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才子出家:寺院才是最好的大學(圖)

2020-12-25 正北方網

 

當和尚也有預科班 就像出國留學

才子僧人們在上早課

德塵居

居士樓「德塵居」。

居士在龍泉寺中上課。

居士樓「德塵居」內景,清幽雅致。

龍泉寺僧人活動區 見行堂外景。

龍泉寺僧人出坡勞動搬運石頭。

龍泉寺準淨人 大學教授李博瀚(德國)

龍泉寺僧眾宿舍 居住著淨人、沙彌和比丘。

龍泉寺淨人 正陽。

龍泉寺淨人 盧函。

學誠法師探望母親(圖片來自學誠法師博客)。

龍泉寺電腦室 僧人們正在上網。

賢威法師在龍泉寺圖書館。

龍泉寺非編室 僧人正在剪輯視頻。

龍泉寺閱覽室。

龍泉寺僧眾組織觀看視頻。

龍泉寺隱藏在一片山花翠色之中,環境清幽。

上了山,進了寺,才知道,不是穿了海青的都叫法師,不是剃了頭髮的都是和尚。就像我們出國念書一樣,當和尚也有預科班,在寺廟裡,這個預科班叫做淨人,在考入預科班之前,只能叫準淨人,還要補習出家常識。

38歲的準淨人Burkhard來自信仰天主教的德國,中文名李博瀚,來龍泉寺之前他在臺灣當大學教授,從事外文教學和文化交流工作。1995年當他在北京的中央戲劇學院學習的時候,他最感興趣的課題是,"一個人怎麼樣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學習最多的語言。"

2010年9月,他從臺灣來北京學習少數民族語言,期間走訪了雲南德宏和西雙版納,受傣族人的佛教信仰影響,自此對佛教產生興趣。今年4月,為了借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紀念已故的父親,李博瀚通過網絡找到了他心中"真正的道場"龍泉寺,在"祭祖報恩"法會上為父親禱告。這一天他愛上了這裡濃厚的教學氛圍,這裡不像其他寺廟光打坐,"龍泉寺有讀書目的,大規模地讓信眾到這邊上課,接觸佛法。"特別是學誠法師的八國語言微博和龍泉之聲三語網站讓李博瀚覺得自己有用武之地。"龍泉寺的語言公關工作做的那麼好,他們的效率也很高,所以我覺得這裡絕對是最好的地方。"6月,李博瀚搬入了龍泉寺,他不像一般人選擇先做居士,而是直接要求落髮為僧。

初見李博瀚是在龍泉寺的金龍橋邊,他頭戴工程帽、身穿工程服,正和幾個同修一塊兒急急地向工地趕去。"外國工程師?"我們的第一反應。將李博瀚請到寺中涼亭裡後,他說,作為第一個在龍泉寺尋求出家的外國人,他正在適應這裡的一切。以前他經常一個人做事,現在他要遵守寺中第一守則:隨眾。這裡的修行強調隨眾共修,早晚殿,中午拜佛,下午誦經,這個模式顯然讓他滿意,"這裡好像一個家庭,比家庭好像還要更好。"

不過,現在他還很不習慣體力活,作為寺中"突擊隊"成員,他要參加寺內建設,一天要在工地幹8小時活。勞動之餘,他也參加"準淨人班"學習,一方面看經文論著,另一方面發心修行,"一個準淨人要完全重新做人,心理發展還是最重要。跟外面這個學習不太一樣,不只是看書學習技能。"他還開始堅持僧人"過午不食"的佛制,"沒有人強迫我這麼做,沒有人給我壓力,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習慣。很痛苦,但還是堅持了下來。"

在寺中一個月,李博瀚的人生目標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我覺得其實語言工作也並不是那麼重要,這個也不是人生最首要的目標,只是一個很好的和別人溝通的能力。長期來說,我覺得佛教本身的目標,解脫還有普度眾生,絕對比我現在這些個人的目標更重要。"閒時在龍泉寺翻譯中心修改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博客的他,現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將佛法推廣到國外。

