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上海僅居第3,第一出人意料

2021-01-20 大話企業

文:夜梟

不久前,社科院發布了《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詳細評價了291個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及可持續競爭力指數。

從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上來看,5強城市分別為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和廣州。廣州作為中國的「南大門」,可以說是我國南方地區最重要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因此在貿易方面十分發達,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500強等大型跨國企業。

北京作為首都,一直都是國內經濟發展的重心,同時也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大量優質人才,優質企業來到北京尋求發展,帶動了北京經濟的高速增長。據恆大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報告2020》顯示,我國共有166家獨角獸企業,其中北京獨佔69家,連續兩年蟬聯「獨角獸之都」,而排名第二的上海僅為35家。

北首都,南魔都,足以見得上海強大的競爭力。長期以來,上海經濟發展的十分亮眼,可以說是我國最先進入現代化的城市。當其他城市的發展進程還處於起步階段時,上海的城市發展就已處於較高的水平,更是成為了很多城市學習的榜樣。同時,上海身為沿海城市,同時還是長江的入海口,有益於貿易運輸,同樣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最後,上海的產業結構非常發達,除了金融行業,在半導體晶片製造領域也遙遙領先,科技金融一把抓,也成功收穫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香港作為曾經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可以說是此前亞洲經濟的核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承接了歐美國家的產業轉移,製造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同時促進了香港轉口貿易的繁榮。之後,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到來,港商來到內地大量投資建廠,是改革開放初期外資的主要來源。隨著製造業的轉移,香港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進行升級,金融、貿易、房地產等行業飛速發展,放眼國際也是名列前茅。時至今日,香港仍然是全球金融中心,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運貿易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

深圳能夠位列全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一名,也是有其獨到之處。在全國291個城市中,深圳可以說是最特殊的存在,是集全國之力打造的經濟特區,匯集了國內最好的資源。從科技方面來看,華為、騰訊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均落座於深圳,保證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未來。作為全球知名的創新之都,深圳專利授權量高達16.66萬件。

同時,深圳還是國內金融業的核心,深交所的落座,讓無數知名證券、基金公司紮根於此,包括平安集團、招商銀行這些行業巨頭,同樣也是如此。網際網路、金融兩大吸金行業共同匯聚深圳,自然也帶動了深圳經濟的高速增長,同時誕生了大量富豪。據胡潤百富榜顯示,短短1年時間,深圳就增加了84位頂級富豪,共計275位企業家上榜,總財富高達3674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據另一份由社科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全部1006個城市中,深圳在經濟競爭力方面位列第9,成為唯一入圍榜單前十的中國城市。

