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3日 00:14 來源:
新華網拉薩7月2日電 (記者 劉詩平 張旭東 嘎瑪)青藏鐵路7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首趟進藏旅客列車當日11時05分從格爾木火車站出發,2日零時31分到達終點站拉薩。搭乘首趟進藏列車的新華社記者,記下了列車上7人的7個瞬間。
列車隊長上官海玲:沒想到自己成了大明星
1日10時30分,格爾木火車站站臺上,首趟進藏列車隊長上官海玲忙個不停。一些勞模和旅客紛紛走上前來,與她合影、要她籤名。
「這是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明星出場情景,真沒想到我今天成了大明星。」 上官海玲笑著說,這在往常是從沒有過的,但今天我很爽快地一一答應了,這一瞬間將會永遠留在我的腦海裡。
「我心裡清楚,首趟進藏旅客列車啟動舉世矚目,意義非同尋常。」
擔當客運工作20多年,從列車員、列車長到列車隊長,再到承擔首趟進藏旅客列車乘務工作,上官海玲說自己心裡特別激動、特別自豪,有信心帶領全體乘務人員圓滿完成任務,讓高原旅客列車在全路做出表率,跑出水平。
中鐵二十局青藏鐵路指揮部副指揮長丁守全: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
1日11時許,當胡錦濤總書記在格爾木火車站為首趟進藏列車剪彩時,中鐵二十局青藏鐵路指揮部副指揮長丁守全含著眼淚使勁揮手。
「在那一刻,我沒想到自己竟會熱淚盈眶。」丁守全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風火山鏖戰時沒有流淚,但在列車啟動時卻流淚了。
丁守全說,我16歲開始當鐵道兵,在青藏鐵路一期工程時就在幹,作為一個老鐵道兵戰士,我想告訴我的那些去世的戰友們,現在鐵路夢圓了。當火車開動丁守全回到自己的鋪位時,他在《青藏鐵路旅行指南》圖冊上激動地寫下了以下的話語:「青藏鐵路偉大,勝利屬於全國人民。」
高原病專家吳天一:心和飛奔的列車一樣快速跳動
1日12時45分,首趟進藏列車駛過崑崙山口。青海高原醫學科學研究院研究員、6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一面看著窗外的莽莽崑崙,一面在7號車廂的走廊裡來回走動。他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在青藏鐵路建設的過程中,我一輩子為之服務的高原醫學發揮了作用,今天能坐上首趟列車進藏,心情很激動,我感到自己的心和飛奔的火車一樣在快速跳動。」
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全線共接診病人41萬餘人次,411例高原性腦水腫、795例肺水腫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救治。吳天一說:「5年的青藏鐵路建設,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發生,保障了建設者的生命安全。這是中國在高原病防治方面創造的一個世界奇蹟。」
吳天一說,看到沿途藏民拿著哈達載歌載舞迎接火車的場景,看到車窗外美麗的風景,感覺到青藏高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富有魅力。
學生曹倩:對熱棒充滿好奇
1日13時08分,首趟進藏列車奔馳在可可西裡。西藏自治區駐格爾木辦事處的學生代表曹倩被窗外鐵路兩邊一根根豎立的鐵棒所吸引。
17歲的西藏中學高二理科學生曹倩是本次列車的最小乘客。她說:6月28日上晚自習時,班主任告訴我,說可以乘坐今天的首趟進藏列車。當時,我激動得要命。
「一路美景,我都看不過來了。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熱棒,也許我是理科學生的緣故吧。」曹倩說。她拿出剛記下的日記向記者說,青藏鐵路有32公裡路基採用了熱棒措施,收到了基底地溫降低、凍土上限上升的良好效果。
「這是我對熱棒發生興趣後,向車上的青藏鐵路建設專家們了解到的。」 她笑著對記者說。
中鐵二十五局副局長況成明:難忘風火山隧道
1日14時42分,在列車駛入世界第一高隧――風火山隧道之前的兩分鐘,當年的風火山隧道施工建設總指揮況成明,把在列車上的幾個參與風火山隧道建設的建設者招到一塊,在進入隧道前一刻,與隧道和火車同時合影留念。
現為中鐵二十五局副局長的況成明對記者說:走在自己修建的鐵路上,感覺之好,無法用語言形容。
全長1338米的風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凍土區最長的高原永久凍土隧道。況成明說:「看到這條高原鐵龍穿過風火山隧道,內心的感受只有一句話:風火山到了!這個工程凝聚了多少建設者的心血啊!」
唐古拉車站建設者秦志軍:與天下第一車站再合個影
1日18時40分,首趟進藏旅客列車成功越過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埡口,到達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車站――唐古拉車站。秦志軍拿著隨身帶的一張唐古拉車站建設完成時的照片,讓身邊的人再與窗外的車站合影。
秦志軍是曾經指揮建設這個車站站房主體工程的中鐵十九局四項目部指揮長。為了讓旅客能從更好的角度看到車站周圍的雪山美景,曾對車站進行了三次變更。如今,從車站綜合樓左前方的觀光平臺,可清晰地看到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冬的壯麗景觀。
秦志軍回憶起建設時的困難與艱辛,他也清楚地記得,長長的軌排鋪到唐古拉山口的那一刻,世界鐵路海拔最高記錄為之改寫――超出此前海拔4817米世界鐵路最高記錄255米。
「今天乘坐火車來到這個我們親手建造的『天下第一車站』,激動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
列車的主任設計師李宏:忐忑的心平穩落地
7月2日零時31分,首趟進藏旅客列車穩穩地停靠在拉薩火車站第1站臺。此次旅客列車的主任設計師李宏用力地向空中揮了兩下拳頭。記者走上前去與他打招呼,他說看到乘客安全地到達目的地,自己緊張、激動的心也終於與列車一同靠了站。
青藏高原旅客列車是全新的適合高原的旅客列車。針對高原缺氧,進藏列車專門設置了空氣壓縮設備;針對高原紫外線照射強烈的實際,車窗玻璃採用了防紫外線的設計等。在全程旅行中,由於列車供氧系統好,只有20多名旅客發生輕微的高山反應。
「今天旅客列車終於順利穿越青藏高原,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李宏說。
責編:常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