李博瀚正努力從準淨人升為淨人,但不是那麼簡單。這需要經過考試,不在筆墨而在心靈。通過考試之後,才能成為淨人,即排隊準備剃度的"準出家人"。這個隊伍裡也是人才濟濟。

2010年震動網絡的北大學子柳智宇已順利進入了淨人的行列,他來龍泉寺之前的光輝歷史偶爾還會被人提起以滿分摘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學,申請到麻省理工學院全額資金。現在他和所有的淨人一樣,穿著灰色法衣,上殿、過堂、出坡、誦經,學習論典,每周二、三、四、五聽法師固定講課,平均一周五節課,每節課一個半小時,這都是為了適應日後的出家生活準備。

85後大學生出家感動父母 同入寺院

在柳智宇的選擇引發全國對大學生前途命運深思這一年夏天,另一名85後淨人正陽從哈爾濱中醫藥大學畢業後直奔龍泉寺。大學畢業,站在開拓事業的起點上,工作、金錢、房子、車子、愛情等在前面招手,正陽轉身而去。學醫的正陽曾以治病救人為己任,"但後來發現真正需要去解決的不是身體上的問題,而是心靈上的問題。"佛學解答了正陽的難題,父母也支持了正陽出家的決定,"行,你想去就去吧!"

與正陽水到渠成的出家不同,28歲的盧函出家之路頗費周折。盧函是心理醫生,大學畢業後在陸軍總院做網絡成癮的心理治療,後來自營心理諮詢公司,還協助政府成立心理醫院。當時的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資深心理專家,幫助人解決心理困惑。

如果不是哥哥在2007年突然出家,他的夢想裡不會有"佛"。盧函和哥哥只差一歲,兩人感情一直很好。當哥哥告訴他要出家時,他默默地想,家裡只有兩個兒子,"以後我要一個人照顧父母了。"後來,"母親整天以淚洗面,父親因此不再跟哥哥聯繫。"盧函開始試著去了解佛法,他想弄明白也是畢業於名校的哥哥為什麼會決然出家?

2008年四川大地震,龍泉寺在援助物資同時,帶去了心理方面的救助,並獲得一個特別救助獎,這感動了盧函,也促使他的人生觀慢慢發生轉變,"沒學佛之前會用心理學的角度看,比如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每個人的價值?人一輩子能做些什麼?包括思考自己,再做二十年就能成為所謂的專家?但還是很多在物質層面,精神上的要少很多。"2010年末他開始系統學習佛法,開始有了出家的想法。

今年春節,盧函鼓起勇氣告訴父母他要出家,話音剛落,父母就哭了,淚流滿面。哭完之後,父親說,"我尊重你的選擇,讓你去選擇自己的人生。"三個人在家過了最後一個俗年,初四的時候盧函就來到了龍泉寺。走的那天,父母和親人來送盧函,"我當著他們的面就磕了幾個頭,當時我就看到他倆眼淚止不住了。我覺得他們一方面會為這兩個兒子感到驕傲和自豪,一方面他們會覺得站在一個信佛的角度,這是一個最好的事情。當然肯定會有不舍、擔心。"

盧函拜別父母,正式進入了龍泉寺。今年五月,盧函父母搬進了龍泉寺,他們也都皈依了佛門。龍泉寺中也常見法師家屬來訪,在我們拜訪龍泉寺的時候,正值方丈學誠法師的母親也在寺清修,學誠法師回寺之時也不忘與母親小敘,他說,「孝道有世間的孝道,有出世間的孝道。」,法師舉例說,「現在社會上的人,即使沒有出家也算是出家了,他沒有跟他的父母在一起那也就是出家了,就是住的地方不一樣。」龍泉寺正考慮建敬老院,以解決出家僧眾父母的養老之憂。

 

現代寺廟大學 近乎"共產主義"的生活

才子僧人們在上早課

德塵居

居士樓「德塵居」。

居士在龍泉寺中上課。

居士樓「德塵居」內景,清幽雅致。

龍泉寺僧人活動區 見行堂外景。

龍泉寺僧人出坡勞動搬運石頭。

龍泉寺準淨人 大學教授李博瀚(德國)

