供鹽埕區另一種真實生活微都市更新。

叄捌旅居(圖片提供:寬和建築)

臺南「十鼓仁糖文創園區」,邀請原設計葉世宗建築師導覽分享。

葉世宗建築師現為「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第一屆臺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國立金門大學都市計劃與景觀系兼任助理教授等,熱衷參與臺灣建築公共事務及教育等相關工作,其開業期間的建築設計作品也榮護臺灣及國際間相關重要獎項,如2004年「第一屆南瀛建築文化獎」、2008年榮獲「建築園冶獎」、「國家卓越建設獎金質獎」」等。而本次前往參訪的「臺南十鼓仁糖文創園區」,也在近年陸續榮獲建築園冶獎,入圍柏林WAF「世界建築節大獎」及「臺灣建築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可以說是其集大成之代表作品。

葉世宗建築師(圖片提供:葉世宗建築師)

《曾文之眼》及《南瀛綠都心新營市五號公園》作品

(圖片提供:葉世宗建築師)

「臺南十鼓仁糖文創園區」其前身為「車路墘製糖所」,日治時期開始即是臺灣南部重要製糖工廠。2005 年由十鼓接手重新規劃,以活化閒置空間的概念,在葉世宗建築師及其團隊精心規劃設計下,重現百年歷史的糖廠風華,融入十鼓獨創之臺灣特色鼓樂,化身為亞洲首座以鼓樂為主題的國際藝術村及文創園區,讓工業遺產及臺灣鼓樂的發揚有了重要基地,也讓廢棄糖廠搖身一變成為文創及極限體能運動場域。

「臺南十鼓仁糖文創園區」

(圖片提供:葉世宗建築師)

廖偉立建築師,出生於臺灣苗慄縣通霄鎮,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碩士(SCI-ARC)、臺灣 東海大學建築碩士、臺灣註冊建築師、大陸一級註冊建築師(2009)。現為「立。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曾獲日本SD Review年度獎多次、中國WA建築佳作獎、臺灣建築獎首獎等。

廖偉立建築師(攝影/吳宜晏)

「毓繡美術館」整體配置因地制宜,配合土地形狀和原有的地形,將停車空間留在基地外側主要道路兩旁,運用中國庭園一阻、二引、三通的手法,與自然植栽搭配經由長廊將來客由外至內,借著中介空間的轉折及視線變化,使人心情沈澱,慢慢帶至主館。簡單的動作就使景觀與建築、自然與人工有一良好的對話。冀望透過對建築空間、材料、結構、構造,不斷反覆的思考與反省,而使之融和在一起。

毓繡美術館(圖片提供:廖偉立建築師)

參觀「親家雲硯」樣板房及其公共設施,邀請「伯特利建築空間研究室」潘正設計總監親自導覽分享。

「雲硯」乃藉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抽象手法呈現出行雲流水的空間意象,雲形天花板意表中國繪畫中吉祥雲彩,採用手工鍛造的銅板再以傳統的鑲嵌鉚接工法,十分費時費力更顯永恆尊貴的魅力。就像中國的古代藝術作品一樣能流傳萬世。

「親家雲硯」空間集圖(圖片提供/潘正)

另本次遊學行程特別安排的二個建築及室內設計事務所參訪

臺中中區拜訪「繼光工務所」,邀請賴人碩建築師親自導覽分享

「繼光工務所」位處臺灣臺中舊城中區,由吳建志與賴人碩二位建築師共同創立。「繼光工務所」成立至今已有九個空間專業工作團隊進駐。面對當代建築的多元樣貌與論證挑戰,冀求在創作基地中誘發多樣的創新討論。在空間使用、設計語言、材料構造上,均企圖活用舊有空間語言於全新的共享工作空間之中,在開放而清晰的空間系統中交互激蕩。

吳建志(左)及賴人碩(右)(攝影/吳宜晏)

