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被稱為地理位置最差的國家,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現在蒙古國的獨立主權,已經受到了世界的承認,所以實際上他還算是正常的國家。而最差的,正是它所處於的地理位置,從地圖上看,蒙古的北面是世界強國的俄,雖然大部分都是凍土地區,但是主要的工業城市也有不少。而往下,毫無疑問就是我國,再加上蒙古國的國土完全沒有出海口,所以算得上一個完完全全的內陸國。可以說其地理位置,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
一、地理位置因素
首先,從地圖上看,蒙古國的全境,都在亞歐大陸的內部。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內陸國。雖然名義上聽起來不錯,但是實際上吃了多少苦,從蒙古國的經濟就能看得出來。因為國土沒有連著入海口,再加上國家被俄國和中國完全包圍著,這就導致了蒙古國即使有著再多的資源,也很難有自己的通道將它們輸送出去。
從一定程度上,這就限制住了蒙古國的經濟發展,因為你要賣出去,那就要請求鄰國幫忙,但是人家提出的條件是很難拒絕的。畢竟旁邊兩個大國,要交易的對象還是很多的,又不缺蒙古國一個。但是蒙古國要交易,又必須經過他們, 從一開始雙方就是不對等的。
其次,因為經濟上的限制,這就導致了蒙古國的國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畢竟沒有入海口,那就沒有什麼必要發展海軍,而陸軍和空軍,在某種程度上又會受到兩個大國的制裁和限制。畢竟我國的首都和蒙古國距離並不遠,他們能不能過來是一回事,但是有沒有這個能力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雙方的默認限制下,蒙古國的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乃至於蒙古國的海軍,只有三艘船和七個人,只能在內陸湖泊自己玩自己的,一輩子都難以見到大海。
二、氣候原因
而從氣候上面看,那就更麻煩了。蒙古國按照氣候帶的分布的話,是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地區。這就代表著,夏天那邊他們炎熱少雨,而冬天寒冷,並且持續的時間還很長。尤其是冬天,我們都知道,從我國國內不少報紙上都能發現,冬季的不少寒流都是從西伯利亞那一帶開始,然後南下的。而蒙古國的上面,就是西伯利亞地區。
雪上加霜的是,蒙古國自身,都是一個寒潮的中心,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自然》雜誌認為是世界寒流的發源地之一。有時候,這兩個寒流會同時出現,疊加起來那勢頭就更猛了,所以蒙古國的經濟和農業,受到氣候的影響,往往有很大的不便。
三、受到了鄰國的影響
當然,這些東西雖然算是天生的,但是好歹還有跡可循。而真正麻煩的,還是蒙古國相鄰的兩個強國。這兩個國家在世界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都是作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存在的。被包圍在兩國之中的蒙古國,能夠走的路,其實是很窄的。
要麼就抱住其中一方的大腿,堅決做小弟,並且和另外一邊搞好關係。要麼就是宣布自己中立,然後出賣自己的資源,老老實實地過日子,不要想著搞大事。而蒙古國最讓人無法想像的,就是它在早期,居然沒有選擇這其中任何一個策略,而是選擇了第三條路。
一開始蒙古奉行的是第三領國政策,也就是說,這兩方誰也不靠,而通過其他方法聯繫到其他國家。理論上這個政策還是很美好的,但是可惜的是,蘇聯解體之後,蒙古國覺得自己親近蘇聯沒意義。但是當時的中國在國力方面又不是很強,蒙古國也不是很看得上眼。所以他特地選擇了一個「好朋友」——美國。
當時美國雖然也認為蒙古國可以牽制住俄和中國,所以給了它不少好處:讓蒙古國放出話來,自己能夠成為草原上的加拿大。沒想到的是,到了現在,別說加拿大了,能不能成為巴西都是一個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美國逐漸將戰略重心放到了海鏈上,蒙古的優先級也逐漸靠後了。
因此到了現在,雖然蒙古國有意和中俄重修舊好,但是因為過去做過的事,兩國還是對蒙古國的交易方面,有不小的戒備。也正是因為如此,必須仰仗兩國交通的蒙古國,才會成為地理位置最差的國家了。
參考資料:《自然》。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