龍泉寺僧眾宿舍 居住著淨人、沙彌和比丘。

龍泉寺淨人 正陽。

龍泉寺淨人 盧函。

學誠法師探望母親(圖片來自學誠法師博客)。

龍泉寺電腦室 僧人們正在上網。

賢威法師在龍泉寺圖書館。

龍泉寺非編室 僧人正在剪輯視頻。

龍泉寺閱覽室。

龍泉寺僧眾組織觀看視頻。

龍泉寺隱藏在一片山花翠色之中,環境清幽。

寺裡還有一種聯絡方式:網絡。對外,與龍泉寺有關的QQ群近兩百個,它們承擔著各自的功能:義工報名、出家聯誼、網絡學佛、法會事務……群中基本上為寺中居士,再配一名法師督導。對內,由於方丈學誠法師被喻為中國最擅長使用網絡的和尚,因而寺中很多工作也與網絡有關,網站更新、博客維護、數字圖書館建設……若因工作需要僧人可申請上網,申請內容包括上網時長和工作內容。經書記法師批准之後,會分發給申請者一個帳號,可以記錄他所瀏覽的所有頁面,過時網絡自動切斷。龍泉寺官網還開通了"網絡佛學院",內設視頻、錄音,只要上網均可學修。

在我們驚嘆於寺院高科技、現代化之餘,我們也發現,作為一座適應於現代社會發展和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播的寺院,龍泉寺的管理與眾各別。

數日的走訪,我們感受到龍泉寺幾近"共產主義"的生活模式:一是龍泉寺不收門票,也不參與鳳凰嶺景區的門票分成。二是龍泉寺的和尚沒有單資,衣食住行皆由寺廟統一配給,生病也由寺廟安排就診用藥。學誠法師認為,"沒有錢就沒有掛礙,沒有負擔。大家不花錢不會有貧富分化。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正是在這種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龍泉寺的僧團才得以安心學修。"像一座佛教大學"無論僧眾、居士還是我們,對龍泉寺都有這樣的印象。這也是學誠法師的建設思路之一。龍泉寺不依賴於法物流通,不依賴於香火布施,而要建設成為一座真正的道場。

寺中按照不同層級的學修需求,分為準淨人、淨人、沙彌、比丘班級,定時上課,沙彌給淨人講,比丘給沙彌講,學誠法師本人也給比丘班親授課業。層層聯動,教學相長。學習課程既有佛經,也不缺乏儒家四書五經和道家經典老莊。

基於學修班管理的需要,龍泉寺還打造了一套有別於傳統寺廟,不同於公司管理,類似於學校管理的"領導班子"班導法師負責制。為各個班級配備"班主任",由法師兼任,負責安排大家學修工作及進行教育輔導。當然,日常事務還是由書記會下屬的四大班首和八大執事來負責,前者管禪堂、佛堂修行,後者管全寺各項事務。

賢威是沙彌班的老師,而他只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他解釋道:"出家之後,僧團不問年齡,主要看你修心的體驗。比如出家十年和你出家一年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賢威的比丘同修不少人也是來自名校的"高材僧":居士工程部負責法師是北航教授、現任監院是清華博士、方丈秘書賢清是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的研究生、賢慶法師來自北大哲學系……這也正是坊間將龍泉寺稱為"清華北大分校"的原因。

我們終是俗人,無法完全理解可以"開得起名車,買得起好房"的精英為什麼雲集龍泉寺?賢威向我們開示說,"世間的人總是被各種煩惱所束縛,而佛法找到了煩惱的根源所有的煩惱來源於對自我的執著。學佛的最終目的,一方面是要把自身煩惱清除,另一方面是要幫助所有的眾生清除煩惱。"

說話的時候,賢威的眼神從不聚集,時常空曠的望著某個天際的角落,沒有一絲浮躁。賢威之思也與餘秋雨所感知的佛教魅力相似看破王道社稷、鐵血徵戰、家族榮辱……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到與每一個人始終相關的生命課題上來,觸及了人共同的難題,"永遠聚集於人間的生、老、病、死,探究著擺脫人生苦難的道路。"