總體來看,我國城市綜合競爭力呈現「東高西低、南高北低、東升西穩、南升北降」的局面,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上海僅「探花」,第一名超出現象!
    我國的經濟發展是相當穩定健康的,在這次的疫情之中展現出很強的「韌性」,目前我國的GDP增速已經為正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家,在經濟體量如此大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相當不容易的,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城市的作用是很關鍵的,不少城市已經展現出了很強的競爭力,除了北上廣深之外,國內的一些其他城市也有著不錯的發展,比如說蘇州
  • 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出爐,深圳勇奪第一,看看你的家鄉排第幾
    說起國內的知名城市,有很多,比如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南京等等。這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多數位於沿海地區,這些城市中哪一個城市的實力最強? 估計這個問題會引發一場混亂的爭吵,畢竟在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每個城市的居民都能說出自己所在城市是當之無愧實力最強的城市的理由。可以說眾口難調,畢竟每個人都感覺自己所在的城市實力最強。
  • 2020中國城市經濟綜合競爭力排行榜裡,山西11城,這樣排名
    10.2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曰報共同推出的2020《中國城市經濟綜競爭力》排行榜出爐。在總計291座城市中,排名前5地為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山西排名第一的,毫無疑問就是太原了。在2020榜單上,太原排名第45。第46名則是出人意料——天津。
  • 2020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發布
    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2020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報告》。該榜單對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291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進行排名,鄭州躋身競爭力榜單前20,排名5年提升5個位次。
  • 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出爐,綜合經濟競爭力前十江蘇佔3席
    今天,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這個和你我城市生活息息相關的報告,看點實在不少。快跟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乾貨↓↓↓  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
  •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排名公布:北京、上海排名均有上升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韓聲江1月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在滬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報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方面,紐約、波士頓、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位居前五,中國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競爭力排名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 世界經濟論壇首次推出「城市競爭力排名」
    新華網上海10月31日電(記者吳宇)世界經濟論壇31日在此間公布了其首次開展的「城市競爭力排名」調查評估結果。在全球53個中心城市中,新加坡、香港、奧斯陸、赫爾辛基和哥本哈根分列前5位,臺北、上海和北京分別排名第11位、第25位和第35位。
  • 全球城市綜合競爭力:墨西哥大部分城市排名中遊
    報告在全球500個樣本城市中,共選取墨西哥城市20個。分別從競爭力的產出、投入、過程三個方面對其價值體系、要素環境和產業鏈體系進行比較(括號中標註的是該城市的全球排名), 發布了《全球城市(墨西哥)競爭力報告》:1、 綜合競爭力:墨西哥城居榜首,大部分城市排名中遊。
  • 來看日照排名!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發布!
    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其中, 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中,日照居第74位。
  • 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出爐 長沙排……
    10月22日,中國社科院(財經院)與經濟日報社在北京共同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該報告構建了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和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同時在兩項指標下又分別構建了五個分項競爭力指數,對2020年291個城市進行多維度比較研究。
  • 2020城市競爭力排名:無錫第10、西安第28、天津第46
    近日中科院和經濟日報聯合發布了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從九大維度評價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綜合經濟、經濟可持續性、營商軟環境、當地要素、生活環境、全球聯繫、科技創新、經濟活力和社會包容性等。是比較權威和全面的城市競爭力榜單。今天聊聊這個榜單。
  • 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廣州進入前50
    報告建立了衡量全球1000多個城市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的指標體系,同時選取全球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作為主題報告進行深入研究。 報告指出,在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方面,廣州在全世界排名42位,在中國排名第5位。在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方面,廣州在全世界排名69位,在中國排名第6位。
  • 港澳臺地區經濟綜合競爭力:臺灣香港居前3澳門第9
    中國網2月29日訊 (記者 唐佳蕾)2012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十一五」期間中國省域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藍皮書指出,根據構建的港澳臺地區和內地31個省市區在內的34個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通過採集2006~2010年港澳臺地區和內地31個省級區域的指標數據,對包括港澳臺地區和中國內地31個省市區在內的34個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排名
  • 中韓城市競爭力排行榜 韓國僅5城市入圍GDP20強
    中韓城市競爭力排行榜 韓國僅5城市入圍GDP20強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韓國和中國的主要城市中,首爾的城市競爭力(生產總值為準)繼香港後,排在第二位。  行政自治部和產業政策研究院5日在首爾科學綜合研究生院舉行的「世界城市競爭力論壇」上發表了以人口、面積、城市生產總值、增長率和從事金融業人數等5個指標為準,對韓中100座城市的競爭力進行調查分析的結果。  此次結果是對中國社會科學院和韓國產業政策研究院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後得出的數據。
  • 博鰲論壇報告:2018年亞洲主要經濟體綜合競爭力排名韓國第一 中國...
    據央廣網報導,《亞洲競爭力2019年度報告》是博鰲亞洲論壇四大學術報告之一。該報告公布了過去一年亞洲國家的綜合競爭力排名。報告對37個亞洲經濟體競爭力進行評價分析。結果顯示,與往年的競爭力狀況相比,2018年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綜合競爭力排名有些波動,但除個別經濟體外,大多數經濟體的綜合競爭力排名變化不大。
  • 第十八屆2019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在香港發布
    桂強芳表示:當前,國家和城市面臨的競爭形勢越來越複雜,經濟發展面臨的波動性、無序性、不確定性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嚴峻,研究國家與城市競爭力問題顯得更加舉足輕重。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香港蟬聯榜首深圳、上海居二、三《GN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涵蓋經濟、社會、環境、文化四大系統,由包括文化形象競爭力在內的10項一級指標、50項二級指標、217項三級指標構成。
  • 兩岸城市經濟競爭力榜 臺北第7臺中潛力被看好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日報社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以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2大指標,評估海峽兩岸四地291城,深圳、香港、上海是綜合競技利前3,臺北該項排第7;可持續競爭力,即長期可以相對其他城市維持發展優勢,臺北僅次香港、深圳,名列第3。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以3個百強城市為第一梯隊:香港(4)、深圳(9)、廣州(69)作為核心引擎;5個200強城市為第二梯隊:東莞(119)、佛山(123)、澳門(138)、中山(160)、珠海(194)作為中流砥柱;其他三個城市組成第三梯隊:惠州(296)、江門(390)、肇慶(487)作為重要支撐。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香港上海北京躋身前20
    本報告是《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系列的第六部,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報告詳細評價了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報告當中包含兩個核心的排名:城市經濟競爭力與可持續競爭力。其中,城市經濟競爭力是當前和短期的經濟績效的決定力量,也是城市未來和長期發展的關鍵基礎。
  • 中國地勢最低的省份,經濟綜合競爭力卻居全國第一
    有這麼一個奇特的省份,它橫跨江濱海,省內湖泊眾多,而它的地貌則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構成,不得不感嘆地勢之平坦,不似重慶是個3D城市。不僅如此,它還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沒錯,它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內鬥最多的省份——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