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向以吃著名,火鍋、串串、缽缽雞是基本配備,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也漸漸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即將在北京開幕。作為亞洲文明對話期間的重要活動之一,亞洲美食節將在北京、廣州、成都、杭州四地同步啟動。
串串 許然 攝
作為美食之都,「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即將於5月15日至22日拉開序幕。為期8天的活動中,大家不僅能感知川菜的百菜百味、火鍋的麻辣鮮香,還能體驗亞洲各國的美食文化。
美團點評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大陸亞洲餐廳(不含中餐)已經超12萬家,佔在線餐廳總數的3.4%。而在成都,近年來,亞洲餐廳數量也呈迅猛增長之勢、關注度持續提升。從2014年末到2018年末的五年時間內,成都的亞洲餐廳數量增長了8.3倍;亞洲餐廳的日均訪問次數在全國位列第七,日均訪問年度次數增長率則位列第四。
無論高速增長的門店數量,還是訪問熱度的增長,背後都是成都人民對多元化亞洲美食探索的渴求。
日本餐館數量穩佔鰲頭,小眾品類不示弱
一線城市亞洲菜門店多,低線城市增長速度快,瀋陽喜歡韓國菜,成都、重慶更偏好日本菜。在成都,日本菜的門店數量佔整體亞洲菜(不含中餐)的56%。從最新的瀏覽量數據來看,日本菜、泰國菜、韓國菜名列前三甲,但從近兩年的增長率來看,越南菜、新加坡菜、馬來西亞菜則名列前茅。此外,印度菜、中東菜、土耳其菜等小眾亞洲菜系也廣受關注。
具體到菜品,口味獨特的成都人也與全國整體的偏好有所不同,以日本菜為例,全國人民最愛的是三文魚刺身,成都人民則最愛海膽;韓國菜來看,全國人民最愛五花肉,成都人民則最愛鍋蓋烤肉。
熱愛火鍋的成都人,連泰式火鍋也「不放過」
美團點評的數據顯示,2018年,火鍋是全國範圍內餐飲線上消費最火的品類,消費佔比達20.3%。而在以熱愛火鍋聞名的成都,火鍋消費更是佔有絕對領先的地位,在線消費訂單量佔比達40.9%。「流水的網紅餐廳,鐵打的火鍋串串」,無論外來菜系怎麼衝擊,成都人對火鍋的執著程度依然不減。
泰式海鮮 許然 攝
不過,熱愛美食的成都人,對火鍋的鐘情可不局限於本土火鍋。美團點評的亞洲美食消費數據顯示,在眾多的亞洲美食中,泰式火鍋的關注度僅次於日本料理和韓國料理這兩個超級大品類,位列第三。
「黑珍珠」「必吃榜」成亞洲美食拔草清單
大德會席(遠洋太古裡店)、集漁·泰式海鮮火鍋(科華店)、樸田泰式海鮮火鍋(絲竹路店)、TokyoBeefDining(伊勢丹店)、吉盞、來了壽司(雙楠2店)、泰色天香等曾上榜美團點評「黑珍珠餐廳指南」和「大眾點評必吃榜」的亞洲餐廳,成為消費者的亞洲美食拔草清單。
韓式拌飯 何佳昕 攝
事實上,中國傳統美食也在與各國的文化交流中得到進化發展。以最能代表川菜的麻婆豆腐為例,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美食。一道麻婆豆腐,其食材就包括了原產中國的豆腐和花椒,以及分別從中南美及中亞傳入中國的辣椒和蠶豆,在對外交流中又成為了日本流行的國民料理。中國美食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世界各地的食材與技法,形成了現代中餐,並在對外交流中成為了中國文化的象徵。
看來,成都人民對吃的執著不容小覷,也正是因為喜歡美食,美食所帶來的幸福感,才能讓這座城市更加具有人情味,更加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