龍泉寺背景:傳說中的「北大清華分校」

這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剎,卻擁有「北大清華分校」的綽號。網絡佛學院、新型僧團、大國學部、和尚博客、八國語言微博、龍泉之聲三國語言網、還有一個在居士之間流傳的在建「佛教大學」…人們隱隱感覺,這絕不是一座絕不普通的寺廟……

北京龍泉寺簡介

北京龍泉寺位於海澱區西北邊,鳳凰嶺風景區內,始建於遼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山門前兩株遒勁的翠柏有六百多年,寺內還有兩棵粗壯挺拔的銀杏樹和兩株古柏,都已有千年樹齡。

寺廟原址坐西朝東,至清乾隆後期,昌平州府在原寺東側,以金龍橋為中軸線,將寺院改建為坐北朝南。解放前,廟會興盛,廣東香客募捐,在橋南東院建萬緣茶棚,施茶施粥,普結善緣。抗戰時期,內憂外患,龍泉寺漸趨沉寂。到解放初,僅有廟舍幾十間,至文革改為民居或他用。1995年,隨著鳳凰嶺風景區的旅遊開放,當地政府及諸善信開始逐漸恢復寺院原貌。

2005年4月11日,龍泉寺正式開放成為佛教活動場所,並迎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主持寺務工作。這是北京海澱區建國以來第一所正式開放的三寶具足的佛教寺院。

在方丈學誠大和尚的帶領下,龍泉寺在新型寺院的建設、優秀僧才的培養以及廣大信眾的如法引導方面,邁開了新的時代步伐。建教:淡化宗派觀念,強化組織運作,建立漢傳佛教修學體系,打造僧俗二眾良好修學環境。

育僧:培養「志、道、德、才、學」兼備的優秀僧才,建立清淨和合的僧團,培養佛教界的接班人。

弘法:利用現代化傳媒手段和適合現代人生活的方式弘法,緊跟時代,與時俱進。

高材生出家一覽表

釋大願, 1971年出生,原籍湖南,湖南財經學院畢業。

1988年大願法師就讀於湖南財經學院;

1990年8月依湖南岐山仁瑞寺天柱老和尚座下剃度;

1995年農曆四月初八大願師升座榮任仁瑞寺方丈,時年24歲,成為了中國佛教界中最年青的方丈大和尚之一;

2004年農曆四月二十五,大願升座榮任四會六祖禪寺首任方丈。

釋明舒,俗名舒雪松,1968年出生,重慶市銅梁縣人,四川大學碩士畢業。

1985至1992年,明舒法師就讀於四川大學,並獲得歷史學學士和經濟學碩士學位;1992年在廣東省乳源縣雲門寺禮上佛下源老和尚座下剃度;

2001年赴陝西省寶雞市任西關金頂寺住持;

2005年任陝西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寶雞市金臺區佛教協會會長;

2006年任寶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百度百科)

釋明海,俗姓肖,1968年出生,湖北潛江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

1991年,明海法師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

1989年開始留心佛學;

1990年於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大德淨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

1992年9月,於河北趙縣柏林禪寺披剃出家;

2000年在淨慧上人座下得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現任柏林禪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釋智宏,女,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

1995年,智宏法師於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為了尋求"在哲學中沒有找到需要的答案",畢業之後她選擇了皈依佛門。後來,法師在秦嶺終南山下的慈悲蓮社削髮為尼;

2001到2009年,她總共收養了26名棄兒,其中的20多名棄兒已經在國內的一些佛學院就讀或畢業。這一事件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成為宗教界的一段佳話。

釋明影, 1967年出生,河北容城人,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

1989年,明影法師在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海澱區政府,儘管工作環境非常優越,但明影法師並沒有沉醉於安逸的生活,他時常對人生問題深入探索,卻苦不得解;

1990年,開始研讀佛經。後來遇到淨慧上人,經上人指點,他"終於找到了歸宿";

2001年,明影於柏林禪寺剃度出家。

寧鉑,1965年出生,曾被譽為"第一神童"。中國科技大學畢業。

1978年,年僅13歲獲準破格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就讀,是全中國第一個被公認的天才神童。在科大學習期間,寧鉑選擇了理論物理作為專業,但是他的愛好卻在於星象、宗教和氣功;

