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公共自行車運行8年多了,這種低碳環保又便宜的出行方式受到廣大市民歡迎。看似矛盾的是,運行8年來,市民的騎行量卻大幅下降了300萬人次。這一現象也引發了眾多市民關注與討論。
稿件見報後,引發了更多熱議與討論,有市民還特地寫了一封信來講述自己與公共自行車的故事。針對市民看法與建議,包括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以下簡稱 「指揮中心 」)、市統計局經濟社會調查中心(以下簡稱「調查中心」)、株洲公交健寧交通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健寧公司)等部門進行了回復。
株洲城區一處公共自行車存取點(本組圖片/記者劉震 攝)
「指揮中心」
信息採集員每天上路「找茬」
株洲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2012年成立之初並沒有明確主管單位,直到2015年才確定為株洲市公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指揮中心」負責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考核工作。
日常考核怎麼做?主要內容涉及設備運行、用戶滿意率、站點保潔、車輛調度等。每天約150名信息採集員在路上巡查,如果發現問題,記錄下來後上報到「數字城管」系統處理。
從2015年12月至今,共考評了41個月,其中不予獎罰15次,獎勵了8次。
「我們每天還會隨即撥打10個用戶的電話,基本上都是滿意。」「指揮中心」自行車監管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市民對公共自行車很認可。
「調查中心」
整體運行滿意率超九成,客服最貼心
每個季度最後一個月,「調查中心」都會針對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進行了一次全方位調查。內容包括:整體運行情況、設備運行情況、車輛調度情況、處置問題的速度、客服人員服務質量、站點保潔和站點分布等方面。調查結果通報給相關部門,供參考與決策。
今年3月份,「調查中心」從使用公共自行車次數最多的15000名用戶中隨機抽取有效樣本1000個,形成了《2019年一季度株洲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用戶滿意度調查報告》。
該報告顯示客服人員服務質量滿意率為92.2%,是此次調查指標值中的「最高」。這意味著,公共自行車管理單位很靠譜,客服人員及時回復市民關切並幫市民解決了燃眉之需。
另外,市民對公共自行車整體運行情況滿意率為91.0%。這意味著絕大部分市民一直認可公共自行車。
健寧公司
新車騎行量是舊車的4倍
「市民反應的一些問題,我們不避諱。」健寧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使用年限推移,公共自行車系統老化的問題日益突出。「2015年開始,我們先後維護翻新自行車6000輛,部分解決了公共自行車超期服役的問題。目前還有近12000臺自行車核心部件還在帶病使用,運營效率下降明顯,無法滿足市民需求。」
因受制於有限的日常運營經費、政策支持等,健寧公司基本採取的是一種「修舊利廢」的方式勉強維持日常運營。
「及時更新自行車和升級系統,『吸粉』效果明顯。」上述相關負責人說,去年實施了自行車系統更新改造,效果明顯:佔13.9%的改造鎖柱的使用率為舊鎖柱的3.14倍。去年更新3000臺公共自行車,這新車的騎行量達到總騎行量的50%,日均使用量達到舊車的4倍。
今年計劃繼續更新改造3000臺(套)
一個事實是,新設備投入數量不足以全面解決系統問題,問題集中在站點管理箱、鎖柱內部電子元器件等設備損耗嚴重,性能下降;站點線路老化加劇;鎖柱鏽蝕、鬆動現象不可恢復。
「專項運營經費補貼不足,各項成本開支增大的同時,要滿足市民騎自行車出行需求,我們只能通過項目拓展、精細化管理、『修舊利廢』等壓縮成本開支。」上述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公司每天要完成200多輛自行車的維護,更換實心胎也是為了降低維修成本,但這影響了騎行的舒適感。
「我們也在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公共自行車駛離這種『困境』,提高市民騎行體驗。」上述相關負責人說,今年計劃繼續更新改造3000臺(套)自行車和鎖柱;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優化部分站點;更新站點老化電源線路,完成站點防雷接地保護改造;維護維修好現有車輛及站點設備設施;實現APP掃碼租車功能;嘗試創新封閉式區域無樁自行車經營模式。
市政協調研報告
建議保障公共自行車路權
記者了解到,市政協課題調研組早在3年前就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考察,撰寫了一篇《關於進一步強化我市城區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公益屬性的調查報告》。
該報告提到,隨著時間推移,因設備設施廢舊率提高、站點不增反減、新車更新不及時等原因,導致市民騎行率降低,折射的是民眾對公共自行車從充滿熱情到失去信心的過程。
該報告建議,公共自行車這項民生工程應得到全社會關注與支持。比如,建立公共自行車管理長效機制;不僅要有對企業的考核,還要有對部門的考核,對市民行為的規範;管護好公共自行車專用車道,保障公共自行車路權;企業作為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營運主體,肩負著系統日常維護和運行、車輛調度和管理等重要任務,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創新管理模式,適應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