繼光工務所空間設計集圖(圖片提供/賴人碩)

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開設計有限公司」,邀請楊學展總監親自導覽分享

「展開設計」為空間與裝置創作策展團隊,透過創作 協作展演,演繹時尚設計空間美學,結合各類跨界協作設計整合平臺。「微型職人工作坊,異業串連結合」是「展開設計」進駐臺中文創園區的重要理念之一,期望將創作歷程與策展經驗與學生分享,並且建立結合創作(maker)設計(design)及展演(exhibition)的平臺,於是於進駐臺中文創園區酒文化館(R07-5)期間 ,定期舉辦展出與創作發表。

「展開設計」空間設計作品集圖(圖片提供/楊學展)

除了邀請上述建築師及設計師進行參訪導覽交流外,還安排了臺灣其他著名建築及室內設計景點,如高雄紅毛港文化園區、駁二藝術特區、臺灣歷史博物館、雄獅集團總部大樓及「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全球設計實驗室特展」進行參觀,同時入住高雄中央公園英迪格酒店、臺南老爺行旅、涵碧樓、臺中紅點文旅等著名設計飯店,以及設計感的晶綺盛宴、駁二藝術特區ARTCO.C6餐廳、臺南晶英軒、八錢鍋物、茶六燒肉堂等美食餐廳用餐,而在活動期間邀請兩岸建築及室內設計界菁英辦理「2017『臺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兩岸設計師交流論壇」,讓來訪嘉賓得以獲得不同以往的豐富體驗,也讓兩岸建築及室內設計師得以開啟深入交流的契機!

「晶綺盛宴」宇寬設計事業有限公司郭耀煌所設計,其榮獲「2017第十屆臺灣室內設計大獎-公共空間類 TID獎」,是一個擁有臻善至美的婚禮及宴會場所,其位於MLD臺鋁寬敞大氣的空間中,採高雅奢華的設計風格,並以美學涵養為肌理,將歲月流轉雕琢在內。

晶綺盛宴(圖片轉載/晶綺盛宴官方網站)

欣賞其頗具設計風格的空間特質。ARTCO˙C6是臺灣《典藏》雜誌社旗下的新餐廳,為老屋新生的設計作品。設計師利用倉庫挑高的優勢,打造出城市雅痞最愛的Loft風空間,大片植生牆、兩層樓高的書架,與海味十足的船舵吊燈,充滿著港都風情。

駁二藝術特區ARTCO.C6餐廳

(圖片轉載/高雄駁二藝術特區ARTCO.C6餐廳官方網站)

臺南晶英軒(圖片轉載/臺南晶英軒官方網站)

由毛森江設計,其以清水模建築著稱,建築量體線條利落,光影隨著時間在空間裡擺動,使得用餐也有另一番風採。

八錢鍋物(毛森江設計,圖片轉載/八錢鍋物官方網站)

茶六燒肉堂(周易設計,圖片轉載/茶六燒肉堂官方網站)

1「Hotel Indigo Kaohsiung Central Park高雄中央公園英迪格酒店」

酒店外觀以「大船入港」作為主要設計軸心,演繹高雄在地特色人文與歷史,如Check in大廳櫃檯為昔日報關行,搶眼的紫色的大沙發則是設計為「編織的纜繩」,巧妙融合新舊時代的文化風格。酒店客房全以高雄港獨特的「舶來文化」為主軸,向國內外旅人述說港都過去曾發生的故事。

高雄中央公園英迪格酒店(圖片轉載/英迪格酒店官方網站)

涵碧樓由澳洲籍的建築師Kerry Hil設計l,其作品遍及東南亞、澳洲、日本、美國。Kerry Hill尤其擅長於渡假飯店之建築設計。Kerry Hill稱涵碧樓是「Ongoing Style」的建築形式,意即「前進式」的獨特風格,這樣的建築風格將讓人即使經過十年、二十年也不會覺得老舊,仍是充滿價值的建築 。涵碧樓的燈光,會配合自然陽光的強弱,在一天當中依不同時間、不同場景。在夜間你會感到樹枝、樹葉搖曳生姿,這是因為涵碧樓的燈光是從樹梢投影到地上,目的在讓人具體感受「剛被太陽收拾去,卻叫明月送將來」的詩境。