1982年寧鉑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並在19歲時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助教;

1988年,寧鉑和程陸華結婚,婚後生活的不和諧成為他醉心佛學的原因之一;

2002年,寧鉑前往五臺山出家,但很快被領回。一年之後,寧鉑再度出家,終於遂願。

王小能,女,河南溫縣人,1962年出生。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從此一直與北大相伴了十幾個春秋。在這裡,她完成了本科和碩士的學歷;

1986年,留校任教,並於1993年破格提升為副教授;

2003年,王小能在五臺山出家,人稱衍能法師。

鄧文慶,耕讀社創辦人兼第一任社長,北京大學02級哲學系研究生。

2002-2005年,在學校期間,鄧文慶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有研究,所學方向為佛學,這為他以後出家的選擇埋下了伏筆。畢業之後,鄧文慶在在福建莆田廣化寺剃度出家;

2006,年來到北京鳳凰嶺龍泉寺;

2007年,正當賢慶法師給前來體驗生活的北大學子講解時,被一位老耕讀社成員認出。媒體相繼報導,轟動一時。

柳智宇,耕讀社第三任社長,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

2005年,柳智宇在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為中國隊奪得一枚金牌;

2006年,他又入選數學奧林匹克賽的國家隊,參加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金牌。隨後,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

2007年起,柳智宇開始頻繁地參加活動,去各處拜訪高僧、到寺廟作義工;

2009年,他放棄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來到北京龍泉寺,做了一名修行居士;

2011年,柳智宇已經成為一名淨人,離出家僅有一步之遙。

鍾茂森,1973年出生,廣州人。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鍾博士曾任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兼任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客座教授。澳洲淨宗學院副院長、方東美研究所副所長。

1995年,在廣州中山大學畢業,獲經濟學學士;

1997年,獲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1999年,獲該校金融博士。先後在美國德州大學及肯薩斯州州立大學任教四年,2003年遷居澳洲,在昆士蘭大學商學院任教;

2011年7月15日,鍾茂森博士在香港圓明寺暢懷老法師座下剃度,法名"定弘"。

 

 

[責任編輯:張燕]

