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咖啡的喜愛純屬偶然。
去年冬天學校圖書館裝修,沒處學習的我走進了學校附近胡同裡的一家咖啡店。
踏進去的第一步,濃鬱的咖啡香氣撲面而來,伴隨著舒緩的鋼琴曲,立刻就調動起了我的感官。點了一杯拿鐵和芝士蛋糕之後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溫暖的陽光灑落在紙張上,我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著濃縮咖啡與牛奶的完美融合。
好酒不怕巷子深,用心的咖啡店會讓人聞香而至,成為你在這座城市裡專屬的元氣加油站。
豆叔咖啡烘焙工坊
東三環北路38號北控大廈1樓(呼家樓地鐵站C2出口)
人均38元
豆叔咖啡也是咖啡圈裡非常知名的精品咖啡
選用的是牙買加藍山咖啡豆和德國進口咖啡機
豆叔本尊據說是一個北京大叔
. 身兼高級咖啡烘焙師、歐洲精品咖啡協會(SCAE)會員等多種身份
在這個行業內名氣很大
他有著很好的生豆資源
很多都是珍惜的咖啡豆品種
不但是這個專注品質的經銷商
還做咖啡普及和烘焙課程的培訓
這裡還有烘焙區
每次烘焙的量並不大
手衝咖啡性價比很高
賣的咖啡豆質量都很好
無論是掛耳式還是意式豆
可以買回去自己做
豆子很新鮮
另外TB上也有得賣
VOYAGE COFFEE
空曠的大空間,簡單的水泥牆,利落的木質餐桌,是進入 Voyage Coffee 的第一印象,令人舒服的乾淨是對它最直觀的評價。Voyage 的含義是旅程,靈感來自於一部電影《地心引力》,裡面 Sandra Bullock 說: 「無論是成為傳奇,還是化為灰燼,這都是一個非凡的旅程。」
而 Voyage Coffee 就是為了一杯好的咖啡,而走上這段旅程。Voyage 的理念是回歸咖啡的本質,因為咖啡是自然界中蘊含芳香物質最豐富的東西,所以,店鋪內的咖啡都只選用精品級生豆,7 天內烘焙,為的就是把咖啡最原本的美好帶給大家。
紅櫻桃 Red Cherry:花香|柑橘|紅茶 原生種 水洗 淺度烘焙 乾淨|平衡|明亮
黑森林 Black Forest:巧克力|堅果|焦糖 卡杜艾、卡杜拉、鐵比卡 水洗 中深度烘焙 甜|平衡|順滑|黑巧克力
肯亞Kenya AA:柑橘|西柚|黑糖 季節精選 水洗 淺烘
翡翠莊園瑰夏日曬1號地 Geisha Natural:玫瑰|百香果|果汁 淺度烘焙 瑰夏相對於其他單品價位略高,暫時還沒有喝過,但對它充滿了期待,改日約友人一同前去,品嘗分享的樂趣。
「熊煮咖啡 Bear Brew」
「魯迅先生曾花800銀元在北京買下一套四合院,只因為在院子裡可以看到東邊不遠處的白塔。」
在白塔寺東夾道胡同深處,藏著一家「熊煮咖啡」。
咖啡店右手邊有一個樓梯直通天台,一抬頭便能看見白塔,相信在這雲淡風輕的春天,你坐在天台,和風拂過臉頰,片刻間讓你放空所有。
熊煮是一個隱秘、溫暖、明亮的咖啡館,它的由來也有一些小故事。因為兩個創始人都是身材魁梧卻很貼心的男生,如同兩隻強壯而溫暖的熊一般,便想到了使用熊這個字來命名。最先想到的是琅琅上口的英文名bear brew,其中的brew指代的是咖啡製作中最重要的環節"衝煮"二字的英文,翻譯過來時便譯成了"熊煮"二字。
人均:50元
地址: 西城區白塔寺東夾道26號自在場頭院內
Soloist Coffee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楊梅竹斜街39號
楊梅竹斜街上最有名的一個咖啡館兒,可是我跟它沒有緣分,每次來都沒能進去。上一次約在那裡見兩年未見的高中同學Elle,結果此處工作日十二點才開,我們能進去的時候也已經肚中咖啡因滿滿了,於是只是在外頭照了幾張相。
這個咖啡館已經被愛逛胡同但是不愛逛南鑼鼓巷的文青們所知了。因為我沒有進去,所以沒有咖啡館裡面的照片
Soloist自己的描述是「精品咖啡自家烘培意式和手工咖啡」和 「30年代前古董工業裝修風格」。對這兩個標籤感興趣的一定要去那裡坐坐,會會朋友,裝裝高能逼。
「梵幾咖啡」
「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三毛《送你一匹馬》」
源自杭州的梵幾客廳落座於京城有名的國子監,「梵」是淨空與安靜的意思,「幾」是家具,意為淨空安靜的家具,同時梵幾的諧音是「凡幾」——平凡的家具,梵幾希望做些實實在在被生活所用且自然地融合在生活當中的家具,傳達「生於野,安於室」的理念。
首先這家胡同裡的店環境非常好,有一種走到深巷裡別有洞天的感覺,進門就會被別致的古銅門把手和屋內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居吸引,再往裡走就會看到有一塊喝咖啡的區域,下午茶需要預約,逼格較高,價格較貴,自行選擇咯。
人均價格:76元
地址: 安定門內國子監街41號
電話: 53672899 4006416399
薄荷小院
薄荷小院兒十分安靜,就開在黃寺大街的柳蔭公園邊上。一般在京城呆久了的人,在得到一個安靜的偏隅之地時,是絕對會自己私藏的,薄荷小院兒就是一個。沿著黃寺大街往小院走,一路上沒有嘈雜的聲音,耳邊只有不絕的鳥叫與蟬鳴,非常愜意。
小花絕對是第一個歡迎你進店的,雖然才幾個月大,但精力十分旺盛,而且也不認生。如果你把手放到它面前,它也會把手搭到你手上,很是靈氣。
生活室咖啡
從香港回來的那天覺得北京的冬天很難熬,乾冷,沒有一絲生機。
來到這家隱匿在胡同深處70年古宅裡的咖啡店,這裡是曾住著7戶人家的大雜院。如今,在保留原貌的木質結構基礎上與現代設計結合,卻寫出了咖啡文化的新故事。
聽說店裡的乾花,是老闆積攢了半年的時間才足夠裝點,很是喜歡這樣環保又用心的布置。有時候店裡會來一兩隻貓貓,我想是不是冬天來取暖或者是被店裡的香氣吸引。
店裡的一角錯落著書籍、一些關於咖啡產地的介紹、也有一些宣傳單,大柵欄地區兩杯免費送。腦中的畫面是不是騎著單車,手捧咖啡,邂逅在胡同。