涵碧樓(攝影/張宏君)

其座落於松山文創園區之中為臺北文創大樓的一部分,建築是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建築家伊東豊雄(Toyo Ito)所設計,整體建築以退縮的設計創造廣場,將空間謙衝地保留給古蹟,自然連接綠帶。室內設計則由臺灣建築師郭旭原及室內設計師黃惠美共同設計,主要空間元素選擇臺灣傳統的建築工藝「紅磚」與「磨石子地板」,邀請曾為臺灣贏得世界砌磚金牌的粘錦成先生及七名優秀國手學生團隊,以創新紅磚砌牆工藝詮釋臺灣社會迭變的樸素與簡約,反映溫暖親切的在地人情風土。

誠品行旅酒店(圖片轉載/誠品行旅官方網站)

臺中紅點文旅(王柏仁+吳宗穎設計,圖片轉載/欣建築)

臺南老爺行旅(圖片轉載/臺南老爺行旅官方網站)

吃、住、行、觀、論,多樣的行程,多元的感悟,來一場完美的設計之旅。

本建築由臺灣知名建築師竹間聯合建築事務所簡學義所設計,建築以「渡海」、「鯤鯓」、「雲牆」、「融合」四個與臺灣意象相關的概念為設計核心,館前的水池象徵先民橫渡黑水溝來臺的渡海意象。映射著光影的太陽能光電雲牆,則代表著渡海時眼前豁然開朗、充滿希望的雲天壯闊景象。園區內展示教育大樓及行政典藏大樓,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幹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臺灣歷史博物館-光電雲牆

(竹間建築/簡學義設計,攝影/吳宜晏)

參訪由知名設計師胡碩峰所設計的雄獅集團總部大樓室內設計,同時午宴位於雄獅總部自營商業空間「Gonna EAT」用餐,為下午即將到來的重頭戲「2017兩岸設計精英交流論壇」做準備。

雄獅集團總部大樓(攝影/吳宜晏)

雄獅集團Gonna EAT(攝影/吳宜晏)

3參觀「扎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全球設計實驗室特展」

並邀情欣建築主編吳宜晏親自導覽解說。世界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蒂世界巡迴展於正逢於臺灣展出,本次「臺灣的世界級」走讀就以此展覽為行程畫下美好的句點。

「扎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全球設計實驗室特展」

(攝影/吳宜晏)