相關焦點

  • 北大才子佛門修行 因壓力大離開寺院靜心(組圖)
    最近,一條「北大才子放棄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出家遁入空門」的帖子,讓柳智宇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北京鳳凰嶺腳下龍泉寺多名僧人和居士證實,柳智宇近期的確曾住在龍泉寺修行。   他稱,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跟兒子聯繫,他始終認為,柳智宇並不像網絡上所說的那樣,已經出家修行,而是去參加一些寺廟和佛教的活動。  「但即使他真的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他個人的一種選擇。」柳父說。  柳父坦言,媒體對兒子的報導已經影響他和妻子的正常工作,也令他們十分心煩。「目前我也不知道兒子的真實想法,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沉默,過一段時間再說。」
  • 12年前清華高材生,十年前北大天才紛紛出家當和尚,如今後悔嗎?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若如你是清華北大的學生,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即將平步青雲,走上巔峰了。但清華北大的學生,可不是那麼容易當。而清華北大的同學也有自己的「煩惱」。也正是因為這些煩惱,導致了12年前清華高材生,十年前北大數學天才紛紛選擇出家當和尚。
  • 北大才子柳智宇出家,發現崇拜的住持是流氓,羞惱返俗研究心理學
    北大才子所做的"反常"選擇,往往會引起社會的關注,比如賣豬肉的陸步軒和陳生,現在都是豬肉界的"大佬"。今天說的這個北大才子,中學的時候是班上有名的學霸,數學天賦極高,沒有參加高考直接保送北大,畢業後卻選擇了出家為僧。人生如戲,本以為要青燈古佛的北大才子,卻發現原來崇拜的主持做事卑鄙,羞惱之下返俗回家,開始研究心理學。
  • 清華碾壓北大、武大超越浙大?中國 1272 所大學中,誰才是「頂流」?
    來源:新財富雜誌在中國 1272 所大學中,到底誰才是「頂流」?網紅大學們的熱搜形象又是怎麼樣的呢?清華、北大熱搜數據表現遙遙領先,清華大學以 947 小時的總在榜時長和 199 條熱搜條目總數成為中國最具網紅性質的大學。北京大學以 164 條熱搜條目總數和 706 小時的總當日在榜時長屈居亞軍。
  • 他是數學天才,北大畢業在龍泉寺出家八年又還俗,現在怎樣?
    但是我們普遍認為那個時候念佛的人大都是生活很貧苦,為了討一口飯吃才去出家。直到現在我們都認為念佛的人沒有很高的學歷,也是"當代討飯"的一種藉口。但是在當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北京大學的學霸他放棄去世界頂尖學府麻省理工深造的機會,反而出家當了和尚。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總是備受關注,為什麼上大學後卻默默無聞了?
    顯然,這句話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無一不是優秀聰明的人,這些學生會利用在大學時期學到的知識繼續發光發熱,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飽滿,並非默默無聞。 可是,既然這些優等生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為什麼會給人一種「上了大學就銷聲匿跡,默默無聞」的感覺呢?
  • 清華北大「保送生」最多的8所高中!也是中國最好的中學!
    在大部分高三考生還在進行緊張刺激的高考衝刺階段的時候,有一些命好的學生早已經拿到了大學的的錄取通知書,而且還是我國最好的兩所高校北大、清華的錄取通知書,說到這肯定有很多同學都羨慕無比了。因為最近這幾年北大、清華的錄取方式變得多樣化,除了高考之外,還有一個體育特長生,自主招生,保送生等都是很重要的特殊錄取渠道。
  • 清華高材生賺不到奶粉錢導致兒子餓死,老婆出家,29歲跳海自盡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每個朝代的人才,古今的才子各具千秋。古時講究科舉制度,功成名就後,可以走入到官場,改變自己的命運。今日我們擁有高考制度,通過這場公平的考試能夠使自己飛黃騰達。時至今日,清華、北大是我國兩大高等學府,其中聚集了眾多優秀的人才。這兩所高校的學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都做出了不同的貢獻。
  •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清華、北大與香港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清華、北大與香港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提起中國頂尖高校估計人們第一印象就是清華北大,如果你跟身邊人這樣講沒關係,但是如果別人問你那你就要告訴他們在中國最好的大學還有兩所,分別時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 除了清華和北大,中國排名前五的大學,誰的口碑最好?
    清華和北大的學生、老師、學習資源都是在中國頂尖的,但這兩所大學確實太難了,但是中國這麼多考生不可能全部都能考上清華北大,一個好的大學給人的感覺完全是不一樣的,那麼到底有哪些大學很好呢、接下來就讓筆者給大家分析一下除清華北大中國排名前五的大學。