關注簡一大理石磁磚訂閱號

了解設計考察之旅最新動態

跟欣建築一起追建築

走讀臺灣的世界級設計之旅

讓家人過得更好,這是我們奮鬥的初心

讓家人住得更好,也是簡一一直的堅持

做世界上最好的大理石瓷磚,讓更多家庭盡享自然之美

奮鬥路上,讓家人住得更好

——2017高端家裝文化節

簡一,以實際行動為愛堅持

全國聯動丨七城首發

火速報名

相關焦點

  •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兼顧傳統與創新‧一探臺灣設計的無限可能
    此次9月11-16日的「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2017『臺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遊學團,欣建築以三大主軸進行規劃
  •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老屋再生與旅居再造」穿越時空認識臺灣
    簡一大理石瓷磚「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2018建築走讀」將於12月16日至21日舉辦,本次走讀的行程由欣建築以「老屋再生與旅居再造」為主軸進行參訪點的策劃安排,將參觀多項老屋翻新重建的作品,不僅保留了珍貴的昔日歷史人文記憶,也重新為空間創造新的意義,又活絡了周邊的地域。
  • 【一泊一食】—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帶您玩轉中臺灣
    第三場由欣建築攜手簡一簡一大理石瓷磚舉辦的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今日從臺中開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將帶著各位前往充滿想像的建築世界
  • 【一泊一食】—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帶您玩轉中臺灣 II
    第三場由欣建築攜手簡一大理石瓷磚舉辦的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走到了中臺灣,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將帶著各位前往充滿想像的建築世界
  • 【一泊一食】—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帶您玩轉北臺灣
    第三場由欣建築攜手簡一簡一大理石瓷磚舉辦的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從臺北開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將帶著各位前往充滿想像的建築世界隨團攝影-邱柏蔚 攝這次遊學安排是以設計的交流,因此讓我有機會看到臺灣設計師的「專業」及「敬業」,這點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我本身是學習藝術出身,在做設計時以美感為最高準則,建築、室內、景觀及裝置藝術…等任何設計的理念都是相通,此概念在臺灣設計上也都有看到,備感相同。
  • 「簡一大理石瓷磚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東海大學參訪 邱浩修主任及羅時瑋教授見習交流畫下句點
    「簡一大理石瓷磚-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最終日我們來到東海大學參訪以及進行交流課程,也是本次的兩岸交流之旅的重頭戲。除了邀請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邱浩修為我們介紹東海大學的建築群之外,下午特地為簡一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安排了壓軸的交流課程,請到邱主任為我們講述課程「東方現代性:東海大學建築群規劃及演進」,及東海大學建築系羅時瑋教授講述「建築的內部性格局」課程,同時也讓各位參加設計師們上臺分享這次參訪學習的心得,為本次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 【一泊一食】—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之帶您玩轉臺北
    第三場由欣建築攜手簡一簡一大理石瓷磚舉辦的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今次從臺北開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將帶著各位前往充滿想像的建築世界
  • 【現場直擊】歷史與創新的碰撞 之 高雄——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側記 DAY1
    隨團攝影師-邱柏蔚 攝接下來,有幸邀請到「一起設計」的辜達齊設計師,和精英們分享這幾年的在高雄的經歷。辜老師雖然很年輕但非常優秀,曾與劉崇聖及吳龍傑一起贏得第二屆ADA新銳建築獎。明天見,敬請期待……【活動信息】簡一大理石瓷磚x欣建築「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2017「臺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暨兩岸設計師交流論壇>活動期間:2017年9月11日至9月16日(共計6日)>主辦單位:欣建築>承辦單位:簡一大理石瓷磚主辦單位:
  • 「特地·負離子瓷磚X瘋設計–臺灣設計之旅」Day4聽設計和自然的對話
    穿過雪隧,「特地·負離子瓷磚X瘋設計–臺灣設計之旅」最後一天來到宜蘭,上午拜訪蘭陽博物館與羅東文化工廠,下午一連參訪四個民宿
  • 走讀基隆海科館及東岸廣場 認識臺灣海港山城壯麗之美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2018「臺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即將起跑!圖面構成:欣傳媒葉沈函 簡一大理石瓷磚x欣建築「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2018「臺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暨兩岸設計師交流論壇活動期間:2018年8月19日至8月24日共計6日主辦單位:
  • 「傳承·發展」京味文化之旅二十周年 首創兩岸文化大師雲端交流對話
    圖/梁忠儀你好臺灣網臺北12月28日消息(記者 張希達 通訊員 林麗萍)由北京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書法家協會、臺灣中國文藝協會、臺北市中華書畫藝術協會聯合主辦、騰訊新聞、旺旺集團,共同支持的「傳承·發展」兩岸文化大師對話暨京味二十周年書法交流活動,在北京勸業場及臺灣臺北國際會議中心兩地拉開帷幕,迎來了兩岸書法大師百餘位共同參與。
  • ​臺灣本土文化+文創設計深度遊學交流「招募」
    於金秋十月到池上稻穗賞藝術節探尋骨子裡的臺灣本土文化之旅2019年10月26日-10月31日金秋十月 |本土文化邀您一起探尋臺灣道地文化的深耕秘訣探尋臺灣鄉土文化血液裡別樣就等你來!!!深耕鄉間藝術的美好文化臺灣好基金會希望臺灣的美好,從鄉鎮紮根透過整合鄉鎮人才與組織,將鄉鎮文化、產業生態資源得以永續發展。
  • 全程「高壓」的6天5夜,他們到底在臺灣收穫了什麼?
    全程「高壓」的行程安排,讓設計師們忍不住跟我們吐槽:「只有學,沒有遊」「行程太滿啦」「感覺有點累」……但是,當我們在問卷中提問:好好住下一次的遊學活動,你還會來嗎?所有的設計師都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來!甚至還有設計師說:希望下次遊學時間可以更長一點。
  • 「戶外營」未來領袖臺灣科考交流夏令營
    中國大陸第一次臺灣全境深度科考文化交流的夏令營寶島臺灣第一次多家行業組織聯合高規格接待的夏令營中國大陸第一次受邀參加亞洲國家精英青少年大露營活動海峽兩岸第一次共同設計打造的適合大陸精英青少年的高端遊學夏令營
  • 在設計旅行中尋找更好的自己
    濰坊設計精英一行共同探訪知名設計作品,實地考察體驗了文創園區、設計酒店、 餐廳、民宿,深入知名設計事務所等進行交流;期間,10月25日下午,「2016臺灣設計中的傳統與現代」論壇在臺北誠品行旅酒店舉辦,兩岸設計精英充分探討了如何看待地域傳統與當代需求之間關係的相關話題,相互交流、借鑑與促進,更好地實現了兩岸設計的共同進步。
  • 設計放異彩 「一。心」創未來「JMA國際珠寶設計比賽2020」報名...
    設計放異彩 「一。心」創未來「JMA國際珠寶設計比賽2020」報名火熱進行中 2020-07-10 18:05:00來源:北國網
  •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機場行李轉盤上的設計展「上」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設計進站─航空站放好設計」特別在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6座行李轉盤區打造6大主題,展出共27件臺灣知名設計師作品,分別為
  • 2020臺灣設計展:讓設計翻轉城市
    而今年臺灣設計展不管從展覽的形式還是設計展的主視覺設計都和以往有不少變化,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2020臺灣設計展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僅在各個展館內設有精彩的策展內容,更是近年來首度嘗試將一場具美感的設計展覽延伸到街上、蔓延至城市,透過3個展區與一條2公裡步行路徑串聯新竹公園、轉運站和新竹市舊城區之展場。
  • 2020金點設計展「ZONE」亮相松煙
    2020金點設計展於11/24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臺灣設計館」盛大開展,精選130件本年度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標章作品,並以「ZONE」為主題,營造令人沉浸、心馳神往的嶄新觀展體驗。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再度由Bito團隊策劃統籌,金點設計展則邀請新銳策展團隊「山陽山陰」操刀、莊皓擔綱視覺設計,並首度獨立命題,在年度典禮主題「2020」之下,提出「ZONE」為展覽主題予以對話,期望激蕩出更多新觀點。
  • 「不冷不熱實驗室」!廣州設計周「最溫暖」的展位非它莫屬
    但在過去幾天的廣州設計周上,這個地方卻「溫暖」依舊!  12月3-6日,由一兜糖家居×溫度家主辦,更新設計、廣州設計周聯合策展,鷹牌陶瓷溫暖助力的「不冷不熱實驗室」創意體驗展在廣州設計周上正式亮相!  「不冷不熱實驗室」設置了夢想方程式、溫度催化劑、壓力分解站、靈感萃取機四個「反應裝置」,讓設計師在參觀、體驗的過程中尋找靈感、產生思考、獲取能量。  展位現場還有哪些好玩有趣的互動裝置?聽說好多設計師、達人、屋主都來展位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