  • 看了清華北大的夥食,才知道5元吃飽10元吃好不是夢
    能考入清華北大是多少學生和家長的期望,能在大學食堂吃到美味又便宜的飯菜是多少學子和家長的願望,今天走進清華北大的食堂一起去看看,看了清華北大的夥食,才知道5元吃飽10元吃好,這不是夢。圖為清華其中的一個食堂,三層樓,清華有很多餐廳。圖文清華食堂的部分菜品和價格,如果你喜歡吃素菜,其實5元不僅能吃飽也能吃好,素菜3元一份,2.5元一份,再來個湯來個饅頭,5元吃飽吃好不是夢。肉菜價格也不貴,喜歡吃肉的同學們也是很有福的,6元一份,價格實在是便宜。而且看著樣式很多。
  • 被清華和北大同時錄取,選哪一所?最好的辦法是分析,而不是抓鬮
    可見,在建國初期,清華的地位是要稍稍落後於北大的。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清華和北大早已雙雄並立,而當初的那句話也變成了「貴清華,富北大,走遍天下中科大」。它們在中國呼風喚雨、廣招賢才,並都躋身於世界名校之列。
  • 出國留學名牌大學和上北大、清華,哪個就業更好?
    如果是留學讀本科,國外的名牌大學的認可度通常不及北大清華的本科,除非是最頂尖的美國或者英國的大學,比如大家熟知的哈佛、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耶魯、牛津、劍橋這樣的世界前十這個級別的名校。
  • 中國「最土豪」5所大學的宿舍,清華北大不算啥,廈大讓人心動
    中國「最土豪」5所大學的宿舍,清華北大不算啥,廈大讓人心動 >清華宿舍 清華大學的宿舍整體環境很不錯,很現代化,適合年輕人居住,基本上學生想要的東西,清華裡面都是有的,比如獨立衛生間、空調、熱水器等等,這些設施都很齊全,其中清華大學最有名的宿舍就是「紫荊公寓了」,提到清華就能夠想到這個標誌性的建築。
  • 東京大學=清華,京都大學=北大;但最受歡迎的還是北海道大學
    多年前,當我高考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專業,其次是學校,再次才是城市。直至多年後,我才又深深的意識到,念書,城市>學校>專業。而對於留學來說,也是如此,國家>學校>專業。接下來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便是學校了,日本有很多不錯的大學,今天就給大家推薦7所日本的頂級學府——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東北大學、名古屋大學、大阪大學、九州大學、北海道大學。東京大學簡稱東大,綜合實力穩居日本第一,類比於國內的清華,但比清華建校要早得多(建於1877年)。
  • 清華北大一個諾貝爾獎沒有,為何自稱一流大學?
    國內的一流大學,像清華北大,連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有培養出來,為何自詡於一流呢? 網友們覺得,清華北大,不就是吸收了國內最好的學生嗎?國家投入不夠,學校要自己去賺錢,不少大學只好不斷擴招,靠獲取學費來維持運行。還有就是「創收」(這個詞對於學校來說很不好),辦各種班,賺了一些錢,可是風氣壞了,人心野了,老師哪有心思教學?現在學校的商業氣氛越來越濃,越來越世俗、庸俗。 進北大校園看看,太熱鬧了,到處都是廣告橫幅,什麼班都可以進來辦,而且很多都是老闆班、賺錢班。誰有錢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講臺。
  • 甘肅這座寺廟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轉經筒長廊,被譽為藏區的北大清華
    甘南的美景很多,但是來到甘南之後我才知道這裡有一座藏區中的清華北大,那就是拉卜楞寺,這不僅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還是一座學院,被世界公認為「世界藏學府」。這個寺廟建造於清康熙四十八年,是由當時的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建造的,康熙五十三年建造「拉章」,而「拉章」音變為「拉卜楞」,也就是寺院最高活佛府邸,這座寺廟的名字也慢慢的變為了拉卜楞寺。從蘭州出發經過臨河來到甘南,通過夏河縣來到拉卜楞寺,寺廟就在縣城的旁邊,這座寺院是坐北向南,每天都有寺院的僧人可以提供免費講解。
  • 清華才子賺不到孩子奶粉錢,兒子餓死後,妻子出家,自己跳海自盡
    只用了短短的11個字,就把詩人內心的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這就是《我的詩神》中的一句話,作者是清華四子之一的朱湘。到了民國時期,朱湘是一位比較有名的詩人,但他的人生卻更悲劇,一位著名的清華才子,卻無力養活兒子,導致妻子遁入空門,而他又在29歲時跳海自殺,這是何等的悲慘?
  • 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放棄麻省理工選擇出家,八年後又為何還俗?
    畢業於北大的柳智宇在數學方面極有天分,高中時便在國際奧林匹克大賽中為中國隊取得金牌。在北大畢業後,這位數學天才放棄了麻省理工的錄取通知書,不顧家人勸阻堅持入寺出家,如今柳智宇已經還俗,不少人好奇他這些年的經歷。
  • 我國最好的三所重點中學,是清華北大保送生最多的,升學率很高
    當一些高三的學子還在早起晚歸,埋頭苦讀,刷著做不完的題的時候,這幾所高中的優質學生就已經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報送走了。這幾所學校有著優質的教育資源,學校有著好的學習的氛圍。今天給大家介紹我國最好的三所重點中學,是清華北大保送生最多的,升學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